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IF!週五的夜,有人選庫柏,有人選布萊德,但⋯⋯應該也有人選阿透吧?(不懂不用問)
⠀
⠀
接演村西透之前,山田孝之已在舞台劇《一脫到底》有過更大尺度的表演。紀錄片中的表演錄像,他全身只穿著一件丁字褲,坦率地讓身體成為一種表演,使我們不由得聯想到《AV 帝王》的情節。片中村西透在 A 片拍攝現場主張「真槍實彈」拍出人味:「我可是連屁股都給人看過了,沒有什麼好羞恥的!」
⠀
⠀
沒什麼好羞恥的。說出這句台詞的人,先是山田孝之,然後才是村西透。
⠀
⠀
每隔一段時間看到他的作品,總是會被他的改變給震驚。《電車男》中的害羞宅男是他,《Dele 刪除人生》中冷靜沉著的駭客也是他。進入角色後,他不僅身形變化大,就連氣場也能做到忽強忽弱。冒險劇《勇者義彥和被引導的七人》的拍攝花絮中,我們看見他下戲後狂嗑高蛋白便當,隨著勇者冒險事蹟的推進,他將角色吃透後,也用自己的身體來跟隨角色成長。
⠀
⠀
對角色的愛之深,山田孝之卻選擇在劇集熱度來到巔峰時,毅然決然地終止系列。
⠀
⠀
❝ 「突然驚覺自己不過是個商品,當下有如五雷轟頂。我到底為了什麼而工作?」
⠀
⠀
一個演員要藉著不斷掏出自己來完成表演,這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人生經驗已經不夠用。結束長達三季的日劇《暗金丑島君》,山田孝之在三十歲那年迎來人生的分水嶺。往後五年,他挑戰寫作,出版自傳書《實錄山田》,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me&star。在演藝活動上,他不僅和綾野剛、內田朝陽組成樂團「THE XXXXXX」,也在電影《日與夜》中首次擔任製作人。
⠀
⠀
他的每一步都出人意料,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試圖用「演員」去定義山田孝之,總感覺自己語義不全。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xtyS13
⠀
⠀
紀錄片中用很大的篇幅呈現電影《日與夜》的製作過程。抱持著讓日本影壇更好的信念,山田孝之否定「專業的演員不需要懂製作」的論調,親自投身幕後,用三年的時間找資金、找演員,演藝活動結束後的短暫空擋,他也帶著演員的經驗參與編劇會議,在一版又一版的修訂中,將作品慢慢調整成大家都滿意的樣子。
⠀
⠀
這些只會在首映會被一句「很漫長」給帶過的過程,終於也在紀錄片中被觀眾給看到。
⠀
⠀
有產業的二三事,也有山田孝之酷 man 外表下的反轉魅力。去《日與夜》探班時,他緊張地為劇中演員挑選羊羹,卻在對方前來道謝時裝作不在意;身為製作人的他,在安藤政信的殺青戲中,看著片場螢幕,神情專注而無波瀾,卻靜靜地流下一滴眼淚。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見演員這個職業的神聖,就像看見電影製作過程的觀眾,必然能懂得他那滴淚的偉大。
⠀
⠀
❝ 「生命中的每一步都不會浪費,這一路上,我收穫滿滿。」
⠀
⠀
經歷過憂鬱症,也曾經恐懼人群,這部紀錄片的魅力在於拍出山田孝之不斷浮動的求生意志。之所以迫切地讓人生變有趣,其實是對平庸與無聊的恐慌。紀錄片的鏡頭運動因此成為一個冒犯卻和諧的存在,當我們近距離端詳他的生命狀態,幾次被走進死路後的觸底反彈給震懾;然而當鏡頭拉遠,我們看不見那份絕望,他在各方面的成就頓時又成為一種正能量。
⠀
⠀
⠀
▍《山田孝之的痛苦與榮耀》:沒什麼好羞恥的,眼淚和屁股都是 ➤➤ https://bit.ly/3xtyS13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 —— 三款設計傘,手刀收藏 ➤➤ https://bit.ly/3xvxaw6
⠀
#舊文沒看過就是新的|#山田孝之的痛苦與榮耀|#AV帝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1:17 平溪菁桐 浪漫光雕 03:38 派出所電子天燈 05:02 菁桐礦工便當 06:57 嶺腳車站 09:33 嶺腳聚落 10:20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平溪尋幽祕境路線 望古瀑布→嶺腳車站→嶺腳聚落→平溪老街→菁桐老街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
帝一嶺 便當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16 星期五 絕對音樂】
「小時候,哭是搞定問題的絕招;長大後,笑是面對現實的武器;
慢慢才明白,真正的強者,不只是賺錢的能力有多強,
是控制情緒的能力有多強。。」
SO~~現實雖不美好,但並不意味著「不好」。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和老爸老媽聊天沒話題嗎?或許可以「採訪」他們的童年》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阿嬤,你已經講過100遍了」。
老人為什麼會感到孤單?因為可以跟他/她們聊天的人逐漸凋零,兒孫又沒興趣聽。沒興趣聽的原因之一是,老人的話題總是不自覺地「倒帶」,兒孫才會忍不住說:「阿嬤,你已經講過100遍了」。
100遍,當然是誇張的形容詞,但是足以讓老人頓時吞回原本想聊的話題與回憶。不想聽第101遍,還能聊些甚麼呢?
