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首例境外人士在台死亡,英國病毒株出現變異;台灣將透過COVAX取得疫苗,但數量仍未明朗;部桃院內感染獲控制但仍需觀察至年後】
■18:51 #疫苗進度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COVAX在2月3日公布第一批COVID-19疫苗配送名單,其中分配給非聯合國會員國的數量(Non-UN member states)為130萬3,200劑AstraZeneca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核准AstraZeneca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後,陸續通知各國實際獲配數量及配送時程。指揮中心表示,已針對這批疫苗,積極與COVAX聯繫運送、報關等相關事宜,不過實際數量仍未對外公開。
--
今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首次傳出境外人士因感染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死亡案例,而且感染的是新型英國變種病毒株。死者為英國籍70多歲男性,有心血管疾病,罕見出現肺部出血,昨日(3)死亡,台灣目前死亡達9例。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這的確是首度看見患者出現明顯出血,但因為台灣只有5例感染英國新型變種病毒,目前不能研判變種病毒是否致死率較高。另新增2例境外移入確診,沒有本土案例。
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台灣預計6月開打疫苗,不過何時會到貨、到貨數量,陳時中仍三緘其口,只表示透過世衛組織的COVAX(疫苗全球取得機制)將分配到一定數量的疫苗,有確定消息就會對外公布,首批施打對象鎖定在第一線應變醫院的醫護人員。
■英國變種病毒致死率較高?張上淳:台灣樣本數不足
這名死亡的英國籍男性,去年(2020)12月18日來台探親,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但入境到住所居家檢疫後出現乾咳、呼吸喘的現象,29日因為全身倦怠及喉嚨痛,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31日確診,感染的病毒屬於新型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
陳時中表示,這名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入院後病況即加劇,插管後轉至加護病房,後續用葉克膜維持生命,但仍有器官衰竭、細菌併發黴菌感染、肺部出血等症狀,使用抗生素治療,仍不幸在昨(3)日病逝。遺體當晚即火化,已通知台灣和英國家人。
張上淳表示,COVID-19病毒除了影響很多器官,也會影響凝血功能,臨床上判斷,這起病例出現影響凝血功能相關,「確實過去沒有看到像這個案這麼明顯出血」。不過他認為,患者有重症因子存在,一方面是年紀大,一方面有其他心血管疾病,所以很快變成重症,單一個案沒辦法說明致死率跟變種病毒株相關,只能參考國外病歷資料,目前國外沒有顯示英國變種病毒株死亡率較高。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台灣有5例確診者感染B.1.1.7病毒,分別是案791(英國留學生)、792(10多歲男童)、793(30多歲英國籍旅客)、804(30多歲英國籍男性來台工作),以及今天死亡的案799。其中3例已在1月下旬出院,另1例檢驗陽性,仍在住院,但屬於輕症,只有案799是重症後死亡。
羅一鈞進一步解釋,變種病毒株B.1.1.7目前尚未觀察到死亡率升高,但令全球專家憂心的是,這個變種病毒持續變種中,昨日《路透社》、《CNN》等多家外媒都指出,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發現11例B.1.1.7突變,而且是在關鍵的「棘蛋白」部位出現E484K突變,影響現行疫苗的保護力。
羅一鈞說,變異在這個部位確實會讓人擔心現行疫苗保護力不足或下降,這個變異跟南非變種病毒相似,有研究分析,部分疫苗對南非病毒株免疫力和保護力有影響,這次英國再出現變異病毒,確實值得觀察。
■疫苗預計6月開打,專責醫院醫護人員優先
陳時中在今天出刊的媒體專訪中透露,預計6月可施打疫苗,若覆蓋率達到6成,可考慮搭配「入境普篩」,逐步縮減居家檢疫天數和邊境管制。不過今天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多次被問及疫苗到貨時程和數量,他仍三緘其口,只表示「有答案、確定就會對外報告。目前確定的是COVAX已開始行動。」他表示,台灣有參與其中,今天已收到通知將取得疫苗,「他們是公開透明平台,會把分配數字、時間,公布在平台」。
首批疫苗抵台後,一個人要打兩劑,指揮中心將以「對抗病毒者」優先,陳時中舉例,包括移動風險高者,如醫護,特別是COVID-19應變醫院裡的醫護屬於重中之重,另外還有守國門的相關檢疫人員、防疫計程車、集中檢疫所人員,也是優先名單。
