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潮畫廊 近日於中環正式開幕,邀得 #何百里、#何紀嵐 兩父子展出他們的中國水墨作品作為開幕展覽,當中更有他們合二人之力的作品。何百里是 #嶺南畫派 第四代傳人,多以山水花卉為題,古今中外融為一體,被譽為「何家山水」,自成一格;何紀嵐自幼受父親薰陶,及後學習西方藝術體系,以黑白色調及抽象的線條與色塊為創作元素,營造出具象與具思考性的畫面。這次展覽「#百里嵐光:何百里、何紀嵐新水墨」,可說是難得能在同一場地欣賞兩位畫家的新舊作品。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kQHA5s
延伸專題:
【一畫一世界:藝術家林穴回顧展】
https://bit.ly/3vqhhWr
【林靖風:陶傑與林夕「瞬間印記」—— 鄉愁三韻】
https://bit.ly/2RLG8VP
【香港畫家速寫展 瞬間捕捉「即興」之感】
https://bit.ly/2YKzkaX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劇中經常扮演「道友」的陳勉良,試過被道友以為是同路人,向他兜售毒品,他耍手擰頭說不!入行四十年,除了扮演道友,也經常做保安,亦做過村民、路人甲……他更是無綫古裝劇的「御用替手」,在鏡頭前畫水墨畫或寫字,因為他其實是畫家,師承嶺南畫派,在香港開過畫展,剛於三月在中環舉行了「從藝半世紀回顧展」。全文:...
嶺南畫派香港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展覽直擊 #香港藝術館 #南嶺之南
早於「#嶺南畫派」冒起前,廣東繪畫在明代已嶄露頭角,入清後更是名家輩出,百花齊放。民國以還,在「二高一陳」之外,躋身傳統而尤有建樹的粵籍畫家亦不乏其人。「南嶺之南─館藏廣東繪畫選」透過逾80組香港藝術館的館藏作品,重新梳理從明代至20世紀廣東繪畫與時局緊扣的發展,在傳統與創新、本土與外來的大命題下,撰寫一部以嶺南地區繪畫為脈絡的大觀。
嶺南畫派香港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畫藝術】「嶺南」,泛指位於中國南嶺山脈之南的地帶。當中尤以廣東地區的繪畫藝術獨樹一格,且源遠流長,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傳世最早的廣東繪畫可追溯至明代。香港藝術館推出「南嶺之南——館藏廣東繪畫選」展覽,精選了八十多組明末清初至二十世紀的廣東繪畫。 藉著展覽,我們可體驗廣東畫藝從萌芽、分派爭鳴,到最後調和互補的數百年進程,也可認識到早期香港藝術的起點。全文:https://bit.ly/3z6erqU
(資料由香港藝術館提供)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 #HKMoA #南嶺之南 #ArtoftheSouthNanling #國畫 #中國書畫 #Chinesepainting #廣東繪畫 #Guangdongpainting #嶺南畫派 #LingnanSchoolofPainting #國畫研究會 #藝術 #文化 #展覽 #香港藝術 #崔芹 #居廉 #居巢 #陳樹人 #溫其球 #趙浩公 #李文珪 #呂壽琨 #黃般若 #康文署 #LCSD #康文十十十 #lcsdplusss
嶺南畫派香港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劇中經常扮演「道友」的陳勉良,試過被道友以為是同路人,向他兜售毒品,他耍手擰頭說不!入行四十年,除了扮演道友,也經常做保安,亦做過村民、路人甲……他更是無綫古裝劇的「御用替手」,在鏡頭前畫水墨畫或寫字,因為他其實是畫家,師承嶺南畫派,在香港開過畫展,剛於三月在中環舉行了「從藝半世紀回顧展」。全文:http://bit.ly/2TWIc99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V6km1O4M_M/hqdefault.jpg)
嶺南畫派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化籽:詠物誌】
