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四点日记 0810】
➊. #Fasa1要放宽了
现在负责MKN汇报的外交部高级部长 #希山慕丁 透露,政府正在探讨,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的州属,开始要放宽了!
原因:缓解人民的精神压力。
他说,如果一直卡在第一阶段,然后哪都不能去也不是办法。所以,一些安全的活动,像是去公园、去夜市,就准备开放了!
国盟政府的无作为,已经让疫情彻底失控。今天开始Fasa2以上的州属,人民也享有更多自由。再继续开放下去,#全民免疫 我不确定,但 #全民染疫 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我国昨天新增212宗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
➋. #RIP
国内著名马来女歌手 SITI SARAH 确诊新冠肺炎15天后,宣告死亡,昨天看到这新闻傻眼。唉....留下的孩子年纪都还很小。她的牺牲,希望警惕大家三件事:
第一,她丈夫透露,SITI SARAH 病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还没接种疫苗
第二,全家染病是因为女佣去倒垃圾,看到邻居还跟人家握手聊天....
第三,他一直忽略妻子的血氧指数,才导致发生悲剧。
看到这些故事,我越来越无言,好沉重,沉重到透不过气。而政客只想到如何有更多numbers来保住自己的位置,如果有报应,希望报应快点到来。
▪️▪️▪️▪️▪️▪️▪️▪️▪️▪️▪️▪️
➌.#气候和世界都在反扑
联合国公布最新的 #气候科学报告 显示,地球的气候变化,正朝糟糕的方向去。原本每5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极端热浪,现在因为全球暖化,而可能每10年就出现一次,同时,豪雨和乾旱出现的频率,也逐渐增加。
以下是报告的概要:
● 全球升温摄氏1.5度恐提前发生
● 阻止气候暖化的自然盟友趋于衰弱
● 气候变迁是造成极端气候祸首
● 海平面上升更高更快
● 甲烷排放成焦点
● 聚焦区域差异
● 急剧气候变化恐成关键转折点
● 大西洋环流恐持续减弱
地球大气层上次像今天一样温暖,大约是在12万5000年前,当时全球海平面,可能比现在高出5至10公尺,如果是放在今天,很多主要沿海城市,可能都变水世界了。
人类一直没有在爱护地球,天灾与病毒都是很好的教训。我们学会了吗?
▪️▪️▪️▪️▪️▪️▪️▪️▪️▪️▪️▪️
➍. #继续帮SME免费宣传
早安你好,今天会更好,我是小马。来跟我打声招呼吧~
全国艺文·团队,至今依然努力靠着自己的毅力生活下来。
CHOW Drama 曹老师表演室 成立于2010年,以推广马来西亚戏剧艺术教育为出发,将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与表演艺术结合为一体,为青少年儿童及成人开办人本生命戏剧教育课程及表演培训课程。目前他们也开办全新的课程!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gnjXKuKhfF29dW1X9
--
📧 商业合作可以Email到twokstudio2021@gmail.com
▫▫▫▫▫▫
#看完记得帮我LIKE和SHARE #感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已 故 西洋 女歌手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這篇依然是北非猶太史啦,但因為只要是很認真地分享讓我感興趣的題材,通常引不起大家興趣,所以今天決定走一個偏向旅遊風的分享方式,來實驗一下,看回應會不會好一些.
〈北非猶太系列〉
標題:Essaouira,信風與海鷗共舞的藝術之城
多年前,第一次走訪Essaouira這座古老海城,便著迷於他的魅力底下!當時觀光客不多,蜿蜒巷弄古樸乾淨,海風徐徐,很是宜人,爾後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每年熱鬧豐富的gnawa音樂節,此時閱讀北非猶太史,意外地從另個角度來認識這座海城.
古地名Mogador的Essaouira,位於海岸,是一座古老海城,是為摩洛哥重要漁港之一,尤其以沙丁魚為主,近年來,愈來愈受國際觀光客喜愛,旅遊業在當地經濟佔的比重逐漸升高..
