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父親的掌控 🇺🇸
「解救布蘭妮...剩下最後一哩路?」纏訟許久的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監管案,在近日出現重大轉折。8月12日,根據洛杉磯法庭文件資料,布蘭妮的監管人、也是她的父親傑米·斯皮爾斯(Jamie Spears)雖然不太情願,但已同意將會在「適當的時候」辭去他擔任女兒監管人的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他將沒辦法監管、支配布蘭妮的財產。
目前,布蘭妮的兩位監管人──一位是她的父親、一位是由法官指定的財富管理公司Bessemer Trust company──雙方都因為前陣子布蘭妮在聽證會上的爆發性證詞,已宣佈辭職或將要辭職。
未來布蘭妮的監管人是誰還尚未確定,必須交由法院判定。對布蘭妮來說,最糟的狀況是法院評估後依然指派新任人選、或者交由她的醫療團隊接手;而最好的狀況,則有可能是法院經過評估後,認為布蘭妮的身心狀況已不需要他人監管,則可直接終止監管程序。
布蘭妮與其委任的好萊塢王牌律師羅森加特(Mathew Rosegart)的最終目標,也是希望能夠將整個監管案在此畫上句點,讓她重新拿回自由。本次父親傑米的辭職宣言,正是解救布蘭妮的一個重大里程碑,未來是否有機會成為僅剩的最後一哩路,就看接下來的法院裁定。
從2008年開始,布蘭妮因為身心崩潰,遭到父親在加州法院判定聲請監管程序之後,已經過了13年。在此期間,布蘭妮曾多次控訴父親與他聘用的醫療團隊「濫用監管」,包括違反她意願迫使她巡演工作、強制在她體內安裝避孕器、要求她接受精神治療、並剝奪她支配任何財務的權利等等。
雖然布蘭妮的父親傑米在2019年,就已經辭去個人保護人的職務,將監管任務交給她的醫療團隊,但在那之後,傑米仍繼續負責管理她的財務。不過,儘管願意退讓,但在傑米的這份法庭文件中,他依然不斷強調了這份「辭職可能宣言」辭得並不大情願。甚至認為自己現在的情況「已成了大眾攻擊的目標」、迫不得已才必須過渡給新的監管人。
他的律師提到:「事實上,並沒有足夠的實際理由來說服斯皮爾斯先生應該暫停身為遺產管理人的職務(中略)斯皮爾斯先生變成了(大眾)無理攻擊的目標,他不認為此刻繼續擔任保護人,符合她的最佳利益。 因此,即使他必須對這份不合理的請願書提出異議,但斯皮爾斯先生依然打算與法院和他女兒的新律師合作,為了轉讓給新的保護人做好準備。」
「眼下看來,將責任過渡給新的保護人,是最符合斯皮爾斯女士的最佳利益的決定。不管未來他的正式頭銜是什麼,他永遠是她的父親、也將永遠無條件地愛她。」
在上星期,在洛杉磯法院外就聚集了大量的粉絲和支持者關注相關法庭消息。今日的文件發布後,不只布蘭妮本人十分高興,在自己的instagram上發表影片,表示自己將要脫離父親掌控,「得到自由了」;更有許多長年以來支持「解救布蘭妮」的粉絲們十分感動,紛紛留言恭喜她。
在上個月,布蘭妮終於能夠親自委任自己的律師,她聘用了好萊塢的王牌律師羅森加特,羅森加特對此也樂觀表示,12日的這份法庭文件象徵著「布蘭妮的重大勝利,也是走向正義的又一步」,他也同時敦促傑米應該立即辭職。另外,針對過去13年來,布蘭妮遭父親監管期間受到的種種不公平待遇,羅森加特也補充:
「我們期待法院未來能夠積極調查斯皮爾斯先生、和其他人在過去13年中對她所做的行為,以及他從布蘭妮身上獲利的數百萬美元,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很快看到他對這些事情的證詞解釋。」
photo credit:(1)路透社/7月底洛杉磯法庭外的聲援者;(2)美聯社/7月14日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的布蘭妮聲援者。(3)美聯社/2004布蘭妮的演唱會;(4)法新社/聲援者與看板
#美國 #小甜甜布蘭妮 #解救布蘭妮 #BritneySpears #FreeBritney #US #Hollywood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布 萊 頓 宣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何處,全由我們自己決定,而我們的選擇也會影響生命旅程最終的樣貌。
無論我們身處的外在世界多麼失控或折磨人,我們都能徹底掌握自己的焦點要集中在哪裡。
只要覺得突然或經常感覺失衡,就可以透過思考自己擁有哪些「資源」來重振旗鼓,像是回想一些重要時刻、人物、地點或與自律神經系統相關的經驗(通常是休息的時刻),例如,你可能會回想起能帶來平安、喜悅情緒的畫面或回憶;也可能注意到其實周遭並沒有任何立即性的危機:至少此時此刻,並沒有地震、官司已經休庭、手術結束了,或是補助已經申請完成等等。如果你讓自己休息片刻,神經系統就會平靜下來並自我調解,心跳會減緩、呼吸不會那麼急促,腎上腺素也會慢慢恢復正常。在這種時刻,就能提醒自己重新建立體內平衡。
摘錄自《#創傷照管》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今天晚上要談靜心,而靜心是注意力的練習,所以特別分享這本書的這篇文章。這本書本身是2020年得獎的好書,重點在試著教導助人者如何排解自己的創傷。
從上面的摘文可以看到,回到當下,可以是一種能力或資源,可以帶來平靜,這也是我們昨天直播討論的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472008306433911
祝願您,能適當引導我們的注意力,因為那能形塑我們的世界!
