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樂團 Men Envy Children - MEC Band
全新單曲 #小男孩如是說
2021.09.24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https://rockrecordsco.lnk.to/ThusSpoke
-
小男孩樂團走入尼采哲學世界
將感悟淬鍊成文字 編排創新進行曲式
一步步踏上思辯之旅 找尋真正自由初心
如駱駝,忍辱負重
肩上承載重負,走過晝夜與漫漫長路
什麼將夢撐起,悉心拂去滿身的落魄
如獅子,勇敢抉擇
站上世界之巔,曾踏遍土地斬棘披荊
什麼姿態迎接,收盡一覽無遺的風景
歷經萬般景色
你問,初心是什麼模樣?
身奔波於滾滾紅塵
心歸來一如既往,眼神清澈
如孩子,
天真無邪,永遠創造
小男孩如是說。
-
漢斯與金曲製作人黃少雍,為打造〈小男孩如是說〉再次搭檔,與資深音樂人芬達合作,共同琢磨出格局寬廣、層次細膩的「世界風」編曲。
首段悠揚的管風琴音迴響於寬闊的立體空間,襯出主唱米非清晰溫潤的聲線,就此揭開精神三種形變的序幕。
隨後陸續加入層次豐富的敲擊鼓組,「曜爆甘音樂工作室」演奏的弦樂,天賦律動黑人貝斯手的bassline,阿美族音樂人布蘭地設計的澎湃福音和聲,綴以流行電子合成器效果流淌入耳。
音樂終獲自由,無所拘束,恣意遨遊。
-
Cover Photo Credit
Creative Agency | @agecreative.co
Creative Directed | @xue.0
Art Directed | @parker_shen.design
Photographer | @kevinim
Stylist|@wlx_styling_official
Make-up| @clairechengmakeup
Make-up Assistant|小欣
Hair Stylist|@zoom_edmund from ZOOM Hairstyling
Hairstylist Assistant|Winnie
-
小男孩如是說 Thus Spoke Children
詞|昌哥 Vince Cheng/林雍恆 Hanz Lin
曲|林雍恆 Hanz Lin
當艷陽燒灼 駱駝 踩著寂寞
當落日拉長 孤單的輪廓
頭也不回地 翻過無邊 風化沙漠
抬頭仰望星空 世界染成墨
曾經也 幻想掙脫 背上的枷鎖
衝向那 更浩瀚的宇宙
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溫柔地拭去 藏在 角落的淚珠
安慰了 你滿身的落魄
給了我承諾 眼前這長路 絕不是盡頭
孤獨時 你會怎麼說?
當山谷迴盪 獅子 雄偉低吼
當草原控制 氣候的運作
無所畏懼地 踏過荊棘 殘暴爭奪
低頭俯瞰大地 視野再開闊
雖然已 擁有驕傲 成熟的面容
登上那 夢想者的巔峰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勇敢地接受 桂冠 耀眼的光榮
你就是 全世界的拯救
給了我所有 是否反而會 失去了所有
成功時 你會怎麼說?
男孩的雙眸
清澈地像琥珀 靈魂之光閃爍
穿越時空 用熱情雙手
找回童年初衷 追尋心中花朵
不回頭
我們都 輕易忘了 內心的執著
迷失在 不相同的懦弱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那麼地 天真無邪 那麼地 寬容
跨大步 有信心就足夠
原諒了罪過 同時換來了 無盡的自由
小男孩 你會這麼說!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
尼采精神三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新單曲 #小男孩如是說
2021.09.24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https://rockrecordsco.lnk.to/ThusSpoke
小男孩樂團走入尼采哲學世界
將感悟淬鍊成文字 編排創新進行曲式
一步步踏上思辯之旅 找尋真正自由初心
如駱駝,忍辱負重
肩上承載重負,走過晝夜與漫漫長路
什麼將夢撐起,悉心拂去滿身的落魄
如獅子,勇敢抉擇
站上世界之巔,曾踏遍土地斬棘披荊
什麼姿態迎接,收盡一覽無遺的風景
歷經萬般景色
你問,初心是什麼模樣?
