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下一個旅程】
自己親身經歷成為媽媽對我這個本來很怕小孩的人轉變是有多大。這是一個常常很有收穫的旅程。收穫在於,如果能練習比較有意識的去體驗育兒,去從過程中觀察自己,它提供了自我理解與心靈療癒。但是要練習有意識的生活,要一直去了解自己的過程,常常確是幸苦又痛苦。
我們都帶著某種兒時的創傷在過成人的生活。因為在找尋如何能更有勇氣去面對,我開始上課,也尋求了不同心理師與心靈老師的協助。
當時開始 #意在育兒 ,開始 #媽很想聊,就是希望能支持,跟我一樣想要過有更有意識生活,但是在過程裡也感到幸苦的人。
.
.
同時,因為小孩讀的幼兒園,我認識了蒙特梭利這個教育方式。蒙特梭利醫生透過自己的研究、觀察、資料綜合,提供了一套很完整的教育方法。
不過再探究才知道,蒙特梭利醫生說:要執行這套理論,其實最重要的是執行者對自己的觀察,要如何預備好我們自己。就因為我們帶著太多過往的傷、對愛與想被認可的渴望,所以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將我們自己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很矛盾的,我們會帶著很多愛,但又注定成為育兒與教育最大的阻礙。
我喜歡蒙特梭利,因為她其實就是一種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於是,明知自己不會去當老師,卻對蒙特梭利理論的全貌好奇到決定去上蒙特梭利的師資培訓課程。只是在上課過程中,我一直質疑。蒙特梭利明明在強調成人自己轉變的過程,我們才能運用這套理論好好的支持孩子長大。可是在如此傳統授課方式的課程中,成人的轉變會(能)發生嗎?🤔
我自己覺得,能夠完成這個極為挑戰培訓的人,通常有兩種:
1)非常擅長寫筆記與背誦的專業學生,但這樣的人透過課程能被轉換的機會並不大
2)自己正開始轉換而發現理論跟自己的心靈追求契合,一般來說,幸苦但是因為有更強的心靈追求,這樣的人比較能咬牙撐過去,收穫也越大
但是有一種正在轉換或已經轉換好的成人,對上課方式會感到無比的痛苦,中途放棄的可能很大。可是這樣不是很可惜嗎?有一群持證但沒有轉換的成人,而又有明明很適合執行的成人卻已經放棄。
.
.
基於自己成為媽媽與成為蒙特梭利學生的體驗,讓我一直思考,是不是有什麼方式能啟動與支持成人更有意識的生活,去經歷心靈的轉換?也因為心靈轉換,我們才能做個有意識的父母。因為心靈轉換,我們才能做個有意識的導師。因為心靈轉換,我們才能更有意識的去體驗人生。
宇宙是不是會呼應我們的尋求?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了一個 Ted Talk 的推薦,是一個有關 matrescence ,這個我從來都沒聽過的字的影片。20分鐘後,我明白,原來這個字代表女生轉換成母親的巨大轉變過程。因為實在太貼近自己的經驗,我完全能呼應影片中提到,這個階段的女性需要更多支持、理解與陪伴的倡議。於是我又繼續上網研究。
結果帶我找到了近年主要做 matrescence 研究與推廣的Aurilie Athan醫師,然後帶我找到了她就職於哥倫比亞大學心理系的Spirituality Mind Body Institute 。這是常春藤學校中,第一個以科學結合身心靈的中心。
不過常春藤不是重點,而是有越來越多重視身心靈的科系與學校,因為我們的世界真的很需要!
於是不愛唸書,從大學畢業超過 20年的我,在一週後要回研究所去當學生了!如果這個期間比較少 post 小文,希望是因為我正在經歷轉換中。😂
去年一波的疫情讓我延後課程一年。今年突然襲擊的疫情帶來了更多未知與恐懼,但或許要相信這是這個階段的我需要去的地方。
帶著怕怕與期待,準備迎接下一個人生旅程的開始!💪🏻
.
