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美國的年度廣告盛中之盛事Superbowl,很多熟客大品牌都暫停參與,今年pass了,慳番啲廣告費。
但咁大件事,仍然有大客仔捧場,超級碗廣告攻勢之中,有一條片非常突出、贏盡注目,就是汽車品牌Cadillac的電動車新作。
冇辦法,完全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太多粉絲太多fond memories,廣告用了:Edward Scissorhands(《幻海奇緣》)!
當年cult到熱爆的「異端愛情電影」,那些年的Johnny Depp(🤩)、那些年的Winona Ryder(😱),仲有那些年的添布頓(😈),如今Cadillac竟想出一個續集來,簡直一解全球影迷的思念之渴。
都未算,主角沒錯是鉸剪手,但唔是艾活鉸剪手本人,不是Johnny Depp,換來人氣小鮮肉Timothée Chalamet,演Edward Scissorhands個仔,卻保留《幻海奇緣》的女主角Winona Ryder,做「艾活鉸剪仔」個阿媽。
我最欣賞是舊片重玩不純粹是計算噱頭和談論性(賺到Hype就梗㗎啦),叻在創意concept命中得靚。
廣告保留了天生怪手活在世上的不幸,成就了故事的怪幽默,但產品賣點切題到盡頭,這電動車:手殘都用到,易駕易用,又可無人駕駛。
令人歎息的原著,如今用希望和happy ending轉世,疫症期間,功德無量啦。
.
.
PS. 我成都想創作呢啲廣告、拍呢啲故事,但香港冇客識buy,真係冇。(budget又......)
.
.
#艾活鉸剪仔
#EdwardScissorhands
#幻海奇緣 #異端愛情電影
#WinonaRyder啊 #幾十年後做阿媽
#TimothéeChalamet #小鮮肉
#黑色幽默仍在但暖的
#超級碗係有好嘢嘅
#將來一定係電動車嘅世界
#畢明又講吓廣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
「幾十年後做阿媽」的推薦目錄:
幾十年後做阿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太子新填地街尾段,晚上黑森森,唯獨路口三間食店人聲鼎沸、光如白晝,是打冷老號陵發相連三鋪。舊日,浴德池在旁邊,隔籬上海街、砵蘭街霓虹舞動,麻雀館、舞場、卡拉OK……燈紅酒綠漸黯然,陵發至今64年,愈做愈旺。經營老店的魏家三兄弟年過花甲,早已衣食無憂,但仍兢兢業業,要讓92歲的老父見了開懷。古有70歲老萊子,為了逗樂雙親,穿上彩衣,扮作小孩跳舞。戲綵娛親,有力又有心,於古於今都是一種幸福。
陵發相連三個鋪位,左右兩鋪招呼客人,座無虛席;中間鋪是明檔廚房:一碟碟切好的鵝掌翼、凍魚大眼雞烏頭、鹹菜花生蜆仔肉陳列檔前;砧板師傅在起鵝片;熱盆韭菜豬紅炆門鱔炆春菜冒着白煙;滾油炸蠔餅、明火燴蠔仔粥,不消幾分鐘就上桌來。「打冷,好似快餐,即叫即有。」老闆魏鎮南說。
以前打冷講求快,他謂求求其其放鹽放糖去吃就算;現在打冷高級了,講求醬料和調味。磨豉醬、普寧豆醬他選最靚最高級的,蝦醬從大澳入貨,連豆瓣醬買貨回來也再加工;豆腐雞腳自家炸好或炆或滷,保證新鮮。
「我們做事,最緊要放一個心下去。」南哥說。這裏的滷水鵝注重濃郁肉味,藥材只是添香。大廚黃師傅透露,一煲滷汁歷史悠久,他03年從老闆手上接過來一直保養至今。凍魚鮮甜不柴,也是沿用傳統方法在魚水中慢慢浸熟。所謂「魚水」,即用浸過魚的水,加鹽加薑,魚就不會浸淡了。
炸蠔餅、蠔仔粥人人讚好。蠔肥量足,有的大似鵪鶉蛋;因着水域和品質,貨源經常改來改去。蠔仔粥鮮甜無比,靈魂在於湯底,用大地魚老雞豬骨螺片黃豆,熬足五小時出味來。
