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處、公車處業務報告|基隆捷運、停車問題、公車營運改革】
5月7日(五)是大家都很關心的交通單位:交通處與公車處的業務報告,我也特別針對 #基隆捷運 規劃進度、 #停車問題與停車管理基金 以及 #公車處營運改革方向(要降低虧損才能永續經營!),並也特別建議太陽能板智慧站牌的設置。
🖥交通處與公車處業務報告D-live
上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0.mp4
下午: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100507DR_1.mp4
🚆#基隆捷運現在到哪裡 #通勤族影響如何評估
「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也就是去年好不容易進入綜合規劃階段的基隆捷運全名,然而基隆捷運規劃的進度從去年北北基軌道政策溝通平台後(四長會議)定調八堵-南港段的規劃、運量增加並與民生汐止現整合。目前基隆-八堵間在技術層次還沒定案,可能會是增建第三軌的三軌方案(捷運運行兩軌、台鐵運行一軌減少每小時班次)或「四軌」甚至「換路廊」等方案的討論。
我不論是在議會上、在相關記者會上都強調,基隆捷運之計畫目標之一為改善「通勤便利」,但從輕軌道捷運整個規劃階段沒有相關資訊來跟使用者說明,並沒有嚴謹的通勤族起訖調查並明確點出受影響使用者,來考慮他們的需求,就更不可能讓計畫更完善。在去年四長會議定調後,這半年多來,我們仍沒有看到任何資訊說明,也沒有看到比當時可行性評估更完整的使用者調查。
因此,上個月我們煩請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向鐵道局要求捷運規劃與進度等資訊公開,並要求通勤族相關資料。而後從鐵道局提供的簡略資料來看,從台鐵基隆、三坑站上車後,南下出站的比例以台北站最高,南港站第二高,第三高是松山站,也有一定比例是從萬華站、板橋站及樹林站出站。
從這些數據看起來,捷運的路線選擇,會影響到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南下使用者的轉乘次數和搭乘習慣,然而由於資料太過簡略,相關的轉乘資料無法整握,確切的狀況還需要更嚴謹的調查。因此,在這次交通處的業務報告上,我特別詢問市府是否可以協助輔以實際使用經驗需求調查來讓分析更貼近市民需求?也有利於未來在溝通平台討論時,市府可以為基隆市民發聲,評估最符合效益、使用需求、未來發展的捷運方案。
👨💼交通處長回覆說:目前捷運規劃皆由鐵道局規劃,基隆市政府也很難有經費與能力來協助相關的調查。
🚕 #停車問題及停車管理基金
整個基隆的停車問題非常嚴重,市府近幾年投入心力於市中心周遭增建停車空間,但在住宅區、如安樂區的大武崙地區,以及國家新城、安和一街、崇德路、麥金路周遭等沒有設置地下停車場的老公寓,停車問題也非常嚴重。
根據交通部2019年的統計,基隆平均每戶持有小客車數量達1.3輛,家裡有一台車的家戶比例則超過七成,但是因為私人住宅設置停車空間相當少,自有停車格和租用停車格的比例仍遠低於持有的狀況。因此,我特別在議會上詢問交通處,在市區、觀光重點改善區以外,尤其在住宅區的停車問題改善規劃是什麼?