大概就只剩下「這兩天胃口好嗎?」、「晚上睡得怎麼樣?」、「有沒有量血壓?」,也就是一些只剩關心、少了分享的平淡內容,於是老人感到孤單,兒孫感到無聊(無話可聊)。
這樣的對話,也是我與老媽互動的日常,直到有一天,我回娘家探視老媽,母女倆又陷入同樣的情境,關心之後、陷入沉默。天色晚了,老媽站在門口目送我離去,我突然聽到身後緩緩響起噹…噹…噹的聲音。
那是掛在客廳牆上的老式自鳴鐘,人多聲音多時不會注意到它的整點報時,靜夜裡聽到,才會想起來它已經走過的悠久歲月,那一瞬間,我彷彿能感受到母親的孤單了。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起,身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經採訪無數,從達官顯貴、到販夫走卒,卻從未「採訪」過自己的老媽。
採訪與聊天不同,前者有既定目的,後者隨機且隨興。我決定把老媽當成「受訪者」,有計畫性的採訪她,而不是讓她隨機且隨興的「倒帶」同樣的話題,以致最後總是,一個孤單、一個無聊。
採訪要設定主題,而且是兩代都有興趣的主題,否則受訪者也有「拒絕受訪」的權利(很多媒體人應該都有嚐過被拒訪的滋味吧)。
▍ 「採訪」老人,童年是最好的主題
甚麼是老人有興趣的主題呢?這讓我想起一段往事,早年曾經銜命採訪某個社區發展協會,好不容易獲得理事長的首肯,我依約定來到採訪現場,沒想到受訪者不只一人,而是坐滿了一大圓桌的人。
因為理事長與眾理監事們,都對我的採訪、或是說對於媒體抱著疑慮,於是才會出現一個對上十個的陣仗。面對這一桌瞪著你看的「老公仔標們」,我必須儘快解除他們的心防,才能達成後續的採訪任務。
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用很憋腳的台語提問:「你們小時候的五分埔,是長甚麼樣子?」老人們嚴肅的面容立刻和緩下來,七嘴八舌地從古早講起,因為我讓他們瞬間回到了童年。
是的,我決定「採訪」老媽的主題,就是她的童年。
母親的童年是「昭和年間」,也就是老人們所說的「日本時代」,於是我與老媽的「採訪」就這樣開始了。
「你小時候,阿公有帶你出去玩過嗎?」
(童年出遊,通常會是快樂的回憶,我想讓老媽想起那種久違的快樂)。
「小時候都要幫忙做農,插秧、割稻、放羊......稻子收割完後,阿公還要去別的地方幫忙鑿水井、綁屋頂,大人哪會有空帶出去玩啊......」
(顯然不是每個世代的童年,都是「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啊,看來我要換一種問法)
「那你想一想,小時候的竹林村,有沒有甚麼活動,讓你到現在都還記得的?」
(彰化縣竹塘鄉竹林村是母親的家鄉,從地名來看,當年應該是水塘處處、竹林搖曳吧!)