鹹雜仍是南哥親自調味,譬如生鹹菜,啤水兩小時,搓透撈糖,加入南薑粉、麻油添香;指甲大小的蜆仔肉工夫最多,女工逐粒逐粒揀,啤水啤到無沙無泥,南哥方入味,少有店家肯去做了。鹹雜或鮮香或爽脆,送一碗綿稠的潮州白粥,其味無窮,絕不比豐腴鬆香的鵝片遜色。
父親 大牌檔起家
70歲的南哥,四歲起就在檔口「掹人衫尾」幫父母招徠客人。話說父親魏林盛和平後由鄉下潮陽來港,最初給大牌檔運煤炭,又賣過經濟飯,1955年來到新填地街尾浴德池旁邊做起大牌檔,檔名「陵發」取「零舍發」諧音。最初兩枱八凳賣魚蛋粉麵;未幾在旁多開一檔「陵記」,開始打冷。
89年,陵發入鋪浴德池後面,多了「潮州白粥」四字,「冷字我們潮州話是人,打人打人比較粗俗,不如說食白粥,踏實些。」南哥解釋。05年,浴德池舊樓拆卸,搬到隔鄰三間自置地鋪。今天,陵發和陵記兩個字號依舊掛在店前,由他這個大哥和二弟魏鎮坤(Martin)、三弟魏鎮輝合力經營。
「阿爸在大牌檔賺了第一桶金就去了做物業投資,供樓供鋪。」Martin回憶。人稱「六叔」的父親,買下不少物業。「阿爸45歲已經退休,無做幾十年了,看着你們做。」南哥笑。當年在店,父親的角色是和事佬,夥計扭計、想不通,由他疏導勸解;店務全落在妻子和兒子們身上。
兒子 陸續回歸
73年,南哥和鄉里在父親佐敦道上兩個鋪位搞潮州菜館,間中返陵發幫手。為了子女升學,他87年移居加拿大,照樣做潮州菜。接着老二Martin 89年也移民去了,父親召回在匯豐做文職的老三來接力,舅仔負責廚房。
「媽媽那時是檔口的主力人物,洗切,整大腸,樣樣都是她做。阿爸只是深夜夥計收工去麵檔企三句鐘淥麵。」南哥說。96年,母親因腦瘤做手術,他返港陪伴,頂替母親在店幫手。幫着幫着,父親要求他留下來。一留,就到今天。
「阿媽最辛苦,永不退休。潮州女人又慳又勤力。」Martin也很疼惜母親,母親08年健康惡化,他回港侍奉在側。「我本擬阿媽百年歸老就返回加拿大,我老婆仔女全部在那邊。阿爸叫我留下,說:『阿媽走了,還有我你要照顧噃!』自小,阿爸都好疼惜我,我永遠不會逆他意思。」
事實上,父親心清目明,起居有家傭照顧,Martin還是回鋪了。「阿爸教我們做生意,今日生意好,明日生意不好,唔緊要,顧好出品,保持水準就得喇。」當年,他覺察有出品要改善,忍不住出手。從13歲起,他就在檔口幫父親,主力到街市入貨。回歸陵發後,他也負責早上收貨備料,在廚房幫廚,而最撚手的滷大腸至今仍親自炮製;傍晚開市他轉看樓面,做到凌晨才收工。
夜檔的艱難
雖說64年老字號,除了位處近70年歷史的舊樓,陵發鋪內完全不見殘舊痕迹,磁磚白牆異常光潔。「清潔那方面,阿輝夜晚就算夥計做完,他仍會再做兩三個鐘,夥計抹了他都用乾布捽過。」南哥很欣賞弟弟的勤快。
「用過的東西都爛掉了,現在最舊的是人,我自己都70了,兩個弟弟也六十幾。」南哥哈哈笑。當初,他帶領夥計做廚房,教會夥計就退出來。
每天傍晚,他五點半返鋪開檔,八點左右三弟阿輝回來接手開檔,他就跟樓面,在街上時站時坐,一眼關七。三兄弟各司其職,一埋位就無停手,整晚也沒交談一句。「三兄弟做事一定有摩擦,通常今日鬧完,明天就無事。也沒空去理,沒空去記,明天又開始了。」
這頭新填地街尾,也曾有過霓虹不夜天,陵發不乏江湖捧場客。「回歸前,六幾年七幾年那時代的人很複雜,有時他們打打殺殺,周圍『吹雞』去哪裏哪裏打架,通常有好多在這裏傾大佬指示去做事,他們辦完事回來吃,吃完就走,又不會托你水龍(走數),打架出去打。」南哥在新填地喊打聲中打長大,只記住人家的好。「我們做夜檔好辛苦的,大佬知道我們搵食艱難,也會叫細路仔不要來搞事。」
沙士一役,百業蕭條;自從深圳24小時通關,才是夜檔的真正難關,「跳舞場客、卡拉OK,那些人一班班來消夜,現在都無了。」以前陵發開到凌晨五點;現在兩點已沒甚麼客人,不得不打烊了。
為父 心事
