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上的月,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圓了又缺,缺了復圓。 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擁有一年中最圓最大最亮的月光。完整得代表了團圓,叫一家人都非得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再抬頭賞這瀟瀟明亮的月色。 只是有些人,她的月亮跟我們的不一樣。例如黃明慧,Jennifer,花花。 花花的月亮是黑色的。不是圓或者方,不是大或...
「帝女花上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 精華區HK-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之上表) 任剑辉, 白雪仙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之上表-7(錄音版)- 梁醒波,靚次伯,林家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梅雪詩帝女花上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15帝女花之上表 的評價
- 關於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聯盟- Posts 的評價
帝女花上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安息主懷🙏🏻】陳敏兒 廖啟智:感恩
二OO六年四月五日,香港資深演員廖啟智、陳敏兒的五歲兒子文諾因血癌過世,但他們不以為悲,反以為喜。
(2007年《讀者文摘》,訪問及撰文: #鄧明儀)
二○○六年四月四日晚上,廖啟智、陳敏兒帶著最小的兒子諾諾,開車兜風,飽覽香港迷人夜景。回家後,大約子夜十二時,諾諾呼吸有點急促,他們送他回醫院。醫院裏,夫婦倆一直拉著兒子的小手,在他耳邊哼詩歌《耶穌愛你》。諾諾安安靜靜聽著,到了凌晨一時十五分,小手鬆開,嘴角帶笑,一臉安詳,溘然而逝。
把悲傷留給自己
人稱「智叔」的廖啟智是香港資深演員,在娛樂圈工作三十年,一九八七年娶得電視台當紅女演員陳敏兒,育有三子,是娛樂圈的模範家庭。廖啟智說,諾諾是天父賜給他們的小天使,是長子文哲、次子文信出世後,陳敏兒意外懷孕生下來的。胎兒約六個月時,醫生用超音波檢查,看不見手指,大家已有點擔心;分娩時,陳敏兒體內嚴重出血,情況非常危急,幸虧醫生及時開刀,才保住了母子的性命。陳敏兒其後患上產後憂鬱症,在丈夫體貼關懷下,才康復過來。
但噩夢接踵而至。二○○三年七月,醫生發覺諾諾患上血癌。隨後將近一年的化療、電療,把諾諾折騰得苦不堪言。眼看嬌兒胸口滿插管子,時而發燒,時而嘔吐,日漸消瘦,廖啟智夫婦難過極了。不過,他們兩人同心,要幫助兒子戰勝病魔,彼此產生了莫名的默契,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廖啟智說:「試想想,兒子被注射藥物後半睡半醒,『淒厲』地喊叫爸媽,我們站在房外,聲聲入耳,心情多麼痛苦。」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
療程終於結束,諾諾的病情受到控制。醫生說,只要五年內不復發,便告完全治癒。廖啟智夫婦抱著希望,悉心照顧兒子,每月花上萬元給他買健康食品,眼見兒子康復理想,大感欣慰。「還記得他有段時間康服得很快,我們都充滿希望,我帶諾諾去踏單車、划艇,他笑得很燦爛,紅紅的臉龐讓人覺得精力旺盛,那時候我們多開心。」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二○○五年九月,諾諾須接受骨髓移植,看著愛兒開始了在手術室、骨髓房、隔離病房,一家人惟有每天禱告。然而,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醫生宣佈諾諾體內再度發現癌細胞。為了方便照顧愛兒,他們索性搬到醫院附近居住,從此,廖啟智每天清晨六時起床,送文哲和文信上學後,便往醫院照顧諾諾,為他按摩背脊及洗澡,到黃昏才忍住哀傷,回到電視台強顏歡笑,主持親子節目,回家時已是深夜。陳敏兒更是一天有二十二小時留守醫院,靠意志硬撐著疲憊的肉體,為兒子講動聽的故事。「敏兒有時比我堅強,處理事情更理性,當我承受不了時,她就很了不起,不過我們是互補的,當她漰潰痛哭時,我就要反過來變得堅強。」