另外,在都市規劃的各種研究中,都顯示不管蓋再多停車場、畫再多停車格,如果市民的私人運具持有成本很低(不像日本要求買車需要有嚴格的審核且需要有停車位且違停的罰金非常高)、車輛持有數量沒有下降,甚至可能因為停車場興建、公有停車場低廉的停車成本,而變相鼓勵市民添購、使用私人運具,更加劇停車空間需求遠大過於供給的問題。
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具體透過提升市公車等大眾交通運輸(捷運要等九到十年了),來降低私人運具的使用與持有,目前這部分的規劃,我也請交通處說明。
而在平等的交通規劃中,會提到提升佔用道路容量卻無法有效運輸的私人運具成本應該提升,並藉由政府的相關規劃,將公有停車費、違規費用等挹注到大眾運輸的改善上。過去中華大學進行的「提升基隆市公車營運效能研究」裡面,也是基於公平的交通政策規劃提出大眾運輸永續財源的建議——成立本市「停車管理基金」來收取私人運具佔用公共建設的成本並挹注大眾運輸發展,讓大眾運輸的品質能提升,我也跟前處長提過無數次,但始終沒有得到過正面回應,這次特別希望新任處長可以針對此進行回應。
👨💼交通處長回覆:住宅區持有車輛的議題會透過都市計畫與都審會來把關、要求新建案須提供每戶1輛或每戶1.3輛的停車空間。而市府先前已透過基礎的停車調查掌握住宅區的停車議題(但沒有提到要怎麼改善)。市府目前已有爭取許多中央補助興建停車場,停車收取的費用大多都納入大眾運輸的補助,成立基金還是會有稅收的議題,不一定需要這樣做。
🚌 #基隆市公車營運改革的規劃進度
基隆市公車虧損嚴重的議題,在我和議會幾位議員的關心下,終於在去年市長提到會來檢討無限制的社福卡制度、檢討重複路線、研討跨區公車的可行性並成立與議會一起討論的「公車營運改革小組」,將公車營運議題定期檢討。(我參加的議會民政小組是由在議會坐我隔壁、同樣也很認真厚話的王醒之議員代表本組進行討論。)
根據公車處回應我的業務詢問,目前公車改革營運小組研議的改革方向包括「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使用調整規範」和「站牌間距」。
然而公車處的營運成本是否能確實反映在收入(票價)甚至討論票差補助符合實際狀況,就得透過運價來進行實際討論,而如雙北都有運價評議委員會,我特別提問運價與票價的計算與改革是否可以列入營運改革小組討論議程中?
而在公車營運改革小組的討論中: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這三項檢討改善,其實都需要有精準的上下車刷卡資料來進行分析,也就是必須加裝上下車刷卡機,我也特別請交通處說明加裝下車刷卡機的評估如何?
接下來,針對社福卡使用規範調整的部分,牽涉到社會福利相關業務,除了法規調整外,還有點數制是否需要結合其他公共服務或場館設施等,都需要與社會處和其他單位討論合作,我在議會上問了非常多次,但目前都沒有看到相關相關的研議進度,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也沒有回應去年市長的宣示,我除了詢問社福卡的點數制度,更建議除了市府和議會的改革小組會議外,希望能夠建立起局處間的討論平台,儘速研議改善的方向。
👨💼👨💼交通處和公車處回覆:目前基隆市公車如中華大學的研究提到,成本每公里達76元,運價要到36元,這是由於公車處還得協助站點維護更新或政策支援等非一般業者的業務使得成本相當高。針對精確旅運資料,不論是自籌或向中央爭取,會朝向下車刷卡機安裝的方向來努力。另外在社福卡檢討與點數制還在討論中。
☀太陽能板智慧站牌設置規劃
每年公車處都會和中央爭取智慧站牌之設置,而在設置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需要較大的腹地且工程需要挖掘人行道已安裝電線與網路管線。目前許多縣市使用的太陽能板智慧站牌可以在白天時儲存太陽能並用於電子紙顯示各路線公車的到站時間,其相關資訊也可以使用wifi來連線,大幅降低設置的時間成本、並可以便利更換與利用腹地,希望公車處可以納入新技術,加速智慧站牌的設置並減少行政與時間成本。
另外我也特別提醒,其實有設置「太陽能智慧站牌」的台北市,從2012年到2020年,只有一年的平均日照時數高於基隆,整體來說,基隆的平均日照時數是高於台北市的,因此基隆真的可以來評估使用這樣節能又方便的新技術。
👨💼公車處回覆:會來了解相關的技術並來評估可行性。
差 勤 刷卡機 在 柚子甜剝心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以前很喜歡使用行動支付,覺得很方便。
昨天看完這篇,今天在一間喜歡的小店吃晚餐,原本只要可以刷卡我都會刷累積回饋,今天默默收起信用卡,拿出現金付帳。
#對中小企業好一點
#對喜歡的店家好一點
#希望你們能生存下去
『員工不知道:你家公司原來是這樣死掉的...』
看到很多勞工抱怨「公司福利降低」、或是「瑣事越來越多」,唯很少人能意識到,不過短短幾年,台灣市場變化巨大卻如溫水煮青蛙,太多以前不存在的「隱形成本」最近確實大爆發、各行各業幾乎無一倖免;
讓許多原本經營不錯的品牌企業紛紛變成「慘澹經營」、至於更多本來就已經很慘的商家「轉盈為虧」乾脆收起來不幹。
.
