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快節奏的質詢,時間不夠真的很趕,
激動處有些哽咽,但我不是愛哭鬼= ="
原住民孩子的未來只能靠教育,
跟我們文化元素相關的民族教育真的很重要,
講再多遍,講到嘴巴爛,都不覺得累。
希望市府能慢慢從漢族思想抽離,
用謙卑虛心的態度,重新審視本市的民族教育。
【107.06.07 市政總質詢內容】
朱市長及各位局處首長,大家平安。
今天利用短短的十分鐘,
來跟各位分享最近處理的選服故事,
也邀請相關局處共同省思我們在這其中的角色定位,
以及我們還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
三峽龍恩埔原住民國宅的建置目的,
是為了安置三鶯橋下部落以及其他河岸部落族人,
租金低廉,設施完善,
是貧困族人在脫貧過程中可以有的安穩居所,
也是市府最佳政績代表之一。
但是國宅內部仍有部分族人,即使接受安置,
並長時間給予社會福利資源後,仍然在貧困中打轉,
甚至演變得更加貧窮,成為社會底層赤貧無助的一群。
70年代出生的孩子,就是我的這個世代,
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也是經濟開始發展的年代,
照理說我們這代的生活狀況與教育程度,
應該要優於4.5.60年代的前輩。
但是在接觸了幾個非常特殊的個案後,我發現我錯了。
這些案主是跟我年紀差不多,
甚至比我還年輕的父母們,
他們的生活狀況卻比早年前輩們還要糟糕,
在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就有了狀況,
父母從花東北上工作,居住在違建部落,
經濟狀況不好,導致他們學業沒有順利完成,
有很多的比例根本沒有拿到國中畢業證書,
甚至沒有國小畢業證書。
然而他們現在也有了後代,
是一群90、10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
而且這些家庭的孩子人數,
都遠高於現今台灣家庭平均孩子的人數。
在出生率嚴重不足的現代,
本來應該要高興還有父母願意多生孩子,
但是.....
#這群原本應成為原住民族群及國家未來希望的幼子,
#在困頓的生活中,
#只是不斷複製自己父母幾乎放棄脫貧的生活模式,
叫我很難不去想像,
大部分的孩子終究會走上父母的路,
也成為社會的赤貧者。
所以,我們必須去檢討省思的是:
為什麼赤貧家庭不管接受多少社會福利資源,
卻仍然沒辦法脫離貧窮?
答案就是:教育不足!
不管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
沒有徹底改變父母思維的方案或是教育進入這些家庭,
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在貧窮漩渦裡打轉卻離不開。
再低廉的租金,也因為一直無力或是其他原因不正常繳納,
而累積成龐大的債務,讓當事人不斷逃避、不願面對;
最後行政單位不得不顧及公眾利益及公平性的情況下,
強制驅離這些赤貧戶離開目前安身的國宅,
讓他們由赤貧者變成了無家者。
但是,不管走到哪裡,
他們都還是存在於社會,並且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我的想像中,也許在座各位的想像跟我差不多:
教育普及的70年代,即使家庭狀況不好,
但是義務教育應該不至於中斷無法繼續,
為什麼連最基本的國中都沒有念完?
「我們從國小就不喜歡去學校」
「聽不懂老師說什麼」
「學校的同學瞧不起功課不好的人」
「我們被歸類為問題學生」 …
整理了很多答案後發現,
#當時的主流教育讓原住民的孩子僅有兩種選擇:
一、#放棄原住民中心價值與身分認同,#與一般族群在主流教育中爭奪排名和榮譽;
二、#維持原住民的文化特性和思想,#但在主流社會中漸漸被邊緣化。
可能會有人反駁我,那是過去才會發生的事情,
現在應該不會了…
但是,我必須沉痛地告訴各位,
直到現在,民國107年的時空背景下,
仍然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原民孩子,從國小就開始輟學了,
不上學的原因,跟他們的父母差不多。
#當孩子認為自己是學校及老師的包袱,
#而教育過程無法教會他們認同自己,
#無法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時,#他們學習的意願就會降低。
教育局的中輟數據無法顯示出來,那是因為這些都是黑數,
只要家長有打電話去學校請假,孩子就不算輟學。
但試問,一星期只到學校上課一、二天,
這樣的教育如何連貫,怎麼可能完整?
而且這些原本應該在學校的孩子,在居家附近遊盪,
嘗試著他們認為好玩刺激卻充滿危險的遊戲,卻無人看管,
是否真的要等到發生更嚴重的問題時,
我們才出來反省、道歉,想解決的方法?