他們心力交瘁,而且深知治癒機會渺茫,只有盡人事聽天命,多和諾諾一起,努力為他帶來最後的歡樂。他們錄下諾諾的話,好讓日後重聽;並製成歌曲,賺來的收入,用來資助醫院院牧部的工作。
非一般的安息禮
二○○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他們為諾諾舉辦了非一般的安息禮,典禮上沒有眼淚,只有安慰、盼望、激勵、笑聲。陳敏兒說,那像是諾諾的婚禮多於葬禮。他們把兒子託付上帝,彷彿婚禮中把新娘交與新郎。
陳敏兒說:「我以前看死亡,只覺得無奈,似乎一生奮鬥的成果,都會被死亡剝奪,全部輸掉。現在諾諾走了,我才發覺死亡也可以很美麗,舉辦葬禮也可以感恩。」
那天萬里無雲,天空格外的藍。教堂裏處處懸著淺藍色氣球,沒有「魂兮歸來」等語句,卻大書「天家再見」四字,溫柔、寧靜的感覺瀰漫教堂,令人心裏只有感恩和祝福。廖啟智夫婦把諾諾五年多的生活點滴製作成十多分鐘的短片,在安息禮中播放:他老氣橫秋教訓人家的樣子、面對美食的饞相、禱告時單純堅定的表情,在在引起弔唁者的笑聲,喪禮奇蹟般摻合了歡樂。最後,大家圍繞靈柩,和酣睡在白色小棺木裏的諾諾鄭重道別。諾諾離世前,因血小板太低,皮下出血,呈現斑點,但這些斑點現在都消散了,這成為廖啟智夫婦最美麗的回憶。
陳敏兒說,諾諾生命雖短暫,卻了無遺憾:「他的安息禮有千人出席,其中不少會因此而受到激勵,會反思生命的意義。諾諾在世上完成了漂亮的任務,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上了天堂,享受歡樂,不會再犯錯,或再經歷什麼禍患。」
最傑出父母
很多人都稱讚廖啟智、陳敏兒是對堅強的父母,在不同網站中,被選為「最傑出父親」和「最傑出母親」。廖啟智說:「諾諾離開時,我們是出奇地平靜、喜悅。我沒有想過自己這麼快便可以振作起來,只覺得自己的經歷並不尋常,靠個人渺小的力量根本做不到。」陳敏兒補充說:「我是個演員,以前常想,接到這樣的一個劇本,會怎樣處理?是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用頭撞牆壁?我怎樣都想不到,我們可以這樣平靜,是說不出的平靜。」
二OO六年八月五日至十二日,廖啟智夫婦攜兩個十一歲和八歲的兒子,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多倫多、卡爾加里、埃德蒙頓和溫哥華五個城市,舉辦了七場「諾諾回家了」分享會,向與會者講述愛子罹患血癌的經歷,參加者近萬人。廖啟智夫婦希望藉著諾諾的故事,教導世人積極生活,珍惜生命,卻無懼死亡。陳敏兒說:「以前,我不明白痛苦中怎會有喜樂;現在,卻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那是喜樂(joy),不只是愉快(happiness)。」
廖啟智說,最初聽到三歲的諾諾患上血癌,全家人都很消沉。那時他在電視台工作了二十多年,事業正陷於低潮,雖然憑電影《無間道II》獲提名角逐二○○四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卻告落敗。他漸漸明白人的力量有限。「我是個很簡單的人,一切都求穩健,希望掌握自己的人生,逃避命運的播弄,因此選擇在熟悉的環境工作二十多年。但兒子的病使我明白,無論你怎樣安排,都難免有失。」
一直在心裏
二○○九年四月,悲喜交集,既是諾諾逝世三周年日子,也是智叔繼十六年前憑電影《籠民》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後,再次憑電影《証人》獲此殊榮。當智叔接過獎座時,他在台上說:「諾諾啊,我今天拿到這個獎,雖然你不在我身邊,但我知道這個獎你跟我一同分享。」那夜,他將獎座放在諾諾的照片旁邊。
