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這三隻7公斤以上級別的大貓💪🏻
是說,其實他們都還沒長齊,
緬因貓的體型要長到4、5歲才會停止,
布偶貓則是會長到2、3歲才能成為成年貓。
難怪最近被他們踩踏時,
都覺得壓力特大😂
你們家也有巨貓嗎?
我也想看看你們家的巨貓、大貓、肥貓,
好來平撫一下這幾天那可怕的新聞事件。
#緬因貓iMac一歲八個月8公斤
#緬因貓iBook一歲五個月7公斤
#布偶貓Siri未滿一歲7公斤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布 偶 貓 五個月 在 兒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20
最喜歡的兒物商品TOP 5│ #薰鮭魚親子丼
默默的,專欄來到第20集了!來個兒物特輯吧!身為兒物的創始頭號粉絲,當然買過不少次連線,這次想回顧的五項商品,橫跨了豬寶三個多月大到上一次連線一歲一個月,都是耐穿、耐放,可穿合身、也能oversize耍時尚,堪稱歷久不衰者。
替寶寶購衣常會因成長速度太快、體型變化大,一件衣服穿沒幾次就送人,有的父母就想說「算了~隨便穿穿就好!」別放棄寶寶愛美的權利啊!放心,這幾件都是可以穿至少兩個年度的!下次這樣挑,幫寶寶搭配衣服該是很好玩、很幸福的一件事。
1.藍牛仔寬褲
挑選原因:非拋棄式單品,能讓寶寶至少穿更久;實搭;軟牛仔布不傷肌膚;可反折;鬆緊帶褲頭;經典單寧。
這是在兒物買的第一項商品,那時豬寶才三個多月大,由於他的體型比同齡孩子大,相貌也較成熟,穿上牛仔褲有種穿爸爸的牛仔褲,詼諧的流行感。當他一歲多,終於進化成直立式人類,再穿這件也非常合適,隨性的微寬褲型更明顯了,搭配感更強。
不管在大人、小孩身上,單寧永遠是經典不敗的流行元素,搭個白上衣就夠簡約時尚,而且耐用,或許還能傳承。但幫小孩挑單寧,切記要挑選較軟、有延展性的布料,才不會傷了柔嫩的肌膚。這件和近期選品的「神帥牛仔褲」就非常合格,穿上後要爬要跑,完全不影響寶寶動作,也不磨肌膚。
2.小圓領格子襯衫
挑選原因:好看;版型佳;特別;有巧思;實搭;布料透氣不悶。
這件大約在豬寶四、五個月時購入,一路穿到大。我很喜歡看男生穿圓領襯衫,有種斯文溫柔感,但寶寶脖子還沒夠硬、會站前大多縮著身子,或怕襯衫領刮頸部、悶熱或根本撐不起來,較少有襯衫款,更別說是比一般襯衫更高領的圓領款。
但這件的領口做異質拼接棉質車邊,加上整件布料輕盈、有彈性,穿脫十分方便,領子很完美地落在寶寶肩頸。袖子折起來也不會一整坨卡在手臂上,很適合春秋穿著。噢!扣子是假議題,也就是裝飾。不管搭西裝短褲、牛仔包屁褲、麻料褲都行,穿上就是個小暖男!
3.軟質漁夫帽(黑)
挑選原因:軟質挺布;遮陽;透氣;有風格;百搭;可用很久。
許多父母喜歡幫寶寶戴帽子做搭配,卻忘了注意帽子的透氣性,尤其寶寶怕熱、體溫偏高,遮陽了沒錯,卻悶出一頭汗,若導致濕疹,得不償失。然而,這頂漁夫帽有一透氣內層,可容納頭圍範圍大,不勒頭,確實比其他鴨舌帽或小紅帽還通風。
當初毫無懸念地買黑色,主因黑色永遠是最不搶鋒頭、最好搭卻最時尚的顏色,很適合作為配件的顏色。事實也證明了,隨意穿個白素T+襯衫,或吊帶褲、運動套裝,戴上這頂漁夫帽都瞬間加分,成為有型寶。女寶不用覺得遺憾,就算是格紋洋裝,甚至是米白色蕾絲,都可以搭配這頂帽子,成為森林系小美女。
4.偽海軍領t-shirt(米白)
挑選原因:領子是假的;經典海軍藍;oversize;柔軟不皺;實搭;有特色;不製造麻煩。
我在出清特賣時才買這件,根本相見恨晚!老實說,當初看模特搭配照片覺得還好,實際看豬寶穿上後,不但本人超可愛,拍照起來也很上相。雖然寶寶不用擔心臉大臉小,但海軍領讓肩膀看起來較寬,臉變得小巧精緻,可愛加倍,看起來像個小大人似的。噢,它的oversize是真的設計過的oversize,不是大到會掉肩膀變性感美眉那種over!柔軟棉質,讓人摸了就很喜歡,重點是不會皺,個人非常討厭皺巴巴的衣服,會有強迫症想燙平(所以很難買日系服飾……)。
顏色部分,白是有巧思的白,不是漂白過度的死白,而是類似再生紙那種溫潤的米白,這更有利於搭配下半身,墨綠、卡其、深藍、淺藍;棉褲、麻料、牛仔,都很好上手!
