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七月份讀了MIT 贈送的書 “The business of Platforms", 因為今年出了中文版 “平台策略”,所以揪公司裡面的主管們一起讀起來。其中一位同事讀完之後,覺得很不錯,但認為以平台策略來說,他要介紹我這一本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AI" 搭配閱讀。
如果說“平台策略”一書是從現在市場上已知案例中,分析平台生意模式的種類和當中的盲點,那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AI” 就是像是告訴你,整個生態和遊戲規則朝著平台模式轉變時,組織該如何調整自己的體質,對於分工的思考,還有對於AI 的期待。之所以講AI 的書籍會跟平台有關,也是因為AI 要真的落實在行業中,也必須是用平台的商業模式才有可能規模化。
兩本書都有講到平台的種類和可能的盲點,例如基本的網路效應 (network effect),叢集(Clustering),跑單 (disintermediation,就是媒合買賣雙方後他們直接聯繫不再需要中間的平台了) 或是多歸屬 (multi-homing ,例如一間餐廳同時使用 Food Panda 和 Uber eats),等等。我喜歡這本新書不只是因為他很務實地分析公司的組織規劃以及IT 系統如何搭配,更是回到一個基本的問題: “公司”,這種近代歷史才有的組織形態,為什麼會存在。而在AI 世代中,公司要如何質變才能持續地帶出預期的價值?
簡單來說,公司的存在除了讓資本運用更有效之外,理論上因著結合許多人分工合作的力量,可以創造出運營模式 (Operating model) 而帶出三個優勢:
(1)Scale 規模
(2)Scope 範疇
(3)Learning 集體學習
在工業革命世代可以看出公司大量生產帶來的經濟規模,以及公司可以觸及的範圍 (想像製造業面對許多不同種類的供應商),並且因著持續運營學習而不斷優化,進而提高競爭的門檻。但是在資訊世代,即使許多行業還是有實體的產品或是服務,其中所產出的資訊也是重要的一環。在資訊化的產業中,複製資訊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領,資訊也讓跨產業變得容易 (谷歌是搜尋引擎還是最大廣告商?),同時AI 當中的機器學習能力更是前所未見的強大,因此要如何體現 scale/scope/learning 的優勢,就需要不同的思維。
書中說到公司組織內部就可以開始用定義 API 的方式,讓團隊之間資訊交換更透明有效率,不想過往Silo的分工方式。同時,真的能夠實現的AI 目前還是屬於 “弱 AI" (weak AI),就是從數據中看出行為模式和極有效做簡單分類與判斷的。而電影中那些超強的虛擬助理,或是能夠真正創作的AI, 屬於 Strong AI,可能還有一段時間是在有限的情境當中使用。書中最後提到 "AI 生產線” 的比喻,真正發揮資訊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強大威力!
所以人在組織當中的價值是什麼?可以思考邊際成本趨於零的時候,公司的服務或產品到底是如何創造和擷取價值的。可以跨界思考現有的東西會如何與其他領域產生關連。更重要的是,如何定義需要機器學什麼,如何使用AI去嘗試得到新的洞見。
擁抱學習AI才能思考它如何成為你的工具。機器要提供 “正確”的答案不太難,但這個“正確答案”是否有價值,是看那個訂題目的人是否知道怎麼定義問題。
前一本書 "The Business of Platforms" 的中文版:"平台策略:在數位競爭、創新與影響力掛帥的時代勝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360
書評:https://dushuyizhi.net/the-business-of-platforms-平台生意學/
全文與書中示意圖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competing-in-the-age-of-ai-%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4%b8%96%e4%bb%a3%e7%9a%84%e5%8b%9d%e5%87%ba%e4%b9%8b%e9%81%93/
#Platform #AI #Businessmodel #OperatingModel. #人工智慧 #平台策略
平台策略 定義 在 BioMed Talent Training 生醫人才培育計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康報報】
在5/19的「台灣生技原創力」系列講座,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天使投資人也是台灣創新創業長期志工的瞿志豪博士演講,談「Medical Devices investment - views from an early stage investor」,瞿董事長於2015年開始加入陳五福先生創辦的Acorn Campus Taiwan擔任General Partner,專注於投資早期新創事業。自從2008年由GigaMedia退休至2015年間,除擔任全職父親與雲遊四海外,也是資深天使投資人。自2003起擔任時代基金會YEF、TIC 100、IDEAS等創業活動之業師、講師、評審。具有協助校園技術商業化之豐富經驗。現任臺大第一家衍生公司VSense Limited董事長。並於臺大開設組織運作導論、進階領導專題、平台策略等課程。1997年在臺大博士班就學時與同伴共同創立臺灣唯一NASDAQ上市網路公司GigaMedia (NASDAQ:GIGM),擔任Chief Technology Officer,並成功於2000年在美國NASDAQ上市。自2004年起同時擔任公司之Executive Vice President,負責公司之策略規劃與購併,成功引導公司策略轉型為線上娛樂產業。
在5/19當天,我們特別邀請四組臺大Biodesign課程的團隊進行醫療器材創業概念的發表,四組的創業題目分別為『病床用抗噪音療癒艙』、『智慧防壓瘡坐墊』、『智慧鼻腔盥洗器』和『accuOculus- A wearable Auto-Focus Vision Correction System』。NTU BioDesign課程是臺大參考世界首屈一指的Stanford Biodesign課程內容,並參考台灣產業特色所設計的醫療器材創業人才訓練課程,由台大醫工所的劉子銘教授主持,學員為跨領域對醫療器材創業深具熱誠的菁英,除了台大各所的碩博士生之外,還包含來自社會各界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物理治療師、法律、商業、電子、軟體、機構、設計等專業的人才。NTU Biodesign不但是國內最有系統培訓醫療器材創業團隊的課程,也是成果最輝煌的。在過去,來自NTU Biodesign的團隊曾多次獲得國內FITI、龍騰、TIC等各大創業競賽的首獎,並有多個團隊已經正式投入創業。這次的NTU Biodesign課程由去年七月開始,歷經團隊組成、概念發想、臨床參訪、需求探勘、產品定義、雛形設計、商業模式、法規驗證、生產製造等各方面的訓練,將在「台灣生技原創力」的課程首度對外發表他們的創業構想。歡迎大家聆聽這些團隊的創意,並且與團隊互動交流。
平台策略 定義 在 去年的七月份讀了MIT 贈送的書“The business of Platforms 的推薦與評價
其中一位同事讀完之後,覺得很不錯,但認為以平台策略來說, ... 書中說到公司組織內部就可以開始用定義API 的方式,讓團隊之間資訊交換更透明有 ... ... <看更多>
平台策略 定義 在 閱讀心得-觀看<平台策略>,定義你的平台事業】 - 書籍板 的推薦與評價
周六晚上想和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平台策略>如果說2000 年是互聯網的時代,那麼我想2010 年就是平台的年代,在這段時期,幾乎所有的獨角獸級公司都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