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神秘面紗 看見緬甸特展即起登場】
拓展師生國際視野,國際事務處即日起到4月23日在行政大樓一樓大廳推出「看見緬甸」特展,參與佈展的緬甸同學期待透過展覽說明和文物,引發大家對於緬甸的興趣,進而願意深入認識且尊重緬甸文化。
國際事務處表示,學校自106年起,每年獲得教育部新南向計畫經費補助,連續三年推動「緬甸招生拓點計畫」或「緬甸拓點行銷計畫」,由緬甸來校就讀的新生由個位數穩定成長至每年平均15人,因而選擇「緬甸」作為展覽主題,期待讓更多師生從展覽出發,進一步認識緬甸、以及緬甸與臺北大學的密切關係。
根據國際事務處統計,目前校內來自緬甸的學生共52人,在新南向國家中,人數僅次於馬來西亞學生。只是儘管過去舉辦過許多展覽和交流講座,但許多同學對於緬甸的認識還是很有限。前緬甸同學會長、公行三趙仁美就感嘆,曾碰過同學詢問「緬甸是泰國的哪一省?」、「緬甸是不是沒有電?」...種種讓人啼笑皆非的反應,激發緬甸同學更多宣導家鄉的企圖心。
對此,國際事務處在緬甸同學會、以及「跟著導演去旅行」、林肆山先生、緬甸語課程教師黃珍英協助下,整理許多緬甸基本資訊,搭配緬甸當地照片、各種生活用品、服裝與飾品,以靜態展方式呈現,在觀展師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大方提供從緬甸帶來的服飾,資工二康澤配期待大家特別留意展示架上別具特色的男女服裝。其中色彩豐富、上身裝飾許多銀泡的女裝是緬甸「景頗族」的代表服飾,「那些都是我們以手工慢慢縫上去的喔!」至於男子的裙裝也是緬甸招牌,「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但在緬甸是正式傳統服裝。」
康澤配認為,認識其他國家文化最好從服飾入門,除了服裝,展櫃中的各種飾品也很值得一看,另外像是緬甸特有的防曬品「特納卡(Thanaka)」等都不能錯過。趙仁美則鼓勵大家從展覽出發,如果還想更多了解緬甸文化或品嘗美食,可以就近到中和華新街尋寶,更實際體驗緬甸味。
推動臺灣師生認識緬甸之外,國際事務處近年持續積極提升臺灣與緬甸教育合作關係。除了不定期出訪參與教育展、拜訪當地教育與企業機構,也整合包括社會系校友蔡宗仰、雁行臺灣協會、中華救助總會等單位提供獎學金,協助緬甸同學安心就學,特別是玉山銀行的獎學金,更提供實習與畢業就業保障。
為了鼓勵更多緬甸華文學校學生來臺升學,國際處兩位職員與三位緬甸同學去年底親赴緬甸11所中文學校招生,預期今年來臺緬甸學生人數仍可維持一定規模。曾代表學校返緬招生的趙仁美表示,對於緬甸學生而言,要踏出舒適圈來臺念書很不容易,但自己來臺收穫很大,尤其臺北大學環境清幽、適合求學,非常推薦更多學弟妹可以來臺北大學就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訪談系列] 德國馬德堡大學管理碩士 ft. 芋萱 芋萱跟我一樣都是來自鄉下的小孩子...
「師 大 國際事務處 獎學金」的推薦目錄:
師 大 國際事務處 獎學金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國媒體怎麼看中國?杰宇分享15年追蹤法國媒體的觀察】
今天也有法文小教室喔!👇
有些朋友會問我,法國媒體怎麼看待『中國』呢?
