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臉書回顧提醒了我。
6年前的今天,
下班後因為客人邀約應酬,
去了淺草的HUB聽爵士樂。
以前從沒想過,
自己會有接觸「 #營業職」這工作的機會。
記得當年,
我應徵的是「營業內勤(業助)」,
但面試官覺得我的個性適合營業,
於是我進入了營業部。
因為營業職要接觸的人事物實在太廣,
曾經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害怕,
但我記得有一次,
在那些年來常常暗地幫助我的部長,
他帶著我一起去靜岡出差時,
順道帶著我去了靜岡的一個大神社。
他說:「營業,就是要利用外出或出差的空擋,
多走走看看,豐富自己,也讓工作變的有趣。」
那次的出差與這些話,
緩和了我對這份工作的不安,
也讓我開始對這份工作抱持了期待。
還記得在那之後,
公司開始安排我到日本國內外各工廠,
進入生廠線研修,
為期各幾週,共三個月的「作業員」工作。
(有空擋時,也幫忙清潔人員掃廁所清馬桶)
一開始不懂為何營業職要做這些,
但幾週下來,
生產線的作業員們一點一點耐心教我,
午休一起吃飯,
下午三點休息時間一起吃點心。
一起打卡下班…..
當我晚上回到飯店沒事做時,
工廠辦公室的內勤日本女生打電話邀請我,
一起去吃飯,聊台灣連續劇,韓國連續劇,
也不知不覺吃遍了當地有名的小店。
每次都在不知不覺間,
結束一個工廠的研修。
每次要離開並前往下一個工廠時,
我總是依依不捨。
而當我結束所有工廠的研修,
回到銀座的總公司,
開始在客戶,工廠,進貨廠商間,
當起協調的角色時,
客戶對於交期等有不合理的要求時,
我開始學會適時的幫工廠承受正面而來的壓力。
因為自己在各個工廠研修過,
也知道其實大家都是努力的。
因為與工廠生產線人員們有了研修情誼,
實在做不到為了保護自己,
把責任都推給工廠這種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
客戶也從一開始對於我這菜鳥不太信任,
變成要下任何單,單子非給我處理不可。
不知不覺的,
慢慢的也建立起了與客戶和工廠間的默契。
還記得建立起這些默契後,
某年考績面談,部長對我說
「讓你去現場研修,就是要你站在作業員角度看事情,
不管業績漂不漂亮,都千萬不能忘記,
我們領的薪水及獎金,每一塊錢,
都是有人在生產線上為我們努力而來,
整個公司最偉大的,不是營業人員,
而是生產線人員,沒有他們,就沒有商品。」
雖然已經離開這間公司,
但這位部長說過的很多話,
至今都深深地影響我。
謝謝他讓我不只是心裡知道,
也透過研修,用身體去體會了,
🍃🍃🍃🍃🍃🍃🍃🍃🍃🍃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只有社會分工不同。
職業不分貴賤,
尊重每個認真工作的人。
🍃🍃🍃🍃🍃🍃🍃🍃🍃🍃
#那些透過工作學會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館長成吉思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纖蛋白穀物 肉鹼發泡碇 等新品 1/15 20:00開始販售 https://www.infinitepowershop.com/ 惡名昭彰全新官方網站 目前抽獎開放測試中 https://notorious-2019.com/live.aspx 詳細會員轉移請看首頁公告 https://n...
工廠辦公室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講座|不蓋電廠也能挺過用電尖峰?! 談「需量反應」全球潮流的潛力與挑戰
✨7/21晚上七點 #綠盟臉書直播 ✨
炎炎夏日到來,台灣又進入尖峰用電量大增的時節。經過五月的限電事件,讓許多人對今夏的供電穩定打上問號。但要確保供電無虞,難道真的只能多蓋電廠嗎?台灣電力系統的問題,真的出在電發不夠嗎?
其實一年365天當中,只有天氣特別炎熱的幾天下午和晚間,全台電力會處在較吃緊的狀態,因此真正符合效益又能滿足供電穩定的作法,並非一昧蓋電廠造成投資浪費與環境破壞,而是透過可行的商業機制,讓部分的尖峰用電需求轉移到離峰時段。
要達到這種「削峰填谷」的效果,靠的就是「需量反應」這種在全球都愈來愈受重視的電力管理措施,包括行之有年的「需量競價」作法,以及在2017年才首次引進的「用戶群代表」(Aggregator)制度,後者透過第三方角色,並藉由資通訊技術整合,將工廠、辦公室、小商家、住宅等小型電力用戶,共同約定在相同時段減少用電,並把這些「負電力」賣回給電力公司,產生類似揪團蓋「虛擬電廠」的效果,可以聚沙成塔、有效抑制尖峰用電、穩定電網,比開發一座新電廠更快速有效,又更節能減碳、友善環境!