Essaouira 自有其魅力,溫馴海風終年不止,蜿蜒狹巷,生猛海鮮,色彩鮮豔且味道迷人的露天市集,任遊客忘情地漫步其中.近年來,市政府可說不遺餘力地推動旅遊業,除了水上運動與阿甘油販售,更是舉辦數場不同類型的音樂節,打響這座「信風之城」(la cité des alizés)的國際名聲.
Essaouira向來擁有「信風之城」(la cité des alizés)的美名.
信風,又稱貿易風,意指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每年反覆穩定出現如潮汐,故稱「信風」,也因古代商船常利用信風穩定規律的特性來進行航海貿易,故又稱「貿易風」(Trade wind).
而風與貿易,造就了Essaouira之為國際貿易海港的昔日風華,曾被稱為「廷巴克圖港口」(port de Tombouctou),是歐非大陸之間的大西洋貿易中心,更是跨撒哈拉貿易線終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造就了數個此時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的猶太富商家族.
此時貿易商船已不復見,仍在空中與信風為舞的,是嬉戲於浪濤間,翱翔於蔚藍天空的海鷗.
數量眾多的海鷗如同古老堡壘,已成Essaouira象徵,散佈於莫加多爾群島以及海面、港口、天臺、堡壘、宣禮塔、漁船及海灘上,喧鬧一整座城市,漁港為海鷗提供豐富新鮮的食物,海鷗也與當地居民和平相處,成為讓觀光客驚豔不已的生態美景.
瑰麗的自然美景與豐富的人文厚度讓現代藝術蓬勃發展,光、影、色彩與風,更是刺激藝術家無限靈感.例如五O年代Souirie畫風的先驅者Boujemaa Lakhdar(1940-1989)便是以自己的原鄉Essaouira為靈感,創作出跳脫學院派,充滿超現實異想的作品.在Essaouira,亦有著為數眾多的現代藝術畫廊.
在所有藝術形式中,最為熱鬧,同時也是最為眾人所知的,是Essaouira 極力推動的各種音樂節,最為知名的自然是Gnaoua World Music Festival,創辦於1997年,以摩洛哥特殊的Gnaoua黑奴音樂為主題,每年邀請各地優秀樂團前來演出、交流,今年(2019年)已進入第廿二屆,成功讓Essaouira除了古時堡壘、海鷗與港口,添了「Gnaoua傳統音樂」這個藝術符號.
此外尚有《信風之春藝術節》(Le festival «Printemps des Alizés»),創辦於2001年,主以室內音樂為主,並邀請摩洛哥各地音樂家前來共襄盛舉,除了音樂演奏會,亦舉辦音樂座談等.
這陣子十分著迷於北非猶太文化,自然讓我尤其關注猶太色彩相對濃郁的《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Le Festival des Andalousies Atlantiques),該音樂節由l'Association Essaouira Mogador創辦於2003年,除了豐富多元的音樂演奏會,更有多場音樂論壇與相關講座.在長達三天的活動中,藉由佛朗明哥節奏、私密性強的音樂會、令人印象深刻的合唱、電影放映,甚至是帶有神祕氛圍的晚會,呈現摩洛哥與西班牙在文化上的緊密與交會.
《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創辦宗旨在於凸顯阿拉伯/猶太/安達魯西亞文化遺產的價值,不可思議的是,摩洛哥正是這份文化遺產的搖籃,Essaouira以及歷史及地理特殊性,在這場音樂與文化融合裡,具有代表性地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音樂節可說藉由音樂與藝術,戮力於彰顯文化交流與異族共存共榮的和平理想,當中的猶太文化色彩相對較強,也吸引海外猶太人甚至是以色列人前來參與,不管是以台上音樂演出者或是台下觀眾等身分.在此同時,主辦單位亦細心地邀請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與摩洛哥歌手同台,傳遞「馬格里布大團結」的訊息.也曾安排摩洛哥chaabi 音樂國寶Haja Lhadawiya與摩洛哥出身的以色列女歌手Raymonde Abecassis同台演唱,以宣揚穆斯林與猶太人可以和平共存的訊息.