其實上國中的時候,我媽媽都不讓我看電視除非是要看新聞報導。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很常看法國媒體報導國外的新聞,那段時間也勾起了我對遙遠東方國家的好奇。
2003-2008年 :法國媒體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著迷
首先,法國沒有像台灣這麼多新聞台,就算有,他們也不是主流的媒體。法國最大的電視頻道都是綜合型 :綜藝節目,電影,國內和國際新聞都是必有的。法國最大的私立電視台 « TF1 »(法國電視一台)和最大國立電視台 « France 2 » (法國電視二台)每日新聞都是下午一點跟晚上八點播法國國內的新聞,還有一點國際新聞,這兩個頻道到今天都還是當地人了解國外資訊的主要管道。
這兩台最大的電視台也有做主題式的長篇報導特別節目 (Envoyé spécial, Sept à huit 等)。大部分法國人會透過那半個小時的專題報導了解當時的中國。我記得記者在報導開頭都會說一樣的話:“今天我們帶大家去一個幾乎沒有法國人聽過的城市,不過這個地方比巴黎人口大好幾倍,這個地方叫做 “重慶,深圳,武漢等”。不管到哪裡採訪,新聞報導拍的畫面都一樣:高樓,全新設施,法商在那邊設廠,經濟成長率高數據,田僑仔。當時這些對中國的報導都是為了引起轟動,讓觀眾驚訝。就我現在看來,覺得當時的報導有點偏激,因為他們只會報導讓法國觀眾覺得了不起的畫面。而這段時間也激起了許多法國人對中國的好奇心,甚至是佩服。這樣的新聞報導讓當時的中國呈現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最近聽到一個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很有趣的採訪。他們邀請並採訪了2005年到2015年在北京的法國記者。她分享剛到中國的前幾年,只要法國記者發一些對中國有一些批評的文章,最生氣並不是中國政府,卻是在中國工作的法商。對他們來說,中國是一個各方面都在往前走的國家,而當他們被問及政治方面的問題,他們會認為中國除了經濟,政治上也逐步在進步。不應該以法國的標準來去衡量中國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些法商的觀點,經常會在新聞評論裡出現。
2008年: 報導中國的轉折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西藏發生了大騷亂。西藏地區發生的抗議運動,受到了政府的打壓。而這件事被法國媒體經常報導,法國也開始有人怪媒體只報導中國經濟奇蹟,而不報導中國比較負面的一面。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當北京奧運時繞行巴黎,其實引發很多爭議,以及相當數量的激烈抗議。在同時,中國官媒直播中國運動員被法國抗議人士抗議,這些抗議人士邊舉著西藏旗子,邊試著搶聖火,而這個風波引起中國人民對法商和法國商品的抵制。此後,後來的媒體報導變的比較負面,怕失去更多中國客戶的法商也釋出了更多善意,關於中國的態度開始明顯的兩極化。
2008年 – 2013年:中國跑去哪裡呢?
2008年發生了全球金融海嘯,法國的財政進入一個長期危機的狀態。金融危機很快變成了經濟危機,原來就已經偏高的失業率,在這段期間瘋狂地升高。當自己國家的危機感變嚴重了,媒體就比較少報導國外的新聞。甚至到了2012年的國債危機,因為大家擔心歐元會不會因為希臘破產而消失,讓中國在這段時間從大部分的主流媒體上幾乎消失了。
2013年 – 2020年:『強勢領導者』對媒體控制的後續效應
習近平擔任主席這件事,並沒有引起太多法國媒體的注意。不過,當中國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它的實力,並在同時對國內媒體和駐中國的外籍記者增加了審核和控制,法國媒體便開始多關注這位新的“強領導者”。
2015年,駐中國的郭玉(Ursula Gauthier)法國記者被中國政府遣送,原因是她寫了一篇關於新疆的文章。在中國待了十幾年的她,分享法國記者平常受到的壓力,威脅,表示長駐中國的法國記者也幾乎都無法留下來,簽證不能延長。中國當局很明顯不希望外媒太了解中國記者,所以只要會說中文,有當地朋友的記者,幾乎都被遣返。現在能駐點在中國的法國記者幾乎都是菜鳥,沒什麼工作經驗,需要翻譯才能工作,比較容易被操控。再來,中國也希望培養下一批新的法文記者,許多非洲法語區的大學生拿到了豐厚的獎學金來北京學習中式新聞報導。中國同時也在法語區慢慢的擴大「中國環球電視網」 ,希望用我們的語言來讓中國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被遣返的法國記者反而變成了很高調的反中聲音。在新聞報導裡,人權主題比經濟變的更重要。在許多法國人的心裡,中國的形象變差了。
原本很挺中的法商也改變了態度,隨著他們在中國的時間變長,原本發大財的夢想也呈現了不一樣的現實。他們開始抱怨中共對他們的控制,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是跟當地企業合資,而很多法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就這樣被偷走了。中國在貿易方面也不遵守WTO的很多規定,外商在中國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不過,真正讓很多法商受不了的是這幾年開始進行的「社會信用體系」。外商也需要配合這個制度,公司需要把員工的表現,資訊提供給政府。因此很重視隱私的法商和瑞商越來越有往東南亞移動的計畫。
