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play👦遊戲墊Part4彩色點點跳跳跳
(適合年齡:一歲以上幼兒可參與貼貼紙👶🏻兩歲以上幼兒可以全程自行進行)
材料:
1、遊戲地墊(四折、可折疊式的地墊)
2、不同顏色的點點貼紙
3、冰棒棍
4、小鐵桶
遊戲方式及步驟說明:
1、把遊戲墊翻到空白面,請孩子們隨意黏貼上點點貼紙(提醒不要貼得太集中某個區域,盡量地墊四折都有分配到)
2、做籤筒:將點點貼紙貼在冰棒棍即完成✅
3、請孩子抽籤決定出某個顏色,從地墊的一端出發,要踩或跳到每一個所抽到的顏色點點上才算挑戰成功😊(例如抽到黃色,要從起點走過每個黃色點點到終點,才算完成)
今日玩樂目標:手部黏貼動作的運用、體能活動、專注力、觀察力及策略的運用
————————————————
遊戲細節分享:
🔑一歲半次子Lucus僅參與黏貼部分🤣後半段跳跳運動是哥哥Laurence 進行
🔑可變換不同的踩點方式:一開始是走、雙腳跳、最後雙手也能加入,加上想像遊戲演青蛙、演小狗😂隨孩子自由發揮~
🔑也可變換踩點的起始和終點位置,讓孩子有更多變化和不一樣的挑戰
⚠️大提醒:玩完點點貼紙就要馬上撕掉,孩子們捨不得又多玩了兩天,變得超難撕,表面皮革還擔心受損😭😭😭
❤️前置作業準備不用三分鐘,孩子們可以又貼又跳很久,加上硬要媽媽也抽顏色一起玩,再來假裝動物玩,最後更換起點與終點變更路線,非常適合花時間動腦,也幫助孩子提升觀察和專注力👍
❤️週日《聖誕Mom’s Day 》活動持續招募中,歡迎來聚聚😉
#Laurencemylittleprince3y6m
#Lucusmylittleprince1y6m
#Alana0y5m
#你的我的小王子
#折疊地墊
#點點貼紙
#體能活動
#想像遊戲
#專注力
#觀察力
#親子共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00的網紅Have fun with you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記得小時候揪朋友一起跳房子嗎? 老少咸宜的經典遊戲↓ https://goo.gl/kw67EQ↓ALEX 室內跳房子地毯 天氣不好,在家也可以玩喔! 公園地上用彩色粉筆畫房子,寫上數字, 雙腳跳完單腳跳,不能踩錯格子喔! 一邊控制身體平衡,一邊快速視覺辨識, 看似簡單,對幼兒來說卻是很棒的...
「幼兒 雙腳跳」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活力體操·米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美勞藝術創作-陳姵潔(兔兔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寶寶] 3Y不太會雙腳跳-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疫」起「宅」家玩-體能影片1-雙腳跳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 We Play Course > 本週主題:跨走、跨跳 的評價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小朋友跳躍能力較差? 今次會為大家介紹用「呼拉圈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角錐綜合體能活動跨跳、雙腳跳、左右跳、穩定性練習… #老師 ... 的評價
- 關於幼兒 雙腳跳 在 小朋友跳躍能力較差? 今次會為大家介紹用「呼拉圈 ... - Facebook 的評價
幼兒 雙腳跳 在 活力體操·米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陪伴爸爸媽媽·看見你的成長》暖身、翻滾、跳躍、平衡、單槓~看著你在動作之前猶豫😔還有著一點點的不確定性~
我們嘴上給你滿滿的鼓勵,心裡也擔心著「寶貝~你會不會覺得太累?太難?但是,希望你不要放棄,因為你超棒的!」
於是~在每次體操項目的關卡中,你總是有很棒的突破!
單腳跨、單腳跳、雙腳跳、穩定落地~
雙板走、單板走、技巧平衡、花式平衡動作~
單槓從雙手不穩定的抓握,現在已經可以完美平衡坐槓「哈囉❤️媽媽,我在這裡!」。
你不怕再挑戰——勇氣
你不怕再失敗——受挫力
你不怕再跌倒——身體反射力
健健康康長大,是媽媽爸爸最希望你擁有的,從你自信笑容中,已經得到最重要的回應!