.
.
.
#身心靈補給站
#生活中的修行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關係 #relationships
#育兒 #mindfulparenting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8的網紅學英文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幫你看一下」 英文怎麼說? 發現同事工作被卡住的時候,你會發揮小夥伴互助的精神,幫他看一下嗎? 那 “你還好嗎?”、“需要幫忙嗎?”的英文要怎麼說呢? 這一集我們請到前哈佛面試官,幫助很多同學申請到心目中理想學校的 Alex 老師, 幫你破除台灣學生常見的留學錯誤觀念, 也跟你分享,同一個主題,...
常春藤學校 在 Crossing Camp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名校不看成績】#準備留學要注意
哈佛大學表示,明年申請大學入學者,將不用提交 SAT / ACT 成績。多所常春藤學校與知名學府,也紛紛取消了「標準化考試」的硬性要求。
若未來「不看SAT / ACT」成績從「暫時性作法」改為「常態」,將在多個面向產生影響 →
▍學生投稿這邊請 → bit.ly/2sFAKYe
▍長期徵稿:幫高調,強者我老師 → bit.ly/2sFAKYe
▍最新季刊《世界教我的「疫」堂課》 → bit.ly/2YEleJO
▍2020 換日線年度套刊 → bit.ly/2WTKF9n
#成績 #美國 #標準化考試 #SAT #申請
常春藤學校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名校紛紛採用 test-optional】#準備留學者要注意
哈佛大學 6 月 15 日在學校網站上表示,明年申請大學入學者,將不用提交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或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成績。而後美國多所常春藤學校與知名學府,也紛紛取消了 2021 年申請大學者「標準化考試」的硬性要求,採用 test-optional 政策。
若未來「不看SAT / ACT」成績從「暫時性作法」改為「常態」,將在多個面向產生影響 →
▍6 月徵稿:各國理財術大盤點 → bit.ly/3f3PnY3
▍Follow us o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rossingtw/
▍最新季刊《世界教我的「疫」堂課》 → bit.ly/2YEleJO
▍2020 換日線年度套刊 → bit.ly/2WTKF9n
常春藤學校 在 學英文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幫你看一下」 英文怎麼說?
發現同事工作被卡住的時候,你會發揮小夥伴互助的精神,幫他看一下嗎?
那 “你還好嗎?”、“需要幫忙嗎?”的英文要怎麼說呢?
這一集我們請到前哈佛面試官,幫助很多同學申請到心目中理想學校的 Alex 老師,
幫你破除台灣學生常見的留學錯誤觀念,
也跟你分享,同一個主題,
怎麼寫會變成一篇平鋪直敘、看完可能就忘記的作文,
怎麼寫可以變成一篇有畫面感,讀起來有溫度的作文呢?
這集的文化閒聊,有留學經驗的 Duncan 跟 Alex 老師,
跟你分享除了學校學到的學科以外,留學對他們人生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很精彩喔。
快來聽這一集內容,聽怎麼寫出有溫度又讓人記得住的英文作文。
Alex 老師的線上課程「Alex 名校錄取關鍵|留學申請 Essay 全攻略」
課程連結請點:https://bit.ly/2Tw6qgj
現在正在優惠中~
輸入我們的優惠碼 ivybar250,還可以再折 250 元喔!
快速幫你複習一下這集的主題句 & 單字:
我幫你看一下
Let me have a look.
Let me take a look
補充學習
你還好嗎?
Are you ok? / Is everything ok? / You good?
Are you ok? / You 'aight?
需要幫忙嗎?
Do you need (some) help?
Can I help you out?
Do you need help? / Do you need a hand? / Are you ok?