每次說到諾諾,螢光幕上的鐵漢總會笑起來。「我真的很喜歡諾諾。這幾年來,他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他死後,我想過要不要忘記他,問過太太要不要搬家或丟掉他的東西,幸而最後沒這樣做。現在,每次開車,播著我們一家五口合唱的《天家裏》,聽到諾諾天使般的聲音說:『我將會去一個地方,那裏沒有病痛、沒有醫院,只有主耶穌疼愛小朋友,上天堂就可以見到耶穌』,似乎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陳敏兒抬頭望向天上的白雲。「很多人都奇怪我們為什麼沒有哀傷。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知道諾諾活在更好的地方,現在只是暫別。」抬頭看,天空依然蔚藍。
——————————————————————————
「你的日子雖然艱難;
卻陶造了你,祝福了爸爸媽媽。
你的年日雖然短少;
卻尋著生命的真諦,完成人生使命。
你的離去雖然匆忙;
卻滿臉安詳,嘴角帶笑。
爸媽的心雖然不捨,
卻懷著盼望,滿載感恩。」
在諾諾離開後,陳敏兒與廖啟智撰寫了《小麥子》一書紀念最疼愛的兒子。
#世上無難事 #好文重溫
帝女花上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衛芬奇的導演建議,拿來用在「職場」和「關係」都說得通】
文章開始先破題吧,我喜歡的導演之一是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無論早期的《火線追緝令》和《鬥陣俱樂部》,再到近年的《控制》《紙牌屋》和《破案神探》,我經常驚嘆這個導演對於角色人性的刻畫及社會議題的把控。
前幾天看到大衛芬奇的採訪影片,是他給予新生代導演們關於「拍片」的建議,訪問長達 14 分鐘,我發現他給出的建言不光是適合拍電影,用來放在「職場」跟「關係」都說得通。
大衛芬奇的導演建議,真是一碗好喝的雞湯,沒有相當程度閱歷根本熬不出這種湯頭。
/
「拍電影,必須講求一致性
任何畫面不是比誰出彩,而是比誰協調。」
大衛芬奇拿拍攝《龍紋身的女孩》舉例,這部片總共花了 150 天拍攝,他要求劇組人員在片場要保持全神貫注,若現場有人不夠專心,整個帶子回放就是「卡卡的」。
哪怕是演員,大衛芬奇同樣告訴他們:「我要你做到的不是演得超好,而是你必須演得符合『當下氛圍』。」
我大概理解大衛芬奇在講什麼,因為我就看過一部電影,明明每個演員都表現很好,但放在一起就是無法形容的怪。
恰好那時跟劇場朋友一起看,事後他向我解釋,當每個演員使用的表演手法都不同,A 用的是舞台劇的演法,B 用的是藝術片的演法,放在同個畫面就會衝突。
導演的主線任務,是盡可能讓整體協調。
任何關係也一樣,跟別人相處,你不可能僅考量到自己,確實要學習配合,就像跳華爾滋時進時退,練習優雅地融合其中,卻又不會感到委屈自憐。
活出自己與和他人和平相處,本質上不矛盾。
你依舊可以在與人合作的同時,依然讓自己低調閃耀,請記得會發光的人,他到哪裡就是會發光,實在不用忙著炫耀自己,為自己樹立敵人。
/
「靈感如何化為劇本?
思考和分析,才是最重要的。」
每當腦袋浮現故事靈感,大衛芬奇就會趕緊寫下來,將電子產品關掉、全神貫注地把雜亂無章的思緒重新整理。
大衛芬奇會花上一年到一年半時間研讀同一個劇本,記住特別印象深刻的段落,分析角色為何會說出這句話?以及這段對話要用怎樣的視覺效果呈現會比較合適?諸如此類問題,來來回回研究。
我們都有將想像力化為現實的能力,但為什麼多數人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從大衛芬奇的角度來看很簡單:你只是不願意專注思考和分析罷了,這兩項都是需要花時間與心力,很多人都懶得做。
直覺和天賦,不過是靈感的開關;邏輯和思辨,才是將幻想化為目標的關鍵。
坦白說,我越來越相信一件事:要當一個憑直覺做事的動物性人類很簡單,衝動最容易了。
