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行(三)
準備去台南之前,朋友傳了不下20個好吃好玩的地方或店家給我,結果第一天才去了三處,所以我們決定多留一晚。
隔天起床後本來想去「水道花園博物館」,不過思考一下車程、看了一下介紹之後,我決定留在市區,節省時間。我們先去當地人推薦的「阿財牛肉湯」,品嚐了台南有名的溫體牛肉,接下來便去附近「安平樹屋」走走。
「安平樹屋」是「德記洋行」古蹟後面的廢棄倉庫,旁邊是祖籍湖南的書法家朱玖瑩故居。三個地方可以一起逛,門票只要50元。因為安平古堡和赤崁樓、億載金城我已經去過了,不然可以買套票,價錢更便宜咧!
台南的博物館和古蹟展示真的是「非常有誠意」,無論是200元票價的「奇美博物館」或是50元的「安平樹屋」、甚至一毛錢都不必花的「司法博物館」和「台灣文學館」,全都有極為仔細的文字、圖片介紹,還有熱心且專業的志工幫忙導覽,讓人可以專心閱讀、仔細聆聽,這對於喜歡看博物館的我來說,真是一大福音。相形之下,台北、宜蘭很多貴森森又擠滿滿,內容空洞不知所云的「展覽」,真是令人搖頭嘆息啊!
還記得我們第一天晚上抵達台南時所吃的那家「同記安平豆花」嗎?店招便是朱玖瑩先生的墨寶。原來當年朱老師因為吃豆花而和同記老闆結緣,贈送了自己的字當作禮物。目前故居中做了一些簡單的文字遊戲,讓小朋友可以闖關體驗。
內容比較精彩的是「德記洋行」。在古色古香的長廊裡面,詳述了台南商業發展的歷史。當年安平是天津條約之後被列強要求開放的港口,輸出蔗糖、茶葉、水果和鹿皮,洋行貿易興盛。後來因為日本統治失去產品來源才漸漸凋零。展場中有許多當時使用的古物,像是當時通用的製糖器材、錢幣.......等。
原來我們熟悉的「斯文豪氏」是當年英國派駐台灣的領事,他熱衷於研究台灣的動植物,難怪台灣許多蝸牛、斑蝶、蛇、蜥蜴、青蛙......都以他命名。還有台灣藍鵲、台灣獼猴......當年都是由他確認為「台灣特有種」喔!他對台灣鳥類貢獻尤多。
走出德記洋行,一看到「安平樹屋」,我和阿宏都忍不住倒抽一口氣,吃驚得合不攏嘴!哇呀!我的老天,真是太壯觀了!粗大如煉油廠油管的榕樹板根,一根根、一束束,成群結隊,以驚人的力量強勁的穿過磚牆、伸出屋頂,流淌在屋脊、地面,像是動畫中那種以水流速度蔓延的史前植物!而房屋則在樹根的肆虐之下,只留下斷瓦殘垣,殘破不堪。
原來這「樹屋」原本是德記洋行後面的倉庫,經過幾十年荒蕪、無人管理,竟讓榕樹入侵,成為一個巨大的「樹屋」!台南市政府沿著樹幹做出步道,讓人可以貼近的欣賞這自然界的奇觀,讚嘆這令人敬畏的鬼斧神工。走在裡面,有一種特殊的魔幻氣息,讓我想到哈利波特裡面的魔法樹,又讓我想到傑克與魔豆。總之,感覺好像不是身在現實世界。
樹屋的步道可以一直走到河堤的觀景台,登高望遠,河邊景色一覽無遺。只可惜此步道與河岸並未相通,不然繼續沿河畔漫步,應該就可以消磨一整天了吧!
下午我們吃了福記肉丸填填肚子,繼續往「司法博物館」邁進。
這棟號稱台灣四大建築之一、前身為台南地方法院的「司法博物館」,是著名日本建築大師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剛好之前我畫過台北的「菸酒公賣局」,老師介紹過他,所以我非常感興趣。
當我聽到免費的專人導覽是四點至五點時,起初有一點猶豫。因為這樣一來,就來不及看隔壁的「台灣文學館」了!不過繞了一圈之後,我還是決定留下來聽導覽,不想草草的走馬看花。最後,其他觀光客走光光,只剩我們倆,我們樂得享受「包場導覽」,度過了非常愉快而充實的一個小時。
比較神奇的是阿宏,以前他對逛博物館沒什麼興趣,出國時如果我想要留下來看久一點,他就會不耐煩,說:「我去門口等妳。」沒想到這次他不但全程認真的聽,還興致勃勃的跟我討論呢!
最後我們幾乎是用跑的才趕在六點之前逛完了「台灣文學館」。拖著疲憊的雙腳,還去走了葉石濤的舊宅所在地「蝸牛巷」,然後才開車去吃鳳子鹹粥。
崁仔腳製糖所 在 許能通 嘉義縣山區立委候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翻轉山區,許能通地方政見大整理
一篇看完所有鄉鎮政見!