「如果不是阿爸,這裏散了。」嚴肅的老三阿輝提起父親,開始有點笑容,「阿爸對我好好,我傷風感冒看醫生看不好,他就拿藥給我。」
當年兩個哥哥移民,阿輝臨危受命,除了煮、切,甚麼都做,「阿爸教我做人做生意都要老實,兄弟間不要計較。」過去整整30年,除了農曆新年店休6日和每月例假,他不曾放心走開一天,「做飲食要親力親為,我病假一日都無請過;62歲了,歐洲都沒去過。」
「舊老闆六叔日日在窗口同我們打招呼。他眼和耳仔都好好,只是腳行不到。」做了近20年樓面的阿鄭指一指對面大廈說。原來92歲的六叔就住在店鋪對面,雖然要爬一層樓梯才有升降機,也不肯搬走。Martin替他找了一部爬樓梯輪椅回來,圓他的心願。
「阿爸好和善,講理由。以前我在店鋪跟人吵,他就會拉開我去飲杯茶,傾偈緩和一下,回來我就不覺一回事了。」Martin指,父親從八十年代已不過問店鋪事,現在每日望鋪,只是一種懷念、關心。
「看着兒子在做生意,他從樓上望下來都很開心。所以我們有煩惱事都不敢跟他說,只說開心事給他聽。」南哥補充。陵發生意上軌道多年了,客人常回頭,就算市道淡靜,來打冷的仍然絡繹不絕。「現在不做好似好可惜,阿爸又在,他那麼開心,惟有維持下去啦!做得幾耐得幾耐。」南哥身體大不如前,最近才入過醫院;但老父的心,他明白。
Martin和阿輝不約而同希望多做幾年退休去,一個想返加拿大享受晚年;一個想去見見外面的世界。而三兄弟的子女都無人想接手,南哥了解:「以前十五六小時我們一樣捱,回家只是一張床,睡下去,起身就出來鋪頭了。有了錢好像沒了家庭,我不想他們翻版像我一樣。」從前多辛苦他也甘心,「就是想仔女多讀書,到外面找好工作。」
潮州人出名慳儉,「賣花姑娘插竹葉,好嘢、滷水鵝自己捨不得食,要賣出去的。就算鹹蛋一隻都只食半邊,有時花生送粥,自己都是食粗嘢。」南哥一生習慣,吃飯「求其要快」,每晚夥計吃甚麼他就吃甚麼。這夜,他為自己加餸一碗「魚凍」,「即是結凍的魚,汁好似啫喱膏。鯇魚用豬肉汁煮了,又甜又鮮。我由細到大最鍾意食。」
珍饈不及家常菜,最堪咀嚼的,還是親情滋味。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陵發潮州白粥
地址:太子新填地街625-627號地下
營業時間:從缺
電話:6440 7169
詳情: http://bit.ly/2Llve08
幾十年後做阿媽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哈佛知識分享: Where is your Mickey? 》
啱啱做完一個case study on Disney. 佢今日嘅過萬億嘅市值,開始純粹就係靠嗰幾隻公仔走嚟走去, 點解佢咁成功呢? 想了解我們的 Mickey 是什麼?
【盛滙商舖基金Fund III 推介會】- 10月25日
- Fund I & II (2016至2018) 基金購入物業之表現回顧
- 分享如何改善配套及提升商舖租值
- 李根興博士分享選舖法則
- 講解Fund III的集資形式及目標
講者:創辦人李根興博士及投資團隊
日期:10月25日(星期四)
時間:1:00pm 至 2:30 pm
地點:中環新世界大廈一座1502-3室
費用:全免 (已包午饍及飲品)
# 只適合持有港幣800萬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參與
報名方法:
Suki / Monica 28301111 或 Whatsapp: 92185223 或 email: cs@bwfund.com
全文: ............
啱啱上完一課 case study on Disney. 佢今日嘅過萬億嘅市值,開始純粹就係靠嗰幾隻公仔走嚟走去, 點解佢咁成功呢? 做生意,你要知道 where is your Micky?