... ... ... ... ... ... ... ... ... ... ... ... ... ... ...
我把自己的焦點放在何處?
【文/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清楚明白自己將焦點放在何處,能讓我們了解,原來自己完全能自由選擇如何與生命中的事物互動。
最近一次在墨西哥旅行時,我再次領悟到這一點。我當時試著學衝浪,並透過這個體驗明白對於多數衝浪愛好者來說,為什麼衝浪近乎是一種宗教、哲學與生活方式。我驚嘆地理解到,原來衝浪不只是讓我們征服海浪,也象徵我們能夠在生命中掌舵。
試想你在廣闊的汪洋中試圖追浪,你可以因為大浪很遙遠,或是海浪潰散的方向不對而氣餒,也可以選擇停下來注意晴朗的藍天和陽光,以及身邊環繞著一群同樣熱愛等候浪頭的陌生人。接著浪來了,而你完全無法掌控,海浪一波波湧現,無論是在衝浪或是生命中,你都無法決定海浪的大小、潰散的位置及間隔。你只能選擇自己要專注追哪一道浪。
接著,你只能用盡全力放手一搏。有時候非常順利,讓你能盡情享受衝浪;然而大多數時候,你都只能在浪頭上堅持一下就會跌下來;還有些時候衝浪變得困難不已。在這些時刻,就如同在人生中,你想選擇把焦點放在你乘浪前行,盡情享受追逐的下一道浪,並為了自己還能夠去追浪而感恩?還是要藐視自己,埋怨自己不夠強壯、怪罪海浪、抱怨其他衝浪玩家,或者認為只要換一塊衝浪板,你的衝浪體驗就會截然不同?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何處,全由我們自己決定,而我們的選擇也會影響生命旅程最終的樣貌。
印度醫師與心靈導師狄帕克.喬布拉的教導風靡全球。他說人生就像是慢慢展開一系列場景,而我們隨時都在選擇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擺在哪裡。我們可能習慣注意負面、痛苦且帶來麻煩的事件,必須努力克制自己才能轉移焦點,並真正以嶄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拳擊手「颶風」魯賓.卡特有次對幫助自己洗清罪名、脫身冤獄的萊斯拉.馬丁(Lesra Martin)說:「超脫我們身處的困境很重要⋯⋯我開始寫作時,發現自己不僅僅是在述說一個故事。每當我坐下來寫作時,就能超脫身處的囹圄,超越四面圍牆,在整個紐澤西州遨遊。我彷彿可以看見曼德拉在獄中撰寫著作;還有政治活動家休伊.牛頓、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雨果還有埃米爾.左拉。非常神奇⋯⋯」無論我們身處的外在世界多麼失控或折磨人,我們都能徹底掌握自己的焦點要集中在哪裡。以新的方式形塑感官經驗,可以改變我們的生命。
…
我選擇把焦點放在我那一天完成的事情上,專注在順遂的事情、確實發生的改變、實際推動且我真正做到的事情上。至於其他事情,我在那天結束時就將它們拋諸腦後。──社區醫療診所小兒科醫師
…
在實務上,可能得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調整看待事情的角度。有時候得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有時候則要退一步思考。如果服務對象不幸逝世,你得想想那些存活下來的人。如果拯救全世界的念頭壓得你喘不過氣,最好把重點放在你可以為個人提供什麼幫助。
Street Yoga是奧勒岡州波特蘭的一個機構,專門教導青年遊民與照顧這些人的服務者,透過瑜伽、冥想來促進身心健康,且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到永遠都不夠努力,所以在制定新的使命宣言時十分小心。即便這些無家可歸的青年提醒他們現實多嚴峻,他們依然找到了觸手可及的目標:「Street Yoga致力確保所有人都能與他們自己的身體、心靈與社群自在共處,讓人人不再感到無家可歸。」
在身體經驗創傷療法領域中,「建立資源」(Resourcing)是一種協助訓練焦點的明確方式。只要覺得突然或經常感覺失衡,就可以透過思考自己擁有哪些「資源」來重振旗鼓,像是回想一些重要時刻、人物、地點或與自律神經系統相關的經驗(通常是休息的時刻),例如,你可能會回想起能帶來平安、喜悅情緒的畫面或回憶;也可能注意到其實周遭並沒有任何立即性的危機:至少此時此刻,並沒有地震、官司已經休庭、手術結束了,或是補助已經申請完成等等。如果你讓自己休息片刻,神經系統就會平靜下來並自我調解,心跳會減緩、呼吸不會那麼急促,腎上腺素也會慢慢恢復正常。在這種時刻,就能提醒自己重新建立體內平衡。
