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挑椅子?符合人體工學?】
.
「治療師,請問要怎麼挑椅子?靠背?」
.
市面上很多提倡「人體工學」的椅子、書桌、床等,有些價格可以到幾千、幾萬塊,大家都希望錢花在刀口上,挑最適合自己的。如何挑選、要注意什麼,也是治療師最常被問到的,因此藉這篇文章,分享自己的觀點。
.
✔ 什麼是人體工學?
我查了「人體工學(ergonomics)」的定義,包括以下特點:符合自己的身體、舒適的、有效率的(最少能量消耗)、降低傷害的,聽起來是能符合上述條件的,我們能稱為人體工學相關的產品。但我認為這些特點有時彼此衝突:
.
「最舒服的,對身體最好嗎?」、「讓身體消耗最少能量,可以降低傷害?」
.
我認為對身體好的產品是:
.
🔸 會讓你起來動一動
「如果有張椅子或桌子,讓你服服貼貼的完全不想起來,那他不見得是好的」
「肌肉就像一塊海綿,要適當的擠壓,才會把廢水排出、吸收新鮮的水」
.
身體的血液循環,除了心臟的跳動,就是倚賴「肌肉的收縮」,常常會肩緊痠痛的原因不是你的桌椅不好,是「你沒有在動」,沒有肌肉收縮,會導致許多部位缺乏血液循環並造成缺氧,最終產生疼痛、不適等。
.
🔸 分散身體的壓力
常見的人體工學椅,會將椅背塑造成「人體理想的曲線」,像是讓腰椎處在微凹的姿勢,或是坐墊曲線,就已經是屁股凹陷的樣子,目的讓「身體能完全貼服在產品上」。這個用意其實是好的,因為當「接觸面積越大,每單位面積承受的壓力越小」,就像氣球停在釘床上可能不會破,但只有一根釘子是就會爆開。
.
但要提醒的是,雖然有「靠背」、「腰椎微凹」的這種設計,但我們坐著時,真的會讓身體是靠在椅子上的嗎?還是都是身體前傾的打著電腦,除非每個人久坐時都是擺出「皇帝、董事長」的那種樣子(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靠背或椅背才會有幫助減輕腰椎壓力。再來,一樣太舒服的椅子,還是要記得起來動一動,不能舒服到讓你久坐八小時都不起來。
.
🔸 自己覺得舒服就好
不管是量產的或是客製化的,其實自己覺得舒服的就好。因為「每個人的健康狀況、柔軟度、習慣等都不同」,同一個產品可能適合朋友,但不適合自己。「量產是在符合大眾平均的需求」,椅背設計在腰椎微凹15度的位置,但因為有受過傷,你可能適合在5度的位置。而「客製化」的產品,其實每個專業人員評估的技術或依據也都不同,有些人認同乳膠墊、有些認同記憶枕、有些認為好的床就是要讓你整夜都在同一個姿勢下。因此,實際坐坐看、躺躺看,自己覺得舒服就可以了。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ergonomics #table #chair #backsupport #posture #soreness #tightness #pressure #muscle #physicaltherapy #exercise #circulation #人體工學 #書桌 #椅子 #靠背 #姿勢 #酸痛 #緊繃 #壓力 #肌肉 #物理治療 #運動 #血液循環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屁股長釘子原因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穎杰觀點:重啟核四或是綠電轉型?一個國土永續發展的視角..... (02/02/2021 風傳媒 )
作者:蔡穎杰 / 作者為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研究員,德拉瓦大學能源及環境政策博士
2020年以來,農地種電的政策引發甚多爭論,甚至擁核政黨藉機怪罪到我國發展綠電的頭上,而訴求「重啟核四」。不過,從土地使用的角度來看,顯然核電廠與核廢料場址也不是蓋在空中閣樓,一樣要使用土地。歸根究柢,所有的土地原本都是自然綠地,端看社會如何分區使用。因此,主文主張,無論是農地種綠電,或是核電廠相關的土地使用,也就是要考量電力設施的興建過程是否符合憲法所認定的正當民主程序,要回歸到土地使用制度面來檢討,進而比較發展綠電與核電兩者之間,何者較能搭配民主程序的土地使用,以及當前我國土地使用的法制面有哪些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
以核四廠的案例,根據負責土地徵收的台電副處長林源得回憶(參見《述說龍門,我們的故事》),1980年政府核定蓋核四廠,並預定徵收370公頃的土地。多半是農地與林地,後續又追加97公頃。而林副處長則是1991年開始辦理與居民溝通協調土地徵收事宜。當然,過去在戒嚴時期,林副處長並未質疑,為何政府可以先斬後奏核定建設跟土地徵收,過了10年再去跟居民「溝通」?