無論你是員工或老闆,了解清楚下面四顆銀藏炸彈,就算不幸掛了,至少也不會死得不明不白。
.
【一、消費者流量把持在國外大平台手上,廣告成本或平台抽成以倍數提高,資本不夠厚的企業苦不堪言。】
.
以前只要請到一個有腦袋的小編,粉絲團就算不下廣告也能夠很有流量;
以前只要老闆自己好好經營無名小站部落格也就可以達到漂亮的營收;
以前只要老闆勤奮的到社群論壇撰寫心得老王賣瓜,也能在Y拍一年銷售數百萬業績;
以前只要民宿經營者時常分享漂亮的照片,淡旺季也會有固定的房客完全不擔心。
.
現在貼文若沒砸錢買推廣,十數萬粉絲的大型粉絲的粉絲團、搞不好自然觸及不到五千點讚不到百人根本悲劇,就是逼你買廣告,偏偏廣告費用在競價之下瘋狂飆高,高到很多小編一天投放的金額就超過他當月薪水,完全不成比例、小資廠商難以負擔。
.
現在商業社群論壇不只是自然流量大幅降低,老闆想去寫文章分享產品,如果沒有繳給站方保護費,就等著文章被刪、帳號被砍光,然後看著有繳高額保護費的競爭對手們,更明顯的置入行銷文章卻能活得好好的,連管理員都幫你放首頁推薦,但別想太多,這個費用一般廠商根本付不起的。
.
現在經營旅館民宿的,一大半的客戶得靠國際訂房大平台來支撐,營收被狠狠抽個20%也不奇怪,甚至之前某些跨國平台還沒有在台正式開始繳稅,直接變成廠商的恐怖黑帳、營收越高黑帳越多,更弔詭的是如果自願合法納稅,境外稅還得再支付一筆費用。
.
總之就是整體廣告費現在貴到靠北,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資本戰才玩得起,就算你現在聽到某行銷大神鑽系統漏洞廣告效果超棒,顆顆,沒幾個月系統改版,抱歉又沒效啦!
.
很大比例的錢都送給國外大平台,帳面營收高但搞不好扣除平台費發現根本沒多賺、商家還得自己負擔跨境的稅金成本,偏偏這個部分,除了會計人員以外,員工們通常完全看不到的。
.
【二、線上支付變成主流,初期建置成本高且還要被抽總營收,淨利瞬間下滑。】
.
行動支付帶來超大的便利,連我現在都覺得出門不用帶錢包、只要一支手機走天下這才叫做人生;
今年開始各家超商、一堆店家都被迫加入行動支付戰局,就連一些攤商都貼出「歡迎使用5大支付工具消費」,只是你不知道,支付平台之前很多都是獨立的,新店家要加入得要支付高額初期建置費用,加起來成本可觀。
.
傳統上我們以為,商家加入行動支付給予消費者便利,就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上門、甚至願意花更多錢,但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這樣;
實際上是「你家沒支援,那以後都去別家比較方便」會導致直接流失消費者,更甭提讓他們花更多錢。
.
你以為這樣就算了嗎? 當然不是,接著才是惡夢的開始。
.
一旦小資商家開啟了這扇門,背後就是無止盡的「抽%談判」,行動支付說穿了就是變相的信用卡刷卡機,小店家申請這種收款服務每一筆被額外收2.5~4.5%手續費都是很正常的,白話來說,以前大家用現金的年代,收100元就是100元,但現在帳面收100元可能實際拿到只有95元,還可能被卡一段時間才撥款。
.
如果加上大家最愛的「12期 0利率無息分期付款」就更刺激了,店家可能還要額外吞掉5%~10%的利息費用;
什麼? 你嫌這樣賺得太辛苦不想提供這種分期刷卡服務? 可以,那消費者就通通跑去別家買同樣的東西,如此而已。
.