#幼兒體操 #兒童體操 #活力體操 #中華民國活力體操協會
幼兒 雙腳跳 在 美勞藝術創作-陳姵潔(兔兔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同身受⋯⋯
媽媽的眼淚早就流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
自閉症孩子需要被理解同理
每件事情發生都有它的原因⋯⋯
我很慶幸傳勝哥是輕微的自閉症
更能感受到同為ASD家長的無奈與處境
傳統的教養、婆媳、經濟、還是觀念
也往往是壓垮夫妻彼此感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同理心培養不容易
但試著換位思考
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你可以對自閉症或者別的孩子完全不瞭解,但是千萬不要太過輕率地給出一些隨意的建議,因為這種建議背後是對家長們的一種輕易評判。
對我來說,不管他能不能成為世俗標準中的「正常人」,我都愛他,都接納他。我覺得如果他能一生都擁有溫暖的笑容和安寧的內心,這一生不管對他還是對我,都足夠了、值得了。
「生下你,我很抱歉;讓你經受白眼和欺凌,我很抱歉;你沒有書念,我很抱歉;你前途無望,我很抱歉;我一定會比你先離開這個世界,可我還沒有教會你如何照顧自己,我很抱歉,很抱歉,很抱歉……」
特殊的家長們一直活在「抱歉」裡,他們只是選擇把眼淚流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溫柔地走進那個良夜」了,因為他們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和所有人一樣,從小被媽媽抱在懷抱裡,懵懵懂懂地長大,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對這樣的災難,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沒有經驗,他們需要時間,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積攢更多的勇氣來對抗恐懼。
所以,在對孩子們有更多善意之前,請對特殊家長們寬容一些,他們當中有一些非常棒的人,正在把自己家庭的災難變成改變世界的涓涓細流。如果他們不求助,請不要再隨便給出輕率的建議,特別是當你並不懂的時候。他們聽到的建議實在已經太多太多了。請在他們因為孩子感到尷尬的時候,在時不時對未來有一些迷茫的時候,在信任你、向你訴說的時候,給一個善意的、支持的微笑。
這就夠了,我們已經很感激了。
取自《不過生了一個小孩》
************************
我在看作者文章的時候,心裡一直迸出感謝。
我對自閉症族群一直相當關心,也一直跟老師們討論他們在學校的處境。很多老師很用心,對於相關輔導策略我們來來回回地琢磨著。
然而,不管是老師、家長,或者是孩子本身,因為相對強烈的情緒,彼此都容易有一些誤會與委屈。所以我有時作為第三人,會試著增加相互的理解。
作者提醒社會大眾,可以怎麼面對有自閉症,或者是特殊孩子的家庭。那些輕率的建議,常無意中成為利劍尖刺。
有一位婆婆,是以上輩子做了缺德事,來怪罪生下自閉兒的媳婦。也有丈夫受不了「不正常」的孩子,找了些理由便離開了家庭,由媽媽一肩承擔起難忍的苦楚艱辛。也有媽媽承受不住壓力,選擇跟孩子一起到另一個世界。
所以,給予理解就好,這樣就好!
少說幾句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的話,世界會更好。祝福您!