因此,能夠保有理性與節制的人,這種人更靠近神性,也更能美夢成真,任何時代都一樣。
/
「再沒把握,片場依舊要表現足夠自信,
請對你的團隊負責任」
大衛芬奇笑說,做導演最困難的就是面對一群等待你交辦任務的團隊,想像他們望著你的臉、希望你能給予精準與明確的指令,根本壓力山大。
他笑道:「哪怕心裡再怎麼沒有底,你表面上還是得有自信,也要勇於表達你的想法。如果一上來就在那邊『我不知道?』『你覺得呢?』通常這種人是無法帶領大家的。」
大衛芬奇也言明,雖然拍片是大家的任務,但當導演就意味著協調團隊,要有扛下責任的認知。
不過他承認,當他真正練就到很有自信、確信自己判斷應該不會失準的時候,年齡大概將近40 歲了。
大衛芬奇的這些話,我認為就是在給「當主管」的人建議。
有些主管會試圖表現出和團隊很好的樣子,事事都徵求成員意見,深怕得罪底下的人,對自己的判斷沒自信。
還有一種主管,他們喜歡諮詢屬下意見、把自己的事情都丟給屬下,若事情沒做好,他就可以理所當然地丟包。
屬下做好,KPI 算主管的;屬下沒做好,就是屬下的問題。
/
關於第一個類型的主管,他們想法是可以被理解的,在於歷史典故總是不厭其煩地教育我們,若皇帝一味固執己見、不聽群臣的話,國家就會導致毀滅云云。
歷史教我們的「不完全」錯,但我認為領導和員工不同的地方在於:領導是要顧全大局,員工大概率只要做好自己事情就好,雙方立足點完全不一樣。
不一樣的位階,其思考程度很難達到同一水平,所以我不覺得「換個位子、換個頭腦」這種概念有何不對。
但是,我認為主管不能因為換個位置,就「換個心腸」,變成毫無同理心的人。
就像上述「第二種類型」的主管,不清楚屬下極限,硬是要求屬下做出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大家敢怒不敢言,無助團隊發展。
身為主管,我曉得你一定很孤單吧?感覺你不管怎麼做都不對,過度配合屬下也不行、過度固執己見也不行。
實際上,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是天生會當主管的,經常聽到朋友們被主管欺壓半死的故事,縱然生氣歸生氣,但仔細想想,主管大抵都是不夠有自信使然,連背鍋都沒底氣。
不過正如大衛芬奇的鼓勵:帶領團隊,是一趟鍛鍊心志與自信的過程,他也是到了 40 歲才真正做到有信心。
做錯沒有關係,勇敢承認,趕緊調整回來就好。樂於表達自己很好,但吸收與平衡員工建議也很重要,因為你確實是團隊的領頭者,就是要負責拿捏對上和對下的平衡。
你不懂得掌握韁繩,就不要怪馬兒失控。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22/directing-tips-david-fincher-inspire-me.html
帝女花上表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天上的月,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圓了又缺,缺了復圓。
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擁有一年中最圓最大最亮的月光。完整得代表了團圓,叫一家人都非得聚在一起,吃一頓飯,再抬頭賞這瀟瀟明亮的月色。
只是有些人,她的月亮跟我們的不一樣。例如黃明慧,Jennifer,花花。
花花的月亮是黑色的。不是圓或者方,不是大或者細,也沒有分明或者暗。她的月亮,就是眼前的一片黑。這樣的月亮,由八歲那年開始。
花花八歲那年,快要過農曆新年了,她卻患上了傷風感冒。媽媽心想別要病着過年,便馬上帶花花去看醫生。殊不知吃藥後,非但沒好轉,更發高燒至攝氏105度,後來更陷入昏迷。趕忙送到醫院,才知道她患的是「史提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稱SJS),一種極其罕見的藥物敏感。100萬人入面只有兩三個人會患上這個病,四成患者都會死。
花花雖然活下來,但康復過程生不如死。當時的病情,光是聽花花的描述也覺得痛。後來上網再查看圖片,那些血肉模糊的圖片恐怖得令人想像不到一個小女孩如何承受得了。
