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之選】
死亡從來不是選擇,有如私隱須知,不論同不同意,屏幕下只能點選我願意。死後世界如何,無人得知,死後世事如何,倒是很清楚:也許能改變甚麼,總之與你無關。
絕對的初始,本有很多歧路,可以對話,可以協力,可以反抗,正常人絕不會有自殺之念,只有當種種的方法皆失效,死亡忽然變成唯一。旁觀者紛云值與不值,盡是在對岸食花生睇戲。
被迫選擇以死明志,我們並不陌生。李東海小學林老師,面對校長諸多無理要求,多次召見侮辱,向東華三院投訴不果,迫得以生命撰寫控訴書,才令校長被解僱。卑微的願望,無力的復仇,登上天台的步伐並不沉重,反是充斥無力感。死因庭裁定自殺,官指事件本可避免,校長少說一句,東華多行一步,諸多因素才促成這唯一,躍下了永恆,推翻了小小校園內的大大暴政。
自焚然後跳樓明志,不是自焚者劇情,是韓國大學生李東洙的死諫。有多少人的遺言是高呼而出的?「暴力警察滾開!處決法西斯先鋒全斗煥」,李東洙力竭聲嘶留給韓國上下一句話,隨即以火光和地心吸力遠離塵世,留下屍體和控訴,喚起了六月抗爭,推翻全斗煥獨裁政權,沒錯,又是大魔王霸權,時地人事有別,本質不變。
Irina Slavina是戰鬥民族記者,面對着的大魔王在摧毀第四權。當時政府大規模封鎖新聞網站,對Irina的文章罰款,國安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襲,取其夫女的電子產品,所有儲存裝置一個不留。這真是發生在俄羅斯,只是歷史巨輪近來興玩甩尾,迴轉速度又快又急。毫不意外,Irina在警總外長椅自焚升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收效如何,早不在考慮之列,必須要做甚麼,又沒有甚麼可以做,點火明志成了她唯一可點選的方格。
明志之選,本來有着不同答案,何時何地,人本來都曾經有過選擇,是甚麼時候逐扇門窗被關上,甚麼時候變得不再有選擇,這確實是要追究到底的。不明真相,漠視現實,歷史只會重複嘲笑當權者的愚昧無知。大約是吃糭吃傻了,才會忘記在香港名列公眾假期的端午節,其實也在悼念一死以明志的屈原,這可是歌頌萬世的明志之選,在我來說,每年端午節都是烈士紀念日。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帶着宋帝落香港的文天祥,便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衝進月台後,不難感受這股正氣。丹心照了太古廣場,耀了崇光百貨,北有文天祥公園,南有宋皇臺站,以死明志者實在太多,到處也可以鮮花回應明志者。與其追求獻花的儀式感,更重要必須追究到底,別讓初心磨蝕,明志之選,才能真正有得選。
巨輪 2 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總是習慣被動接收新事物的人如我,終於有一個機會,可以好好地認識所謂沉浸式 VR 觀影體驗,是如何有別於傳統與習以為常的視聽感受。此次受邀前往高雄 VR 體感劇院 VR FILM LAB,觀賞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主題特展 ── 喚作「#往家路上」,由九部來自各國與台灣的短片組成,圍繞著「家」這個既模糊又清晰的核心命題。
⠀⠀⠀⠀⠀
「當我們談論家的時候,我們談論的究竟是什麼呢?」
⠀⠀⠀⠀⠀
「往家路上」的文案提出了相當耐人尋味的問題:一個家,在承受人們停留遷徙、離去歸返、物換星移、世代交替之後,對我們的意義是否可能產生變化?又,在個人經歷與集體記憶之間,家變與不變還可能扮演何種角色?記得《#游牧人生》裡,法蘭西絲麥朵曼對著過去曾教導過的學生解釋道,自己並非無家可歸(Homeless),充其量只能視為無房可居(Houseless),如此帶著些許酸澀與隔閡的一幕,其實反映了多數人直觀認知社會中最基本的群體 ──「家」之狹隘定義,似乎必須能列入戶籍資料、有床有牆有屋簷方能以家稱之。然而,直到天災人禍,不得不分隔兩地,甚至在諸多不可抗的因素介入後,才會開始重新思考這處具備溫度、情感與歸屬感的避風港,真正在人們的內心以獨特的形狀恆久存在,緩慢生長。
⠀⠀⠀⠀⠀
空間與人,構成了家的雛形,情感應運而生,但每個人談及家的時候,卻往往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也因此,此次 VR 體感劇院從四月初一路放映到五月底的特展,總共策劃了三個系列,觸及偏鄉與都市,東方與西方,移民與離散等等,從不同面向解讀、詮釋,以 VR 觀賞更是深刻,彷彿身歷其境般帶領觀眾透過各種超乎想像的意識、輪廓與狀態,透過動畫、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方式深入無數似曾相識的居住空間。
⠀⠀⠀⠀⠀
導演許智彥的《#舊家》,是其中共鳴最深的一部,於一無所知之下觀賞《舊家》的衝擊著實驚人非常,他選擇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視角,將觀眾瞬間拉入這座富有人味的日式老宅中,漸趨清晰的視線,由弱轉強的聲音,在兒女穿梭來去與眾人簇擁下,此處的家就像空氣,瀰漫在廳堂、在庭院、在呼喚此起彼落處。有過爭執,有過和解,然後我們環顧四周,內心暗忖:或許教人懷念的,始終就是這種無以名狀的熟悉之情,持續回盪。
巨輪 2 劇情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時代為鋪墊,卻藏不住語言破綻】#麵包和愛情孰輕孰重
《虎尾》由台裔美籍編劇楊維榕執導, 2015 年與 Netflix 合作的《不才專家》,獲得眾多好評,也拿下了艾美獎喜劇類連續劇最佳編劇獎,在小螢幕的出色表現,讓他受到極大矚目。
然而,《虎尾》跨世代、跨地域的命題,雖拉出時代巨輪下小人物的無可奈何及不合時宜。不過本文作者卻說,以一部「語言」貫串文化、表現歸屬的作品當中,「此片只能說是顧及表面,卻忽略了真正該維護的文化脈絡,令人出戲。」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一起來看看 →
▍全球疫情資訊分析 → bit.ly/2vgTGhl
▍4 月徵稿:不出家門也不悶 → bit.ly/2XJc4Lp
▍探索後脫歐時代 → bit.ly/3dHEgEl
▍追蹤換日線 IG 世界盡收眼底 → bit.ly/2q2IeiX
▍2020 換日線套刊 → bit.ly/2WTKF9n
▍讀者投書必讀攻略 → bit.ly/2JyY5PM
巨輪 2 劇情 在 巨輪II - 高天鷲真面目嚇怕屋企人(TVB)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VB劇集《 巨輪II 》 - 高天鷲真面目嚇怕屋企人足本 劇情 :http://programme.tvb.com/drama/brotherskeeper2/myTV節目重 ... ... <看更多>
巨輪 2 劇情 在 [巨人] 創哥在NYC提及巨人結局爭議現場觀眾的反-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