為什麼上述挑選原因之一是「不製造麻煩」?如果這件是認真的海軍領,也就是有一塊布在前面,猜猜會發生什麼事?對正值好奇口腔期的一歲寶來說,那簡直是現成的圍兜兜!不拿起來擦或咬才怪,媽媽崩潰比較快!
5.質感系格紋襯衫/外套
挑選原因:經典格紋;多功能穿法;柔軟飄逸;時尚。
這件媽媽一眼就愛上,但跟爸爸花了些時間討論,主因爸爸覺得稍有宅氣。但相信我,宅的是墨綠色格紋或紅黑格紋(被揍),這種棕色系大格只有暖男氣!這個色調和格子大小的搭配性很強,全扣起來當襯衫,或裡頭隨意穿個tshirt當罩衫,下半身配個簡單的素色褲子或裙子、洋裝,造型一氣呵成。我有刻意買大件,袖子捲一捲,更顯隨性有型。
我想每個孩子都需要這樣一件可當上衣又可當外套的衣服,尤其台灣冬天不是非常冷,這樣的衣服能屈能伸,穿得才夠本。寒流來了就全扣上,裡面穿衛生衣/發熱衣,外頭加個羊毛背心或羽絨背心,戴個小毛帽,女孩兒的話,可以穿黑色或棕色裙,內搭全長褲襪,踩個小短靴,帥妹就是妳呀!
撰文、攝影:薰鮭魚
薰鮭魚│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育有一兒豬寶。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兼差各類文字工作,偶爾韓貨連線,夢想開奶茶廳。專業是文字,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3公斤的肥貓。生活有時很像鬧劇,可能老公太像諧星,薰鮭魚的採訪手記、豬寶的IG: zubaobaoyuan,歡迎光臨。
布 偶 貓 五個月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朱敬一將波頓的回憶錄感想,寫得很好,要簡單了解川普,這個摘要不錯。要了解過去三年台美中關係,、11月大選後川普、拜登當選的可能方向,這是一個好的參考資料
朱敬一的書評
汩羅江畔寫心得 —
評論 Bolton 新書 “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A White House Memoir"
************************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 John Bolton 的新書 "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幾天前上市,實體與網路銷售皆大賣,據報導他的版稅收入大概至少有幾千萬元。該書還沒有中譯版,所以不知道中文書譯名為何。此書撰寫是「敍事序時體」,每一章按國安事件的主題切分,例如土耳其、委內瑞拉、中國等,然後就各個主題,再依事件時序記述其發展。這樣做實為不得不然;因為美國面對的平行事件太多,若同時處理,讀起來會昏倒。
寫書痛批川普,報復性居多
Bolton 在 2018-2019 年在白宮的職稱是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NSA),相當於我們政府體制中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他 2018 年 4 月上任,2019 年 9 月辭職,在職僅一年五個月。NSA 是白宮一級閣員,份量大概與美國國務卿不相上下。NSA 與國務卿都是負責涉外、國安事務,但是由於美國是世界強權,涉外及國安事務的份量幾乎是國內事務的一倍,故 NSA 的重要性幾乎是「左丞相」。