到底這樣的作法在台灣有多大的商機潛力、可以轉移多少尖峰用電量、又在能源轉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推行的現況、前景與挑戰為何?需量反應措施要如何能讓更多小用戶、一般大眾共同參與其中?
-
✦ 講者介紹:
鄭智文,安瑟樂威(Ancillary Power,台電電力交易市場準合格排程商)執行長,曾任職首家進軍台灣的需量反應用戶群代表-義電智慧能源公司(Enel X)資深經理,投身能源界外商圈,致力推動國內電力交易市場,對抗氣候變遷和確保能源穩定、可靠和經濟性,且將其「國產化」以接地氣,並以安瑟樂威和大家共同努力打造新電力市場產業價值鏈。
✦ 日期:7/21(三)
✦ 時間:19:00-20:00
✦ 活動形式:粉絲專頁直播/SLIDO提問
工廠辦公室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夏季電價 來了!
推動 #時間電價,普設 #智慧電表
每年6月到9月,都會實施四個月的「夏季電價」,估算每戶電費將比非夏月多出五百多元。
疫情持續嚴峻,更多人在家上課或上班,夏季怕用電吃緊,電費又比較貴,這樣合理嗎?
台灣夏季氣溫高,工廠、辦公室和住家冷氣空調的用電量大幅增加,台電官網上寫說,用電尖峰時必須啟動成本比較高的發電機組,為了反映用電成本,設計出「夏季」、「非夏季」兩種不同電價的差別費率。
其實,增加用電尖峰備轉的電廠投資,若只有夏季尖峰用,其他時間可能閒置,增加的成本會愈來愈貴;為了削減尖峰需求管理的需量競價,這些電力調度的成本也不便宜。總的來說,就是經濟學上,規模不經濟的邊際成本遞增。
和季節電價道理相似,更為精準的就是「時間電價」,在用電尖峰的時候電價比較貴,在用電離峰的時候電價比較便宜。民眾或企業如果不在用電尖峰時用電,調配自己的用電習慣或模式,就可以省下可觀的電費,也可減緩台電電力調度緊張。
我在前兩週討論 #可停電力 有提到,時間電價和智慧電表。
智慧電表是時間電價的基礎設施,利用智慧電錶來幫你自己管理用電的時間分配,用智慧的方式來節約能源。
目前民生用電的低壓用戶,智慧電表裝設約110萬戶,佔全部1,400萬戶不到1成,其中雙北50萬戶佔全部的一半,台北市社會住宅三千戶,就有全部裝設。
因為政府沒有把智慧電表當成基礎建設來鋪設,又沒有廣為宣傳讓民眾了解智慧電表的優點,所以裝設率不高。
目前的尖峰,是夏季工作日的上午10~12點、下午1~5點,就是附圖的藍色區域,藍線則是假日的曲線。未來太陽能愈來愈多,把日間尖峰削掉,晚上7到9點的次尖峰,也應該要有時間電價。
有人認為,智慧電表加時間電價的削峰填谷的效果不大,那是智慧電表沒有普及,智慧電表廣泛裝設後,可預見遊戲規則改變之後的創新爆發力。下回,再來跟大家聊聊電動車的「充電經濟」,什麼時候會爆發。
工廠辦公室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纖蛋白穀物 肉鹼發泡碇 等新品
1/15 20:00開始販售
https://www.infinitepowershop.com/
惡名昭彰全新官方網站
目前抽獎開放測試中
https://notorious-2019.com/live.aspx
詳細會員轉移請看首頁公告
https://notorious-2019.com/
語音斗內請點我(最低100NT)
https://p.ecpay.com.tw/43C5B
InfinitePower全新口味野蜂蜜分離乳清 限量開賣
欲知詳情請點下方連結
https://www.infinitepowershop.com/
加入頻道會員享有徽章和特殊貼圖符號以及非公開影片
FB搜尋 - 飆捍 按讚搶先看 獲取最新消息
飆捍粉絲團 - https://goo.gl/urXSnz
成吉思汗粉絲團 - http://t.cn/EqUJvN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dgJoZwYSK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Cz0cFXLehwELR7wLvzGkzL2xH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