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跟我說
他現在很討厭假日🙄
因為假日是育兒日
不帶小孩出門會被小孩吵
帶小孩出門又很累
完全無法逃離⋯
看不到小孩會想他
他在你身邊又會覺得累
誰可以跟我說這矛盾心情
到幾歲才會沒有⋯
國小嗎🚬🚬
婆婆出遊玩
這幾天平日要帶著閃妮上班了😂😂
療癒小熊
#這枚超可愛
整個看到心情就好🖤🖤
https://www.wishbykorea.com/collection-view-33150
#周慶抽iphone12持續發威中
帶小孩 到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開始有朋友對我說:「妳把新醬養得很好!」
對於一個自己帶小孩的單親新手媽媽來說,我真的感動到快哭了…😭
累是一定累,但也因為新醬是天使寶寶才沒讓我太揪心。
在這邊回應一些網友的問題:
▶︎ 新醬喝母奶嗎?
事實上…我的『阿靖有機小農鮮乳坊』經營不善,只能供應新醬1/3的奶量,而且隨時會倒閉(笑)…所以是以配方奶為主,母奶有多少就給他喝多少。對於餵母奶這方面我很隨緣,我覺得任何媽媽都不該給自己太大壓力。
▶︎ 新醬是吃什麼才長這麼大隻?
目前體重7公斤的新醬食量不算大,每天喝650~750 ml而已。他長得大隻純粹是因為遺傳,爸爸的個子比較大。
(而且新醬超級無敵難餵…太愛玩!一瓶奶要分很多次餵,中途得放他下來運動,不然就會生氣…好險他不太會吐奶…)
▶︎ 妳有在吃什麼營養品嗎?
綜合維他命、葉酸、鐵、卵磷脂、DHA藻油、鈣、鎂、維生素D、蛋白質粉…從懷孕初期開始就都有乖乖吃,每天不間斷至今。維生素D滴劑我也會給新醬吃,滴一小滴在奶瓶裡。
▶︎ 怎麼訓練寶寶睡過夜?
滿月後就可以讓寶寶先有白天跟晚上的意識,白天環境明亮有聲音、晚上又暗又安靜,然後媽媽也要早睡早起,寶寶睡媽媽就一起睡,別想趁深夜追劇或滑手機!一定要堅持下去,直到有朝一日寶寶自己開悟(笑)
附註:新醬睡覺沒用包巾,是因為他並不會因『驚跳反應』而嚇醒哭鬧,所以從滿月後就沒包過了。
・・・
至今,我仍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回台灣。
新醬的爸爸將從此留在日本專心工作,新醬不知道要等到幾歲才見得到爸爸?(可能這個孩子的存在對他來說太虛幻了吧?他連我大肚子的樣子都沒看過…也決定不來台灣探望我們了。)
但相較於疫情失控的日本,我們母子能安安心心在這裡生活更重要;或許也因為我在懷孕時心情很平穩、很快樂,也讓新醬成為了一個非常安定又開朗的小孩。
謝謝所有前輩媽媽們的建議,我跟新醬會繼續加油!新手媽媽們也一起加油!
