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問:創造世界一天四首Rachmaninoff 協奏曲演奏紀錄、2020年台灣古典音樂會場場Sold Out的女王:陳毓襄》
本週《茜問》創世界紀錄鋼琴天后- 陳毓襄【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gNzrwX
她是我在2020年的人生驚喜,也是台灣2020年古典音樂界令人難忘、感動、不斷創紀錄的鋼琴天后。
是的,她非常美麗,一點也看不出已經五十歲。但她的年齡不呈現於外表,卻沈澱於她近四十二年的音樂技巧、音色掌握、純淨又戲劇性的鋼琴演奏能力。
認識陳毓襄的人都知道她充滿了毅力。但她同時擁有極好的音樂教養,這並非自然而然。所謂好的音樂教養不是音樂的技巧之外,而是包括音色之美,包括一個音樂家必須具備的優雅氣質,尤其音樂家對人生及藝術的真誠。
所謂音如其人。
她常常笑稱自己的音樂之路,是從搭牛車開始。父母不只沒有任何概念期盼她成為鋼琴家,甚至學琴之事,都是她主動向父母要求的。
九歲至美國,也不是爲了栽培她,而是哥哥。她的家世沒有任何顯赫,就是疼孩子的小康家庭。至於尋覓好的鋼琴老師,一路都是靠小小的她,對於自我已經有非凡的期許。
沒有人鞭策、施壓,她在美國從兒童組、少年組、到青少年組一路得全美鋼琴冠軍。
如果陳毓襄有個好運氣,除了老天給她的才華之外,是她一路上幾位鋼琴老師給她的特殊教養。
高中時她參加全美青少年組比賽,英文報紙刊登如果Edith Chen(陳毓襄英文名稱)再度得冠軍寶座,她將創下紀錄。
那一次她的老師把報紙藏起來,要求她的父母不要讓陳毓襄看到。
因為站在純淨的對面是虛榮,而虛榮的品格正是一個音樂家最大的忌諱。純淨,不誇浮,是一個好鋼琴家的基本條件。
回想起來,即使事隔三十多年後,2021年一月底陳毓襄再創了世界紀錄,同一天下午及晚上,彈奏四首Rachmaninoff 協奏曲:陳毓襄感受到的不是榮譽、更非驕傲:而是我辦到了!尤其不到兩個星期接下任務,她卻做到全世界鋼琴家未曾創下的歷史紀錄。
而且她不儘是順利彈完,當天剛從美國Curtis 趕回來聆聽的鋼琴家劉孟捷全場結束後,告訴我:She is so powerful !她彈得如此出色,而且幾近完美,尤其終場Rachmaninoff 3。
去年八月中起,台灣開始可以有大型音樂會,八月底陳毓襄開始馬拉松式的演奏會,場場爆滿Sold out。曲目從Rachmaninoff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李斯特全套超技練習曲,Rachmaninoff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沒有一場演出是容易的,直到到2021年1/30,她又創下紀錄,連續一天內彈奏Rachmaninoff 1.2.3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1/31再彈奏柴一。
這麼短的時間,考驗一個鋼琴家什麼?
