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甜點店:Two months per year
-
因為上次在王大閎書軒吃到聯名午茶覺得很驚艷,就特別想來 Two months per year的本店試試看其他甜點。甜點可以在前一天臉書或IG私訊向店家預留,不過位置沒辦法預約要到現場才會知道有沒有位置😌。
#搭訕意外的同桌
Two months per year 的大門是旋轉的結構,要從面向大門的左側往內推就可以打開。第一次來若不是之前看過別人分享,我大概也會愣在門口(剛好在門口拍照的時候發現很多人不知道怎麼開)。原本跟朋友一起來所以很豪邁地預留了四個甜點,雖然朋友突然感冒沒辦法加入,但基於好奇心還是決定把四種甜點都試過一輪😆。
吃到一半當時有一位大姐跟我同桌在等朋友,沒想到後來她的朋友也因故不能前來。搭訕的本能開啟,因為既然有緣同桌不如來聊天嘛🥰,沒想到聊著聊著就聊開了還意外地發現共通點很多,真的覺得很神奇來著,不知不覺聊到很晚,萊姆跟甜菜根這兩款甜點大姐也有點,趁機交流了很多關於甜點的心得真的很好玩(雖然多坐了很久有點不好意思🤭)。
.
#豔麗的女人和文藝青年
「萊姆」:已經很熟悉的擬真萊姆型態,但內餡組成不同吃起來真的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帶著紫蘇的香味,加了一點琴酒,整體的酸味不像檸檬並不明顯所以說是清新而又溫和的口味,覺得是當作開頭合適但是當作吃完一輪的結尾也很合適的一款甜點。大姐形容它像是一位文藝青年。這顆擬真萊姆唯一真的的部分就是那顆蒂頭,咬到的時候發現硬硬的不能入口才會發現👀✨。(我選擇搭配的飲品是白葡萄無酒精氣泡飲料)
「甜菜根」:吃下的第一口有點不太適應,巧克力慕斯包裹的甜菜根跟覆盆子。本來在想是我沒那麼喜歡巧克力的甜點的緣故嗎?這是我喜歡的甜點味道嗎?一直對自己拋出很多疑問句🥺。裡面有個味道特別搶眼就是龍蒿,吃起來有點甘草、八角的香氣。很神奇的是吃到後來不知道是因為對這樣的陌生味道適應了,變得和諧許多。更甚至對比外層的巧克力慕斯,我反而更喜歡內餡因為龍蒿而產生的那種強烈很有辨識度的味道,就是吃完全部一輪以後,你反而最印象深刻的會是他的那種滋味😌。(外層裝飾用的是紅紫蘇、茴香、海綿蛋糕)
同桌的大姐這麼形容著:這位就不是良家婦女,而是個難搞潑辣的豔麗女人(我說:所以才讓人印象深刻啊💋🤣)!
#拉佛格和阿拉比卡
排在後面的兩個甜點已經有點吃不下(前因後果在第一篇有寫),但還是因為好奇都嚐了味道。我挺喜歡巧克力本人但甜點倒是不會特別喜歡巧克力的口味。拉佛格是喜歡巧克力的人會喜歡的巧克力甜點。加了拉佛格威士忌、帶著濃濃酒香的巧克力在切開時流出,表面的可可豆碎帶來一點苦,再加上內裡偶爾冒出的一點點海鹽提味,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
阿拉比卡第一口吃下去的時候有點像提拉米蘇的味道,裡面也放了香料小荳蔻,組織起來的味道是和諧且平易近人的咖啡口味甜點,接受度應該很高~好吃😋。
#連老闆都覺得很驚訝的我們
在歐洲的時候習慣了跟陌生人交流的各種可能。也許發生在餐廳、咖啡廳、青旅、地鐵,都有機會突然就跟旁邊的陌生人閒聊兩句或者是兩個人投緣大聊的開始。
跟我同桌的那位大姐的家人妹妹跟表妹都在巴黎長住,也有歐洲旅遊的經驗,以前一樣是也是唸美術的背景,還跟我一樣不喜歡巧克力(都是可嘗試但沒有熱愛),對於某些事物的觀念跟看法也能互通,當陌生人之間找到某種程度的關聯性每次都覺得好神奇呀🥺🥺🥺。
大姐從事香氛原料貿易的工作對氣味特別敏銳,加上從小受到爺爺的影響會對植物特別關心,吃甜點的時候會著重嗅覺的感受,聽不同的人分享甜點心得也很有趣,所以我吃完以後,又默默看著大姐吃完她的兩個甜點交流以後才離開😂。
後來大姐跟我說,老闆當時有向她表明感到很驚訝我們倆陌生人可以聊那麼久🤣,想想也是,確實是會感到驚訝的吧!對我而言是開心又滿足的午後時光,希望大姐您也是❤️。