如果你想複習詳細版的主題句&單字,歡迎來我們學英文吧的網站!(愛心)
學英文吧網站
https://ivybar.com.tw/?c=3
或追蹤 iVY BAR 學英文吧的 IG,上面圖文版 podcast 複習也很棒喔!
https://pse.is/39vede
現在我們也有影音版的 Podcast 實境秀喔
https://pse.is/3ahup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REAH91RHGw/hqdefault.jpg)
常春藤學校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收緊留學後的移民政策,以安撫民族主義的情緒。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的費用不斷飆升,可獲得的獎學金數量不斷減少。早在 COVID-19的大流行之前,已經就有很多人開始質疑國際教育帶來的價值和利益。在疫情持續肆虐的同時,其他國家對於留學生有什麼新政策,如何在這種時候留住人才?
根據CNN報導指出,美國超過百萬國際學生裡,大多都來自亞洲,以中國留學生最多,有快37萬人,其次為印度留學生20萬人。其他國家像是南韓、越南、台灣、港澳的留學生也不少。所以中印兩國學生的走向是主要大家關注的焦點。
根據香港嶺南大學5月對中國學生海外留學調查,有高達84.4%的受訪學生表示會選擇不會出國留學。被問到哪裡是他們留學首選,最受歡迎的國家還是美國,再來是香港。第三名是英國,接下來是日本跟台灣。可能是因為國際媒體報導很多華裔學生和居民在英國、歐洲和澳洲在戴上口罩後遭遇歧視甚至攻擊。這些都會影響華裔學生選擇留在比較友善的國家。
印度學生出國意願則比較沒有受影響,但是他們偏向歐美的學校。有趣的是,印度世界排名最高的幾所學校像是印度理工學院或是印度管理學院其實比美國的一些常春藤聯盟學校更難進去,但是印度其他高等教育機構資源比較不足,所以不斷增長的印度中產階級寧願把孩子送到歐美的二線大學,讓孩子有海外留學的經驗再回國競爭。
很多國家看準外國學生花錢除了是想實際體驗外國的校園生活,也是希望可以利用學校的人脈和資源在國外找工作。所以像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留學生,只要在符合各國規定的期限內是全職學生的身分,包括線上課程在內,就可以獲得「學習後的工作許可」,像是英國就討論要把現行給留學生畢業後兩年的工作簽,延長為四年。
而有些因應疫情也開始為學生提供虛擬留學機會,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來說,他們就開設了許多不同國家的虛擬海外課程,像是南美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印度跟約旦都有。學生可以先遠距選修這些國家提供的課程,之後再前往這個國家。比如說像是丹麥的虛擬海外課程,就是由丹麥當地的老師講述他們是如何把永續的概念用在生活當中,有學生參加完之後,就可以到丹麥繼續學習銜接,或是在美國的丹麥公司找工作。
其實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想要留住自己國家的人才,或者是吸引外國菁英,第一個當然是持續提升國內的教育品質,英文授課的比例是基本的,還要確保內容可以跟國際連結。環境也是友善以及適合國際學生的。再來就是完善的就業輔導措施,讓他們有辦法持續留在留學國應用所學付出。
像是剛剛前面提到的英國、歐洲、美國和澳洲,亞裔學生還面臨可能的歧視問題。也有討論認為,在全球衛生危機時刻,如果這些學校或者當地居民沒有準備好適應不同的理解和經驗,像是接受戴口罩做為預防措施,那麼接收外國學生後讓他們有被歧視的風險,其實有道德上的責任。
一個成功的國際城市有賴於吸引和留住世界人才。在疫情之後,想要留學的人已經大大減少,如何制定適當的留學策略、促進以創新為中心的就業可能,甚至是增加學生的身心靈安全感都成了國際學生選擇的的主要因素。不曉得你身邊有沒有準備要出國留學的朋友呢?或是正在留學的你自己就受到了疫情影響?歡迎大家一起跟我們討論以及分享你的經驗。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ZabHqt3ITE/hqdefault.jpg)
常春藤學校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牙膏也歧視」vs.「傳奇貓逝世」。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牙膏也歧視」獲得66%的票數,壓倒性勝利。
5月底發生的「佛洛伊德案」點燃全美反歧視浪潮,現在這把火還燒到全世界,大家應該都知道「黑人牙膏」吧?沒刷過一定也看過,它還因為口味真的非常清涼,吸引了一堆韓國觀光客來台灣掃貨!