************************
請不要輕率地給別的家長建議
【戈婭】
身為家長,身邊無數的人都在給予我們關心和建議:親戚、年長的朋友、別人家的媽媽,甚至社區的老太太們……但有些關心是真的讓人承受不起。好不容易寫一本書,我就藉著這個機會來說說,特殊家長們最不喜歡聽到什麼樣的話。
我們最不喜歡聽到的話大概就是類似「是不是不怎麼帶孩子出去玩兒啊」或者「多帶孩子出去玩兒玩兒就好了」。多帶孩子出去玩兒當然是沒錯的。但是這些話,說得好像自閉症就是因為把他們關在家裡才「得病」似的。
火娃從十個月開始第一次跟著大人出去旅行,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算了一下,他已經去過三十多座城市了,基本上只要不特別冷門的交通工具(比如潛艇或者小毛驢),他都坐過了。前不久還跟我去了一趟馬來西亞,自己背所有的行李,除了要去游泳的時候表現過於急切,其他時間都甜蜜而乖巧,聽從所有的安排。我向來堅持的一點是:每年,我都必須保證至少一次單獨旅行,那是屬於我的喘息時間。
來到大理生活,又沒有什麼正經學上,我也沒有什麼朝九晚五的工作要做,以後他的足跡應該會比普通的人多很多吧。我只需要賺更多的旅費就可以了。
旅行的意義對一個特殊的孩子來說確實無法估量。至少,他們會變得比較自在,對環境的變化和陌生人沒有那麼多的抗拒。火娃的很多變化,都是在旅行的時候悄然發生的。比如,到四歲了也沒有學會雙腳跳的他,在我們在海南短居的那一個月,突然就會了。他偶然一次跳上了路邊矮矮的花台,自己都被驚呆了。接下來的很多天,每到晚飯散步的時候,他就一個一個花台跳過去。他學會在公眾場合不亂跑,隨時關注大人有沒有跟來,是我一個人帶著他坐列車去成都,把他扔在洗手間外面守行李箱時練出來的。
當然,也會有運氣不好的時候,一些可怕的事也會在旅行的時候發生。困擾火娃四年的對水的恐懼,就是他三歲的時候在深圳種下的陰影。那是一個夏天,從我們當時住的酒店的窗外,可以直接看到游泳池。他趴在窗邊一直垂涎地看著,提了無數遍要求後,我同意了。那時,他還是一個非常迷戀水的孩子。
正午的游泳池,除了救生員,一個人都沒有。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脫得精光,坐在泳池邊上,把兩隻腳放進去玩兒。我知道他玩兒水是很有安全意識的,而且救生員也過來了,在他旁邊逗他玩兒,我就很安心地坐在了樹蔭下的椅子上。結果人為的意外就這樣發生了,救生員突然把他整個提起來放到了水裡,直接淹到了脖子,火娃馬上恐懼地撲騰起來。
我嚇得趕緊跑過去,衝著救生員大叫:「趕緊把他拉起來,你瘋了嗎?!」
救生員睜大了眼睛:「我以為他會游泳……」
我根本來不及跟這個腦子似乎被門夾了的救生員理論,因為火娃已經光著屁股,大哭著扭頭跑進了酒店。
從此,火娃開始了對水長達四年的恐懼。到什麼地步呢?如果他在喝水的時候把袖子打濕了一點兒,必須立刻把全身上下的衣服都換下來。從此,不管去多美的海邊,他都是連沙灘都不下的,他會警惕地坐在離海邊遠遠的樹下,等著我們回去找他。
直到七歲來了大理,這個他命中註定的福地。安頓下來的第二天,他就掉進了洱海,就像突然長大了一般,他居然很自然地爬起來繼續玩兒,而沒有叫著要換衣服。不到三個月,他又接受了溫泉泳池,雖然一開始在泳池邊抗拒了一個多小時。最後還是因為那一天淒風苦雨實在太冷了,他從放進去一隻腳暖暖身子開始,順利地重新變成了四年前那個熱愛玩兒水的小孩。
我想表達的就是:你可以對自閉症或者別的孩子完全不瞭解,但是千萬不要太過輕率地給出一些隨意的建議,因為這種建議背後是對家長們的一種輕易評判。如果多帶孩子出去玩兒玩兒就會好,那自閉症根本不會成為全世界的頂尖科學家都依然沒有對策,甚至找不出確切原因的一個病症了。
我聽到的建議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你要多陪陪他,多跟他說話。」大概是認為,只要你不是一個全職媽媽,沒有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一天到晚跟他碎碎念,都不算達到「陪伴」的標準吧。
還有:「你要教他。」那是火娃還滿小的時候,有個人看見火娃還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說這句話的人是否瞭解過,不僅是我和我的家人,甚至是火娃,都經過了很久很久的努力才完全具備了一些常人幾乎不用學習就能具備的能力呢?對很多人來說特別簡單的事,對他們來說都要經過長久甚至終身的練習。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第一次自己穿鞋就能分清左右,不用任何人教就可以拿筆寫字,但是他長到快成年了,依然沒有學會如何繫鞋帶。