上年底筆者於《詠物誌》專欄介紹過已故嶺南派大家鄧芬為教徒弟畫柳樹,結果創作了一張六呎經典大畫《春風白馬訪瓊樓》相贈,蔚為奇談。這幅作品在仇啟雲移民後輾轉到了其他藏家之手,近期釋出並在去年「蘇富比」秋拍,以高出估價14倍的706萬港元成交,破了畫家個人拍賣紀錄,而他們師徒之間的情誼亦再次被畫壇談論。原來,故事尚有下集,這張畫還有姊妹作,早陣子終於讓我親眼見識到,鄧芬在我心中的地位亦再次升呢。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JprAD7EJxM/hqdefault.jpg)
嶺南畫派香港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東普陀講寺位於香港荃灣千佛山山麓的老圍村,是一所仿照中國的浙江省之杭州市的普陀寺建造的寺院。東普陀講寺在1932年由茂峰法師所創辦。茂峰是廣西博白人,生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29歲在南京寶華山慧居寺(今稱隆昌寺)受戒。1924年茂峰應邀赴台灣靈泉寺講經,1927年自台灣到香港弘揚佛法,途經老圍村,登千石山,游大水坑,以其氣像宏闊,為建佛寺的理想地方,乃集資建寺。於1930年開始興建,歷兩年而成。茂峰因見千石山一帶景物與普陀山有些類近,故名之為「東普陀」,更把千石山改名為千佛山,又把大水坑名為三疊潭。茂峰法師於1964年圓寂,講寺一直由寺院的僧人營辦,寺院內外近亦不斷維修過保養,環境清幽,交通方便,前來觀光的遊人不少。東普陀講寺裡邊建有許多亭台樓閣:「圓通寶殿」於1949年重修,位於東普陀講寺的中央部分,供奉觀音像、西方三聖像、彌勒佛像、文殊菩薩像及普賢佛像;前方是「天王殿」、「韋馱殿」及「觀音殿」;後方是「藏經閣」;左方是「客堂」及「延壽堂」;右方是「祖堂」及「功德堂」;尚有散布「千佛山」各處的「印海堂」、「菩提樹」、「淨業堂」、「五觀堂」、「西客堂」、「禪堂」、「雲水堂」、「圖書館」、「客堂」、「竹亭」等建築物及景點。東普陀最聞名的有所謂「三大」:即「佛大」、「鼎大」及「鑊大」。殿前大鼎背後刻有「重六百餘斤,有盛店造」幾個字,為香港罕有的法器文物之一。為紀念茂峰法師,1967年寺內建成「茂公紀念館」,內藏珍寶包括:弘一法師的題字: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早年留學日本,出家前為著名音樂家及藝術家;嶺南派畫家高劍父及趙少昂的「五言聯」及「花鳥畫」;日本的裕仁天皇御賜之「黃緞金燦五衣」:1924年茂峰法師應邀往台灣基隆靈泉寺講經,逗留在台三年,講經弘法,皈依四眾達萬多人。當時的日本台灣總督及其官員也曾前往聽經,及將此事呈報日本天皇,敕令贈茂峰法師金爛五衣一件,是300年來第一位日本以外的僧伽得此禮頌。香港淪陷期間,日軍所到之處姦淫掠奪,百餘村婦到寺中避難。茂峰師為救蒼生,將日皇所贈黃緞金燦五衣,懸掛胸前,立於寺門,日軍見狀如見天皇,不敢冒犯,東普陀寺一度為避難所,成為香港最多僧侶掛單的佛寺,寺名遠播。位於元朗天水圍的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是以東普陀講寺的開山祖師茂峰法師命名的學校,在香港以資訊科技教學而聞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Vw3M9w3n0/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fY6KeXzqj3pi2Eju15Ti5_Lv2wg)
嶺南畫派香港 在 LingNan Chinese Painting 嶺南畫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LingNan Chinese Painting 嶺南畫派. 1560 likes · 6 talking about this. 希望大家有珍藏的嶺南派大師級們的作品,可以通過訊息給我們!讓全球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