說穿了,金流公司更像是你家老闆的股東、其實更像是債主,每月總營收先抽完一手,再交到老闆手中;
當然,這些跟支付公司、信用卡公司談判的抽成,多數員工雖然每天都在用支付消費,但骨子裡根本不清楚到底被抽走多少。
.
【三、營所稅與勞健保費用持續調整,人事成本逐年增加。】
.
最近五年法規的變化,每個老闆肯定都心知肚明我不想贅述,為了填補勞健保的無底洞,我相信接下來還會更兇猛。
.
台灣越來越多企業正走像日本那樣大量採用「非典型雇傭」或「派遣模式」,很多正式員工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實際到手的薪水背後,還有一部分其實是依照法規必須「丟到水中」所以沒真正你手上的。
.
【四、國際大財團打資本戰,採取瘋狂補貼行銷策略導致長期養成的市價格與消費習慣快速攪爛。】
.
過去你用心經營的市場、細心培養出來的忠實消費者,極有可能一個財團祭出「完全免費」甚至「不只免費還貼你錢」的策略時,多數市場會在很短的時間突變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
「騰訊過後,寸草不生;小米過後,片甲不留」
.
傳統上台灣兢兢業業的品牌商家,專注於經營好自己的市場,很少會去碰觸國際資本這一塊,根本無法應付近年來瘋狂的「補貼式行銷」,偏偏這種遊戲不是中小企業玩得起的,越來越多領域都被這樣搞,既有的產業生態鏈整個破局。
.
看很多憤青喜歡嘴砲:
「這都是因為中小企業不爭氣!老闆厲害的話怎麼會那麼快就失去市場? 肯定是不夠有遠見、思想僵化、肯定是商業模式太弱才會被國際對手打趴!」
.
在我看來,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數都是非常具有彈性,只是面對這種資本戰、特別是有國家背後扶持的巨型資本,根本可以用「虐殺」兩個字來形容;
這就像是你叫羽量級兒童女子摔角國手、對戰世界重量級冠軍拳王,不用打也知道結果,嘴巴上人人都是超級商業顧問,你叫那些抱怨特多的傢伙出個具體突圍策略看看,恐怕屁都放不出來。
.
【為何帳面營收飆高,淨利暴跌?】
光是以上1+2+3+4的隱藏成本,我可以誇張的預估,增加的成本支出可能比幾年前多出佔據總營收的20~30%以上都不為過;
白話來說,很多之前稅後淨利就沒有抓超過20%的產業或商家,現在就是虧錢ING,就算本來經營得不錯的產業,也因為成本暴增營收下滑到歷史新低點,很少公司會在這種情況下擴編人力、增加成本,若不想大舉裁員或歇業,也只好就現有的資源找尋生路,期待能撐過景氣寒冬。
.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員工紛紛感覺到,自己要經手的事情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其他的新工作項目要學習十八般武藝,好像都跟幾年前一開始進入公司時老闆說的工作範圍有差距、覺得自己被凹了忿忿不平!
.
也許這真的不是「幾年前老闆沒跟你講清楚」的問題;
而是時代變遷太快,今年的市場需求已經跟當時天差地遠,而明年恐怕又會跟今年完全不同。
.
最後,請別誤會;
以上的分享並不是要任何人體諒你的老闆、蔣幹話說什麼共體時艱,只是希望各位年輕朋友們,有越多人能一起面對台灣位於全球化資本世代的產業困境,無論當下身為員工或是老闆,這樣的浪潮都會更加劇烈的影響各行各業的每一個人。
.