在林副處長眼裡,當地農村衰敗,核電廠就像救星一樣可以提供就業,拯救在地經濟,但為何政府整天宣稱發展農業,照顧農民漁民,卻「發展」到鄉村生活衰敗到必須要仰賴核電廠來挽救經濟?而當地人是否如台電所說的想要依賴核電廠生活?以及台電是否有誠實揭露資訊給居民?可參見崔愫欣紀錄片《貢寮 你好嗎?》
林副處長也描述了跟地主討價還價的經過,這恐怕給讀者一種迷思,好像被徵收戶可以任意拉抬土地價格「刁難」公務員。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依法,土地徵收的價格是政府單方面說了算,民眾、自救會、地主的意見只是「參考用」,尤其一般老百姓多半沒有政治聲量與資源對抗政府,除非是外來投資客,往往只能被迫吞下去政府開出的條件,而被官方宣傳為「地主同意被徵收」。而官方常用的手法就是分化被徵收戶,給予某些人特別優惠當樣板,當內應,製造自救會內部糾紛,各個擊破。(參見:南鐵協議價購開始 自救會控南市府、鐵工局「威逼誘騙」)
令人遺憾的是,直到2021年的今天,我國政府仍然沿用戒嚴時代陋習,由行政院先黑箱作業核定「興辦事業計畫」,當地居民都完全不知情,只能等有朝一日,忽然得知政府公告要來「溝通」徵收你家,然後媒體與各路公關對外宣傳大建設有利經濟,就跟當年宣傳核四一樣,至於想過著原本生活,不想被徵收的地主時常被網軍抹黑為愛錢、釘子戶(參見徐世榮《土地正義》)。或是媒體配合冷處理,社會大眾也不知道全台灣到處都是土地徵收自救會。
當然,既然行政院已經先斬後奏「核定」興辦事業計畫才讓在地居民知道,後續的都市計畫、土地徵收相關審議,也只是做做表面工夫,而不會去實質審查該建設是否有真的必要性或是公益性,內政部與各縣市由於多年來浮濫的國土規劃已於2013年遭監察院糾正,另政大賴宗裕教授研究指出,2014年全台住宅量已可供應5000萬人居住(參見《不動產學之理論與實踐》)。唯一較有「抵抗力」的可能是環評,但試問當其他單位的審查都已經定調,環評委員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最近台北市社子島自救會所訴求的,也就是暫緩環評,重新檢討全區徵收剷平式高密度開發的必要性與公益性。
因此,像核四案例,集結社會各界力量纏鬥數10年成功擋下建設計畫的,可以說是特例中的特例。而貢寮當地,也因為核四的施工,影響生態環境及漁場,要如何善後也未可知。行政院長蘇貞昌其實也曾嘗試以土地使用分區變更阻擋核四案,彰顯生態與農業價值,敝人衷心予以肯定。
台北縣政府昨天召開澳底都市計畫第2次通盤檢討先期會議,決定將8公頃多的核四電廠用地改劃為農業區。縣長蘇貞昌表示,核四電廠面積400多公頃,澳底都市計畫的8公頃多核四用地雖只是電廠的一部分,將使核四失去著力點,達到反核的目的。事後蘇貞昌縣長表示,依法規定,都市計畫每5年至少應通盤檢討一次,澳底已10多年未辦檢討。藉由這次檢討,縣府只是以業主身分,要求規劃單位把台北縣的好家園恢復,把貢寮最美麗的地方變更為原來的農業用地,核四廠蓋在美麗的海邊很突兀,也破壞海洋生態,是用錢堆砌的科學怪物。(1998-04-10/聯合報/06版/)
雖然當時台北縣土地分區變更被內政部否決,但其實也突顯出一個問題。也就是,在我國,土地使用分區的法定權力,都是由縣市長聘任的專家會議背書跟內政部說了算,而就算十多年沒有依法檢討土地使用,老百姓也沒轍。直到今天,一般老百姓跟市議會完全沒有任何法定程序讓他們審查跟參與土地使用決策過程的餘地,只有提供「參考意見」跟抗爭的角色,而無法比照歐美民主國家,強制舉辦行政聽證讓各方辯論,並邀請第3方公正專家來作證。以美國紐約市為例,雖然紐約市已經算是惡名昭彰的浮濫開發城市,都市計畫委員要經過市議會審核資格才能擔任,而非像台灣一樣由縣市長自行聘任即可,且紐約市要先通過環評與社會影響評估,才能申請開發案。基於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財產權,紐約市的都市計畫土地使用跟土地徵收也都要經過市議會審核,而非像台灣一樣,由行政機關自行核定,等於是球員兼裁判,也難怪歷年來我國政府首長不斷把農地浮濫變更為建地,幾乎沒有看到如同當年蘇貞昌縣長為了保護農業生態價值,主動勇於承擔被抹黑成阻礙經濟的案例。