#紙鶴的秘密㊙️
問了店裡的人為什麼會選擇紙鶴這個形象,原來是因為主廚的家族成員慣有的一種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的方式。牆上掛著的那一幅表框的紙鶴是主廚的奶奶用日本的色情漫畫紙頁折的,還拿了一個透明圓盒給我看,原來摺紙鶴折到後來已經像是在跟自己挑戰:究竟能折到多小的紙鶴呢!也成為家族的後輩也躍躍欲試的活動。把水果榨成果汁然後烤乾成形再進行折的動作,也許折出紙鶴步驟不是最難的,而是線條也得要乾淨利落才行,若非經過長時間的練習真的很難做得好看。
#流暢的體驗
很喜歡店裡的氛圍,店裡的人也都非常親切服務非常好,給人的感覺是很舒服自在的沒有壓力也不會覺得很彆扭。節奏的控管也很好,是流暢的體驗☺️。空間上的設計包含入口大門的巧思也很喜歡,屋內擺放出來的藝術品和店裡播放的音樂,很能表現喜好的差異又有些留白,一送蛋糕上來立刻又被器皿美到美叮美噹🥺✨,還有櫃檯壓菜單的石頭等等這些細微的地方,都很值得讓人留神。
#這是我們的菜單
最讓人印象深刻莫過於是這裡的菜單了。把重要的元素提取出來,雖然看不到外在的形體,卻能透過聞到的氣味去想像甜點的味道,既抽象又具體💭。#真的太喜歡了🥰
Two months per year是一個會讓人期待未來更多其他甜點創作的地方👀✨。
🈲文章文字與照片禁止任何轉載🚫請善用分享
巴黎軒菜單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野獸派太太】
畫家進行肖像畫或練習時,除非是單獨委託案,要不然看著鏡中的自己或找另一半來當麻豆都是最方便省事的方式,因此有些畫家留下為數可觀的自畫像,最著名者大概就是兩位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再者畫家為另一半畫下的肖像畫也相當多,只是根據個人風格各有不同表現。
《戴帽子的女人》(La femme au chapeau,1905)是野獸派(Fauvism)鼻祖-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為妻子艾蜜莉(Amélie Noellie Parayre,1898-1939)繪製的半身肖像畫,於1905年秋季沙龍(Salon d'Automne)展出時,曾讓整個畫壇無比震驚並掀起革命。
==========================
現代藝術自從19世紀中期,由庫爾貝領軍寫實主義,馬奈、莫內發展印象主義,塞尚、梵谷、高更突破更多傳統,藝術改革風潮已如野火燎原,無法收拾。因此才會在1903年出現專供前衛藝術家好好表現的秋季沙龍,好抗衡已經僵化陳舊的官方學院品味。
本是收入穩定的地方法院行政官轉行為畫家,馬諦斯自然承受家庭與經濟壓力,幸好這位硬漢以堅強意志力挺了過來。從仰慕夏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1779)、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等古典大師,到接觸印象派馬奈,都讓馬諦斯不斷內化成長。只是印象派發展後期太追求眼前所見,過於自然主義,忽略了情感、想像力、結構和穩定性等等藝術創作重要特質,已經走入限地,從而陸續出現反動風潮。
馬諦斯也是印象派反動者之一。在他的創作摸索階段,最關鍵在於1899年左右,被幾位後印象派畫家給撼動了。他見識到梵谷那充滿狂熱情感的強烈用色,讓色彩成為主體而忽略對象實際外觀;在高更鼓勵下,運用紅、綠對比色系架構畫面,而不在乎是否真實反映自然;以及1904年結識點描派代表人物席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使得他嘗試利用原色分色效果,將色彩轉成裝飾化。
==========================