第一個當然是平常的準備。如果不是天天練習自律甚嚴的鋼琴家,根本辦不到,甚至手會因此終身受傷,變成肌腱發炎的患者,從此以後只能彈奏小品慢曲。
第二個是毅力。陳毓襄除了平常每日練習鋼琴至少六小時之外,她是一個不認輸的女人。「女」及「美麗」這兩個符號,加上亞裔,以及出生官方不重視古典音樂的台灣,這些一直都是陳毓襄一路走下來的障礙。她向來不服輸,也不願被此打敗。
她不是沒有挫折。她的恩師Bryan Janis,也是美國冷戰時期派至蘇聯演出的美國國寶級鋼琴家、也是Horowitz 生期惟一主動收的神童學生,曾經介紹陳毓襄至巴黎見一位著名的歐洲音樂經紀人。結果那位經紀人只看她一面,根本不聽她彈鋼琴,即主顴的認為Bryan Janis會介紹她,因為她是一個「Pretty Woman」。
今年一月底她創紀錄的Rachmaninoff 演奏,原本國台交邀請的是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最著名的冠軍得主馬祖耶夫。票已近售完,突然因為疫情,馬祖耶夫進不了台灣:於是擔任駐團藝術家的陳毓襄臨時接下任務。她答應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只覺得這是自己對國台交的義務,結果練琴及Rehersal時,才意識到自己的手可能受傷。她一度想退卻,後來還是毅力與榮譽感支撐了她。
她想向台灣觀眾証明不要外國人已經輕視台灣音樂家,台灣人自己還要永遠只相信外來的和尚,外國的鋼琴家才是大師。
從17歳開始,陳毓襄即愛上俄羅斯音樂,尤其Rachmaninoff 3。為了拜師學藝,她不惜一切,先找到Horowitz 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同門同學,接下來拜師Bryan Janis。我們笑她,如果當時Horowitz 還活著,她可能每天會跪在他家門口,只為拜師學藝。
20歳,陳毓襄茱莉亞音樂學院尚未畢業,一個人拎著皮箱,征戰莫斯科。一個月後,她連闖了三關,進入決賽入圍。
23歲她獲得波哥雷里奇鋼琴大賽冠軍🏆⋯⋯那是90年代,全球惟一沒有年齡限制(蕭邦大賽28歳),獎金最高的鋼琴大賽。她以為自己是去見識場面的,尤其看偶像波哥雷里奇,結果得了冠軍:並且被波哥雷里奇夫婦收為弟子。他們教她一種完全不同的指法,如少林武僧的功夫,以丹田呼吸、下腹部使力,貫穿手臂,重音不噪,輕音深沉又優雅潔淨。
許多人以為陳毓襄的身材是健身房運動出來的,其實是這套運功演奏的方法,已足以使她彈奏一小時,全身大汗淋漓。
台灣最出色的樂評家焦元溥從高中即認識陳毓襄,他曾經感嘆.我的鬍子都白了,為什麼陳毓襄卻愈來愈年輕?尤其他最佩服陳毓襄的鋼琴技巧不斷的進步。
一般鋼琴家二十五歳是一個門檻,沒有得大獎,即Out。三十五歲體力高峰過了,就開始走下坡。很少音樂家可以不斷的進步,超越自己。焦元溥特別推崇陳毓襄,沒有驕傲,只有埋首苦練,並且嚴格要求自己。
陳毓襄第一次彈鋼琴,坐著牛車:關於她人生的鋼琴故事,也是一牛車。
這一集茜問採訪間是二月初,剛剛創世界紀錄的陳毓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這位傳奇人物的故事及她對Rachmaninoff 音樂及蕭邦⋯⋯等鋼琴演奏想法,可以下載訂閱:文茜.毓襄.元浦古典藝想。我只是分配時間,但你們可以聽到兩位國際級的演奏家及樂評家,對古典音樂深入淺出精彩的介紹。
本週《茜問》創世界紀錄鋼琴天后- 陳毓襄【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gNzrwX
帕 格 尼 尼 主題 狂想曲 故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和最優秀又善良的人在一起談音樂,你會變得Super快樂》
自2/22起開始一個新工作任務,與陳毓襄、焦元溥一起錄製Podcast ,一系列介紹古典音樂。從作曲家,作品與時代,歷代大鋼琴家如何詮釋其作品,及彈奏者的心境。
我們只錄影兩集,已經笑話百出。
我們三人一致同意先錄Rachmaninoff 十講。焦元溥的博士論文題目即為Rachmaninoff ,他如數家珍談了Rachmaninoff 每個作品的創作歷程。而陳毓襄是被公認台灣及美國西岸Rachmaninoff 彈得最好的鋼琴家。
第一、二集聚焦Rachmaninoff 最受大眾熟悉囑目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焦元溥本來開始談到其中12-13變奏,接著為什麼會出現第十八變奏這一段⋯⋯中途我故意問了一個問題:這個一臉嚴肅,有時候臉像棺材店老闆(當時的樂評)表情臉龐的人,為什麼會寫出如此浪漫、纏綿、悲傷、離別,卻在某些小段落氣勢磅薄,像李商隱,又像長恨歌的曲子?