所以,我認為,並且依然不放棄繼續建請市府,
現階段,要解決這些環環相扣而導致的社會問題,方法就是教育;
#創造一個能讓原民孩子有歸屬感 #尊榮感,#認同自己文化背景,
#並以母體文化為主體骨架,#放入其他學科的學習模式及空間場域,
#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感謝教育局採納我過去的建議,
今年三月邀集了原住民重點學校的校長們,
一同去參訪了其他縣市的民族教育,
回來後也給我一份相當完整的參訪報告。
遺憾的是,即使在報告前半段,
對於這些學校驚人的教學成效有相當大的肯定,
但是回歸本市的民族教育討論時,卻有些缺乏積極主動,
丟回給各校「自行評估」。
我們都知道即使被列為原住民重點學校,
但是這些學校大部分學生都還是漢人,
學習系統也仍然以漢人為主。
除了各校原民專班畢業成果展,
才能看見孩子為了那二、三小時給來賓和家長的感動,
而有族群文化相關的歌舞課程和技術傳承以外,
#我們的孩子仍在主流教育,
#也就是缺乏自己文化背元素的教育環境中辛苦掙扎著,
#永遠找不到認同感。
當然,我非常肯定市府以及議員前輩們,
多年前在金山、樹林高中設立原民專班的用心,
但我也必須誠實地說,
#我們的專班現況和教學方式,
#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也追不上原民文化滅失的速度。
其實我自己在今年一月,
在教育局還沒有安排民族學校考察之前,
就已前去參訪台中博屋瑪國小,
非常感謝原民局的費心安排。
在這裡我要借用博屋瑪國小的簡報,
向大家分享他們的辦學成果,
還有當地孩子對於「上學念書」這件事的熱切期待,
最重要的,這些孩子在民族教育的薰陶之下,
在其他學科成績上依然有優異亮眼的表現;
以及,家長對於學校的高信賴程度且安心的選擇,
連不同族群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該校就讀,
最好的例子就是:
台中市副市長的孩子,一個漢族高官的孩子,
就在那裡念書。
博屋瑪國小的簡報最後一張寫著:
「今日不做,明天就看不到泰雅族。 」
這句話,我也要送給在座的市長和局處首長,
#今日不做 #明日我們就看不到原住民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延續著上一集的主題「想要找一份工作安穩一輩子?這樣想,你就會被淘汰!」。
我們談到了「思想遺毒」,會阻礙你生涯的發展。假如你對於我提出的危機,仍然有懷疑或者是保留,那麼你不妨聽聽看這個故事。
十年前呢,就有用手機的人喔,都知道一個品牌,叫「諾基亞」。
他們從1996年開始,連續15年的時間,都獲得全球銷售第一的寶座;而這樣的榮譽呢,在2007年達到了頂峰,為諾基亞帶來前所未有的利潤。
不過就在iPhone推出之後,徹底改變了手機的定義,諾基亞仍然對於這個現象有一點傲慢,仍然覺得自己夠大、夠穩,所以不怕iPhone的威脅。他們覺得呢,沒有必要跟iPhone,甚至於Android的系統,去進行任何的協商跟合作。
正是因為這樣的致命決策,諾基亞並沒有及時的搭上「智慧型手機」這個高速列車,從此呢,就被消費者遠遠的甩開。
甚至於在2017年,它們全面的退出東方市場的時候,他們當時的總裁就說喔:「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失敗了!」
諾基亞確實沒有做錯什麼,而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喔~「什麼都沒有做!」
談到這裡你以為我要跟你說,諾基亞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太迷信過去的輝煌,自以為是的認為就算不創新,沒有跟上潮流,也能夠穩穩的活下去?
但是,其實並不是喔!
我真正要告訴你的就是啊,科技的發展會消滅很多、很多的工作跟公司,但同時呢,也會創造更多新的工作跟新產業。
就像汽車一旦發明之後,馬車伕就不再被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鋪路工人,或者是加油站的人員。當ETC上路之後,國道收費員就會被裁撤,這個時候會需要更多的系統維修,和安裝的人力。
因此喔,我真的要說的不是工作消失了,而是當「新的工作」發生的時候,你還做得來嗎?你有能力跟上去嗎?當「穩定」成為你生涯的唯一信念時,你就很容易停止學習跟成長。
如果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會影響「行動」,而行動會造成「結果」,那麼不管結果是不是你想要的,你都逃不掉啊!