1905年夏天,馬諦斯與另一位畫家好友德漢(André Derain,1880-1954)來到法國南部柯里烏爾(Collioure)度假,這時候的馬諦斯還是個窮光蛋,號稱是度假,大概只能帶上畫具享受蔚藍海岸的燦爛陽光,重點還是藝術創作。
就在南法行不久前,馬諦斯和德漢在巴黎才被幾個非洲面具原始又自由的手法給狠狠震撼,再加上梵谷濃麗色彩和高更粗獷畫風的洗禮後,柯里烏爾的美麗假期,讓兩位野獸派先驅創作魂大爆發,催生出數百件油畫、素描和雕像,為接續的秋季沙龍展奠定了基礎。
由於色彩過於濃烈奪目,表現形式極度任性自由,壓根視古典藝術優雅協調品味於無物,起初甚至被秋季沙龍展的某些委員拒絕展出→連專供新銳藝術家發揮的秋季沙龍都受不了,可見有多嚇人。
幸好馬諦斯還算靠譜,也幸好他自己就是委員可以自肥→這是我說的,在他堅持下,三人作品,包含馬諦斯、徳漢與烏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得以在同一展覽空間內同時展出,這樣才能讓觀者被艷麗炫目的色彩緊緊圍繞,強烈襲擊。
==========================
《戴帽子的女人》也在秋季沙龍展品之列,同時造成軒然大波,簡直引燃了整個巴黎。
馬諦斯太太-艾蜜莉1897年於一場婚禮上與馬諦斯相遇,隔年兩人結婚,婚後自己在Chateaudun街開了間女帽店,她曾經是馬諦斯畫作中重要麻豆,至少在1939年大畫家遇上新歡助理兼麻豆-莉迪亞・德爾克特羅斯卡婭(Lydia Delectorskaya,1910-1998)之前是如此。
《戴帽子的女人》中,那頂華麗時髦的帽子便相當符合艾蜜莉女帽店老闆的身份,很有可能就是她本倫親自製作出品,雖說只強調色彩,忽略細節,乍看像是一盤熱帶水果,但我們或許還是可以想像它原來華麗的模樣。
除了帽子,艾蜜莉還戴著講究的長手套,手上拿著一把扇子,這在當時都是時尚標配,如果馬諦斯〝認真畫〞的話,應該會是一幅賞心悅目中產階級巴黎美人肖像畫,但要是那麼按部就班,就不是馬諦斯了。
-----------------------------------
他把艾蜜莉的五官簡化,臉蛋先以黃和綠色系簡單刷幾下,兩道彎彎的眉毛用棕褐線條隨意帶過,理當誘人的雙唇和亮麗紅髮只刷上幾筆橘紅顏料意思意思一下,過分的是,鼻子是綠色的…鼻子是綠色的…鼻子是綠色的…
艾蜜莉身上原來美麗的服飾和背景,也都只用色塊堆砌而成。用這種方式畫女人,不只觀眾無法接受,想必艾蜜莉也很想暈倒,但為了支持丈夫的畢生志業,也只能咬著棉被含淚忍受,繼續〝真愛〞下去→這也是我說的。
風波至此尚未結束,沒有最過分,只有更過分。有人問馬諦斯,艾蜜莉究竟穿了甚麼顏色的衣服?他回答:「當然是黑色啊~」→你說是不是會讓人很想翻桌?
保守派藝評家路易斯・沃克斯勒(Louis Vauxcelles,1870-1943)將馬諦斯等三人畫作與文藝復興雕塑進行比較,並於1905年10月17日在Gil Blas日報上發表評論:〝Donatello chez les fauves ...〞,意即〝(被包圍)在野獸中的多納泰羅〞,從此『野獸派』一詞被廣泛流傳。另一位支持印象主義和象徵主義的藝評家卡米爾・莫克萊(Camille Mauclair,1872-1945)則說這些作品像是〝拿一桶油漆潑向眾人〞。
然而藝評家再毒舌,也無法抑制勢必爆發的新浪潮。
---------------------------------
《戴帽子的女人》標誌馬諦斯朝向更具表現力的風格變化,堪稱是他個人和藝術史上的一大步。
鮮豔顏色、不拘又鬆散的筆觸和〝未完成〞的粗糙質感,加上生動、非自然色彩被使用於所有物體,造成極大視覺震撼,並真切傳達出藝術家的情感特質。另外以不同色塊架構圖形的方式,透露他遵循偶像塞尚〝畫出真實所見,而非他人教你看見〞的原則,如此大膽用色和豪放筆觸更揭示現代藝術對於色彩的定義,以及由塞尚所開啟的現代簡約風潮。
現代藝術因為馬諦斯對於形式與色彩的前衛研究,以及推波裝飾藝術風潮的形成,又再度往前邁進。
==========================
不過畫家終究要混口飯吃求生存,這麼大膽可怕的畫作賣得掉嗎?