身奔波於滾滾紅塵
心歸來一如既往,眼神清澈
如孩子,
天真無邪,永遠創造
小男孩如是說。
-
漢斯與金曲製作人黃少雍,為打造〈小男孩如是說〉再次搭檔,與資深音樂人芬達合作,共同琢磨出格局寬廣、層次細膩的「世界風」編曲。
首段悠揚的管風琴音迴響於寬闊的立體空間,襯出主唱米非清晰溫潤的聲線,就此揭開精神三種形變的序幕。
隨後陸續加入層次豐富的敲擊鼓組,「曜爆甘音樂工作室」演奏的弦樂,天賦律動黑人貝斯手的bassline,阿美族音樂人布蘭地設計的澎湃福音和聲,綴以流行電子合成器效果流淌入耳。
音樂終獲自由,無所拘束,恣意遨遊。
-
滾石唱片 ROCK RECORDS
【數位音樂線上收聽】
♫ Apple Music & iTunes → https://apple.co/3kDTAY6
♫ KKBOX→ https://kkbox.fm/Ia9neG
♫ Spotify→ https://spoti.fi/3zDjZJu
♫ MyMusic → https://bit.ly/3lWK0i7
♫ friDay音樂 → https://bit.ly/3u5Bykx
♫ YouTubeMusic → https://bit.ly/2XLwCoU
♫ LINE MUSIC TW → https://bit.ly/3i1Mpr0
♫ 网易云音乐 → http://t.cn/A6MbwZQj
♫ JOOX Malaysia → https://bit.ly/3o0i53x
-
Cover Photo Credit
Creative Agency | AGE creative
Creative Director | 呂學霖
Art Director | Parker Shen
Photographer | Kevin Im
Stylist|WLX STYLING 謝宇農/謝明柔
Make-up|Claire (二十ㄧ克拉工作室)
Make-up Assistant|小欣
Hair Stylist|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Hairstylist Assistant|Winnie
-
小男孩如是說 Thus Spoke Children
詞|昌哥 Vince Cheng/林雍恆 Hanz Lin
曲|林雍恆 Hanz Lin
當艷陽燒灼 駱駝 踩著寂寞
當落日拉長 孤單的輪廓
頭也不回地 翻過無邊 風化沙漠
抬頭仰望星空 世界染成墨
曾經也 幻想掙脫 背上的枷鎖
衝向那 更浩瀚的宇宙
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溫柔地拭去 藏在 角落的淚珠
安慰了 你滿身的落魄
給了我承諾 眼前這長路 絕不是盡頭
孤獨時 你會怎麼說?
當山谷迴盪 獅子 雄偉低吼
當草原控制 氣候的運作
無所畏懼地 踏過荊棘 殘暴爭奪
低頭俯瞰大地 視野再開闊
雖然已 擁有驕傲 成熟的面容
登上那 夢想者的巔峰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勇敢地接受 桂冠 耀眼的光榮
你就是 全世界的拯救
給了我所有 是否反而會 失去了所有
成功時 你會怎麼說?
男孩的雙眸
清澈地像琥珀 靈魂之光閃爍
穿越時空 用熱情雙手
找回童年初衷 追尋心中花朵
不回頭
我們都 輕易忘了 內心的執著
迷失在 不相同的懦弱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那麼地 天真無邪 那麼地 寬容
跨大步 有信心就足夠
原諒了罪過 同時換來了 無盡的自由
小男孩 你會這麼說!
尼采精神三變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直播_如何真誠一致的表達?
.