其實應該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我們刷了幾十年的黑人牙膏到底是外國品牌還是台灣品牌。黑人牙膏是1930年代,浙江寧波商人嚴家兄弟檔開發出來的,不過1949年中共建政後,嚴家兄弟搬到香港定居,同時在香港和台灣設廠,繼續生產「黑人牙膏」,後來黑人牙膏就成為台灣的「國民牙膏」。一直到1985年,嚴氏兄弟出售半數股權給美商高露潔,雙方合作成立跨國企業,黑人牙膏才打開了兩岸三地以外的市場。
據說當初取名叫黑人,是因為大家覺得黑人皮膚黑嘛,對比之下顯得牙齒特別白,閃閃發亮這樣,甚至還標榜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的潔齒成分。而一開始的商標就是一個戴著黑帽、塗黑臉的男子咧嘴笑,露出潔白牙齒,英文名稱叫「Darkie」(黑人)。不過1989年左右,這個品牌也因為反種族歧視浪潮,把包裝上的黑人「漂白」,英文名字改為「Darlie」避免爭議,但中文仍然沿用「黑人牙膏」。那現在黑人牙膏又中槍了,高露潔正在審查品牌名稱和商標是不是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加上有些人覺得標榜可以美白的產品,是鼓勵大家通通變白人,膚色白才是美,等於變相歧視有色人種,所以嬌生就宣布停售他們在亞洲和中東賣翻的美白淡斑產品,包括可伶可俐和露得清細白系列,還聲明強調說「健康肌膚就是美麗肌膚」。如果美白產品歧視黑人,那助曬劑不就歧視白人?
百事可樂公司最近也宣布,他們旗下一個鬆餅糖漿品牌「傑邁瑪阿姨」(Aunt Jemima),將停用現有的商標,他們原本的商標是描繪一名非裔女傭,後來才修改成普通非裔女性的臉,很容易讓大家聯想到美國蓄奴史,也有人批評這品牌是利用非裔形象,包裝成「為白人服務」的幸福感。其他食品材料,像是稻米食品「班叔叔」(Uncle Ben's)、糖漿Mrs. Butterworth's和穀粉Cream of Wheat,也都開始重新檢視商標。
除了各式商品現在許多學校也受到波及,像是美國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就被人指控校名的耶魯,其實是來自一名「奴隸販子」伊利胡耶魯(Elihu Yale)。他當時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校方為了感謝他捐款給學校,1718年就把原本的名字「大學學院」(Collegiate School)改名為「耶魯學院」。所以現在有人在網路上呼籲耶魯改名,不改就是仇恨黑人,還發起#CancelYale活動。據說其他知名學府像是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創辦人或取名由來都有涉及種族歧視。
種族議題在美國真的十分敏感,三不五時就會鬧一波反歧視改名或是換商標浪潮,例如兩年前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就把引發歧視爭議的印第安人隊徽「瓦荷酋長」(Chief Wahoo)給換掉了,但爭議的「印地安人隊」隊名,球團不打算妥協,所以沿用至今。不過目前這波「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動,似乎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演變成「獵巫行動」,看到「黑影」就開槍,好像不改就是政治不正確。你對這些撇清歧視的做法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LyxX1GDL8s/hqdefault.jpg)
常春藤學校 在 資工常春藤學校 -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資工常春藤學校(Computer Science [CS] Ivy League),由北至南再放"中"字輩學校,1. 台大資工(英文系名:Dept. of CS & IE),2. ... <看更多>
常春藤學校 在 常春藤高級中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常春藤 高級中學, 台中市. 2256 likes · 43 talking about this · 2229 were here. http://www.ivyjhs.tc.edu.t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