#溪口鄉
1.加速推動養豬業沼氣發電,爭取預算專案補助,多餘電力可供應週邊村落,節省電費又增加售電收入。
2.建立養豬戶與農戶合作機制,輔導養豬戶利用沼液沼渣製作堆肥,鼓勵農戶收購優質有機肥,減少肥料購買。營造雙贏,共同增加收入!
#大林鎮
爭取預算整修大林糖廠全區,保存文資並活化空間,結合萬國戲院等景點,打造地方文史深度旅遊行程。
主張活化大埔美工業區,協調尚未進駐廠商用地出售,或是再規劃釋放土地給有需求廠商,提供給因中美貿易戰回流台灣的廠商土地使用,令國際大廠進駐嘉義,打破原本低薪環境,吸引青年返鄉。
#新港鄉
1.調高公糧收購價格,制定合理公式,考量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健全公糧稻榖收購制度。
2.建立未來市場供給評估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現今種植作物收成時,作物在市場上可能的價格,避免穀賤傷農。
3.推動崙仔大橋改建,爭取預算到位,並協調土地徵收,確保橋樑安全。
4.監督六腳大排施工,敦促儘早全線完工,避免水患災情。
#民雄鄉
1.持續監督,反對殯葬園區進駐民雄!
2.檢討虎頭崁埤水面光電計畫,回歸觀光風景區初衷,將民雄八景還給民雄!
3.監督民雄路平工程施作,尤其大學路等路段,確保鄉民與學生用路安全!
4.反對民雄森林公園開闢軍用航太研發基地,避免戰事波及,遊說改為民間用途,並設立雲嘉嘉行政中心!重振民雄發展!
#竹崎鄉
1.未來市場供給評估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現今種植作物收成時,作物在市場上可能的價格,避免果賤傷農。
2.拓展農產外銷通路,爭取預算,建立運儲中心,打開國外高價市場。
#中埔鄉
鼓勵恢復部分菸草種植,成立菸業觀光工廠,利用體驗式行銷,讓民眾手作香菸,並融入設計創意元素,讓香菸作為紀念品,傳承地方歷史記憶,復興菸業!
#大埔鄉
1.推動自來水普及,爭取預算專案補助或訂定水庫區特別回饋方案,四年內將目前4成普及率提高到8成以上!能通承諾!
2.推動曾文水庫觀光國際化。目前9成以上均為本國旅客,幾無外國旅客,敦促交通部觀光局提出國際化方案!
中埔鄉、梅山鄉、番路鄉、竹崎鄉
1.訂定檳榔管理專法,表列合法用藥與噴藥方式,讓檳榔農施藥有所依歸!加強輔導非農藥防治作法,讓檳榔產業永續發展!
2.改善檳榔供過於求現況,推廣轉作其他作物,政府加強輔導轉型。
竹崎鄉、阿里山鄉、番路鄉:
加速林務局林班地解編作業,比照原住民保留地,若能證明自古耕種至今,即可無償取得土地所有權!
中埔鄉、梅山鄉、阿里山鄉、竹崎鄉、番路鄉:
輔導茶農成立通路銷售公司,每位茶農都可以入股,共同決定銷售的價格,並訂出合理的分級制度。避免農會主導價格與分級不清,並確保利潤和引入商業行銷資源。
阿里山鄉、番路鄉、大埔鄉:
加強幸福巴士計畫推動,爭取足額預算補貼,吸引業者投標,避免一再流標,使鄉親有車可搭。
竹崎鄉、中埔鄉、梅山鄉、大林鎮、民雄鄉、溪口鄉、新港鄉、番路鄉:
爭取往嘉義或雲林之高鐵接駁車,與現有公車路線結合轉乘,讓山區民眾,同享高鐵便利。
翻轉山區,能通的承諾
未來哪欲通,這次選能通!