以土地使用來說,政府發展農地種綠電,應該算是一把雙面刃,為了四處建置再生能源分散式電力系統相關設施,勢必讓在地人參與,有別於核電廠這種大資本大工程,去徵收一塊特定大面積的土地而驅逐在地居民。政府當下也在推動地方創生,以及國土計畫法要求的「鄉村地區整體規劃」,其主要政策目的,是為了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地資源與增加農村人口。藉此機會,比照正常民主國家,完備土地使用與土地徵收的法制保障民主參與及私人財產,讓鄉村居民可以因地制宜規劃自己的生活場域及產業。更重要的,綠能轉型、地方創生、「鄉村地區整體規劃」3者搭配土地使用法制改革,才能開啟鄉村居民實質民主參與規劃在地發展。反之,可能導致農地資源、農業繼續不斷被壓縮,農民變成越來越需要仰賴大量興建綠能設施來補貼,變相延宕屋頂型光電發展。而未來的縣市政府首長也可能拿出一句歷史共業,又去浮濫變更種電的農地改為建地。也就是說,依現行法規,土地使用分區要不要變更,仍然是政府單方面說了算。
聽到農地變建地的光電發財夢,曾文生說,這是騙人的話術,應該揭發與制止,他要告訴不肖業者,這個承諾不是你們能給的,最後審查權還是在政府手中。(參見: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農地變建地是騙人話術,這承諾不是業者能給的)
而自稱永續的擁核陣營也不宜見獵心喜,把土地使用亂象的源頭怪罪到綠電設施。與其趁機考古吹捧所謂的核電經濟效益,不如回歸永續發展的正途,改革土地使用法制。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定義來看,經濟效益本來就不是首要考量,而要並重土地正義、民主參與、保障私人財產、在地文化、糧食生產、宜居權與環境生態等等,這其實也跟我國許多土地徵收自救會的心聲一致,由於案例過多,僅引述部分如下。
「市府官員總是喜歡帶風向,不論在哪一場會議,總是說:社子島居民最在意的是【安置問題】!大錯特錯。社子島自救會不斷的陳情、請願,我們是【反對區段徵收】,我們是要一個適合在地居民的都市計畫,可以 讓居民修繕房屋、改善環境的計畫!在武漢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下,社子島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
#糧食供給:蔬菜除了供應自己之外,另提供大台北地區將近1/3蔬菜量。
#開放式生活空間:非密閉式大樓空間。社子島為水平式住宅,居民大都戶外活動,互助互惠的社會網絡與緊密的鄰里感情。
我們不需要剷平式開發,而是需要一個良好的都市計畫,畫出建築線,以人為本、以社子島居民生活的聚落替代方案。」(台北市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
「機場捷運A7開發案在未完工前爆發「違法預標售」及「葉世文收賄弊案」,另在被徵收戶的抽籤配地說明會上,罔視居民的利益,居民只剩邊坡地、電塔旁、及垃圾地可選擇,實際上較具發展前景和生活機能較好的土地皆留給財團和投資客。表面上被徵收的地主可申請領回40%抵價地,但由於有最小基地面積的規定,許多被徵收戶的土地面積過小,只好又把抵價地賤賣或改領補償金。」(機場捷運A7站自救會長徐玉虹)
「補償金額大小並不是居民反對的原因,而是不想要放棄原本的生活、搬離現在居住的地方。這片土地不僅是從祖先手上傳下來的祖產,「家」的記憶都附著在這片土地之上,且當地生態豐富、環境優美、居住空間寬敞,生活品質優良。在國土計畫法公布後,原本坡度35%為土地的開發底線,現在卻變為可開發的農牧用地,以提高糧食自給率。「那為什麼水田又把它消失掉,把那邊山坡地變為農牧用地來騙老百姓,這是中央在騙老百姓。」(竹東二三重埔自救會長呂政權)