批評中國的法國記者增加,挺中的聲音減少,中國在法國媒體的形象有明顯的變化了。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12月的研究顯示,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態度普遍變差了。最有趣的是,在所有歐美國家中,美國人對於習國際事務處理的態度,不信任佔了50%,不過,法國人卻有高達69%不信任習近平的處理方式,並有67%的法國民眾對中國有負面的印象,事實上,在這項調查中,法國人是所有其他歐美國家民眾中,最不信任習近平的。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法語區比較沒有管道可以了解東方國家。再來,法國媒體很重視自己國家的報導。當報導國際新聞的比例偏低,而報導中國的新聞還要更少時,容易推動單一看法,也很容易偏激。不管是往好還是壞,法國人很容易被新聞報導左右看待中國的想法。
現在,我唯一覺得有深度,可以全面分析的媒體是今天介紹給大家的影片。« C dans l'air » 是 France 5 (法國電視五台)每天平日晚上六到七點直播的節目。通常會有四位專家被邀請上節目,研究中心的學者、教授、外交部或有經驗的記者會來做分析。每天的節目會被上傳到youtube,很歡迎大家追蹤收看!
💡今日法文小教室:
- 察覺/理解:percevoir
Comment est-ce que les Français perçoivent la Chine ?
(法國人對中國有什麼印象呢 ?)
- 批評 :critiquer
Les Français aiment beaucoup critiquer leur Président.
(法國人很喜歡批評總統)
- 發表意見 : s’exprimer
En France, on peut s’exprimer librement.
(在法國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 遣送 : expulser
Les journalistes qui ont osé critiquer le gouvernement ont tous été expulsés.
(敢批評政府的記者都被遣送了。)
- 控制 : contrôler
Le gouvernement contrôle les médias officiels et les réseaux sociaux.
(政府控制官媒和社群媒體。)
- 審查 :censurer
La police s’occupe de censurer les commentaires sur le Net.
(警察負責審查網路上的留言。)
- 影響:influencer
Les médias ont la capacité d’influencer la perception du grand public sur certains sujets.
(媒體報導有能力影響大眾對某些議題的看法。)
#杰宇的法文邂逅
#杰宇與電視的邂逅
#老師是國際關係系畢業
#政治議題是必須的
#désolé
師 大 國際事務處 獎學金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法國媒體怎麼看中國?杰宇分享15年追蹤法國媒體的觀察】
今天也有法文小教室喔!👇
有些朋友會問我,法國媒體怎麼看待『中國』呢?
其實上國中的時候,我媽媽都不讓我看電視除非是要看新聞報導。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很常看法國媒體報導國外的新聞,那段時間也勾起了我對遙遠東方國家的好奇。
2003-2008年 :法國媒體對中國經濟崛起的著迷
首先,法國沒有像台灣這麼多新聞台,就算有,他們也不是主流的媒體。法國最大的電視頻道都是綜合型 :綜藝節目,電影,國內和國際新聞都是必有的。法國最大的私立電視台 « TF1 »(法國電視一台)和最大國立電視台 « France 2 » (法國電視二台)每日新聞都是下午一點跟晚上八點播法國國內的新聞,還有一點國際新聞,這兩個頻道到今天都還是當地人了解國外資訊的主要管道。
這兩台最大的電視台也有做主題式的長篇報導特別節目 (Envoyé spécial, Sept à huit 等)。大部分法國人會透過那半個小時的專題報導了解當時的中國。我記得記者在報導開頭都會說一樣的話:“今天我們帶大家去一個幾乎沒有法國人聽過的城市,不過這個地方比巴黎人口大好幾倍,這個地方叫做 “重慶,深圳,武漢等”。不管到哪裡採訪,新聞報導拍的畫面都一樣:高樓,全新設施,法商在那邊設廠,經濟成長率高數據,田僑仔。當時這些對中國的報導都是為了引起轟動,讓觀眾驚訝。就我現在看來,覺得當時的報導有點偏激,因為他們只會報導讓法國觀眾覺得了不起的畫面。而這段時間也激起了許多法國人對中國的好奇心,甚至是佩服。這樣的新聞報導讓當時的中國呈現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最近聽到一個法國文化廣播電台(France culture)很有趣的採訪。他們邀請並採訪了2005年到2015年在北京的法國記者。她分享剛到中國的前幾年,只要法國記者發一些對中國有一些批評的文章,最生氣並不是中國政府,卻是在中國工作的法商。對他們來說,中國是一個各方面都在往前走的國家,而當他們被問及政治方面的問題,他們會認為中國除了經濟,政治上也逐步在進步。不應該以法國的標準來去衡量中國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些法商的觀點,經常會在新聞評論裡出現。