▍全庄出動,去為神明祝壽進香
「有一年,全村出動了幾十個人,有的敲鑼、有的打鼓、有的吹嗩吶,沒有吹樂器的人,手上就提著竹籃,竹籃裡都是供品。從阮庄走到『清柏坑』進香,那次阿公只有帶我去,一路上好熱鬧,到現在還記得…」。
一個成功的採訪,要事先做功課,要臨場反應,才能互相激盪出別人探觸不到的火花。
老媽在以前的「倒帶」中,曾經提過很多次的「清柏坑」,我後來”谷歌”過才知道,「清柏坑」是老一代的稱呼,現代的名稱是「松柏嶺受天宮」,主祀北極玄天上帝,據說已經發展為全台規模最大的玄天上帝廟了。
我把老媽童年的回憶,用Google Map查了一下,不禁脫口說出:「天啊,你們從竹塘出發,要經過溪州、二水,才能走到『清柏坑』啊,那不是要帶便當上路了?」(竹塘鄉到名間鄉,光直線距離就有近三十公里,光復時交通不便,勢必要走鄉鎮小路,肯定更遠)
「係啊,天剛亮就出發了,一直走到中午,才來到山腳下,腳又酸、口又渴」。(玄天上帝聖誕是農曆3月3日,約莫是初夏時節,這真是一趟好奇特的遠足啊,我好奇的是,為什麼當年要如此大張旗鼓的去進香呢?)
「你記得那是哪一年嗎?你們每年都是這樣浩浩蕩蕩地去給玄天上帝祝壽進香嗎?」(要一位出生在昭和年間的老人,回憶特定的時間軸,好像有點強人所難,沒想到老媽很快地就記起來)
「那是光復的第二年,也只有那一年,幾乎全庄一起出動,而且不只咱庄,一路經過的鄉鎮,都有很多人加入,都是要去給玄天上帝進香」(我越「採訪」就越好奇了,很少跟老媽這麼有得聊)
「為什麼呢?這跟臺灣光復有甚麼關係?」(想想那個陣仗,一路都是步行的進香客,跟「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熱鬧應該不相上下吧)
「因為日本時代,不准咱做醮、不准進香,甚麼神明遶境,通通不准。他們信的神跟我們不一樣,台灣光復,日本人走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到廟裡,當然要熱熱鬧鬧的去幫玄天上帝做壽進香啦」。(老媽受過日本教育,但我卻從她臉上看到那種終於揚眉吐氣的神情)
「為什麼你們這麼信奉那座廟呢?」(除了聊童年,還可以跟老人聊宗教信仰,保證有一堆鄉野傳奇可以聽)
「聽以前庄裡的老人說,很多代以前,有大陸來台灣的工人,可能怕做工弄髒吧,就把身上配戴的香包取下來掛在樹上,走的時候忘記拿。山腳下的鄉民看到,遠遠的山頭上有一點紅光,就跑到山上找,才發現樹上的香包,後來大家就湊錢蓋廟,這麼多年來,有很多的靈驗…」。
我後來又”谷歌”了一下受天宮的源起,才知道這座宮廟,緣起於明末清初,已經庇佑台灣三百多年。我不知道老人的回憶是否完全正確,但這是她的真實經歷,「一步一腳印」的歷史,不是課本上被改來改去的歷史。
我在「採訪」老媽的過程中,或是說跟老媽的聊天中,等於上了一堂口述歷史課。歷史,其實是無數個拼圖的組合,老人走過我們不曾走過的年代,他們各自持有一塊或好幾塊真實的拼圖,聊出來的歷史,肯定比讀出來的歷史更有趣,也更有幾分可信吧。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曾經在報導中提到失智多年的母親,語言能力已經從國語、台語退化到日語,這意味著張媽媽腦海中的「相片」已經逐漸褪色,只剩下幼時經歷過的日本時代,還殘存著一些影像。
跟張善政院長相較,我是幸福的,老媽不只能用日語,還能用國語、台語跟我聊著她童年的種種。跟老人聊天很無趣嗎?老人只能不斷的重複話題嗎?其實不是。
老人的記憶,就像廟裡放籤詩的抽屜,裡面放了一張張內容各異的籤詩。如果沒有刻意的指引,老人會習慣性的只打開幾個固定的抽屜,於是我們聽到的就是不斷重複的回憶。
但若是讓他/她們回答「指定題」,而不是「自選題」,就會發現到,不僅可以跟著老人回到特定的時空,而且不再無話可聊。
一個稱職的記者,是甚麼人都能聊,但不代表只有記者,才能和老爸老媽阿公阿嬤好好地聊一聊。而是轉變心念,從無奈地聽同一卷錄音帶的心情,到陪著老人回到他/她們的時代,去聽聽屬於他們的生命故事。
作者:朱國鳳
(文章來源:https://www.ilong-termcare.com/m/Article/Detail/1391)
***************************
帝一嶺 便當 在 思逸 SEER 荒人巫思手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年將盡時,回頭看到去年分享的這一篇,突然覺得真的都如實應驗了呢......