於六O年代早已移民法國的阿爾及利亞裔猶太歌手Enrico Macias 即曾受邀前來演唱,看著至今仍被拒於阿爾及利亞門外的他,白髮蒼蒼地對著台下聽眾吟唱,讓人不勝唏噓.
現年七十六歲,出生於卡薩布蘭加,爾後移民以色列的歌手Raymonde Abecassis更說,她生長於mellah,與穆斯林及猶太人一同長大,她相信和平,而這份和平不會是由政客帶來,而是人民.
當然,該場音樂會的聽眾是多元的,不只是以色列人,阿拉伯/穆斯林/歐洲人,於音樂中,交流,分享,歡慶,這同樣是該場音樂節的最大目的──藝術無國界,讓文化交流將和平帶回人間.
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看似紛爭永無止息的時代,不同宗教與種族間的仇恨依舊炙熱,見著摩洛哥政府與舉辦音樂節的民間組織,戮力推動和平共存的理念,尤讓人感動.同時也發現西班牙與摩洛哥之間的關聯堪稱千絲萬縷,除了政治衝突與殖民歷史外,在文化底層,竟有著如此古老、深刻而豐富的交集.
以色列媒體i24news有一段關於《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的報導,精彩詳細,影音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nL4Y2Q0U
已 故 西洋 女歌手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這篇依然是北非猶太史啦,但因為只要是很認真地分享讓我感興趣的題材,通常引不起大家興趣,所以今天決定走一個偏向旅遊風的分享方式,來實驗一下,看回應會不會好一些.
〈北非猶太系列〉
標題:Essaouira,信風與海鷗共舞的藝術之城
多年前,第一次走訪Essaouira這座古老海城,便著迷於他的魅力底下!當時觀光客不多,蜿蜒巷弄古樸乾淨,海風徐徐,很是宜人,爾後吸引我注意力的,是每年熱鬧豐富的gnawa音樂節,此時閱讀北非猶太史,意外地從另個角度來認識這座海城.
古地名Mogador的Essaouira,位於海岸,是一座古老海城,是為摩洛哥重要漁港之一,尤其以沙丁魚為主,近年來,愈來愈受國際觀光客喜愛,旅遊業在當地經濟佔的比重逐漸升高..
Essaouira 自有其魅力,溫馴海風終年不止,蜿蜒狹巷,生猛海鮮,色彩鮮豔且味道迷人的露天市集,任遊客忘情地漫步其中.近年來,市政府可說不遺餘力地推動旅遊業,除了水上運動與阿甘油販售,更是舉辦數場不同類型的音樂節,打響這座「信風之城」(la cité des alizés)的國際名聲.
Essaouira向來擁有「信風之城」(la cité des alizés)的美名.
信風,又稱貿易風,意指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每年反覆穩定出現如潮汐,故稱「信風」,也因古代商船常利用信風穩定規律的特性來進行航海貿易,故又稱「貿易風」(Trade wind).
而風與貿易,造就了Essaouira之為國際貿易海港的昔日風華,曾被稱為「廷巴克圖港口」(port de Tombouctou),是歐非大陸之間的大西洋貿易中心,更是跨撒哈拉貿易線終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造就了數個此時在世界各地開枝散葉的猶太富商家族.
此時貿易商船已不復見,仍在空中與信風為舞的,是嬉戲於浪濤間,翱翔於蔚藍天空的海鷗.
數量眾多的海鷗如同古老堡壘,已成Essaouira象徵,散佈於莫加多爾群島以及海面、港口、天臺、堡壘、宣禮塔、漁船及海灘上,喧鬧一整座城市,漁港為海鷗提供豐富新鮮的食物,海鷗也與當地居民和平相處,成為讓觀光客驚豔不已的生態美景.