而諾基亞的沒落就是在警告我們,活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要是不趁早幫思想排毒、不斷的升級思維,你的人生崩盤也只是遲早的事。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很好奇,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知道,自己腦袋有沒有毒?跟得上跟不上時代?
以下呢,我會分析「三種」一般人在生涯規劃的時候,很容易有的「思想遺毒」。讓你明明活在21世紀,但卻繼續用20世紀的腦袋,因而卡住自己,只能被焦慮感淹沒,但是卻找不到任何可以翻身的方法。
第一種思考的遺毒呢,就叫做「太需要正確答案」。
我有一個學生,他嫌現在的工作太累、太操,他想要換工作,也投了很多履歷,結果等到了兩家公司請他去做面試。
在面試完A公司之後,他很滿意A公司的薪水很高,但發現它們的內部鬥爭有點嚴重,這並不是他喜歡的工作氛圍,所以他決定去看看B公司。
而B公司的薪水雖然差了一點,不過員工相處比較和諧,但我的學生又考量到,B公司的產業相對比較沒有前景;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定,不知道該選哪一家公司。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裡,我這個學生一直很焦慮,因為沒有人可以跟他保證,選哪一家公司才是「對」的。再加上呢,他太害怕自己選錯,會導致自己的「失敗」。
所以呢,他決定去求神問卜、去擲杯啊!也就是喔,他寧可把責任推給神明,而不是自己做決定,真的是喔,不問蒼生問鬼神啊!
我這個學生就是典型的,把「做決定的成敗」,跟自己「個人的價值」劃上了等號。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其實跟我們從小的學習經驗,是很有關聯的。
在傳統的教育裡面,我們每個人都是身經百戰,看到題目就要在最快的時間裡想到答案,並且做出反應,這樣子才能脫穎而出,或者是順利畢業。
你可能以為這只發生在校園裡,然而這樣的考試習慣,很容易讓我們根深蒂固的認為一切都有「答案」,因而沒有辦法跟「不確定」共處。
因此呢,就算離開了學校,這個習慣還是會留著,當生活一遇到挑戰,我們就很想快的,想找一個「答案」來解決它,然後呢,獲得高分或者是順利通過考驗。
但事實上呢,需有要「正確答案」,它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因為就算神明幫你做了決定,也不代表你從此以後就能飛黃騰達啊;任何決策的重點,都是在做了決定之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就像你決定結婚,並不是結了婚之後,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真正的考驗,都是在結婚之後的生活經營,這是一樣的道理啊。
如果你也認同在快速變動的21世紀,任何看起來很對的答案,過一陣子就會被推翻,所以呢「太需要正確答案」,這其實是一個有問題的觀念。
如果你想要升級到更有適應力的想法,那麼你首先要修煉的,就是啊「別讓感覺走在前面」這個功夫。也就是說,你要很小心的覺察自己的思考重點,別把力氣放錯了地方。
要是你滿頭滿腦的只想著「如果選錯了怎麼辦呢?」,讓這樣的焦慮走在前面的時候,你就什麼事情也都做不了。
你只會一直用「過去」的經驗,想「現在」的事情,而妄想要預測「未來」。這樣的思考方式,你到底是想要幫助你自己,還是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說到這裡啊,就讓我想起自己的經驗。我跟嘉玲在創立「啟點文化」之前,我們也曾經有創業失敗的經驗。
如果你問我:「再次創業,會不會擔心?」,說沒有是騙人的。但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如果我們讓那些擔心,跟害怕的情緒走在前面;而不是很務實的,去計算「假如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們會有哪些具體的損失?我們是否承擔得起?」
如果呢,當年我們讓情緒走在前面,你今天就不會認識「啟點文化」了。
我們之所以能夠下定決心,是因為我們很清楚,在21世紀面對「失敗」的定義,就叫做「原來這樣子做,會得到這樣的結果」這樣子而己。而這種對失敗的「重新定義」,才是能夠幫助我們面對未來的關鍵思維。
在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當中,會用很實際的方法,讓你學會面對生命的關鍵選擇時,該怎麼想?
特別是剛剛的例子,多數人沒有辦法下決心,是因為把自己卡在失敗的「感覺」裡;而不是務實的去評估「如果最差的結果發生,我是否能承受?」,以及啊「在什麼樣的條件底下,會有最差的結果?」
其實只要你能夠想清楚這些,要做決定與下決心,其實就不困難了!
