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
《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氣」,肺掌管著身體的氣,使身體有抵禦外來的邪氣與病氣的能力,且可透過皮膚排出體內的毒素,讓肺部有健全的功能,從而有乾淨的空氣。
「手太陰肺經」是身體十二經脈其中之一,也是十二經脈的起點。為何說是起點?因為有「氣」,各個臟腑才能運作,所以掌控呼吸系統的「肺」是十二經脈之始。
肺主宰一身之氣,為人體經脈循行的起始,不僅主治呼吸道方面的疾病,並且連通大腸經,與腸、胃、脾等消化系統互相影響。
清晨的 3-5 點,血氣正流注於「手太陰肺經」,因此通常肺不太好的人,症狀會在此時顯現出來。像是過敏性鼻炎、咳嗽、氣喘、皮膚疾病等症狀會比較容易發作。
肺經不通的人,沿肺經所過部位有腫痛、麻木、發冷、酸脹等異常感覺,一般出現在鎖骨上窩、上臂、前臂內側上緣,也就是拇指方向,並且易有以下症狀:
胸悶、心悸
小便的顏色異常
口乾舌燥
咳嗽氣喘、氣短、胸部脹痛
常感冒、咳嗽
呼吸短促
肩背寒冷、疼痛
可能有頸根部疼痛,手臂至手腕部位疼痛、麻痺、燒灼感
平時可順著肺經敲打做肺經的養生保健:
讓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前,手握空拳,從肩窩的位置稍用力的敲打,沿著手臂偏外側,一直敲打到拇指指端,能幫助補肺氣養肺經。或是按摩肺經上的幾個重要穴位
手太陰肺經一側11穴,9穴分布於上肢掌面橈側,2穴在胸前外上部。分別為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肺經的腧穴主要治療喉、胸、肺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中府穴:秉承了中焦之氣聚於肺經的起始穴,它是宣肺理氣、平喘止咳的重要穴位, 具有增強肺功能的保健作用。
雲門穴:在胸上部,如肺氣出入的門戶。主治理氣止痛。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肩痛、肩關節內側痛等。
天府穴:天,天空,指上而言;府,處所。本穴是肺氣聚集之處。主治止咳化痰。主治咳嗽、氣喘、鼻塞、上臂內側疼痛等。
俠白穴:俠,通「夾」;白,白色屬肺。主治寬胸和胃,宣肺理氣。主治咳嗽、氣喘、乾嘔、肋間神經痛。
尺澤穴:尺,指尺部(腕至肘之前臂);澤,沼澤。穴在尺部肘窩陷中,脈氣流注入此,如水注沼澤。主治清瀉肺熱,通絡止痛。主治氣管炎、咳嗽、咳血、咽喉腫痛、過敏、濕疹、肘臂痙攣疼痛、膝關節疼痛。
孔最穴:「孔」,孔隙的意思;「最」,多的意思。此處穴位是肺經之穴,故名「孔最穴」。治療清熱止血,潤肺理氣。主治氣管炎、咳嗽、咳血、咽喉腫痛、肘臂痛、痔瘡。
列缺穴:古人稱雷電之神為「列缺」,寓意為「天上的裂縫」,而肺經也正是從列缺穴這裡分支進入陽明經脈的,所以列缺穴中經氣很凌厲。 「頭項尋列缺」,由於列缺通於陽明,所以主治頭面部疾患,可防治咽喉腫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牙疼、咳嗽氣喘等。
經渠穴:經,經過;渠,溝渠。經脈通過的渠道。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牙痛、無脈症。
太淵穴:通達十二經脈的交會穴,猶如如水流匯聚一樣,太淵穴能夠清咽潤肺,通暢經絡, 可以防治肺部、咽部疾病,對於咳嗽、咽干有較好的療效。
魚際穴:手掌拇指側肌肉肥厚,其形似魚,穴位位於它的邊際。主治發熱、咳嗽、咽喉腫痛、咳血等熱邪所致的疾病。
少商穴:少,幼小、微小之意;商,古代五音之一,屬金,屬肺。少商,是商的高音,言為金氣所止或為金氣初生之處也。能清熱、利咽、開竅,是人體的急救,六之一,對於發熱、昏迷、休克、咽喉腫痛、 流鼻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保養肺經可搭配一些入肺經的中草藥,例如魚腥草。魚腥草味苦,性微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內服可治肺熱咳嗽、咳吐膿血痰等症。
肺經與皮膚關係密切,肺經經氣異常可導致皮膚改變,如過敏性皮膚病、色斑、無光澤等。所以愛美的女生,一定要保持肺經的保養,也要保持排便通暢,因肺與大腸相表裏,肺經與大腸經相通,會互相影響。肺經和肺、大腸、喉嚨等器官聯繫密切,肺經暢通,也就保證了這些相關器官的功能。
尺澤穴功效 在 Like Magazine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抱B用錯力或常用滑鼠易患「媽媽手」中醫教3個動作放鬆止痛】