還有:「你還是要讓他上學。」那時還沒有小學願意接收火娃。我真是不知說什麼才好,首先,我並不覺得自己帶他上課就是沒有上學,至少火娃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上學。如果得出「沒有上學」的論斷,是因為我沒有讓他進入一個同齡的班級,那我得說,這確實是迫不得已。因為中國的教育現狀,讓他沒辦法在公立學校得到必需的支持(沒有資源教室,沒有具有專業背景的輔助老師,也沒有學校的整體人文環境可以讓老師、家長和同學們認識到他們並不可怕)。私立學校即便願意接收,但如果沒有具備專業背景的老師,孩子得不到支持,那只會變成一個託管機構。讓孩子上了四年幼兒園的我,太清楚「有學可上」並不代表萬事大吉。
還有:「好像說有藥可以治療的嘛,你可能還是要給孩子吃點藥哦。」那一天我直接對著微信氣笑了。嗯,我們都吃過藥的。基本的常識是:父母一定會想盡辦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所以你聞所未聞的可怕的藥,很多家庭可能都吃過。每個家長,只要帶著孩子進過醫院診斷,醫院十有八九都會開藥的,但是我暫時還沒聽說過哪個自閉症小孩就是吃了藥然後治好了。藥物可以治療他們的部分症狀,比如,如果有癲癇,那就需要吃治療癲癇的藥;如果有腸道問題,可能需要吃調節腸道的益生菌等。
還有一些是無關痛癢的安慰:「別擔心,大器晚成!」「放心嘛,他大一點兒就會好了。」可是「好」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是變成一個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得說他不會的,他這一輩子都會和別人不一樣。但是,關鍵是我並不擔心啊……而且,我並沒有期望他變成「一樣」啊。對我來說,不管他能不能成為世俗標準中的「正常人」,我都愛他,都接納他。我覺得如果他能一生都擁有溫暖的笑容和安寧的內心,這一生不管對他還是對我,都足夠了、值得了。
在很多人口中,小孩所有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我們可以接受的是「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但是如果說導致自閉症和那些自閉症症狀的原因是大人,這個黑鍋家長們背不起。的確有很多家長「看起來」做得還不夠,「看起來」對孩子不太好,甚至「看起來」耽誤了孩子的康復,但是,只是「看起來」。
芭芭拉在一次授課中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請不要隨便給家長們建議,更不要給出評判,因為每一個家長,在每一個兵荒馬亂的早晨,都希望生活能夠有一些不一樣。」她是對我們這群有志於成為治療教育老師的學生們說的,但我覺得這句話適用於所有人,不僅包括老師,也包括旁觀者,甚至包括同為家長的人。
我們要對他人的生活保持基本的善意和基本的敬意。
一定要知道的是:即便很多人「看起來」還不夠好,但是在突如其來的黑暗裡,他們都在努力摸索著前進。真正完全放棄了的人,是不會讓你看到他們的軟弱無助和崩潰的,有那些情緒,恰恰代表他們正在與自己的情緒抗爭。不管「看起來」對孩子是多麼不溫柔,他們一定也曾千萬次地說服自己:這是我的孩子,我要接納他,如果我都不能接納,他會成為怎樣的無根浮萍。他們一定也曾千萬次地在對孩子表露出失望和嫌棄後,或者把火撒到孩子身上後,流著眼淚親吻孩子熟睡的臉,對孩子說「對不起,我錯了」。他們一定也曾千萬次地問自己,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要讓自己的孩子代替自己接受懲罰。
「生下你,我很抱歉;讓你經受白眼和欺凌,我很抱歉;你沒有書念,我很抱歉;你前途無望,我很抱歉;我一定會比你先離開這個世界,可我還沒有教會你如何照顧自己,我很抱歉,很抱歉,很抱歉……」特殊的家長們一直活在「抱歉」裡,他們只是選擇把眼淚流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他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溫柔地走進那個良夜」了,因為他們也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和所有人一樣,從小被媽媽抱在懷抱裡,懵懵懂懂地長大,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對這樣的災難,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沒有經驗,他們需要時間,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積攢更多的勇氣來對抗恐懼。
所以,在對孩子們有更多善意之前,請對特殊家長們寬容一些,他們當中有一些非常棒的人,正在把自己家庭的災難變成改變世界的涓涓細流。如果他們不求助,請不要再隨便給出輕率的建議,特別是當你並不懂的時候。他們聽到的建議實在已經太多太多了。請在他們因為孩子感到尷尬的時候,在時不時對未來有一些迷茫的時候,在信任你、向你訴說的時候,給一個善意的、支持的微笑。
這就夠了,我們已經很感激了。
.