陳時中透露,前天指揮中心開會時,有請各個政府不同單位、各部會,請他們就指揮中心所提的優先名單,分類回去造冊,若有些指揮中心沒想到的,可以及早提出來,讓資訊化作業更完全。
至於後續防疫措施如何鬆綁,陳時中表示,疫苗至少要有8成有效性,施打的人達到6成,社區有一定防護力,才會考慮變鬆,不是跳一大截直接鬆綁,會以促進國際移動交流,又能保護社區安全為考量,根據各國疫情情況、檢驗情況,跟國內施打疫苗覆蓋率、洗手遵從度等等,相互配合,選擇最適當方案。不過他也強調,要考慮病毒變異,疫情不是靜態的,仍有變數。
■部桃清零專案持續中,陳時中:疫情穩定但需觀察到年後
指揮中心曾定調,部立桃園醫院(簡稱「部桃」)發生群聚感染事件,在2月4日前都不能掉以輕心。從部桃院內感染事件發生後,已經連5天沒有新增案例,昨日(3)啟動的「清零專案」持續中,全體員工都要篩檢。陳時中表示,目前部桃員工應採2,136人,昨天已採檢1,186人,其中919人檢驗陰性,267人檢驗中,一切到目前都算順利,「現在是一個光明面,採檢都是照著順序進行,效率很好。」
他指出,雖然過去有幾波傳染,但看來疫情是穩定的,將盡可能降低風險,過年後才來重啟部桃的正常運作。
部桃群聚感染事件總共隔離了4,283人,都已陸續出院,目前醫院員工剩21人,其中10人集中檢疫,11人居家檢疫。其他曾出入醫院的病患、陪病家屬回溯,居家隔離3,417人,目前2,593人已檢驗陰性。
■高中以下學校延後開學4天,風景區與樂園春節連假實施總量管制
指揮中心會同教育部與交通部等單位,昨(3)日宣布,過完春節後高中以下學校即將開學,但為了確保開學前校園環境衛生安全、環境清潔消毒、防疫措施到位,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開學日延後4天至2月22日開學,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則不受影響,正常運作。暑假時間也跟著調整延後到7月3日,大學指考原訂7月1日至3日,也延後到7月3日至5日,考試範圍不變。
而交通部也針對春節旅遊人潮作出預防,對國內13個國家風景區及25家主題樂園實施總量管制、預警分流遊客及防疫措施,因應農曆春節連續假期出遊潮。(文/林慧貞;攝影/林彥廷、陳曉威、中央社)
#延伸閱讀
【COVID-19補償金發放有差別,在家隔離可以領、住院遭感染卻領不到?】http://bit.ly/3oKq959
【抗疫一週年,台灣COVID-19病例分析5大重點】http://bit.ly/393fCxw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COVID19 #院內感染 #群聚感染 #隔離 #境外移入 #英國變種病毒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幼兒園 暑假時間 在 Ant Fam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很多人在問的和諧粉彩....】
我delay了好幾天才寫,其實是因為我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心情來著筆,寫了擔心大家笑我這個媽媽怎麼會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寫又覺得自己食言,因為我知道有人在等這個粉彩分享,所以我還是鼓起勇氣寫了🙈
-----
先說一下為何我會帶恩恩去畫這個粉彩?
第一,當然是因為他本身喜歡畫畫。再來就是我發現恩恩的問題行為背後,總有著說不出來的困難。唸幼稚園還沒那麼有感,可是上小學後非常明顯,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這段歷程中,它引發孩子在課業、情緒跟行為上很多跟以往第一次不同的經驗,但是又由不得他們做主,因為這是國民義務教育,這些生活步調對內向又慢熱的恩恩來說充滿了困難跟挑戰,再加上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弱,總是無法具體說出他的內心感受,所以有時會用一些連我都招架不住的方式來應對,即便我會用剝絲抽繭的方式來一步步問,最後靠自己腦袋統合來釐清他的問題(然後我還未必能百分之百解對🤦♀️)
.
.
可是,我不只要照顧兒子,還有小羽跟其他生活瑣事要處理,我無法每次都好好陪他跨越那些心理障礙,蠟燭多頭燒的我,對於無法把手邊很多事做到滿意的無力感很重,所以我常感到啊雜,也會為自己的教子無方感到沮喪跟挫折.........。在某次因緣際會之下,我認識了和諧粉彩,當時讓陷入育兒低潮的我彷彿像抓到一個浮板,內心湧入一陣溫暖,突然讓我很有力量的抓著浮板努力往岸邊遊去。
.
和諧粉彩最早是由一位叫做細谷典克的日本人所創,他在銀行界工作,他本身是位藝術愛好者,因為有感於日本人面臨壓力造成憂鬱症/輕生的案例與日俱增,於是他在日本創辦協會,運用粉彩和手指來彩繪自我内在的色彩,透過簡單的繪畫方法,讓兒童到成人甚至老年人,完全不需具備繪畫的基礎,只要用手指就能享受創作的樂趣,在畫粉彩的過程中能為創作者的心靈帶來和諧、寧靜跟喜悅,他致力將這份美好傳遞給更多人,讓社會更友善安定。
.