「同意徵收的2000多人都是炒作農地,政府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財團服務?台商回流,是鮭魚返鄉?還是鱷魚?他們都是來瓜分我們農民的利益及土地,官商勾結。有一次自救會農民問陳處長:「為什麼一定要我們這塊地?」陳處長表示:「因為廠商要你們這塊地!」(竹東二三重埔自救會長呂政權)
「每個人對金錢的態度和價值觀都不一樣,有些人一點點錢就覺得自己很富有,不應該把每個人都劃分為想要更多財富,更何況我們基層的民眾也沒有分沾到這些利益。一個人就會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被徵收就是破壞這個人原本的生活而必須重新開始,一個人不應該被指導怎麼過生活,而是有權利自己去決定自己所過的生活,你無權干涉。但是如果被徵收就是強迫你去別的地方重新開始。」(灣寶自救會長洪箱)
「新買的透天厝才順利交屋1個月,就得知自己的房子也被納入航空城的徵收範圍,這棟屋子是為自己的家人所布置,未來要一起共同居住的地方,這樣的無奈只好開啟抗爭之路。反迫遷居民和民間團體最無法接受的部分,政府和財團假借計畫案開發名義,讓農地成為建地,以及第3跑道開發的必要性。國軍基地跑道早已足夠,在政府手段之下,造成國軍基地跑道無法使用,而藉口需要多開發百姓賴以為生的民宅農地,但對居民來說唯一的訴求只有「留下來,留在他們扎根的地方。」(桃園航空城自救會蔡美齡)
「附近經過2次的區段徵收,原本農地都是免稅,但你配回來的土地有各式各樣的稅,地價稅又一直調漲,他說你配的地還漲不夠,政府說漲價歸公,但我們是自有住宅,沒有其他房子,你把房屋稅地價稅調這麼高,合理嗎?就是逼百姓把房子賣掉去鄉下的地方住的意思,這又牽涉居住正義的問題。投資客在這裡炒這塊地,如果徵收了,配回來變成建地轉賣,屁股一拍就走了。在地人的話,有些農地會配回來,但你的家當要丟掉多少,有多少東西沒地方放,政府說會補貼你租賃的租金2年,但田沒了,這些東西也就沒用了,這些工具都是錢買的,譬如農機,都是生財器具,現在都沒有用了。新竹縣政府已經徵收了那麼多土地,但學校廠商後來都不來,前科累累,縣長又有任期限制根本不能負責。他們根本在炒土地,拿我們的土地在玩,被徵收後的地方都變成是外地人的,我們這裡是客家莊,需要保留文物。」(新竹璞玉自救會長邱鴻鈞)
綜上,農地種綠電跟重啟核電2者之間,不僅僅是電力系統轉型與碳排放的差異。核電象徵的是戒嚴時代政府高層自行決定重大建設跟國土規劃,叫在地人吞下去,而發展綠電開啟了我國土地使用法制改革以及整合當前政府地方創生政策的機會之窗,讓台灣人有機會脫離戒嚴時代奠定的土地制度,以免被政府高層自行核定強制徵收老百姓私人土地轉手財團。與其讓投資客賺完屁股拍拍離開移民,不如落實土地使用的正當民主程序,才能建立民主政治到民間地方層級(參見李登輝《新‧台灣的主張》,第3章),讓台灣人能實質對自己的家園發展有參與權,應較能符合所謂轉型正義與永續發展台灣主體性的本意。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3442325
♡
屁股長釘子原因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瑜伽老師治百病?!】
老師 我昨天落枕該怎麼辦
老師 我最近背痛 你有沒有幾招可以教我練
老師 有沒有幾個動作可以瘦身的
老師 下犬式怎樣做比較安全
以上問題,基本上只有一個是瑜伽老師該回答的。
如果你在教學過程中也常懷疑自己,不知道如何抓那個界線或回答同學,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或直接轉給學生看 XD
(網誌版會附在留言)
緣起 Mark Robberds 分享了一段 Tom Myers 陳述瑜伽老師對於醫療保健方面的訓練不足的話題,覺得也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討論,剛好之前上過一些老師的課也有討論到相關的話題,加上一點自己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當然,我不是什麼大師,只是個人看法,大家就斟酌參考。
✅ 瑜伽是健康產業?