2008年: 報導中國的轉折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西藏發生了大騷亂。西藏地區發生的抗議運動,受到了政府的打壓。而這件事被法國媒體經常報導,法國也開始有人怪媒體只報導中國經濟奇蹟,而不報導中國比較負面的一面。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當北京奧運時繞行巴黎,其實引發很多爭議,以及相當數量的激烈抗議。在同時,中國官媒直播中國運動員被法國抗議人士抗議,這些抗議人士邊舉著西藏旗子,邊試著搶聖火,而這個風波引起中國人民對法商和法國商品的抵制。此後,後來的媒體報導變的比較負面,怕失去更多中國客戶的法商也釋出了更多善意,關於中國的態度開始明顯的兩極化。
2008年 – 2013年:中國跑去哪裡呢?
2008年發生了全球金融海嘯,法國的財政進入一個長期危機的狀態。金融危機很快變成了經濟危機,原來就已經偏高的失業率,在這段期間瘋狂地升高。當自己國家的危機感變嚴重了,媒體就比較少報導國外的新聞。甚至到了2012年的國債危機,因為大家擔心歐元會不會因為希臘破產而消失,讓中國在這段時間從大部分的主流媒體上幾乎消失了。
2013年 – 2020年:『強勢領導者』對媒體控制的後續效應
習近平擔任主席這件事,並沒有引起太多法國媒體的注意。不過,當中國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它的實力,並在同時對國內媒體和駐中國的外籍記者增加了審核和控制,法國媒體便開始多關注這位新的“強領導者”。
2015年,駐中國的郭玉(Ursula Gauthier)法國記者被中國政府遣送,原因是她寫了一篇關於新疆的文章。在中國待了十幾年的她,分享法國記者平常受到的壓力,威脅,表示長駐中國的法國記者也幾乎都無法留下來,簽證不能延長。中國當局很明顯不希望外媒太了解中國記者,所以只要會說中文,有當地朋友的記者,幾乎都被遣返。現在能駐點在中國的法國記者幾乎都是菜鳥,沒什麼工作經驗,需要翻譯才能工作,比較容易被操控。再來,中國也希望培養下一批新的法文記者,許多非洲法語區的大學生拿到了豐厚的獎學金來北京學習中式新聞報導。中國同時也在法語區慢慢的擴大「中國環球電視網」 ,希望用我們的語言來讓中國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被遣返的法國記者反而變成了很高調的反中聲音。在新聞報導裡,人權主題比經濟變的更重要。在許多法國人的心裡,中國的形象變差了。
原本很挺中的法商也改變了態度,隨著他們在中國的時間變長,原本發大財的夢想也呈現了不一樣的現實。他們開始抱怨中共對他們的控制,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是跟當地企業合資,而很多法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就這樣被偷走了。中國在貿易方面也不遵守WTO的很多規定,外商在中國很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不過,真正讓很多法商受不了的是這幾年開始進行的「社會信用體系」。外商也需要配合這個制度,公司需要把員工的表現,資訊提供給政府。因此很重視隱私的法商和瑞商越來越有往東南亞移動的計畫。
批評中國的法國記者增加,挺中的聲音減少,中國在法國媒體的形象有明顯的變化了。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12月的研究顯示,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態度普遍變差了。最有趣的是,在所有歐美國家中,美國人對於習國際事務處理的態度,不信任佔了50%,不過,法國人卻有高達69%不信任習近平的處理方式,並有67%的法國民眾對中國有負面的印象,事實上,在這項調查中,法國人是所有其他歐美國家民眾中,最不信任習近平的。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法語區比較沒有管道可以了解東方國家。再來,法國媒體很重視自己國家的報導。當報導國際新聞的比例偏低,而報導中國的新聞還要更少時,容易推動單一看法,也很容易偏激。不管是往好還是壞,法國人很容易被新聞報導左右看待中國的想法。
現在,我唯一覺得有深度,可以全面分析的媒體是今天介紹給大家的影片。« C dans l'air » 是 France 5 (法國電視五台)每天平日晚上六到七點直播的節目。通常會有四位專家被邀請上節目,研究中心的學者、教授、外交部或有經驗的記者會來做分析。每天的節目會被上傳到youtube,很歡迎大家追蹤收看!