#歡迎多加分享
#需要候選人政見直球對決
#各鄉鎮個別政見如有適用其他鄉鎮也可以援引
#翻轉山區
#重建榮光
#嘉義縣山區立委候選人
許能通線上捐款系統
https://reurl.cc/6g9zvM
【政治獻金專戶】
銀行:台中銀行民雄分行
帳號:128-22-0014224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 許能通政治獻金專戶
崁仔腳製糖所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市民前進到糖廍里】
了解這個市,然後,改善它
秘密空中花園。華江整宅
糖廍里120年前屬於下崁庄下石路。120年前,下崁庄約略在今日的廣州街以南、西藏路以北形成的狹長地區,與南邊的加蚋仔庄以無尾港溪(今日西藏路)為界。
「糖廍」念作「糖部」,「廍」原意工房或房屋,糖廍就是台灣古代的製糖處所,後來台灣人就把製作蔗糖的工廠通稱為糖廍。早在清康熙末年,已經有福建楊姓移民家族在下崁庄,約略是今日萬華大理街一帶建廠製糖,漢人在加蚋仔庄開墾種植甘蔗、麻竹、茉莉花,加蚋仔採收的甘蔗就送到下崁庄的糖廍。
台灣早在荷蘭人統治時期就種甘蔗、煉蔗糖,明鄭時期在鄭經推廣下,台灣成為東亞重要的蔗糖出口地,為台灣賺取大量資金。清朝佔領台灣後,繼續明鄭的蔗糖產業。明清時代販賣蔗糖是非常賺錢的行業,就算身為製糖工人,薪水也是普通工人的數倍,所以清朝東南沿海的居民常常想前往台灣工作,廣東省甚至流傳「台灣錢、淹腳目」的俗語,那個時候台灣人也稱製糖是「作一冬、食三冬」的工作。
日本治台後,日本人也重視製糖產業,清代台灣的製糖產業依然非常傳統,台灣機器煉糖則是從日本統治開始。日本人在台灣大力推動機器製糖,1910年日本人木下新三郎、高橋虎太聯合板橋林家共同創立「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工廠選在今日大理街一帶的舊糖廍,甘蔗則採收自桃園大溪的甘蔗田,是全台灣最北邊的現代化糖廠。台灣人把這一塊製糖廠周圍稱為「糖廍」,這也是糖廍里里名的由來。
1 糖廍文化園區
台北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六年後被台灣製糖株式會社併購,改名為台北製糖所,1943年因太平戰爭戰局惡化,日本政府下令蔗糖減產,台北製糖所停產蔗糖、所有工廠改為戰略物資儲存倉庫。戰爭結束後台糖接收台北製糖所,依然將廠房作為倉庫使用,由於廠區緊鄰台鐵縱貫線,所以庫房曾用於貨物轉運,後來台糖將部分廠房出租給草創期的中國時報,這也是糖廍里時報大樓的由來。台糖配合政府政策,將廠房用地捐出蓋國宅、闢建馬路,到了1990年整個廠區僅剩3間老倉庫及一小段運糖小火車(五分車)使用的月台。原本台糖想將殘存的廠區租給西園醫院作為老人養護所,遭到當地居民反對,因在地保護古蹟意識加強,台北市政府將這些殘存的糖廠設施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過整修後於2011年對外開放,是為糖廍文化園區。
糖廍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
2 私立愛愛院
愛愛院舊名愛愛寮,成立於1923年。來自淡水中上家庭的施乾,畢業於工業講習所(今台北科技大學),1919年在總督府商工課任公務員,1921年進行台北貧民調查時發現艋舺地區乞丐問題嚴重,甚至還有一家三代均為乞丐,施乾決定要解決乞丐問題,隔年辭去工作、向親戚借款在台北製糖所附近購買1000坪土地成立乞丐收容所,最初命名「愛愛寮」,收容約30名乞丐。
施乾在收容乞丐方面有幾個原則,首先嚴格審查是否需要收容救濟、其次為教導基礎謀生技能、再來則是給予必要醫療協助。在經過教導與救濟,確認收容人可以自給自足生活,收容人即可返回社會。施乾除了親自進行救濟工作,也自費出書描述如何減少乞丐數量。
施乾的行為確實減少艋舺街頭乞丐數量,經新聞報導後連日本裕仁天皇都知曉其人,1928年裕仁頒發獎金資助施乾,日本宮內省(今日的宮內廳)也連續八年每年給予獎助金500圓(1930年,台北公學校教師月薪約30圓上下)。1933年,愛愛寮更改體制為財團法人台北愛愛院,經營總算步上正軌。日本富家女清水照子也在1933年與剛喪妻一年的施乾結婚,施乾1944年過世後,清水照子代施乾擔任院長直到2001年過世。
愛愛院原本收容乞丐、老人、孤兒,1973年後配合政府政策,以收容男性老年人為主,逐漸轉型為老人安養機構。1991年後正式轉型為老人安養機構,除了弱勢老人,自費老年者亦可接受評估入住。
愛愛院目前院長為施乾的小兒子施武靖先生。
3 華江整建住宅
1970年動工隔年完工的整建住宅,又稱為華江國宅,屬於華江計劃第一期的一部份。住宅位於和平西路與環河南路路口周圍,共計16棟分布在柳鄉里、華江里、青山里、糖廍里四個里。當年曾有許多建築師參與華江整宅的設計,至今仍未能打破這個紀錄。華江整宅的特色為一樓店面挑高,二樓有騎樓連通每棟整宅,形成全國獨一無二、天橋連通各住宅的奇景。大部分整宅三樓有採光迴廊,三樓住戶利用這空間種花植草,形成居民口中的秘密空中花園。華江整宅當初設計構想一如南機場整宅,國民住宅整合眾多公共設施,還有整宅居民共用的超大型水塔,每戶坪數卻較南機場整宅多出至少50%,同時華江整宅居民同質性較高,管理容易也比較好,所以華江整宅雖老舊卻不會髒亂。
P 華江整建宅通往二樓的樓梯間,可以看到老舊生鏽的管線與電表箱,隔壁華江里已經貼出公告將請廠商來維修。
p糖廍文化園區的其中一座倉庫充作展場,展示台北製糖業簡史,還有台北萬華區行政區劃分演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