我曾和一位專業治療師表示,持續咳嗽讓我的壓力非常大,而他分享了一個簡單卻十分實用的方法來改善我的狀況。與其全神貫注在靠近我前胸位置的疼痛,他說:「不如將焦點放在背部。你的背部感覺如何?另一個肺的感覺又怎麼樣呢?」我們可以在精神上努力提高平靜、平衡的感覺,越常練習專注於當下,並鎖定我們的內在與外在資源,遭遇急性或持續性的壓力時,就更懂得如何照顧自己。
當我們明白,原來只要刻意選擇將自己的焦點擺在何處,就能改變周遭環境和生活互動的方式,並從中汲取極大的力量。這種做法來自科學家丹尼爾.席格與佛教僧侶傑克.康菲爾德,他們將最新的腦部生理學研究與最古老的正念禪修結合在一起,並認為我們投射注意力的方式,會以特定程序觸發腦部的特定區塊,最終導致腦部發生結構性變化。
也就是說,隨著我們花費時間好好練習控制自己的焦點,原先只是暫時性、刻意營造的正念狀態,最終會成為穩定的精神特徵。就算試著導正覺察焦點的努力看起來微不足道,也能對生活經驗產生極大改變。曾受過醫學訓練的美國哲學、心理學先驅威廉.詹姆士曾說:「只有我願意關注的事物,才會成為我的經驗。」
多年前,西雅圖的環保住宅中心付之一炬,這個單位原先提供了再生、永續與綠建築材料的寶貴資源,卻在一夕間全毀,且至少有段時間無法回復。然而,在火災發生後,透過這家公司送出的明信片,明顯看到他們面對困境的態度十分豁達。
……
試一試
一、試想你在工作中面臨的艱難挑戰,寫下讓你感到處境艱難的三個原因,再寫下這個狀況令你感恩的三件事。看看自己的清單後,捫心自問:「我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哪裡? 為什麼?」
二、花一天的時間努力留意自己內心的旁白。你是在看到半杯水時,覺得杯子半滿而知足,還是會認為半空而不滿意的人? 你能夠換個角度看事情,以至於保持知足的心境嗎? 還是你傾向始終不滿意周遭的一切?
三、找一面鏡子,然後站在前面看看鏡中的自己。留意你腦海中閃過的前三個念頭。你認為這些念頭是正面、慈愛、和善的嗎? 如果不是,那就再試著做一次。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創傷照管》
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52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52-B
金石堂★選書 https://bit.ly/T0400052-K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布 萊 頓 宣言 在 拉拉手在一起。兩位太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老王從小是個愛閱讀課外書籍的人,學校的書不知為何怎麼都讀不好,上課老是打瞌睡,放學後倒是很喜歡往書店,圖書館,甚至夜市裡的小書攤也是我喜愛待的地方,還記得一個暑假可以把圖書館的借書證蓋上許多章,整天抱著書讀,沒有吃飯也沒關係。(真是體現廢寢忘食)
等到出社會賺錢以後,不論工作多忙,床邊,隨身包裡,總是會有書,
(太太還為了讓我出門不帶書把我的包包都換小包)
家裡的IKEA 書櫃不堪重量,壓歪了再換,不論我在世界各地工作或旅行,書店一定是我會去的景點,帶回來的紀念品也一定有書。五年前和前任在北京分手的淨身出戶,行李一半是書。
以前王老爹看著我的書櫃都會覺得我浪費錢,看完了的書再次翻閱的機會也不多,但就是捨不得,算一算真的會嚇到,以老王當年賺錢的速度,上百萬的買書錢真的是黃金屋了。(要是當年都拿去買台積電現在是否閒雲野鶴了哈
但閱讀習慣倒是他以身作則的身教,我們父女兩過年就是各自看各自的書,一個農曆年可以讓我看完幾本小說。
後來是真的練習了斷捨離,將書櫃裡幾百本幾百本的書捐給需要他們的人手上。
如果今天有個題目問我 看書有沒有讓我更富有?一定有。
不然我不會如此低級搞笑還可以那麼讓太太喜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今你的氣質裡,藏着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今年的國際書展因疫情再次取消,老王有許多從事文化出版的朋友感到挫折,為書展辛苦那麼久,卻得到這樣的結果。大家都在練習跟這個疫情生活,老王也是。
那,能支持他們的方式就是繼續閱讀,再把書買好買滿!