一年五個月任期看起來不長,但是以川普閣員更動速度觀之,Bolton 已經算是任期長的了 (讀者可以與柯文哲小內閣 PK 一下)。Bolton 應該是有做日記或是筆記的習慣,所以他的記載超級詳細。每一次重要會議的開始時間,可以細到「四點十五分」這種刻度,會議的重要出席人員也絕不遺漏。每一次對話誰說了什麼,也幾乎是「可以加引號」那麼精準。所以,我對於書中「記述」的真實性與正確性,幾乎不予置疑。至於偶爾有作者自己的評價,則讀者當然可以自行斟酌。
如果你問,Bolton 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呢?我想一方面是賺錢 (幾千幾萬收入吔!),但是也許更重要的,則是吐一口怨氣,紮實地狠搥川普一拳。你看完這本書就能了解,這一年五個月時間「君臣」之間累積了多少怨氣。最重要的是:老闆川普完全沒有令他尊敬之處,也不尊重閣員。孟子兩千年前的描述是「君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此書讀起來,波頓已經是「必欲揭川普瘡疤而後快」,幾乎是指著鼻子駡。
閣員眾生相,一覽無遺
Bolton 在書裡記載了不少閣員同事,有褒有貶。被他貶抑的包括前國防部長瘋狗 Mattis、現任財政部長 Mnuchin、前駐聯合國大使 Nikki Haley,當然 B 氏駡最多的是川普本人。Bolton 在對話中認同的閣員則包括前白宮幕僚長 John Kelly、現任國務卿 Pompeo。其中,有許多次與川普開會之前之後的「會前交心」或「會後善後」或「如何應付老闆」的對話,都是 Bolton 與 Pompeo 的對談,所以這本書出版之後,我感覺 Pompeo 恐怕會被川普嫌,處境頗為艱難。
多說無益,且讓我將書裡精彩幾句話一一標出,讓沒有時間讀全文的朋友,了解 Bolton 的怨氣。
Bolton 在 50 頁明言,Mattis is our biggest problem。Bolton 說,Mattis 與幕僚在前置討論時從不表示意見,這樣才能在最後階段提出一個「別人沒有辦法仔細評估」的不同意見。如果真是如此,Mattis 這咖其實段數很差,而且玩不久。但是另外一種解讀是:如果國防部長 Mattis 的意見都是在Bolton 主持的會議中講了,Mattis 在川普面前就沒有表現了,而國防部則像是國家安全會議的下轄部會,我想 Mattis 不願意如此。所以,這裡的矛盾,是權力面的,未必是 Bolton 所述人格面的。
在 337 頁,Mnuchin 被 Bolton 形容為擁中 (熊貓) 派。川普說,此人 seemed more protective of US firms that were sleeping with our enemy than of accomplishing the mission we have." Mnuchin 的立場若此,Bolton 不說外界恐怕也不清楚。但是 Bolton 有一點批評我完全同意:美/中之間的衝突,是制度面的,包括中國政府的大量 (黨國不分) 補貼、強迫智慧財產移轉、偷竊營業秘密等。這些因素加起來,形諸於外,才是「貿易順差」等問題。所以,制度是關鍵,貿易只是表相。Mnuchin 老想達成「貿易談判」,拼命阻擋制度問題的討論,擔心那些討論妨礙了貿易談判,這根本是捨本逐末,混淆問題本質。
人權,值幾文錢?
幕僚建議川普對天安門 30週年講話,川普拒絕 (286 頁)。他說:that was 15 years ago (他年代都搞錯,一表相差 15 年,不過不足為奇),who cares about that? 所以天安門死多少人,沒有重要性?Bolton 在288 頁又記載,川普在電話上對習近平說,他可以在新疆建集中營。香港的動亂,川普也主動說,那是中國內政。這些,大概是全書最恐怖的內容。我們從媒體報導以為美國支持香港、譴責新疆隔離,但是 Bolton 說,那不是川普本意。台灣媒體報導了與台灣有關的內容,Bolton 在 286 頁說,川普已經放棄了敍利亞的庫德族,台灣會是下一個嗎?