尼采說「痛苦是禮物」,
唯有學習成為「超人」、享受這份禮物,才能戰勝生命,
做到真正「愛自己」、「相信自己」,成為自己唯一的主人。
■身體的痛苦反應,是要我們正視情緒的理性
「身體是巨大的理性,擁有唯一的意義,而其所具備的意義同時也擁有多樣性。……你們稱為『精神』的那小小理性,也是身體的道具。那不過是你巨大理性的小小道具,不過是玩具而已。」────《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人們總說不要被情緒左右,要理性看待事情,但其實根據研究,理性也時常受到情緒的影響。我們不該被社會的規範或教育,而一昧的用所謂的「理性」否定這些情緒的存在,而是接受這些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換言之,必須忠於情緒:感覺快樂就笑、感覺悲傷就哭,必須追求身心一致,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尼采的心理學不是靠知識改變,而是經由巨大的痛苦改變了身體;就好比當豹成為樹懶之後,牠便進入再也不想奔跑的狀態。悲觀的人該做的,不是努力讓自己樂觀,而是試著讓自己變成享受活著、因為活著而喜悅的人。換言之,該改變的不是想法,而是情緒、情緒反應和身體。
■替情緒命名,成為自己的立法者
「我心中有不被抑制、不能被抑制的東西。現在它想大聲說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啊!原來身體這樣的反應是在生氣啊!」、「啊!胸口這股空虛感原來是遺憾啊!」、「原來這就是恐懼啊!」替自己的情緒與身體反應取名,身體就會有所回應,若名字正確,就能感覺情緒迅速消退或排解,這是因為情緒的警訊已關閉;即使沒有排解情緒,也會不自覺地長嘆一口氣,而當呼吸自然平緩下來之後,身體的感覺就會更加平靜。
此外,透過命名的過程,也能逐一讀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緒,進而認識到最真實的自己,並與其展開對話。
記住,情緒必須使用,更必須被表現出來,而身為自己的立法者,不需要擔心表達情緒會被討厭,因此也不需要具備「被討厭的勇氣」,只需要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情緒,並且傾聽對方的情緒就好,這是一種滿足自我需求並配合他人的處世方式。
■搭配「海島理論」,落實超人思想於日常中
「人們必須了解,『對一個人正確的事,對另一個人也正確』的想法,究竟有多麼不道德。──《善惡的彼岸》
尼采雖說「上帝已死」,但上帝之影仍在生活中緊緊束縛著我們。在家庭、在學校、在職場,以及在一切與人相處的所有地方,都被我們所看不見的習慣與義務操控。這也是為什麼面對情緒來襲時,人們無法正視它、忠於它的原因,因為上帝之影不容許我們這樣做。
海島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羅哲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所謂的海島理論,就是「你是你,我是我,我絕對不可能和你一樣」。
由於上帝之影過於龐大,單靠尼采複雜縝密的哲思,無法使我們隨時落實於生活中,因此需要搭配淺顯易懂的海島理論,方能使我們快速看清自身的情緒與需求,明確區分出是來自社會與周遭的期待,或傳統觀念與個人需求之間的差別。當每一刻都專注於傾聽自己的情緒與身體的需求,就不會過於在意他人的期待與社會的要求了。這麼一來,便能時時刻刻不受陰影的影響,成為「超人」擁有真正的自由。
「樹木越是想往高處、想往明亮之處生長,其根便會越用力地朝向土裡、朝向深處的黑暗、朝向地獄、朝向邪惡之中延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學習用最快樂的方法享受痛苦、成為超人,從此不再被情緒左右
.
作者:朱賢成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尼采精神三變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如果你失戀了,你會怎麼處理戀人的遺物呢?把信件燒掉?把衣服剪掉?還是,把東西全數變賣,換回一筆錢,重新開始?本集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正是「戀人的遺物」,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九三八年生於奧勒岡州,一九八八年去世;在他僅有的五十年生命中,多數時候並不得志:酗酒、貧窮,生活的重擔如影隨行。他的代表作全都是短篇小說,因為唯有短篇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寫完,好趕快去做其他工作。我們常聽到「文學是生活的切片」這種說法,似乎是說作家觀察生活,從中切出局部,作為產品。但伊格言如此形容卡佛:
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構成了《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薄薄的小書──我承認這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因為我真正想說的更極端而荒謬: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而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構成了瑞蒙‧卡佛這個人;因為他讓我感覺那些極其簡短、精準又冷酷的短篇傑作並非來自於「生活的切片」,而是來自於他自身。換言之,他片下來的其實不是故事,而是血肉模糊的他自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尼采精神三變 在 李錫錕 POW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POWER錕狂語錄》錕P教你何謂精神三變!
尼采提出的「精神三變」非常有名!
到底是什麼呢?