#太太不要罵我家裡書又堆滿滿了
太太在圖書館的表情就是沒有在餐廳好😆
之前有粉絲問過老王看了哪些書,附上2020年老王的閱讀書單
#2020閱讀書單
1.心念的力量 The Dalai Lama’s Cat3 David Michie
2.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李崇建
3.達賴喇嘛的貓 The Dalai Lams’s Cat 1 David Michie
4.時間的陷阱 楊定一
5.轉變之書 威廉.布瑞奇
6.禪學的黃金年代 吳經熊
7.愛對了,用正念滋養的親密關係,最長久 一行禪師
8.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人生整合課。如何過你想要的人生 Steward Friedmann
9.劇本 影視寫作的藝術 技巧和商業運作 Richard Walter
10.李國修 編導演教室 李國修 黃智凱
11.編劇與剪輯 高鳴晟
12.心經 章成
13.週轉愛的人 趙翠慧
14.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陳立飛
15.跟TED學說故事,感動全世界 Carmine Gallo
16.駕馭金錢 Money, Know more Make more Give more Rob Moore
17.好萊塢劇本策略 (電影主角的23個必要行動) Eric Edson
18.讓時間陪你慢慢變富 李笑來
19.超棒電視影集這樣寫 (Writing the Tv Drama Series) Pamela Douglas
20.變老的勇氣 岸見一郎
21.如何在鏡頭前表演 托尼 巴爾
22.紅頂商人 高陽
23.覺醒的你 麥克 辛格
24.人生成敗的靈性七法 Chopra
25.微小記號 王聰威
26.吃飽睡飽人生不怕 瞿欣怡
27.鬼地方 陳思宏
28.真實的幸福 Martin 賽利格曼
29.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 褚士瑩
30.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褚士瑩
31.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查爾斯韓第
32.大象與跳蚤 查爾斯韓第
33.旅行與讀書 詹宏志
34.走在夢想的路上 謝哲青
35.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Ken Blanchart
36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Designing Your Life Bill Burnette
37.超覺靜坐的力量
38.防彈飲食 The Bulletproof Diet Dave Saprey
39.超強人脈術 本田直之
40.他們為什麼活到99 (史丹佛百年調查
41.投資人宣言 威廉 伯恩斯坦
42.我如何真卻理解世界 Hans Rosling
43.賺錢,也賺幸福 : 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 麥可.勒巴夫(Michael LeBoeuf)著
44.人生勝利聖經 : 向100位世界強者學習健康、財富和人生智慧 提摩西.費里斯(Timothy Ferriss)著
45.守衛你的情緒界線 : 溝通減壓法十招,讓人際關係不再左右為難、疾病不上身 /賴宇凡著
46.柏拉圖和笛卡兒的日常 : 法國資深哲學教師的17堂思辨課 愛蓮娜.派基納(Hélène Péquignat)著
47.如果柏拉圖也有Podcast : 20位古希臘哲學家給現代人的生活思辨 馬克.維農(Mark Vernon)
48.快樂,多10%就足夠 : 一個明星主播如何解除壓力、停止自我批判,並保持正念的靜心之路 丹.哈里斯(Dan Harris)
49.用12個習慣祝福自己 褚士瑩
50.企鵝都比你有特色 -給自己的10堂說話課 褚士瑩
#大家有好書請留言推薦給老王
#居然看了五十本歡迎出版社送書給我幫你推廣哈
///
▲ podcast l #兩位太太
🌈 #兩位太太IG追起來 🔍 twotaitai
www.instagram.com/twotaitai/
布 萊 頓 宣言 在 倡導運動平權體育署.IWG簽署女性運動宣言2020-12-02 IPCF ... 的推薦與評價

... 布萊頓 暨赫爾辛基女性與運動 宣言 ",體育署表示,將女性運動平權精神,從婦女延伸到社會、學校與青年等運動領域。 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表示,透過這次 ... ... <看更多>
布 萊 頓 宣言 在 謀殺集團線上看- 恐怖片 - Gimy劇迷 的推薦與評價
... 頓,丹尼·麥卡錫,Norah,Murphy,塞萊斯特·奧利瓦,Chandu,Kanuri,Emily,Rachel,Gordon,本·布 ... 宣言,侯長榮,賀鏹,陶海,韓昊霖,董顏,廖慧佳. 40集全 · 飛狐 ... ... <看更多>
布 萊 頓 宣言 在 社團法人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與@中華奧會@教育部體育署和其他國內27個體育團體共同簽署了「2014 布萊頓暨赫爾辛基女性與運動宣言」 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促進更多人對女性運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