💡今日法文小教室:
- 察覺/理解:percevoir
Comment est-ce que les Français perçoivent la Chine ?
(法國人對中國有什麼印象呢 ?)
- 批評 :critiquer
Les Français aiment beaucoup critiquer leur Président.
(法國人很喜歡批評總統)
- 發表意見 : s’exprimer
En France, on peut s’exprimer librement.
(在法國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 遣送 : expulser
Les journalistes qui ont osé critiquer le gouvernement ont tous été expulsés.
(敢批評政府的記者都被遣送了。)
- 控制 : contrôler
Le gouvernement contrôle les médias officiels et les réseaux sociaux.
(政府控制官媒和社群媒體。)
- 審查 :censurer
La police s’occupe de censurer les commentaires sur le Net.
(警察負責審查網路上的留言。)
- 影響:influencer
Les médias ont la capacité d’influencer la perception du grand public sur certains sujets.
(媒體報導有能力影響大眾對某些議題的看法。)
#杰宇的法文邂逅
#杰宇與電視的邂逅
#老師是國際關係系畢業
#政治議題是必須的
#désolé
師 大 國際事務處 獎學金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訪談系列] 德國馬德堡大學管理碩士 ft. 芋萱
芋萱跟我一樣都是來自鄉下的小孩子,所以拍攝那天我們挑選在斗南尙豆咖啡廳(感謝老闆),一旁就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可是卻有無數的小貨車🚛經過,加上本人都還是用手機📱拍影片,所以這次的收音真的很悲劇,再麻煩大家包容一下啦😅其實一直以來心中都有個小小遺憾,就是為什麼要一大學畢業就出國?但或許有好有壞吧?這次訪問的芋萱,他大學就是企管系,一個學的廣卻不深的科系,讓他在畢業的時候沒有任何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想盲目投入一個自己不興趣的碩士,而是先透過工作經驗來幫助自己找出興趣與方向,找了五年之後,也遇到工作中的撞牆期,進而邊工作邊申請德國碩士,最後在短短的申請時間申請到馬德堡大學的管理碩士。或許現在正在工作的你也會想要如何才能跨出舒適圈,或是越過這個瓶頸期,但我覺得不管怎麼想,最需要的都是一個衝動與勇氣,如果你已經決定好,那就跨出這步吧~夢想是需要搭配行動才可以實現的。
🖤♥️💛[訪談補充]
1️⃣學校對國際學生的安排?
馬德堡大學目前有1萬3千名學生,其中約3400人是國際學生,為此學校有國際學生事務處去處理國際學生問題及定期舉辦文化交流或一日遊活動。
2️⃣系上或院上有對國際學生有什麼服務嗎?
因為經濟及管理學院的國際學生很多,所以院所也有一個特別服務國際學生的組織,因為服務的範圍比較小,所以他們回覆問題的速度很快(感覺很棒👍)。
3️⃣馬德堡台灣人多嗎?學長學姊?
學校跟台灣中興、聯合大學有合作,如果遇到台灣同學,大部分都是學士來交換的,但也有少部分是高中畢業就來唸正規學士學位,目前我還沒遇到台灣來唸碩士學位的
4️⃣學校大嗎?規模?
學校不算太大,大概就是台灣國立大學的大小,馬德堡還蠻純樸的、沒什麼休閒,很適合專心念書,但如果要出去玩的話,搭巴士到柏林只要1小時45分,去東歐國家也相對近。
5️⃣師資的部分呢?