這種病,恐怖之處是會令患者身上有水分的地方都發炎。不只皮膚,還有內臟,花花的皮膚脫皮、指甲、腳甲都全數剥落,內臟的黏膜全脫掉,內內外外都受創傷,沒有一處好地方。花花記得的,都是痛。全身都好痛好痛,痛得天旋地轉,一動不敢動,但就算自己不動,只要風吹過來,還是會像刀割像鹽撒一樣令她痛不欲生。她又記得,睡在病床上,感覺自己像睡在枯葉旁,伸手摸到的地方,都有些像落葉的東西,而那些,其實是她自己皮膚甩出來的皮屑。眼睛,也是身體上含水量高的部位。花花的眼角膜也因而受到永久的損傷,於是八歲後,她那雙本來水靈靈的眼睛,就沒有再看到過任何東西,包括月亮。
好多姨媽姑姐,甚至是不認識的人知道花花出了事,都會肉緊地說:「陰功囉!那麼年輕就盲了!」雖然知道他們是善意的,可花花卻總是不忿:「怎麼呢?我可沒這麼悲慘!」花花一點不覺得自己慘情。「痛和慘其實是兩件事來的。痛還痛,當時我是一點不覺得自己可憐。」也許因為年輕小,不懂質疑世界;也許因為難關太大,來不及傷感便要去適應新生活;但花花猜想,最大的原因大概因為她是基督徒,上帝讓她在痛楚中感到平安,她是沒悲傷,沒難過,沒忿忿不平,便接受了一個新的自己。
新的自己,其實沒甚麼不同,不過就是換了一個黑色世界,多了一根手杖,花花還鬼馬地幫它取了個名字叫「Paul」,說是希望像有個男人在身邊保護自己一樣。花花想辦法令自己可以如常生活下去。97年花花舉家移民。在加拿大讀書時她參加很多課外活動,合唱團、手球隊、團契、朗誦、籃球……又會和朋友去旅行。她讀書出色,是心理學一級榮譽畢業生。興趣之一,還包括烘焙,做蛋糕麵包。
「我覺得蛋糕是很有心思的禮物。cheesecake、牛油蛋糕我都很拿手的,常常為生日的朋友親手做蛋糕。四年前我回來香港,正好有朋友想做盲人點字的曲奇,我覺得很有趣很有意思,便一起創辦了codekey cookies,想藉着烘焙去帶出訊息。」花花說道。
視障人士烘焙,比想像中難。花花焗餅,比普通人要多花兩三倍時間。最困難的地方是量分量。沒想到吧?量分量看來像是最簡單的事,看着磅,一點點加入分量至剛剛好,不過是幾秒時間的工夫,最初階的入門者都可勝任。可花花呢?她需要依靠發聲磅幫忙量秤,逐少逐少的加分量,然後要等它感應好後再讀出來,可是那個英文發聲磅,總是把thirty和forty說得很近,一不留神就會把分量聽錯。另一個說國語的更令人頭痛,一隻字一隻字的吐出來:「重……量……是……」。你有試過坐那些會報層數的升降機嗎?情況就像你按遍了每一層,它再一層一層報讀出來的那樣令人不耐煩,但可別忘了,做一個月餅要量的材料還很多呢!又外皮又內餡的,單是量分量已花上一句鐘。
又例如入爐,因為看不見,花花總是要花更多時間把焗盤入爐,有時一不小心,還會燙到手。可是如果這些都克服了,其實花花也可以做出很好吃的蛋糕麵包,還有月餅。
四年前,codekey cookies創立不久便推出月餅,但都只是最普通的奶黃款式。之後花花卻想做一點特別的,去年便靈機一觸,想到了做一個黑色的月餅。
一個全黑的,像炭、像鑊撈,賣相不甚討好的月餅。若果從營銷角度來說,這個用來送禮不太好意頭的月餅,實在不是一個好產品。可是花花還是堅持出了這樣的一個月餅。
「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花花說道。人對很多事都有固定想法。「遇過很多人初認識我的時候,都會問我有無工作?我回答有,他們下一句就是問:在哪一個工場?工場?我想了幾秒鐘,才知道原來他們以為我在庇護工場工作。」事實上花花正職是香港首位視障心理治療師及催眠治療師。你看不出來,正如你看不出黑色月餅可以很好吃。「我們正正是想打破月餅的框框,想讓人知道,黑色都可以是好的,你咬開來,一樣會發現入面是好靚好有潛質好好味的。」這個黑色的月餅,雖然其貌不揚,其實它的外皮由竹炭和黑芝麻搓成,吃來比平常的餅皮更多了一陣芝麻香,入面是濃滑的奶黃,非常的好吃,吃時有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豁然開朗之感。