我想,事情的關鍵,不在於台灣是不是只有「筆尖」大小,不是庫德/敍利亞/台灣/香港/維吾爾之間權衡輕重的問題,而是川普本人的「價值觀」。B 氏批評 (120 頁),川普沒有整體國際戰略,看問題只看零零散散的點 (archipelago of dots)。就川普而言,國際事務像是「一筆筆的不動產交易」。有些人用「生意人」描述川普,我覺得有點羞辱千千萬萬做生意的人。生意人其實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關懷。我認為比較正確的描述是:川普錯誤地把國際政治與世界運作,視為一筆筆「買賣」。所謂「美國優先」,其實就只是看「美國年度損益表」。這,才是真正的麻煩。
正因為一切都只看「損益表」,所以 NATO 川普就只盯著 NATO 預算吵,一直要逼德國多出錢。德國是應該多承擔責任,但是不能把事情搞成「你們敢不出錢,我美國就退出 NATO。」難道 NATO 是個買賣?Bolton 在134-135 頁記載,川普要求歐洲諸國增加 NATO 經費,但是不順利,於是打算在 G7 會議時宣布美國退出 NATO。這麼天大的事,事前完全沒有與國安顧問及任何閣員討論,好像只是一件房地產交易的 counter offer,Bolton 失望也害怕,已經打算辭職了;那時他才上任三個月。幸好,G7 會議發言前幾分鐘,川普問 Bolton:Are we going to do it? Bolton 回答:Go up to the line, but don't cross it。川普後來沒有越線,但 Bolton 此事應該已經嚇出一身冷汗。
美國與盟邦關係極差
川普不喜歡多邊組織如 WTO、NATO、WHO,這大家都知道。但是,不喜歡多邊組織,並不表示凡事都要「單邊硬幹」。然而川普就是喜歡單邊硬幹,像是「蝙幅俠」,而不是「豪勇七狡龍」。過去三年,美國得罪了許多盟邦,部分原因是川普的單邊硬幹,部分是因為他的嘴巴。
川普批評歐盟:EU is worse than China, only smaller (98頁)。他這句台詞在不同地方講過多次,我也聽說過,我相信歐洲國家一定聽過,外交上傷害很大。132 頁,川普說 EU 輪值主席 Junker "as a vicious man who hated the U.S. desperately" (132頁)。這話應該也漏到歐盟耳中。EU 對美國這樣駡盟友,極為反感。
不只對盟邦,他對閣員也是極為粗暴。在全書中,不斷有閣員離職,川普從來不讓閣員自己宣布請辭,而永遠是他搶先在 Twitter 上宣布別人「被請辭」。有些閣員情緒激動,川普完全不在乎。 幕僚長 John Kelly 被川普羞辱,氣壞了 (216頁)。他會後對 Bolton 說:I've commanded men in combats, and I've never had to put up with this shit like that." Kelly 是陸戰隊上將,兒子作戰陣亡。會後,K 赴兒子墓地平復心情,然後辭職。什麼叫「視如土芥」?斯之謂也。
川普在週末急著趕走 Mattis (186 頁)。幕僚提醒:快到聖誕節了吔!川普說:下週一才聖誕節,執意在這個週末攆走人。這不是刻意給自己找敵人嗎?也因為如此,Bolton 精心設計離職,比川普 Twitter 早幾個小時宣布辭職,也是用 Tweet。內閣大臣賭氣若斯,恐怕史上少見。
對川普人格,極為不滿
Bolton 全書一再敍述川普的人格瑕疵。第 6 頁,Bolton 說川普 always bizarre。扣除書首標題之類,第 6 頁其實只是正文第 1 頁,就開火了。在 12 頁,Bolton 引述 Charles Krauthammer 曾經對川普的批評,說他的行為 behavior as that of an eleven-year-old boy。但是後來Krauthammer 又修正,說 "I was off by 10 years"。所以,只有 1 歳的水準?我們都知道,1 歲小孩最需要的協助,就是「擦屁股」。這大概是 Bolton 的意思吧。
在 38 頁,川普提到,對外,白宮經常要演 good cop/bad cop 的戲碼。Bolton 說,當然是總統扮 good cop 囉。川普回:the trouble is: we've got two bad cops。所以,川普完全攔不住自己的嘴巴,這樣就根本就沒辦法演戲了。川普說他是個說話的人,「我喜歡說話」。Bolton 描述 (86頁) 例行情報簡報,川普根本沒有用心聽,後來變成他自己講的時間更多。再後來,川普把 security briefing 改為 2 週一次 (209 頁)。但是每次還是他在講,而且內容與 security 無關。
這頗像李登輝會客。某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Gerald Debreu 來訪,拜會李總統,計 61 分鐘,D 氏只講了 2 分鐘,李講了 59 分鐘,對諾貝爾獎得主大談經濟發展論。D 氏後來說,If I knew this, I really had other better things to do.