讓錕P解釋給你聽~
#李錫錕 #錕P #POWER錕

尼采精神三變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給我們的訓誡書:伊格言的瘟疫書單8 種〉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11/%E3%80%90%E7%AB%AF%E5%82%B3%E5%AA%92%E3%80%91%E7%B5%A6%E6%88%91%E5%80%91%E7%9A%84%E8%A8%93%E8%AA%A1%E6%9B%B8%E2%94%80%E2%94%80%E4%BC%8A%E6%A0%BC%E8%A8%80%E7%9A%84%E7%98%9F%E7%96%AB%E6%9B%B8%E5%96%AE8%E7%A8%AE
☞ 本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223-culture-booklist-vir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書單 #新冠肺炎 #防疫
─────
瘟疫來襲,宅在家讀書最安全了對吧。
你知道有哪些好書特別適合瘟疫時期來讀嗎?防疫措施可以嚴厲到什麼程度?可以直接下令讓酒店說停業就停業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給我們的訓誡書──瘟疫書單8種〉。這是伊格言應邀為香港端傳媒所寫的文章,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於肆虐中國後,COVID-19現在幾乎已攻陷地球,當然,台灣也守得辛苦。
為了防疫,我們迎來了許多「不自由」──全民都減少了外出時間;
而萬一你從國外回台,還得先居家檢疫14天。
非常時期,多數人都能體諒這些嚴格的防疫措施;
但話說回來,這些限縮人民自由的防疫措施究竟可以「嚴厲」到何種程度呢?
舉例,現在只要健保卡一刷,我們許多出入境記錄就無所遁形;
因為為了防疫,疾管局和移民署已達成資料交流的共識。然而,等到瘟疫過去,這會改回來嗎?
類似情形不僅於此──就在這兩天(4月10日),政府發佈了全國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業的命令。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餐飲與KTV,不也同屬「在密閉空間中密切接觸」的行業嗎?只下令酒店與舞廳停業,難道沒有歧視色情行業之嫌?
可能的理由是,餐飲與KTV不易造成相關人員隱匿行蹤;而如果你上過酒店,確實較有動機隱瞞此事,進而導致防疫破口。
畢竟被隔離不會少你一根汗毛;但要是引爆婚姻危機,可就代誌大條了啊。
這好像也有道理。如此說來,是否我們反正一律乖乖「順時中」、聽政府的話就好了呢?
會不會長期讓渡了自己的自由,順民做成習慣,有天就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了呢?
伊格言說,所以瘟疫時期,我們該來讀讀這本有趣的小說──法國作家米榭‧韋勒貝克(Michel Houllebecq)的《屈服》。伊格言如此形容這本書:
米榭‧韋勒貝克依舊是米榭‧韋勒貝克──他還是那個右派;那個一臉滿不在乎,同時引爆法國人極端喜愛與反感,據說「書賣得跟小麵包一樣好」的挑釁者。這次他同樣狠毒無比,既尖酸刻薄,又不懷好意地誘惑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西方知識份子白男:乖,你去信伊斯蘭教,讓你娶四個老婆好不好?
看看韋勒貝克的樣子──是不是覺得幾乎可以從臉上看見他的桀驁不馴呢?
沒錯,《屈服》這本書的故事背景,就是假想西元2022年親伊斯蘭教政黨席捲法國,取得政權,將法國全面改造為伊斯蘭國家。
對於不信伊斯蘭教、崇尚個人主義的我們(以及絕大多數西方讀者)來說,讓伊斯蘭教成為國教聽來似乎有些恐怖──絕對比為了防疫把自己的自由讓渡給政府來得恐怖一百倍。
對,如果你的職業是大學老師,你甚至可能失去生計──因為依照規定,教師必得是伊斯蘭教徒;
你必須皈依真主,才能繼續任教。所以我們的小說主角,大學教授弗朗索害怕極了。
結果呢?結果完全出人意料。
你以為社會會變得保守又不自由──沒錯,在某些方面(例如女性衣著),社會確實變得極端保守;
但另一方面,由於來自中東伊斯蘭教國家的鉅額金援,教師與知識份子們都意外獲得高薪。
更爽的是,弗朗索居然發現,天啊,他可以娶四個老婆!
韋勒貝克如此描寫社會風俗的變化:
有錢的沙烏地阿拉伯婦女白天罩著密不透風的布卡,到了晚上搖身一變成了天堂小鳥,束著緊身馬甲,穿著鏤空胸罩,多彩蕾絲丁字褲上綴著水鑽;和西方女子完全相反。西方女子白天為了社會形象穿著有品味、性感,晚上回到家整個垮掉,累得放棄一切魅惑的打算,穿上休閒鬆垮的家居服......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