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一起創造美食的烹飪課】系列一
🉐按報時光讚,一同來訂閱
💪檔案剪報補充於留言
記得過去的烹飪課是
學生時代期待的課程之一
靠著料理的製作
不只更接近生活的真實面
也在料理的合作中
與同學們創造歡樂的氣氛
在充滿香味與笑聲的回憶裡
體驗更豐富的校園歲月
圖片來源:聯合報
圖片日期:1983/09/12
圖說:近來「男生也要學家政」是家政教育界熱門話題。師大附中國中部十二日於家事教室分組煮飯
見報新聞全文
師大附中國中部 男生競相學家事
希望將來為人父 爸爸回家做晚飯
【本報記者施美惠】國立師大附中國中部男生唸完三年,大多數都會上廚房幫媽媽炒菜,鈕扣掉了懂得怎樣縫,保險絲壞了會修理,冰箱內燈不亮知道毛病在那兒。
最近,「男生也要學家政」是家政教育界熱鬥話題,但由於觀念與課程未配合,這祇是口號;師大附中國中部卻已付諸實行。
昨天上午,附中國中部十一班學生一大早就到學校附近市場買魚、小黃瓜、涼粉、紅蘿葡、洋蔥及米;上午十一點,家事教室瓦斯爐一開,學生們分十組開始「行動」。
昨天的菜單較簡單:糖醋魚和涼拌黃瓜,以及傳統式煮飯。李宙峰先熱鍋,放了將近半鍋的油,然後把魚外表塗上麵粉下鍋。他煞有其事的說:「鍋夠熱,油就不會濺上來。」至於塗麵粉的效果,李宙峰解釋說:「這樣,魚皮不會沾鍋。」
周炘賢切洋蔥及紅蘿蔔絲刀工挺順的,他表示,以前他什麼都不會,現在簡單的像水餃、家常菜以至小西點是拿手「功夫」。回家後,他經常上廚房幫忙作菜,媽媽對他也「另眼相看」,打趣說,將來定是個標準丈夫。
師大附中校長黃振球說,該校國中一年級女生要學工藝,二年級男生要上家事課。開始時,女生學工藝並不稀奇,男生上家事卻受到男同學的排斥,但一年後效果顯現出來,據調查,百分之九十的男生上過家事課後,都覺得非常感興趣。家長們也紛紛向校方反映,兒子學了家政,不僅會作菜,知道如何擺筷子,也學到餐桌禮儀。同時,也比以前關心家裡的大小事。
該校國中部家政老師吳綱華指出,國中部男女合班「這套家政課程是根據課程標準調整適合男女生使用。二年級上學期先學個人服裝的搭配、食物選購、烹調法介紹與實習、布料辨別、縫紉實習;下學期則學習幼兒的生活與照顧、幼兒飲食實習、家庭電器使用及保養、中菜製作、縫紉機使用、基本機縫練習。
師大附中國中男生上家事課算頭一遭,黃校長希望,這些學生將來為人父後不僅響應「爸爸回家吃晚飯」,尚能「回家作晚飯」。
【1983-09-13/聯合報/03版/第三版】
幼兒飲食 菜單 在 雅媽的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wTn6qMJh4s&feature=youtu.be
今天看到這則影片,不得不再貼出來跟大家一起複習一下我們一直在說的幼兒飲食原則:「父母決定什麼時候吃,吃什麼;小孩決定吃不吃,吃多少。」
我們讓小孩自己選桌上的食物,但用誘導、豐富的菜色與食物種類控管的方式提供小孩均衡的營養;用定時進食,中間無零食的方式讓小孩可以全心全意品嚐好的,健康的食物。
我常會注意家中小孩最近少吃了什麼。如果是蔬菜類,我就會帶著小孩一起選蔬菜;如果是澱粉類,就一起選麵條或米。告訴他們我打算做成什麼樣的菜色,怎麼加在一起,這樣會多好吃又多好吃…。
讓小孩自己吃,自己選,並不是讓小孩決定菜單。影片中的媽媽選擇了「方便行事」的方式,只是為了讓孩子開心就順著小孩從零歲吃垃圾食物,這不只不是教育,而是失職!
有媽媽曾經問我:可是我的孩子除了垃圾食物都不吃。我跟她說,沒有這種事,我從來沒有碰過兩三歲的小孩真正餓了不吃飯。只要父母控管好家裡的食物種類跟進食時間,不用逼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吃。
不要怕小孩餓到就一天到晚塞垃圾食物給小孩,不然就真的是「以為是對小孩好,卻是害慘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