瑰麗的自然美景與豐富的人文厚度讓現代藝術蓬勃發展,光、影、色彩與風,更是刺激藝術家無限靈感.例如五O年代Souirie畫風的先驅者Boujemaa Lakhdar(1940-1989)便是以自己的原鄉Essaouira為靈感,創作出跳脫學院派,充滿超現實異想的作品.在Essaouira,亦有著為數眾多的現代藝術畫廊.
在所有藝術形式中,最為熱鬧,同時也是最為眾人所知的,是Essaouira 極力推動的各種音樂節,最為知名的自然是Gnaoua World Music Festival,創辦於1997年,以摩洛哥特殊的Gnaoua黑奴音樂為主題,每年邀請各地優秀樂團前來演出、交流,今年(2019年)已進入第廿二屆,成功讓Essaouira除了古時堡壘、海鷗與港口,添了「Gnaoua傳統音樂」這個藝術符號.
此外尚有《信風之春藝術節》(Le festival «Printemps des Alizés»),創辦於2001年,主以室內音樂為主,並邀請摩洛哥各地音樂家前來共襄盛舉,除了音樂演奏會,亦舉辦音樂座談等.
這陣子十分著迷於北非猶太文化,自然讓我尤其關注猶太色彩相對濃郁的《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Le Festival des Andalousies Atlantiques),該音樂節由l'Association Essaouira Mogador創辦於2003年,除了豐富多元的音樂演奏會,更有多場音樂論壇與相關講座.在長達三天的活動中,藉由佛朗明哥節奏、私密性強的音樂會、令人印象深刻的合唱、電影放映,甚至是帶有神祕氛圍的晚會,呈現摩洛哥與西班牙在文化上的緊密與交會.
《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創辦宗旨在於凸顯阿拉伯/猶太/安達魯西亞文化遺產的價值,不可思議的是,摩洛哥正是這份文化遺產的搖籃,Essaouira以及歷史及地理特殊性,在這場音樂與文化融合裡,具有代表性地位.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場音樂節可說藉由音樂與藝術,戮力於彰顯文化交流與異族共存共榮的和平理想,當中的猶太文化色彩相對較強,也吸引海外猶太人甚至是以色列人前來參與,不管是以台上音樂演出者或是台下觀眾等身分.在此同時,主辦單位亦細心地邀請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與摩洛哥歌手同台,傳遞「馬格里布大團結」的訊息.也曾安排摩洛哥chaabi 音樂國寶Haja Lhadawiya與摩洛哥出身的以色列女歌手Raymonde Abecassis同台演唱,以宣揚穆斯林與猶太人可以和平共存的訊息.
於六O年代早已移民法國的阿爾及利亞裔猶太歌手Enrico Macias 即曾受邀前來演唱,看著至今仍被拒於阿爾及利亞門外的他,白髮蒼蒼地對著台下聽眾吟唱,讓人不勝唏噓.
現年七十六歲,出生於卡薩布蘭加,爾後移民以色列的歌手Raymonde Abecassis更說,她生長於mellah,與穆斯林及猶太人一同長大,她相信和平,而這份和平不會是由政客帶來,而是人民.
當然,該場音樂會的聽眾是多元的,不只是以色列人,阿拉伯/穆斯林/歐洲人,於音樂中,交流,分享,歡慶,這同樣是該場音樂節的最大目的──藝術無國界,讓文化交流將和平帶回人間.
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看似紛爭永無止息的時代,不同宗教與種族間的仇恨依舊炙熱,見著摩洛哥政府與舉辦音樂節的民間組織,戮力推動和平共存的理念,尤讓人感動.同時也發現西班牙與摩洛哥之間的關聯堪稱千絲萬縷,除了政治衝突與殖民歷史外,在文化底層,竟有著如此古老、深刻而豐富的交集.
以色列媒體i24news有一段關於《大西洋安達魯西亞音樂節》的報導,精彩詳細,影音連結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nL4Y2Q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