無論你的身分、無論你的領域;
這無疑都是我們這一代注定得要去解開的答案,你可以選擇繼續抱怨公司對你不好、不久之後看著公司「不意外」的收攤而你失業重新找工作;
或是現在致力於提高思考層次,努力充實自我、找尋突破的具體出路,那麼,不久的將來你的身價必將完全不同。
<沒有版權 分享不用問>
差 勤 刷卡機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員工不知道:你家公司原來是這樣死掉的...』
看到很多勞工抱怨「公司福利降低」、或是「瑣事越來越多」,唯很少人能意識到,不過短短幾年,台灣市場變化巨大卻如溫水煮青蛙,太多以前不存在的「隱形成本」最近確實大爆發、各行各業幾乎無一倖免;
讓許多原本經營不錯的品牌企業紛紛變成「慘澹經營」、至於更多本來就已經很慘的商家「轉盈為虧」乾脆收起來不幹。
.
無論你是員工或老闆,了解清楚下面四顆銀藏炸彈,就算不幸掛了,至少也不會死得不明不白。
.
【一、消費者流量把持在國外大平台手上,廣告成本或平台抽成以倍數提高,資本不夠厚的企業苦不堪言。】
.
以前只要請到一個有腦袋的小編,粉絲團就算不下廣告也能夠很有流量;
以前只要老闆自己好好經營無名小站部落格也就可以達到漂亮的營收;
以前只要老闆勤奮的到社群論壇撰寫心得老王賣瓜,也能在Y拍一年銷售數百萬業績;
以前只要民宿經營者時常分享漂亮的照片,淡旺季也會有固定的房客完全不擔心。
.
現在貼文若沒砸錢買推廣,十數萬粉絲的大型粉絲的粉絲團、搞不好自然觸及不到五千點讚不到百人根本悲劇,就是逼你買廣告,偏偏廣告費用在競價之下瘋狂飆高,高到很多小編一天投放的金額就超過他當月薪水,完全不成比例、小資廠商難以負擔。
.
現在商業社群論壇不只是自然流量大幅降低,老闆想去寫文章分享產品,如果沒有繳給站方保護費,就等著文章被刪、帳號被砍光,然後看著有繳高額保護費的競爭對手們,更明顯的置入行銷文章卻能活得好好的,連管理員都幫你放首頁推薦,但別想太多,這個費用一般廠商根本付不起的。
.
現在經營旅館民宿的,一大半的客戶得靠國際訂房大平台來支撐,營收被狠狠抽個20%也不奇怪,甚至之前某些跨國平台還沒有在台正式開始繳稅,直接變成廠商的恐怖黑帳、營收越高黑帳越多,更弔詭的是如果自願合法納稅,境外稅還得再支付一筆費用。
.
總之就是整體廣告費現在貴到靠北,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資本戰才玩得起,就算你現在聽到某行銷大神鑽系統漏洞廣告效果超棒,顆顆,沒幾個月系統改版,抱歉又沒效啦!
.
很大比例的錢都送給國外大平台,帳面營收高但搞不好扣除平台費發現根本沒多賺、商家還得自己負擔跨境的稅金成本,偏偏這個部分,除了會計人員以外,員工們通常完全看不到的。
.
【二、線上支付變成主流,初期建置成本高且還要被抽總營收,淨利瞬間下滑。】
.
行動支付帶來超大的便利,連我現在都覺得出門不用帶錢包、只要一支手機走天下這才叫做人生;
今年開始各家超商、一堆店家都被迫加入行動支付戰局,就連一些攤商都貼出「歡迎使用5大支付工具消費」,只是你不知道,支付平台之前很多都是獨立的,新店家要加入得要支付高額初期建置費用,加起來成本可觀。
.
傳統上我們以為,商家加入行動支付給予消費者便利,就可以吸引更多消費者上門、甚至願意花更多錢,但現在的市場已經不是這樣;
實際上是「你家沒支援,那以後都去別家比較方便」會導致直接流失消費者,更甭提讓他們花更多錢。
.
你以為這樣就算了嗎? 當然不是,接著才是惡夢的開始。
.
一旦小資商家開啟了這扇門,背後就是無止盡的「抽%談判」,行動支付說穿了就是變相的信用卡刷卡機,小店家申請這種收款服務每一筆被額外收2.5~4.5%手續費都是很正常的,白話來說,以前大家用現金的年代,收100元就是100元,但現在帳面收100元可能實際拿到只有95元,還可能被卡一段時間才撥款。
.