黃金能量,龍的能量,玄天上帝的護佑,好像都逐一默默顯化在我們的作品中了!
希望我們的努力也幫助大家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美好。(合十)
是說,有同學想把蕩魔天尊--玄天上帝的祝福帶回家嗎?現在不用爬上阿里山喔!
他是 #2019魔法手帳 四月份主題男神,要幫助大家消除纏繞自己的負能量或他人惡意!
手帳裡還有好多超實用魔法小儀式,來啦來啦來一本啦~
現在讀冊九折優惠中喔:
http://activity.taaze.tw/home.html?m=1000557475
#小編話鋒一轉又開始推銷這樣對嗎
#其實很對因為最近聽說有人在收購我們的三四年前的絕版舊手帳
#現在買明年用過幾年說不定還可以高價售出怎麼想都很賺
#奔狼小編關心您
【思逸真心話】
工作很重要,但是旅行更重要。從北京回台灣之後就馬不停蹄開始進香團行程。這次前往據說是台灣中央山脈系統龍脈的起點——多年不見的阿里山。
一行人首先到了觸口龍隱寺拜會站在好地理的濟公師父,以及被稱為圓通古佛的觀音像,這是我第一次到這個廟宇,但是覺得它地理非常特別,得氣很旺,而且整個能量好清澈,能量轉動非常快速。不知道為什麼,原本很脹氣的腹部突然輕鬆了許多,在北京多日工作睡眠不佳引發的高眼壓也突然緩解了。感覺整座廟宇好像有龍的能量在運行,好神奇。雖然因為家族的關係,我自己也與東方神靈時常溝通跟連結,但是一直以來我主要還是服務自己的女神;可是如果到了特殊地理風水或廟宇能量,都還是有強烈的感覺。畢竟生活在東方,我覺得與這些東方神靈有正面連結很好。
離開龍隱寺,感覺手上有沈甸甸的金黃色能量,就像樹枝一樣,感謝阿里山的力量。接著我們前往奮起湖,在奮起湖吃了美味便當之後又轉往阿里山國家公園區。(對,就是為了吃便當,任性的領隊我就是想吃那個便當)
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是阿里山國家公園區裡的受鎮宮,這座廟宇原本是從阿里山臨工身上的香火袋開始,沒想到玄天上帝靈驗協助當地人及工人平安順遂,山裡的工作也能順利進行;流傳開來後,信徒日益增多,後來才集資成廟。我在占卜這次旅行目標的時候,找到這一間從來沒有聽過的廟宇,發現很有趣:原來那個香火袋是源自於南投松柏嶺受天宮,受天宮就在我家鄉後山上,小時候常常去健行爬山祭拜。
玄天上帝是北極星信仰的延伸,具有強大的能量,更被視為破邪蕩魔天尊,能將所有負能量催破,也是我常常連結的東方神靈,畢竟我們家族也侍奉著一尊歷史超過百年的玄天上帝神像。搭著遊園小巴前往受鎮宮,一路清幽猶如日本神社的參道,還看見兩尊石獅子在橋上迎接,深知特殊的地理風水又到了,原本天上下著雨也變小,感謝阿里山神靈。
進入大殿,果然感覺非常不一樣的威嚴氣息,能量場就像是山一樣巨大,而且一層層向我們靠近。上到樓上金殿時,裡面供奉的是據說從湖北武當山恭請回來的真武大帝像,配有四位護法,走進去就像踏入北極一樣,地板十分冰冷卻又很舒爽。我們一行人鴉雀無聲,感應到金殿內的肅穆氣氛,站定位置後一番祈禱訴說。我行香禮拜後,一抬頭,突然神像上方的燈亮了,神像金光四射。
想不明白,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移動,如果是感應式的燈,應該在我們一行人進入時就亮起,更不會等到我們都祈禱完之後才亮。我們後來想可能採用非常高科技的感溫系統,也可能是廟方工作人員看我們上樓禮拜所以幫忙開了燈,只是很巧合的就在我們一同彎腰禮拜時。不管怎樣,一開始的驚訝是有的,感謝玄天上帝給予的巧合;那一瞬間我們真的覺得神靈顯聖了,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動。