想要用心做一個好吃的月餅,除了是借餅寄意,還因為花花跟中秋節很有緣。她的農曆生日跟中秋節很接近,她名字中的「明」字,就是取自天上的那一輪明月。花花的視覺雖然只留在八歲,但很多畫面她還記得清清楚楚。記得家中的陳設,記得幼稚園的同學,記得中秋節的晚上,她會和兄弟姊妹踢拖到街上煲蠟,會用碌柚自製燈籠。她也記得那個停留在30歲的媽媽,是個美人,眼睛很大,很精明的樣子;爸爸則是眼睛小小的很老實的樣子。「我其實覺得這樣很好,每個人每件事在我心目中還是很美很年輕。」
今年的中秋節,花花有一個黑色的月亮,一個黑色的燈籠,以及一個黑色的月餅。
閉上眼,試着細細吃這個月餅。自會發現,你的中秋,花花的中秋,其實都是甜甜的,而且抬起頭,不過是亮的還是黑的,那個圓圓的月亮,一直都在。
Codekey Cookies
限量版迷你奶黃月餅禮盒裝 $188/盒 (金月和黑月各兩件)
http://www.codekeycookies.com
採訪:陳詠敏 拍攝:黃健峰、蔡政峰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之上表) 任剑辉, 白雪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帝女花 之 上表 ) 任剑辉, 白雪仙. 612 views612 views. Jun 10, 2021. 8. Dislike. Share. Save. GeliPuah King. GeliPuah King. 1.09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之上表-7(錄音版)- 梁醒波,靚次伯,林家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帝女花 之 上表 -7(錄音版)- 梁醒波,靚次伯,林家聲,任劍輝,白雪仙. 69,480 views69K views. Oct 17, 2019. 627. Dislike. Share. Save. ... <看更多>
帝女花上表 在 帝女花- 精華區HK-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飄渺間往事如夢情難認,百劫重逢佢緣何埋舊姓」常看港片的版友,一定對「雷
洛傳」中劉德華歷經波折後終於找到邱淑貞,那段用情之深的唱詞有印象。查詢之
後方知此乃出自粵劇《帝女花》,便稍稍找些資料做與分享。
《帝女花》是粵劇戲寶,而在粵劇裡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由梁金棠原創編寫,
於1934年10月25日首演,由廣東省廣州市的散天花劇團的廖夢覺、楚賓及林小梅演
出,迄今只餘殘篇。
現時普遍通解的版本是第二個版本,也有分為原著版本及修訂版本兩種。原著版本
是唐滌生參考清朝初期劇作家黃韻珊編寫的崑劇而改編,後來由著名粵曲唱家任劍
輝及白雪仙組成的仙鳳鳴劇團於1957年6月7日在香港作首演。白雪仙為了紀念首演
五十週年紀念,在2006年已經開始著手籌備紀念演出,並開始為《帝女花》在歷史
、用詞等作出修訂;2007年,由白雪仙作藝術總監,龍劍笙及梅雪詩主演,先後在
香港及澳門演出。
劇情大綱:
崇禎末年,明思宗長女長平公主因奉帝命而在乾清宮前連理樹下選駙馬,最後選擇
下嫁太僕周鍾之子周世顯。(樹盟) 時當崇禎末年,當時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宮
殿,皇城遂破;崇禎因此手刃眾皇女後,自縊於媒山。(香劫) 長平公主雖被父
帝砍殺,卻未至氣絕,被周鍾拯救送回家中。(乞屍) 後來,清軍入關並滅了闖
軍,立國北京。長平公主知悉周鍾想向清朝投降,悲傷不已,後來得到周鍾之女瑞
蘭及老尼姑的相助,冒替已故的女尼慧清之名,避居維摩庵中。世顯偶然經過維摩
庵,遇上扮作女尼的長平公主。幾番試探後,長平公主才與周世顯相認,並相約於
是夜在紫玉山房會面。(庵遇、相認) 此事為清帝知悉,勒令周鍾威迫利誘世顯
,使其與公主一同返宮。(迎鳳) 夫妻二人為求清帝善葬皇父崇禎,釋放皇弟,
遂佯裝返宮,在乾清宮前連理樹下重相交拜,而後雙雙自殺殉國。(上表、香夭)
維基百科:https://tinyurl.com/3s6yel
1.「飄渺間往事如夢情難認,百劫重逢佢緣何埋舊姓」