如果加上大家最愛的「12期 0利率無息分期付款」就更刺激了,店家可能還要額外吞掉5%~10%的利息費用;
什麼? 你嫌這樣賺得太辛苦不想提供這種分期刷卡服務? 可以,那消費者就通通跑去別家買同樣的東西,如此而已。
.
說穿了,金流公司更像是你家老闆的股東、其實更像是債主,每月總營收先抽完一手,再交到老闆手中;
當然,這些跟支付公司、信用卡公司談判的抽成,多數員工雖然每天都在用支付消費,但骨子裡根本不清楚到底被抽走多少。
.
【三、營所稅與勞健保費用持續調整,人事成本逐年增加。】
.
最近五年法規的變化,每個老闆肯定都心知肚明我不想贅述,為了填補勞健保的無底洞,我相信接下來還會更兇猛。
.
台灣越來越多企業正走像日本那樣大量採用「非典型雇傭」或「派遣模式」,很多正式員工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實際到手的薪水背後,還有一部分其實是依照法規必須「丟到水中」所以沒真正你手上的。
.
【四、國際大財團打資本戰,採取瘋狂補貼行銷策略導致長期養成的市價格與消費習慣快速攪爛。】
.
過去你用心經營的市場、細心培養出來的忠實消費者,極有可能一個財團祭出「完全免費」甚至「不只免費還貼你錢」的策略時,多數市場會在很短的時間突變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
「騰訊過後,寸草不生;小米過後,片甲不留」
.
傳統上台灣兢兢業業的品牌商家,專注於經營好自己的市場,很少會去碰觸國際資本這一塊,根本無法應付近年來瘋狂的「補貼式行銷」,偏偏這種遊戲不是中小企業玩得起的,越來越多領域都被這樣搞,既有的產業生態鏈整個破局。
.
看很多憤青喜歡嘴砲:
「這都是因為中小企業不爭氣!老闆厲害的話怎麼會那麼快就失去市場? 肯定是不夠有遠見、思想僵化、肯定是商業模式太弱才會被國際對手打趴!」
.
在我看來,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數都是非常具有彈性,只是面對這種資本戰、特別是有國家背後扶持的巨型資本,根本可以用「虐殺」兩個字來形容;
這就像是你叫羽量級兒童女子摔角國手、對戰世界重量級冠軍拳王,不用打也知道結果,嘴巴上人人都是超級商業顧問,你叫那些抱怨特多的傢伙出個具體突圍策略看看,恐怕屁都放不出來。
.
【為何帳面營收飆高,淨利暴跌?】
光是以上1+2+3+4的隱藏成本,我可以誇張的預估,增加的成本支出可能比幾年前多出佔據總營收的20~30%以上都不為過;
白話來說,很多之前稅後淨利就沒有抓超過20%的產業或商家,現在就是虧錢ING,就算本來經營得不錯的產業,也因為成本暴增營收下滑到歷史新低點,很少公司會在這種情況下擴編人力、增加成本,若不想大舉裁員或歇業,也只好就現有的資源找尋生路,期待能撐過景氣寒冬。
.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員工紛紛感覺到,自己要經手的事情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其他的新工作項目要學習十八般武藝,好像都跟幾年前一開始進入公司時老闆說的工作範圍有差距、覺得自己被凹了忿忿不平!
.
也許這真的不是「幾年前老闆沒跟你講清楚」的問題;
而是時代變遷太快,今年的市場需求已經跟當時天差地遠,而明年恐怕又會跟今年完全不同。
.
最後,請別誤會;
以上的分享並不是要任何人體諒你的老闆、蔣幹話說什麼共體時艱,只是希望各位年輕朋友們,有越多人能一起面對台灣位於全球化資本世代的產業困境,無論當下身為員工或是老闆,這樣的浪潮都會更加劇烈的影響各行各業的每一個人。
.
無論你的身分、無論你的領域;
這無疑都是我們這一代注定得要去解開的答案,你可以選擇繼續抱怨公司對你不好、不久之後看著公司「不意外」的收攤而你失業重新找工作;
或是現在致力於提高思考層次,努力充實自我、找尋突破的具體出路,那麼,不久的將來你的身價必將完全不同。
<沒有版權 分享不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