再來,第二種落後的觀念,那就是認為「只要認識自己,一切就會沒問題」。
坊間很多談「生涯」的書籍,和專家都會告訴你,找到自己的天賦或熱情非常的重要;所以你一定做過不少的生涯測驗,或者是人格特質的測驗。
想透過這些標準化的測驗,來發現自己的優勢,像是有沒有語言啊、藝術啊、數理啊…這些天份?
等到確定之後,就往那個方向走,覺得呢「選對了」就應該沒問題。這就讓人產生一個很大的迷思,那就是一定要找到「熱情」,才能開始。
所以我就發現喔,很多人終其一生最大的熱情,就是不斷的在找熱情。
於是客觀來看喔,他只是從一個興趣換到另外一個興趣,在本質上,並沒有為自己累積任何資源、能力或者是認知啊。
你覺得不斷找熱情的人生,會是個「好人生」嗎?
相反的,還有一些人喔,他們確實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熱情跟召喚;可是這也不等於,他們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啊。
其實呢,「熱情」是個生涯的假議題;過好人生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具備「創造結果的能力」?因為只有具備「創造結果的能力」,你才能夠讓眼前的事情得到圓滿。
就像我常說的「幸福並不是找到『對』的事來努力,幸福是透過做『對』眼前的事情,去引發出下一件『更對』的事啊!」
如果沒有「創造結果的能力」,就算找到了「熱情」,那又怎樣呢?所以呢,創造結果的能力,才是你是否能過上好人生的關鍵指標。
這就讓我想到一個賣座的國片,「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先生。他就是一個擁有熱情,但同時也能夠創造結果的最佳典範。
「海角七號」是魏德聖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然而呢,對魏導有一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喔;其實在拍「海角七號」之前,他真正想拍的電影,是「賽德克巴萊」。
只是當時礙於自己的知名度不夠,找不到足夠的資金,所以呢,他抓住了「海角七號」的機會,盡一切的努力,後來「海角七號」叫好又叫座;這才讓隨後的資金到位,一圓他拍攝「賽德克巴萊」的夢想。
不管是「找錢」還是「找資源」,它就是創造結果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空有拍片的熱情。也因為魏導有這樣的能力,才能夠讓他的電影,一部部的繼續拍下去、繼續走下去啊!
在我的實務經驗裡,也看過很多有熱情、有才華的藝術家,他們鬱鬱不得志的主要原因就是呢,他們只做自己開心的事、覺得只要有才華,別人就應該看見他、肯定他。
他們沒辦法彎下腰,從頭培養更核心的基本功;更不懂得去務實的修煉「創造結果」的能力,就只會發夢啊、漫談啊,才會把自己困在原地。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你想要過好人生,就得先搞清楚,做什麼能夠為你創造出結果?你必須做「有效的努力」,而不是「為了做而做」;然後再把自己的人生,都浪費在「瞎忙」上面。
在【過好人生學】裡,我會陪伴你建立「創造結果」的能力,包含怎麼樣聚焦在高價值的事務上、如何優化自己在做的事、還有建立起學習反饋的機制,這些會讓你透過「創造結果」的過程當中,走向你自己真正滿足的道路上。
經典的電影《教父》裡,有一句很棒的台詞,它影響了很多人,這句話是這樣說的:「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楚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而看清事物本質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為你的思想把把脈,看看自己的腦子裡,是否仍有上個世紀的思想遺毒。如此這般,你才能夠真正看清楚,二十一世紀究竟是什麼樣的新世界,而提早做準備。
所以呢,敬請期待「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三集,我會跟你好好的來探討,第三種思想的遺毒,以及啊我們面對未來的新思維,陪伴你一起看清楚「過好人生」的本質。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而然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要怎麼樣過好人生?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歡迎你的加入。
詳細的課程內容與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能夠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跟你一起活出你想要的「好人生」。
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30spbmAxQM/hqdefault.jpg)
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在 花六千元買一雙三色豆曾經潮流現已跟不上時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那編怪怪的三色豆的部分 這裡也好看 https://pse.is/PL84C 更多動畫請見 https://pse.is/MWNHE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I9A58d7Yoo&t=28s. ... <看更多>
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在 與時俱進*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跟上時代的腳步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市長說這個機場已經跟不上潮流了。 *Scientific staffs need to focus on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技術人員需要專注於跟上時代潮流。 | فيسبوك ... ... <看更多>
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在 酸國民黨太安逸傅崐萁:跟不上時代潮流-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新聞】前花蓮縣縣長,新科立委傅崐萁,今天把矛頭指向國民黨,他酸國民黨太安逸, 跟不上時代潮流 , 已經 落後對手20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