還真的有人買,而且是畫展後沒多久,不用等到畫家本倫拜見上帝後。有對來自美國,定居巴黎的藏家-史坦兄妹,李歐・史坦(Leo Stein,1872 -1947)和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1874-1946年)以500法郎買下《戴帽子的女人》。討價還價過程難免,最終還是藝術家獲得勝利,多賺了100法郎。
這對於手頭仍舊拮据的馬諦斯來說確實是很大鼓舞,即使並不是因為買主們喜歡這幅畫,應該是兄妹倆支持現代藝術的成分居多。據說,李歐曾表示這是他見過塗得最胡鬧糟糕的一坨顏料…
另外也有說法指出,史坦兄妹的大嫂莎拉・史坦(Sarah Stein)才是最初購買者。
==========================
因為艾蜜莉頭上那頂帽子太像是一座塞滿了水果、鮮花和鳥類的熱帶叢林,讓某位舊金山藝評家於1928年提出此畫該重新命名為《風景》(Landscape)→那個…藝評家可以不要再來亂了嗎?
==========================
有機會拜訪舊金山市區的現代藝術美術館(SFMOMA),千萬要來跟熱帶叢林〝野獸派太太〞打聲招呼,順便想像一下她一百多年前現身時,嚇壞眾多巴黎倫的風光模樣。野獸派太太身具鎮館之寶地位,通常會在二樓展間入口或顯眼處好整以暇地等著招呼大家。
然後還可以到一樓附設餐廳,由舊金山米其林三星餐廳Benu名廚Corey Lee所開設的In Situ用餐。In Situ菜單基於〝廚房博物館〞理念而設計,主要提供世界各地名廚最經典菜色,等於不用飛遍全球便能享用到眾多名菜。氣氛輕鬆愉快,酒單也很有可看性,這大概是你在西岸美術館裡所能享受到最可口有趣的滋味。
那天一定喝醉了,所有菜色幾乎都點過一輪,結果照片竟然已消失…(自己面壁
#野獸派太太超威
#馬諦斯 #野獸派 #現代藝術
#舊金山現代藝術美術館
#SFMOMA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巴黎軒菜單 在 超級澳門食評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巴黎軒🗺
呢到相片已經光顧兩次🤝
🥢凍鵝肝醬脆皮乳豬伴法式手指餅松露丸子🍡4件$178
噴晒煙出來💭💭
🥢石鍋龍蝦海鮮泡飯伴蝦多士$388
雖然唔平不過足料😅特別之處佢係用脆米,一加湯落去爆曬💣💥2019年特別菜單‼️唔知下年仲有冇⁉️
🥢蒜香黑椒牛柳粒配琥珀合桃$278
份量可以接受⭕️牛柳粒一咬就即刻不停口,一粒接一粒🟤🟤🟤
🥢蜜糖碳烤叉燒$178
通常嚟到呢啲地方都會叫過叉燒試吓
一定唔會失望✔️夠甜夠肥😋
🥢海蜇脆皮手撕雞$238
上面係炸咗嘅雞皮👻
下面就係海蜇雞肉絲同柚子粒🍊
🥢10小時慢煮紅燒牛肋骨$198
真係用咗10小時慢煮 好淋 份量都唔少🥩
🥢酒釀醋香肉末乾燒蝦球伴黃金小饅頭$228
呢個冇咩特別🥴就係炸饅頭加啲肉醬 但係又怪怪地😅好多地方炸饅頭俾佢出色🧐
總括嚟講係一定有下次👏🏼
#macaufood #macaufoodie @ 巴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