焦元溥的回答非常具備時代詮釋。Rachmaninoff 出生浪漫主義的高峰時期,他又來自俄羅斯。雙重背景形塑了天才作曲家的風格,而為了有別於一般的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家,他的彈奏刻意很Straight!在一個工整的結構下,表現出音樂章節的多種表情。
不過,當焦元溥說:其實Rachmaninoff 很英俊、陳毓襄也完全贊同時,我不知鬼使神差地發生什麼事,突然把原本慢慢喝咖啡的優雅,破壞殆盡,一口咖啡☕️嗆傷氣管⋯⋯直接噴灑在焦元溥平日非常用功注記的筆記本還有衣服上。
我很不好意思,他們倆人倒是爆笑。陳毓襄的舞台訓練使她沒有停頓,繼續談論她為何如此喜愛Rachmaninoff ,甚至前後到俄羅斯五年,⋯⋯她下節目後告訴我,我們的訓練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Keep Playing !
焦元溥因此説了一個小故事,一次Rachmaninoff 演奏會上,有位不斷咳嗽的觀眾,他瞪了那人一眼後,那位觀眾即停止咳嗽,可見棺材臉眼神的確威力驚人。
第二集快結尾,當我們開始預告下一集要介紹Rachmaninoff 3時,陳毓襄大美女立即進入乩童狀態,尤其播出她自己去年12/21彈奏的Ending 時,簡直不能自制,幾近痴迷。
古典音樂的魅力如此之大!故事又這麼好聽!
而我何其幸運,可以和台灣兩個領域中兩位最僥僥者,一位世界級鋼琴家,一位一生專注古典音樂的博士級樂評家一起聆賞討論音樂。不只回家的路上,我的腳步輕舞:在錄音間時,回憶當年三十歲時在西伯利亞鐵路上帶著托爾斯泰的小説聽Rachmaninoff 3的點滴,也手足舞蹈跳起來。
What a Podcast !
—-圖1:陳毓襄聆聽Rachmaninoff 3 結尾時的表情。
圖3:我學Rachmaninoff 的表情。焦元溥善良地説臉部肌肉不夠垮,不夠像棺材⋯⋯陳毓襄大笑
PS:昨天幾個忙人談音樂,之後又一起玩得太晚,今天三個人的共同下場是:我已低頭改文章工作近八小時,脖子快斷了:陳毓襄Non-Stop練了一整天的琴:焦元溥繼續瘋狂準備他村上春樹小說中的音樂演講系列。
Podcast 錄完十集,才會開始上架。目前想不到名字,我説叫:焦襄茜Podcast ,Classic Music Story如何?台語一級贊的陳毓襄又乩童,突發靈想演戲,客串演出台語連續劇!
天啊!我們是被什麼附身了?
快樂音樂之靈吧!
帕 格 尼 尼 主題 狂想曲 故事 在 快點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現場直播】陳文茜VS陳瑞斌 七夕鋼琴詩篇朗讀音樂會-向防疫英雄致敬|2020.08.25
主題:向防疫醫療基層人員致敬音樂會
致詞:盧秀燕、胡志強(介紹鋼琴家)
主持人:陳文茜(介紹曲目內容,及朗誦中、西情詩)
鋼琴家:陳瑞斌(台灣在國際大賽中得獎最多的國際鋼琴家)
—— 【七夕詩歌陳文茜朗誦之一:別離之美】——
▲李商隱—唐朝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白居易《琵琶行》 摘錄—唐朝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白居易《長恨歌》 摘錄—唐朝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厲鶚—清朝
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憶君 春風縱有情,桃花難再尋
▲徐志摩—民國
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詩人,只是沒有表達而已。
▲徐志摩《我等候你》—民國.浪漫主義與別離之美的交替時代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戶外的昏黃 如同望着將來,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
你怎還不來? 希望 在每一秒鐘上允許開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語,你的臉, 你的柔軟的髮絲,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鐘上 枯死──你在哪裏?