此段出自「庵遇」。受盡劫難的二人終於相遇,進而相認,想來是多麼感動啊!莫
怪「雷洛傳」中劉德華情不自禁脫口而出唱這麼幾句了。而在「與龍共舞」中,達
叔教給劉德華這段唱詞,也是為了相認,只是和午馬就搞笑許多了^^。
龍劍笙及梅雪詩版
https://tw.youtube.com/watch?v=_-ZydnSEjq4 庵遇 4:39
庵遇
周:飄渺間往事如夢難追認,百劫重逢佢緣何埋舊姓,夫妻斷了情
,鴛鴦已定,烽煙已靖,我偷偷相試未吐真情令我驚。
長:唉天折紅顔命,我願棄凡塵伴紅魚和青磬,敲經斷俗世情,雖
則烽煙已靖,須知罡風也勁,我守身應要避世休談愛戀經。
周:論理應該要把夫婿認,複合了偷偷暗中喚句卿。
長:俗世塵緣事我不願聽,你莫尋偶清規地,將觀音兩番誤做湘卿
,你似瘋癲,我不禁失驚暗中念句經,我今已將剃度半生夢已
醒,勸君休錯認,我才十歲,經棲身皈依佛法一心拜神靈。
周:復復向前朝認,嘆崇禎國破家傾,你可有爲他沈痛沈痛敲經,
泉台裏歎孤清,月照靈台靜,一對蠟燭也無人奉敬。
長:我哭故國凋零,問誰個能忘他自縊在紅閣,謝民愛甘犧牲性命
,感先帝哭絕了聲,深宮裏有朵帝女花,他慘處你可願細聽,
帝女花已遭劫難我不願再聽,怕荒山冷靜,誰願與君孤單相對
,犯了清規玷辱了名。
周:你帶我去燒香懺舊情。
長:仙庵寶殿多清淨,不要凡人妄敲經,莫忘形,我勸君勸君再莫
染情狂病,更未許再留停。
2.「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臺上」
在搜尋資料時,看到網路上有人提到周星馳所主演的「鹿鼎記」中,有一段韋小寶
與公主對唱的戲是出自《帝女花》中的「香夭」,偶然間想到「紅番區」中的驃叔
和黑人嬸嬸結婚典禮上,也唱了這麼一段改編搞笑版(笑)。只是看到「香夭」的情
節,雖亦是婚禮,便沒有如此喜氣洋洋了...
任劍輝及白雪仙版
https://tw.youtube.com/watch?v=kjyX1nuHLbs 香夭 1:17
龍劍笙及梅雪詩版
https://tw.youtube.com/watch?v=Ofvprq0-cxM 香夭 0:55
香夭
長:(詩白)倚殿陰森奇樹雙,
周:(詩白)明珠萬顆映花黃。
長:(詩白)如此斷腸花燭夜,
周:(詩白)不須侍女伴身旁。下去。
眾侍女:(白)知道。
長: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帝女花帶淚上香,願喪
生回謝爹娘。偷偷看,偷偷望,佢帶淚暗悲傷。我半帶驚惶,
怕駙馬惜鸞鳳配,不甘殉愛伴我臨泉壤。
周: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鴛鴦侶相偎傍,泉台上再設新房,地府陰
司裡再覓那平陽門巷。
長:唉,惜花者甘殉葬,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
周:江山悲災劫,感先帝恩千丈,與妻雙雙叩問帝安。
長:唉,盼得花燭共諧白髮,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唉,我誤君累
你同埋孽網,好應盡禮揖花燭深深拜。再合巹交杯墓穴作新房
,待千秋歌贊注駙馬在靈牌上。
周:將柳蔭當作芙蓉帳,明朝駙馬看新娘,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
長:地老天荒,情鳳永配癡凰,願與夫婿共拜相交杯舉案。
周:遞過金盃慢咽輕嘗,將砒霜帶淚放落葡萄上。
長:合歡與君醉夢鄉。
周:碰杯共到夜台上。
長:百花冠替代殮妝。
周:駙馬枷墳墓收藏。
長:相擁抱。
周:相偎傍。
合:雙枝有樹透露帝女香。
周:帝女花,
長:長伴有心郎。
合:夫妻死去樹也同模樣。
p.s.節錄部份台詞,僅供參考
看了些網路資料,想來這齣戲的確是深入人心,才會有好幾部電影引用,甚至重演
。可惜在台灣接觸不多,再這之前也難解箇中奧妙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69.2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