這裡擁有的能量真是非常清剛威猛,不愧是台灣海拔最高的廟宇,而且感覺得到,以廟宇為中心,山的能量真的聯繫在一起。我在金殿之中停駐良久,感覺就像是回歸到清靜之中,真是很驚訝這廟宇中的神聖能量竟然如此令人歸遠深思。而且每年玄天上帝誕辰時,也就是農曆三月初三,就會有三隻飛蛾來停在神像上面,年年如此令人稱奇。
回到飯店之後,我感覺到手上沈甸甸的黃金能量開始發熱,開始進行精神旅程。結果得到答案說,這股能量是要支持我的工作,分享能量給我的朋友們。恍惚之中回到身體,覺得很奇妙;莫非這股阿里山的黃金色能量要放入這次的魔法油製作中?這太詭異了吧,魔法油是西方魔法呢......
既然此行龍氣騰騰,我以龍神牌進行了占卜確認,出現了龍脈/青龍/龍神——的確,我們這次上阿里山是要連結整個台灣的龍脈,過程中也的確有青龍神的協助:祂是代表生命力及向上提升的神聖龍神,也是東方文化的守護者。最後龍神的出現是宇宙的大智慧,並且帶來風調雨順的能量。三張牌都是正位出現,而且龍神的顏色竟然也是黃金色的!!!
猜想或許是因為我剛完成2018年的魔法手帳,主題是東方女神(但是今天都是敬拜男神......)嘗試著用西方的魔法來連結東方神靈的力量,體現神靈大愛無疆並且跨越各種限制的可能性,不然東方神靈如何在西方各國協助自己的信仰者?如何建立自己的聖壇?原本力量就是力量,根本沒有這些標籤名次以及地域限制;而神靈就是神靈,否則西方的女神如何一次一次協助我度過生命的難關,並協助我的學生及個案走過這麼多低谷。因為他們是跟著信仰而來,而對我來說,這些都是自然神靈的力量,而自然就是我的信仰。謝謝他們願意讓我看見這些枷鎖如何被打破,只要透過合宜的做法,並且尊重不同文化,那力量就會真實展現。
我回到女神的世界詢問伊娜娜(Inanna)女神,她回答我:我原本就是遊走於各國各文化,不斷變換名字的女神,界線一直都被我視如無物。只要這是力量真實的展現,回應巫師的真實心念,女神認為這是難得的金黃色贈禮。(伊娜娜女神是黃金控......大概是這樣所以很快說好)
好囉,所以我將這股金色樹枝的力量借入黃色的水晶中,將這股能量分享給準備要製作的秋分檔期還有魔法手帳之中,紀念這個打破界線而且重新創造生命路線的力量,期待我們自己創造豐盛的法則,不再受限於舊時代的制約,只要依循真實的力量,使用合適如法的方式,那麼沒有人能阻攔我們享受豐盛金色能量的贈與。
真巧,這股來自阿里山的金色樹枝能量,好像就是在傳說中打破一切規則的濟公龍隱寺處得到,看起來我們應該要打破僵硬腦袋以及各種限制的負面枷鎖了,迎接豐盛新生活。
~思逸 SEER
#奔狼小編愛報報
帝一嶺 便當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1:17 平溪菁桐 浪漫光雕
03:38 派出所電子天燈
05:02 菁桐礦工便當
06:57 嶺腳車站
09:33 嶺腳聚落
10:20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平溪尋幽祕境路線
望古瀑布→嶺腳車站→嶺腳聚落→平溪老街→菁桐老街
金探號更多【台灣在地旅遊】資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R6ae-jPwkQLTAfQtRZNOkqJAFHmoNDdd
#金探號秋遊 #金探號點燈 #金探號台灣
#News金探號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9uvSpAReq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