.
我帶著恩恩去參加了一堂粉彩課,不只是讓他畫而已,連我自己也畫了一張,我發現畫粉彩有一種療癒性的魔力.......單純的藉由手指畫圓上色,專注在當下,奇妙的是你的思緒不再莫名糾結於心中的壓力或對未來感到不安,而是讓心能如漩渦般轉動,匯於一點,慢慢的集中精神,不被複雜的外務拉扯而繃緊神經,也不再因徘迴於生活中給自己腦補的各種情況而疲憊心靈。(那些給自己腦補的各種情況如下:忙於在乎別人的聲音,忙著討好他人而遺忘自己。也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難過很久很久,甚至種種因素對自己沒自信,對生活提不起勁,容易放棄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更重要的是,這對一般沒有學過畫的人而言,相對容易(我正是那個沒學過畫的人)
.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有情緒,媽媽也有,尤其當媽媽後,很難再聽見掌聲跟肯定,可是媽媽是人,媽媽的不適和心情也是需要被照顧。對,我跟兒子都需要這股療癒跟釋放情緒的力量,而開始跟和諧粉彩結緣....
.
-----
今年暑假時間充裕,我問了恩恩的意願後,就幫他報了12堂粉彩,老白覺得我瘋了,因為每週要跑中壢三到四天。但,我覺得如果能讓自己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是值得的,萬一沒有也無妨,因為畫畫一直都是兒子喜愛的事物,我願意支持他。
.
就這樣,老師從一次又一次的粉彩課當中發現恩恩的用色都很溫暖,甚至老師還搭配她所學到的情緒卡窺探出恩恩的內心世界是怎麼看我們這對父母的,當場就讓我感動到淚灑教室(錯過動態的人,文字記錄在這篇:https://pse.is/vv8nz)
.
育兒生活雖不美好,但並不意味著「不好」,每個人對生活上的負荷力不盡相同,這世界上不會有媽媽喜歡談論起自己的軟弱,因為大部份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看得到成果,可是唯獨在教養小孩上,這個結果是無止盡的,通常也看不到報酬在哪。即便如此,我仍然衷心感謝,感謝兩個孩子對我跟老白有著無條件的愛跟包容,感謝他們讓我看清自己從來就沒有那麼能幹跟堅強,也感謝兒子在我困頓了那麼多次,甚至往後還會不斷困頓的情況下,毫無選擇的繼續讓我當他們的媽媽。
.
藉由陪著兄妹倆成長,讓我很有感的是,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開發出這些潛在的技巧和能力(就像你我小時候,父母沒有給這樣的陪伴)所以我也謝謝老白給了我跟兒女很多的資源,我不斷學習從生活中發掘更多的可能,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陪伴,最重要的是透過實際的陪伴,創造出許多跟小孩無價的回憶。
.
-----
謝謝在這聽我說話的人。
在我開心的時候能上來寫寫東西,在我內心支離破碎的時候,螢幕前的各位也默默成為我的心靈支柱........一時無法好好言喻,反正就是有股力量支撐自己走到今天,雖然我不一定認識你,但謝謝你。
.
-----
很多人在問的粉彩教室是 #FUN創藝,那個教室也有其它的花藝跟香氛蠟燭課(我都沒有參加過)我跟粉彩課的雯子老師最熟悉,粉彩老師是個溫暖的人,當我跟她提起我想把自己對粉彩的感受記錄在自己的粉專,想讓我的觀眾知道有個這麼棒的教室,其實她本人是很低調不好意思的,不過我跟她說,如果因為這些分享能幫助到跟我一樣會陷入育兒低潮的媽媽,何樂不為?
.
.
她說她沒想過會被寫出來,所以需要思考一下再給我答覆,隔天,她答應我了,她說很謝謝我的這份心,所以如果螢幕前的你們也想參加雯子老師的粉彩課,可以跟老師說是看Ant的分享來的,她很樂意特別關照這裡的觀眾
#寫太長了不易閱讀
#我把課程資訊放在留言處哦
最後要跟大家說明清楚,這不是業配,粉彩也不是讓孩子或大人去學繪畫技巧的,這不是坊間那種畫室有教多元化的水彩或是不同的素描級數,好讓孩子將來能考美術班用的。這真的只是單純的藝術陪伴,就算你的小孩完全不會畫畫也能參加,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個只要滿三歲就能參加,甚至阿公阿嬤有興趣的也能來參加。
.
倘若今天恩恩很會表達自己,我可能就不會帶他來參加這個課程了,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口語表達能力很好,請好好珍惜他/她們,不要把它當成理所當然。
#我陸續寫了好久終於寫完了
#認真看完的請點個讚讓我知道(我好膚淺,揉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