家中有小寶寶降臨,全家上下歡天喜地。為咗好好照顧寶寶,好多媽媽都出盡心力,不過為咗給寶寶無微不至嘅照顧,有時會過分勞累和用錯力,結果患上「媽媽手」,近手腕嘅大拇指側無法出力或者持續疼痛。「媽媽手」唔係媽媽獨有,經常用滑鼠嘅上班族、攝影師、侍應,甚至經常單手滑手提電話嘅人都有可能患上。有中醫師表示,除咗透過推拿與針灸、放鬆肌肉群外,媽媽日常可做3個動作,都有放鬆止痛效用。
媽媽用力不當
「媽媽手」嘅得名,因為呢個病症常見於媽媽。由於婦女在做家務或照料小朋友例如扭毛巾、洗衫、抱BB等,不正確用力,手腕過度彎曲、大拇指過度外展,於是產生發炎反應。「媽媽手」在醫學上名稱係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另稱狄魁文氏症,所指係大姆指近手腕嘅肌腱位置腫脹,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嘅肌腱和滑膜,使通道變狹窄、肌腱和滑膜發炎腫脹,手腕姆指側出現疼痛,嚴重時會造成肌腱沾黏,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受到限制。
多做伸展和按摩鬆肌肉
中醫師話,除咗透過推拿與針灸放鬆肌肉群外,平時按摩曲池、尺澤、陽溪和列缺穴,都有放鬆止痛功效。另外,「媽媽手」患者日常可多做3個動作,伸展放鬆一下。
1 宣誓3指
伸岀指,然後慢慢將大拇指朝小指方向移動,並壓於小指,手勢類似紀律團隊宣誓時嘅手勢。呢個動作維持6秒,每日做10次。
2 握拳下擺
做出握拳手勢,但拇指由四指包覆,然後將手腕向小拇指方向下壓,維持動作約6秒,每天做10次。
3 反掌上抬
伸掌,掌心向外,另一隻手輕握著手掌前指位置,並輕微用力把掌手向上扳。維持動作約15至30秒,重覆做3次。
=====================⠀⠀⠀⠀
【每日送上優質生活Tips】http://www.likemagazine.com.hk/
【Follow IG】http://instagr.am/likemagazinehk
尺澤穴功效 在 Like Magazine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抱B用錯力或常用滑鼠易患「媽媽手」中醫教3個動作放鬆止痛】
家中有小寶寶降臨,全家上下歡天喜地。為咗好好照顧寶寶,好多媽媽都出盡心力,不過為咗給寶寶無微不至嘅照顧,有時會過分勞累和用錯力,結果患上「媽媽手」,近手腕嘅大拇指側無法出力或者持續疼痛。「媽媽手」唔係媽媽獨有,經常用滑鼠嘅上班族、攝影師、侍應,甚至經常單手滑手提電話嘅人都有可能患上。有中醫師表示,除咗透過推拿與針灸、放鬆肌肉群外,媽媽日常可做3個動作,都有放鬆止痛效用。
媽媽用力不當
「媽媽手」嘅得名,因為呢個病症常見於媽媽。由於婦女在做家務或照料小朋友例如扭毛巾、洗衫、抱BB等,不正確用力,手腕過度彎曲、大拇指過度外展,於是產生發炎反應。「媽媽手」在醫學上名稱係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另稱狄魁文氏症,所指係大姆指近手腕嘅肌腱位置腫脹,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嘅肌腱和滑膜,使通道變狹窄、肌腱和滑膜發炎腫脹,手腕姆指側出現疼痛,嚴重時會造成肌腱沾黏,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受到限制。
多做伸展和按摩鬆肌肉
中醫師話,除咗透過推拿與針灸放鬆肌肉群外,平時按摩曲池、尺澤、陽溪和列缺穴,都有放鬆止痛功效。另外,「媽媽手」患者日常可多做3個動作,伸展放鬆一下。
1 宣誓3指
伸岀指,然後慢慢將大拇指朝小指方向移動,並壓於小指,手勢類似紀律團隊宣誓時嘅手勢。呢個動作維持6秒,每日做10次。
2 握拳下擺
做出握拳手勢,但拇指由四指包覆,然後將手腕向小拇指方向下壓,維持動作約6秒,每天做10次。
3 反掌上抬
伸掌,掌心向外,另一隻手輕握著手掌前指位置,並輕微用力把掌手向上扳。維持動作約15至30秒,重覆做3次。
=====================⠀⠀⠀⠀
【每日送上優質生活Tips】http://www.likemagazine.com.hk/
【Follow IG】http://instagr.am/likemagazinehk
尺澤穴功效 在 中醫師教你提昇正氣按摩尺澤穴、足三里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