可能是時代最為接近,「清宮劇」在中國歷史戲劇裡佔有相當高的比例。
從後金創始者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可謂人人有戲且五花八門。如果要我說誰的能見度最低,那非道光莫屬,除了個鴉片戰爭,這位歷史上著名的節儉皇帝還真沒什麼登場機會,如果說最光怪陸離的,我個人則認為是雍正皇帝。
從早年的呂四娘暗殺雍正,到現在動不動就穿越時空談戀愛的步步驚心或是宮鎖心玉,甚至是心機重到沒必要的後宮甄嬛傳,當真是甚麼狗屁倒灶的事都可以發生在雍正皇帝上。之所以會有如斯情況,我想還是因為當初雍正繼位實在出現太多風言風語,才會讓後世創作者有見縫插針的機會吧?
說到當年雍正繼位,就不得不提到兩位幫助雍正甚多的重要人物,也就是「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而這兩位有個共同特徵:一開始被雍正捧得很高,後來卻迅速被雍正打壓至死。
究竟是雍正心理變態?還是兩人作死?或是這其中有何不可告人的祕密......
我知道有些人已經躍躍欲試的要說出一些個人之見,但老ㄕ卻要鄭重跟大家推薦一本扎根於史料,卻又讀起來輕鬆流暢的良作─《年羹堯之死》。
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是他採用大量史料原文去做推論,這就顯得非常有根據,而且也讓看倌們可以實際見證雍正皇帝在奏摺中的時代背景或心理狀態,由於作者念大學以前還曾經寫過網路小說,所以在解說的筆法不會有過於艱澀的狀況,在每一篇史料後都會加上淺顯易懂的翻譯,就算是不喜歡文言文的朋友也能迅速了解概要。
重點是,這本書有我當年的清史老師─鄭永昌老師推薦,鄭永昌老師自己就是故宮的研究人員,對清史檔案的研究極為專精,有他的背書,就是品質的保障。
說這麼多......對,抽獎機會又來了。
只要大家完成以下動作:
1.對本篇文章按讚+分享(記得要用公開模式,不然我會看不到)
2.在底下留言
你對哪一位清朝皇帝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就有機會讓書寄到你家!
(當然也可以寄到你公司、你倉庫、你學校、你男女朋友家......)
我們2周後將會抽出3位朋友,祝各位幸運。
最後,對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以下連結知道詳情喔: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628
#年羹堯之死
#就是一個漢子的雍正皇帝
#被稱為恩人後來被搞死的年羹堯
#年羹堯的妹妹年妃也會登場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臥虎鐵橋...
就是一個漢子的雍正皇帝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臥虎鐵橋、聽濤茶樓、民族藝苑等12個景區30餘個景點。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題寫為"恩施土司城"。土家族歷史悠久,為遠古巴人的後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後楚人強大,巴楚相爭,巴人失敗。巴人退入現在叫清江古稱為夷水的一帶,沿夷水西進,勢力達到川東地區。在春秋時期建立了巴人第一個奴隸制諸侯國巴子國。西元前361年被強大的秦國所滅,部分巴人則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連的武陵地區,並與當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貝京卡"。宋代時則稱這一帶生活的巴人為"土人",以後土人稱外來漢人為"客家",稱自己為土家。土司制度是歷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歸屬中央,權力自治的一種政治管理體制。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則起於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後450餘年。土司與中央封建王朝的關係,就是土司對中央封建王朝納貢稱臣,中央王朝對土司實行冊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圖,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戶籍,生殺在掌、稱雄一方。土司王: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建制,歷朝都有變化,元代設立29個土司,明代設立31個土司,清代設立20個土司。土司管轄地區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區及現屬宜昌的長陽、五峰的部分地區。
就是一個漢子的雍正皇帝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八集,周朝開啟的天下觀(下)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有人認為,元清非中國。正如同「英國殖民印度,難道英國會成為印度的朝代嗎?」那麼我們要問,英國在印度統治時期會承認自己繼承印度阿育王以降的歷史傳統嗎?
昨天談到,中原因為使用漢字、有文化及經濟優勢,吸引周邊部族捲進中國。
因此,周邊部族逐鹿中原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以漢字為主體的文化世界,就是周朝開啟、傳承至今的天命觀與天下觀,獲得中國的正統,才能算掌握權力的正當性,因此元朝和清朝,都認為自己是「中國皇帝」。
1271年,忽必烈頒布〈建國號詔〉,明確承認「大元」繼承了三皇五帝、秦漢隋唐歷代中華帝王的正統,對外如〈奉書日本國王〉〈詔諭禃送使通好日本〉都自稱中國。明朝承認繼承元朝、將元皇帝祭祀於歷代帝王廟中,並修《元史》。清朝同樣表明自己繼承三皇五帝,修建帝王廟,康熙對外稱中國,雍正〈大義覺迷錄〉,乾隆則說「中華統緒,絕不斷線」。元清兩朝持續用漢文、開科舉、尊孔朱,文明並未從此斷裂。不僅元清,就連遼國都認為自己是中原之正統,溯源「元清非中國」的學說從何而出,是政治目的。日本在二戰前提出「滿蒙非中國」、「元清非中國」,只是為侵略中國東北提出的理論基處。現今出此論者,多是抱著抹黑跟噁心中國的目的。
我們現在了解的「國家」,其實是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才逐漸確定的體制,有主權、政府、人民及領土等四要素。然而,西方這套觀念無法解釋中國千年以來的變遷,領土不是外擴,而是漩渦般地吸納捲入。為什麼不同的種族都願意爭相加入,最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錢穆大師在《民族與文化》中提到,古代中國,劃分民族的標準並非血統,而是文化。只要大家擁有同一種文化,那就是同一個民族。中華民族的文化所到之處,都可稱為「天下」。對於完成大一統而言,民族的先天血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天陶冶養成的文化。這與余光中所言不謀而合。「中國或者中華文化是一個奇大無比的圓,圓周無處可尋,圓心無所不在,這個半徑是什麽,半徑就是中文。」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文化、文明型的國家。而這一切的起源,便是周人建立天下體系。讓任何人都願意加入,並且持續擴大這個體系。而一家好的企業,也必定是開放的、共享的、協作的、多贏的。加入我的體系,你的收益會大於成本。蘋果、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都打造了自己的體系。所有人都能將自己的產品放到APP STORE,生產者與消費者越來越多人加入,更鞏固蘋果的地位。亞馬遜開放其他商家都能使用AWS雲服務,並讓商家使用自己的物流系統、上架到自己的網站,用戶可選擇的商品和服務越多,亞馬遜的會員就越值錢、亞馬遜又能獲得更多的客戶。騰訊放棄早期併吞的策略,而是投資、佔股,反而讓騰訊更加成長。阿里巴巴的目標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全球買、全球賣,認為平台的目標就是盡力幫助所有的商家。
開放,不會自我消滅,而會換種方式,昇華永存。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你覺得中國傳統對於「國家」的定義與現在西方的定義有何不同?天朝体系在當今的國際社會,可能有哪些啟發或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