師資我只針對管院分享,因為我們的學程跟其他管院學程有稍微重疊,所以熱門的教授跟課程幾乎都爆滿,大概一堂200-300人,因此上課會著重跟教授問答而不是小組討論報告,我最喜歡的教授在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管顧工作過,他的助手也都來自BCG,因此他的課理論&實務兼具,不過其他管院的教授課外經驗也都蠻豐富的。
6️⃣課綱上有什麼比較特別的嗎?
另外學程有要求要修習Seminar, 這個規模會小很多(不超過30人)比起一般課程,這類型會有更多小組互動,也可以提早跟教授更親近(因為再過1-2學期就要找教授寫論文了)Seminar有些會要求交paper,可以提早熟悉論文格式。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師 大 國際事務處 獎學金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葛量洪教育學院(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是一所曾經在香港提供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院校,以美術教育為主,於1951年創立,校址在九龍加士居道42號。開校第三年兼併了鄉師,當年香港政府致力發展小學,亟需大量師資,葛師就採取短期的一年制,而且迅速發展擴充名額。全盛時每屆一班竟達330人(羅師中英兩部每屆各收25名,鄉師中文只收25名)。葛師於1964年除繼續開辦一年制外,更加開辦了中文二年制。葛師師資訓練特有兩項措施,第一為「設計教學」,分組學員選題後,要分工參考搜資料、實地採訪。最後要安排大規模展覽作分享。第二項特色是「小組討論」,以補大課單向講授之不足,也建立了更佳之師生關係。一年制全期分配到小學實習一次,畢業生只可任教小學。二年制實習兩次,第二次分配到中學實習,畢業後可最高任教至中三(Form3),選取之標準及校內表現也要求嚴格,入讀二年制者也曾有於升二年級時須離校。由於政府通過教育學院法例,提升至頒授學位的水平,葛量洪教育學院於1994年被合併為香港教育學院的一部份;而原址將被重建。按恔友會96年統計,葛師開辦了45年,本科同學計達6760名。 其校友會於1952年9月成立,並先後創立了5間以「葛量洪校友會」命名的學校,即:葛量洪校友會觀塘學校(1961-2008)、葛量洪校友會慈雲山學校(1967-1988)、葛量洪校友會油塘學校(1973-1993)、葛量洪校友會將軍澳學校(1988-2008)及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1997-今)。在多間師範學院合併後,葛師校友會學校仍以原名續辦,設有多項獎學金,後因出生率下降而致多間完成歷史任命。葛量洪校友會轄下各小學的校監均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前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葛師首屆畢業生,曾任葛師校友會觀塘學校校長二十一年)。2011年葛師校友會舉辦了盛大之鑽禧藝展及多項紀念活動,增添葛師鑽禧紀念獎學金,更收集校友之著作及歷史照片出版了專冊,名為「葛師的歲月」(Down Memory Lane: Our Golden Years at Grantham College of Education),資料詳盡,並得當年馮翰文副院長發序言。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是香港八間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等學府之一,主要提供教師專業培訓。香港教育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53年於聖保羅書院開辦的首個正規在職教師培訓課程。隨著政府及社會大眾對師資教育的關注及需求不斷增加,羅富國師範學院(羅師)、葛量洪師範學院(葛師)、柏立基師範學院(柏師)、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開辦正規的師資培訓課程,為香港教育提供具備資歷的教師。依照1994年4月25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的建議,四所師訓機構和語文教育學院合併成為香港教育學院,進一步提升師資教育和有關專業培訓課程的質素;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新寧大廈,另設10間分校,主要提供教育文憑課程及在職教師培訓課程。直至1997年,香港教育學院遷往新界大埔至今。新校園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香港教育學院雖有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教院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五名、亞洲區第三名 ;語文學科則位列全球首 101-150 名 。於2015年9月11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通過香港教育學院正名大學,待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及得到立法會通過,教院最快可於16年2月正名為大學。經收集多方意見後,香港教育學院校董會決定,將以「香港教育大學」及「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EdUHK)」作為教院正名後的校名。香港教育學院設有3個學院,轄下共13個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社會合作項目。
師 大 國際事務處 獎學金 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IHRD, NTNU 的推薦與評價
洽詢單位: 國際事務處開發組電話:886-2-77491271 電子 ... 我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曹劍聲,目前除了負有師大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IHRD)碩一的學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