以上文字取自
不過生了一個小孩:我是戈婭,別叫我勵志媽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4940
幼兒 雙腳跳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還記得小時候揪朋友一起跳房子嗎?
老少咸宜的經典遊戲↓ https://goo.gl/kw67EQ↓ALEX
室內跳房子地毯
天氣不好,在家也可以玩喔!
公園地上用彩色粉筆畫房子,寫上數字,
雙腳跳完單腳跳,不能踩錯格子喔!
一邊控制身體平衡,一邊快速視覺辨識,
看似簡單,對幼兒來說卻是很棒的統合訓練。
裡面附一塊超大地毯,和三顆沙包,
踩跳起來很舒服,也不會弄髒腳丫。
不怕外頭颳風下雨,
和孩子在家玩跳房子,也很快樂喔!
#美國ALEX #室內跳房子地毯 #跳房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awYtCpkUvI/hqdefault.jpg)
幼兒 雙腳跳 在 「疫」起「宅」家玩-體能影片1-雙腳跳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大家好!「疫」起「宅」家玩的第一部體能影片上檔囉!首先是以適合3-6歲小朋友的 雙腳跳 ,做為下肢大肌肉運動的前奏,體能活動別忘記 ... ... <看更多>
幼兒 雙腳跳 在 < We Play Course > 本週主題:跨走、跨跳 的推薦與評價
We Play Course > 本週主題:跨走、跨跳、 雙腳跳 看似簡單卻有難度的動作,可訓練孩子們身體協調,且藉由「跳」來刺激 幼兒 的動作預測能力、認知能力 ... ... <看更多>
幼兒 雙腳跳 在 [寶寶] 3Y不太會雙腳跳-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下個月底就滿3Y,非常非常膽小害羞的女生,各方發展都正常
但從2Y起我就注意她不太會雙腳一起跳
我就想或許是她個性那沒麼活潑,體能上發展慢一點
托嬰老師認為我太緊張了
然後約2.5Y去上飛奇兒(一周一次的體能課)
因為她是一個慢熟害羞的人,所以很多活動都不做
和滿場飛奔的小孩相比,常常整堂課都只做一半
花了一期(約3個月)時間,才開始融入,
雖然大致表現略輸其它小孩一點
(例如踢球前的助跑、踢的姿勢不如其他人來的靈巧)
不過吊單槓、爬坡、翻跟斗都沒問題。
唯獨雙腳跳這點令我擔心
她不是沒有雙腳跳成功過,只是頻率很低
我:看了她在學校影片,會和同學一起蹦蹦跳,但不是和大家一樣的雙腳一起
飛奇兒老師:認為她膽小害羞,造成她心裏無法跨出那一步。
L們之前看過一些3Y多才會雙腳跳的小孩,共通點都是膽小
老公:認為她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心理問題,所以沒必要看醫生,多練習就好
ꂠꂠ茈B她也曾雙腳跳過、曾雙腳一起跳圈圈ꀨ只是頻率很低)
我該去大醫院看醫生嗎?ÁO要復健科還是小兒科?
台大有無推薦的醫生或老師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97.1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00518184.A.82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