●鋼琴演奏:陳瑞斌
1. 選自 1992 年電影:戰地情人
The pianist:蕭邦小夜曲 Nocturne C Sharp minor
2. 月半小夜曲:陳瑞斌跨界 以古典鋼琴改編日本作曲家 河合奈保子,李克勤曾改編演唱成歌曲
—— 【陳文茜詩歌朗誦二: 情感辜負之美-不愛了,一定要怨恨嗎?】——
▲德‧拉斯克—許勒《給你》
我為此而哭泣: 在你的離去中
我不得不陷入空虛
一千個深淵
也深不過,這巨大的空虛。
夜晚最狹窄的黑暗中,
我思索如何把這件事,
輕輕告訴你,
但我沒有勇氣。
但願有一場南風,
將此心願傳送給你,
這樣南風就能把它溫暖地吹進你的靈魂
不可覺察地穿過你的血液。
*你說你喜歡雨,
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
但是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 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刮風的時候你卻關上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害怕你說:你也喜歡我。
這首詩的原創者有許多不同的傳說:除了莎士比 亞,還有土耳其詩人以及 Bob Marley。
▲王爾德—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件蠢事追著另一件蠢事,而愛 情則是兩個蠢東西互相追來追去。
▲卡洛•羅韋利—《時間的秩序》
杯子一旦碎成了千片,這些碎片不能重新組成杯 子。
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對於過去我們會有遺憾、會 有懊悔、會有回憶。
但記得未來是不確定、慾望、擔憂、開放的空間,
也許是命運,也許是你自己可以創造的故事。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向著未來,為未來而活,努 力塑造它。
因為它還不存在,
未來還沒有成為碎片。
▲馬奎斯—
我愛你,這幾個字有種魔力,可以把你變成一條 狗,變成上帝,變成瘋子,或變成一個影子。
▲陳文茜—
你可以深愛著某人,但依然選擇離開。你可以夢 中禁不住想念一個人,但依然慶幸他已經從你的 生活裡消失了。
●鋼琴演奏:陳瑞斌
3.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狂想曲Variation 第 18
(電影似曾相識主題曲之一)
4. 李斯特/舒伯特,Serenade:小夜曲
—— 【陳文茜朗讀三:情詩之極致】——
▲泰戈爾—
“ Eyes are raining for her,heart is holding umbrella for her,this is love”.
眼睛為她下着雨,
心卻為她打着傘,
這就是愛情。
▲泰戈爾—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的記憶,
從此我的夢就透 明了,
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
從此我的 腳步就輕盈了。
▲泰戈爾—
我最後的祝福是要給那些人——
他們知道我不完美,卻還愛着我。
My last salutations are to them
Who knew me imperfect and loved me
▲楊牧—
這時你只能想到, 愛吧,
把對方的蒼白和絕望摟 進胸懷。
渾身的汗油膩地交融,
互相摧毀如海獸,
愛就是抗議,
向逼近的死亡抗議。
▲Lawrence Ferlinghetti,1919—美國詩人
孔雀
在夜樹下踱步
在迷惘的月光下
當我出去
尋找愛情
在那個夜晚 一隻環鴿在海灣咕咕叫著
一只鐘響了兩次
一次為了愛的誕生
一次為了愛的死亡
在那個夜晚
▲葉慈《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沈,爐火旁打盹,請 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
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 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 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 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淒 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 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席慕蓉《渡口》—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華年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鋼琴演奏●
5. 天光/客家歌謠:陳瑞斌鋼琴改編
6. 酷玩樂隊 Coldplay:生命萬歲 Viva La Vida
—— 《Ending :詩歌朗誦陳文茜願你有所愛】——
▲陳文茜—
情,是一個很脆弱的東西。它像半透明的玻璃, 不要把它看透,不要把它當成實物⋯⋯因為它, 一摔就破。
▲蔣勳—《願》
我願是滿山的杜鵑
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
我願是繁星
捨給一個夏天的夜晚
我願是千萬條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願是那月 為你,
再一次圓滿
如果你是島嶼
我願是環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張起了船帆
我願是輕輕吹動的風浪
如果你遠行
我願是那路
準備了平坦
隨你去到遠方
當你走累了
我願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棧
有乾淨的枕蓆
供你睡眠
眠中有夢
我就是你枕上的淚痕
我願是手臂
讓你依靠
雖然白髮蒼蒼
我仍願是你腳邊的爐火
與你共話回憶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應和你的歌聲
你是淚 我是陪伴你的星光
當你埋葬土中 我願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塵
如果啊!
如果——
如果你對此生還有眷戀
我就再許一願
與你結來世的姻緣
*時間地點:七夕情人節(8/25)晚上七點舉辦,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晚上七點正式開始。
#七夕 #情人節 #台中市 #陳文茜 #陳瑞斌 #鋼琴詩篇
中時新聞網FB粉絲專頁👉http://bit.ly/2FIAjBe
中時新聞網官網👉http://bit.ly/2FGK7vO
加入【中時新聞網LINE】好友 👉http://bit.ly/31bXIBT
追蹤【中時新聞網IG】!👉http://bit.ly/314iS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