雖然我們上過瑜伽課多多少少都會聽說過瑜伽是通往覺醒的道路,三摩地,提升拙火,打開脈輪,達到開悟,當然我還可以繼續列下去(無誤)。但把瑜伽當作一個健康產業看待到底有沒有錯?
哈達瑜伽強調我們必須透過體位法的鍛鍊,排除了身體的病痛干擾,我們才能繼續的往生命能量控制法甚至冥想的練習前進,而達到上述講的那些境界。所以,追求身體的健康,是完全無違和的方向,不管最後你想停在哪裡。
而且,我也完全相信
一個好的完整的瑜伽練習,絕對可以帶給一個人身心靈的健康。
一個好的完整的瑜伽練習,絕對可以帶給一個人身心靈的健康。
一個好的完整的瑜伽練習,絕對可以帶給一個人身心靈的健康。
✅ 術業有專攻,有些事,還是要讓專業的來
但是,當瑜伽碰上醫療行為或醫療行為的預期,很多東西我們必須要重新想一想正確的定位到底在哪。
實際狀況是當學生第一時間遇到身體相關的病痛,他所尋求幫助的對象可能是瑜伽老師而不是醫生,也許因為學生每個禮拜都會固定上瑜伽課,而且覺得老師應該滿懂的才對,相反的學生不會每個禮拜甚至每個月去找醫生聊天。
所以比較正常的流程應該是如何呢?術業有專攻,如果可以,當發生任何的傷病,其實第一關應該還是去找專業的醫生,包含老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去找醫生(特別是比較複雜嚴重的情況),即使一個好的完整的瑜伽練習,絕對可以帶給一個人身心靈的健康(依然強調無誤),但在確定原因前,我們還是需要醫生的診斷與評估,心靈方面也許可以找心理醫生或諮商師,身體方面可以尋求骨科復健科或是物理治療師,等到確定原因後,後續的長期保養修復也許透過瑜伽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對症下藥,才能保證藥到病除而不是。。。你知道的。
✅ 當你是老師
想幫助學生的心我想大家都有,但第一我們還是要先搞清楚專長跟適合發揮的場景,我想最基本的把瑜伽練習當成長期身心健康的改善維持保養是再適當不過的。達到了這個,然後能夠勇敢的請有病痛的學生去尋求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我想已經是功德圓滿了。
✅ 但我們老師可以做更多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好的發展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也在做物理治療方面,心理治療,甚至更多醫療相關的進修,但我們還是要注意這並不代表瑜伽老師(或任何教練)可以完全取代醫療人員,光想想一個專業的醫療人員花了多少的時間在學習跟訓練跟實務經驗,就應該知道這是”某摳林唉”。
而且我們進修時也會發現當你學的越多(錢也會花的越多XD),你不確定的可能反而越多,所以當學生求助於你,一定要非常的謹慎,在你知道的範圍小心的評估,在安全無害的範圍盡力幫助,但同時也要記得檢視追蹤,隨時有異狀都要請學生趕快找專業的醫生評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最怕的狀況就是當今天你可能學了”梨狀肌症候群”,每個屁股痛腿痛的學生你都覺得它是這個,”當你手上有一把槌子的時候,看所有的東西都是釘子。”千萬要小心不要學成這樣。
但學得更多的積極意義在於,除了適當的幫助學生評估跟解除簡單的問題,更大的價值在是否在編排課程時多注意個體的差異跟細節,在很多狀況發生前就已經避免它了,或是更有警覺的去察覺學生不自知但卻可能是更大的問題,而請學生必須去就醫(即使你自己也無法處理),也許這個警覺就能幫助到學生更多甚至救他一命。
✅ 當你是學生
最後,當你是學生求助於老師時,當老師根據自己的知識幫你分析過後請你去找醫生,千萬不要覺得這個老師很遜,相反的,這才是一個負責任老師的做法。
✅ 總結
身為一個瑜伽練習者跟教學者,我想瑜伽真的是很好,我們絕對不該低估瑜伽的功用,但也不要無限上綱瑜伽老師的責任跟義務,當然也是有非常多雙棲的優秀老師,我們當然可以尋求這些老師的幫助或是自己期許往這方向努力,但心中那把尺,還是必須拿的準阿。
#自瑜瑜人的瑜伽老師
#kensyoga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