總統,經常打臉閣員
美國商務部宣布對 ZTE 的制裁 (170),川普很怒,然後就宣布暫緩,並且打電話給習近平示好,因為他想與習大大維持好關係。Bolton 認為,這是閣員依法辦事,總統怎麼可以對依法行政的官員開駡。這一點,台灣原先恐怕不知原委,以為是習近平打電話給川普。如果如 Bolton 所描述,是川普主動打電話去,這值得我們警惕。Bolton 批評川普:he has "difficulty in separating personal from official relations".
川普要關閉美墨邊界 (213頁),幕僚指出此事株連廣大,有種種困難。川普大怒,說 It's like a movie theater when it is filled。邊界每天早上晚上都有通勤進出、物流貨流等問題,怎麼會與電影院太擠相提並論?國土安全部長事後就走人了。
川普也想對華為放水 (282),國安人員都非常火。最後美國沒有放水,不是因為大家說服了川普,而是因為川普發現中國想拖延談判,期待 2020 變天。所以,川普對華為的強硬,是因為老共希望混過 2020。他修理華為,似乎是冲冠一怒為自己。這一點,台灣事前也不知道,也要警惕。
如果打臉閣員是基於判斷,也就罷了。經常,川普顯示出他的常識匱乏。川普說 (210頁):it would be cool to invade Venezuela。閣員一大堆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都知道兵凶戰危,入侵委內瑞拉這叫做 cool?川普問 (121頁),"Is Finland a part of Russia?" 這呼應前述 11 歲還是 1 歲?Bolton 說,川普每天中午才上班 (208頁)。咦?與台灣的誰很像?
官場鬥爭,哪裡都一樣
Bolton 赴日本安排川普訪問的前置 (120頁),川普問:你為什麼要先去?B 氏對這個問題頗感困擾,後來問 Kelly,為什麼老闆這樣問?K 說,他擔心 you upstage him。總統出國訪問,怎麼可能沒有前置作業?擔心幕僚影武,明白說就好啦?但是老闆問這個問題,Bolton 應該知道川普不好伺候了。我在 2003 年卸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之後,就立志「此生絕對不再做副手」。伺候難伺候的老闆,真的比什麼都難。川普年紀與 Bolton 差不多,川普外面聲望也不好,其難伺候尚且如此。如果川普比 Bolton 大上 20 歲,又是諾貝爾獎得主,那 Bolton 才會真的痛苦。
川普阻礙華為、ZTE 制裁,影響烏克蘭調查方向,對付 Biden 之子,要邀請神學士代表到大衛營,應該都是 Bolton 辭職的導火線 (381-427頁)。Bolton 的說詞很委婉,但是他對川普所為不以為然,已經呼之欲出。
但是真正把 Bolton 與 川普之間關係弄緊張的,還是有人咬耳朵。這,就是權力鬥爭。紐約時報等媒體經常刋出一些內幕,有人向川普說:「好像是 Bolton 漏的喔。」Bolton 出差依慣例坐空軍的專機,也有人去唸:「波頓不跟閣員一起行動,因為他有自己的飛機喔」。這一類的咬耳朵,據 Bolton 說是 Mulvaney 所為,但是誰知道呢?古今中外一樣,宮廷鬥爭永遠是精彩戲碼。Mulvaney 也厲害,現在外放愛爾蘭做特使,遠離權鬥核子武器範圍。
國安顧問該扮演什麼角色?
整體而言,我對於美國的國家安全體制,是高度肯定的。有兩個案例:1)Bolton 草擬的 cyberspace 攻防作業要點,由川普簽署。對於網路攻擊美國的行動,不但偵測,而且回擊。我認為這非常值得台灣參考。我不很了解,網攻如果來自臨時的設備,回撃要怎麼做?2)Bolton 的角色扮演相當稱職,國際經驗與視野豐富,專業判斷頗為到位。整本書中,他沒有任何議題分析我持不同判斷。我認為台灣的國家安全會議,遜色多了。
Bolton 知道如何抓緊組織、如何善用常任文官幕僚。Bolton 也有精闢的戰略視野,不會陷在傳統官僚體系的框架裏。美/中對峙能夠打成今天的局面,Bolton 絕對居首功。他離開之後到 2020 年 11 月大選前,希望 1 歲或 11 歲的男孩,不要鬧事才好。
https://youtu.be/2QIZO5t12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