・・・
👶🏻 要看更多新醬請見我IG @imginoy ❤️
#シンちゃん
#3months15days
帶小孩 到幾歲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問了好多次,兩歲上幼幼班是不是太早⋯還有「妳為什麼要這樣」了之後⋯》
今天又被問到,「妳不是在家沒事?為什麼不自己帶,要那麼早送小孩上幼稚園。」
第一浮現的想法是,為什麼會覺得我「在家沒事」呢😂?有點困惑。之前被這樣問的時候,我就跟翔爸感嘆過了,我是因為要帶小孩才「在家」,而且沒有外援,所以幾乎無法做「帶小孩以外」的事情,不是「在家而且沒事」,所以才帶小孩啊🤣
這裡有個因果關係很常被顛倒⋯
即使是還沒有小孩的時候,我在家也沒有「沒事」過,我是在家接案的文字工作者⋯而且我還是每天七點半起床九點開始工作午休一小時再工作到五點多那種⋯是非常自律的個人辦公室⋯
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全職媽媽好像很容易被誤解,好像是妳不喜歡工作或沒工作才當全職媽媽,所以會被認為小孩給妳帶,這種安排是「剛好」。但其實有可能不是這樣的,我所知道的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其實是為了孩子的一些狀況、家庭的條件⋯才不得不放下自己想做的工作,變成「在家帶小孩」。
我其實很想找回我文字工作者的身分,各種類型的文字都想挑戰或者說重拾。以孩子優先,把自己的目標視為次要已經好久了⋯我真的有好多好多東西想寫,所以我7/27翔開始上安親班,8/3翔妹開始上幼幼班以來,我每天都跟瘋子一樣的寫作⋯七月底那一週寫完一萬五千字投稿,然後挑戰寫電視劇長篇番外,一個月以來也寫了六萬字,(大綱有了規劃是十萬完結)目標八月底寫完一篇一萬五的恐怖小說,也已經寫一半了⋯
我每天的字數在3000-8000不等,有經驗的人應該可以知道,這真的是我一把小孩送出門,自己吃完早餐就開始寫,寫到午餐隨便吃個泡麵或前一晚剩菜,沒有午休又繼續寫到四點,才有可能達成的進度⋯(不能繼續是因為要接小孩和做晚餐了)
手很痛肩膀很僵硬,眼睛很傷,但我不覺得辛苦,因為那是我想做的事情,想努力挑戰的事情,而我已經想好幾年了⋯為了帶小孩。
***
很多人問我兩歲上幼幼班不會太早嗎?雖然我也掙扎過,如果以「三歲會比較強壯少點感冒」來考量,我是不是該再等一年,再撐一年,自己想做什麼都被當作「不重要」的日子。
但是後來覺得,如果我們不以孩子做「唯一」的考量,而是把「媽媽」也考慮進去,就不會再這麼僵化的覺得,不到幾歲就是太早了。
用「親子關係」來思考孩子該幾歲上學這件事情的話,親/子,各自的狀況和特殊性,都是很重要很需要被考量的。
只有雙方都受到重視,都有「愛自己」的一些基本條件,那麼這段關係長遠下來。才會是對雙方的發展都是好的。
我甚至覺得只考慮孩子,以孩子為唯一優先的思考方式,長遠看來,也未必就是對孩子有益。總之當我們把關係中每個人都納入,把時間這個條件也納入的時候,就不會只看當下可以看見的現實。
有點抽象,總之我現在覺得,做決定時,要用「關係」、「關係中的人」,來做全盤的考量。
而不是用關係中「某一方」,把他當成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方式來考量。
在媽媽帶小孩這件事情上,許多人不假思索的,就會用後者這種思考和評價模式,就是小孩是「唯一要被考慮的」。
所以他們並不會問,小孩兩歲,表示妳都帶兩年了,接下來妳有什麼打算?繼續帶的話,妳的目標呢?妳的健康呢?而只會問,兩歲就去了,孩子是不是哭很慘,妳怎麼捨得⋯這一類,以孩子為唯一中心的提問。
我不是想批判,不是想用這麼嚴厲的字好像我在表達抗議或反擊,真的不是,只是想要說出我的觀察和想法,我觀察,大家在評論和介入母親和年幼孩子的事情時,真的少了一些「整體性」的考量,只以孩子為唯一中心的考量,我覺得是當下看起來對孩子「最好」,然而實際上,放長遠來看,是會有不可欲的「非預期後果」的。
⋯***
我在送妹妹上幼幼之後真的時常被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妳在家沒事為什麼不繼續帶」或著是「妳還是可以寫作為什麼不繼續帶」,先不管其中的誤解(在家沒事、寫作好像可以輕鬆兼顧),就只說,好像我繼續自己帶,普遍被認為一定是「更好的選擇」,然而我看妹妹這三週的表現,對「媽媽自己帶就是比較好」,這種不假思索的想法,其實也很存疑。
再來就是,如果考慮到媽媽的人生原本就已經停滯了兩年,我真的覺得兩歲上學不算早了⋯
我也需要時間去追趕,我錯過的事物啊⋯我相信,當我越來越能顧到我自己的發展和目標,那對我跟孩子、對我們之間的關係,都是好的。
#寫的不夠清楚請見諒啊
#覺得是個複雜議題但今天只剩這點時間寫了
#有點雜亂但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