1923年華特迪士尼 Walt Disney 係佢自己hometown Kansas City 生意失敗之後,就決定搬去荷里活發展佢嘅卡通事業。 佢哋出名嘅第一隻公仔叫做 Oswald, The Lucky Rabbit, 可惜由於版權問題,佢唔識得保護好,就比distributors 分銷商"偷"咗隻公仔。
將隻兔仔改變咗少少,1928年 Walt Disney 再畫出咗老鼠, 當然叫做米奇老鼠喇,可惜當時無人願意將佢變成卡通片發行。由於當時卡通片係全部冇聲嘅,佢就加入咗啲聲音 synchronized sound, 之後再將自己把聲為米奇老鼠配音, 嗰條卡通片名為Steamboat Willie 就大賣啦,米奇老鼠亦都一夜成名。
當然亦都唔少得 Micky 身邊好多朋友: Minnie, Pluto, Donald Duck, Goofy 等。 再加上後來1937年推出嘅 Snow White, 1940年嘅 Pinocchio, 1950年嘅 Cinderella, 1953年嘅 Peter Pan, 同1959年嘅 Sleeping Beauty等。佢哋亦都成為咗早年Disney 賺錢嘅基石。
小朋友嘅電影,係全世界最賺錢嘅電影, 因為你同我睇條片睇一次,但係小朋友睇同一條片就可以睇十次。 我個三個女前幾年愛上Frozen,佢哋真係睇足十次,日日唱let it go ....之餘,仲成日要買Elsa 公仔,買 Anna 條裙, 著晒制服請晒朋友來開 Frozen party,仲要去埋Disneyland 同埋 Disney Cruise 去搵 Anna 同 Elsa, 你諗下,就咁一套卡通片就為Disney帶來幾多收入。
呢嗰, 亦都係喺我class入面所講嘅 Disney Magic, (1) 由個卡通公仔開始,放上大螢幕, 呢個係最有效嘅宣傳之餘, (2) 所有細路仔都想買佢嘅玩具/產品, 由於受到版權保護,所有產品都比其他人貴一兩倍。(3) 之後個個細路仔就再熬佢阿爸阿媽一定要去迪士尼樂園探下啲公仔,住佢哋嘅酒店, 呢幾年甚至乎要上埋佢哋嘅郵輪。循環再循環。
點解無人抄? 因為這Mickey Mouse差唔多已經一百歲。唔單止感染到個細路仔,佢嘅父母,佢嘅祖父母都一齊經歷過,感染過, 帶起返唔少嘅童年回憶,呢個就係Disney 最 classic 嘅Mickey啦。 其他人點抄都好難抄到。 亦都係因為咁, Disney 呢幾十年呢就憑著呢三個圈,加埋其他嘅收購合併,發展到今日過萬億嘅市值。
做生意你要問自己,where is your Mickey? 有乜嘢嘢你係叻過曬所有其他人, 其他人好難抄你, 你又能夠循環再循環做得更大呢? 我做鋪,我相信我嘅Mickey 就係我能夠有效增加店舖嘅 rental yield 之餘,能夠同租客達致雙贏嘅能力。 想知我哋點做?歡迎嚟我哋8月25號(下個禮拜四 lunch time 時段)的商舖基金推介會。 我哋現正集資2億去製造多啲Mickey. 嚟唔嚟都好,你都認真你諗下 Where is Your Mickey 啦!
幾十年後做阿媽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上水粉錦公路蓮塘尾村,村口有家茶座綠色環抱,暴烈艷陽也被樹葉篩出溫柔閃閃。
1952年,林霆豐的爺爺從惠州來此落腳,開了間雜貨鋪賣糧油茶水。店旁翠竹,正是當年種下來的;側門對聯也是爺爺題字:「坐片刻無限爽快 飲幾杯何等清涼」。
那時上水盡是農田,過路人買碗茶水送清風,如得半日閒;現在販夫明星一樣愛來透透氣,歎幾味。
昔日小茶店,今天馳名茶餐廳,轉捩點始於20多年前,林父病重,霆豐和家姐回歸老巢陪伴母親守店。
年年月月,兩姊弟循環磨擦、合作,都為店好,店也愈做愈好。
更重要是能承歡膝下,無慮樹欲靜而風不息。
「這裏雖然距離市區好似很遠,但短短只是十分鐘車程,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榮昌茶座負責人林霆豐說。就算盛夏,午市、周末必定爆滿。常客有附近學校的老師、出入馬會會所的顯貴、打高爾夫球的明星、北區醫院的醫生護士,也有車房、地盤工人;假日更是區外一家大細、山友、電單車發燒友……無分階層,全是專程自駕或坐小巴而來。
Helen第一次光顧,點了豬扒包,發現麵包軟熟、豬扒有肉汁又不油,連從不吃的洋葱也覺「好味」,盛讚「好食過澳門豬扒包」。
住在加州花園的朱總,十幾年天天來,打風也來。「心癮!塌樹、馬路水浸都要來,不來不舒服。」這裏出名的有被蘇施黃稱為最好食的豬扒包、滑嫩多汁BB鴿,而鑊氣十足的炒牛河他也鍾愛。
限量的原盅陳皮鴨湯飯,還有煎雞尾包都是名物,Eric和Connie每周必吃,有時帶上小狗,一坐就是半天。
來的人慢慢歎,做的人就要手快快。霆豐上一刻在修理洗碗碟機,下一秒已獨臂架着三碟飯從廚房衝出來。
茶座是家庭式經營:他是家中老六,乳名興仔,和排第五的家姐林麗金(乳名金仔)主力管理;細佬廚房、電器工具維修;家姐水吧、樓面招呼。母親收銀;排第三的家姐林麗星(嘉菲)帶位;太太Sara、姐夫也會幫手,假日必定總動員。
「話事人當然就是我媽,她控制整個局面。她說一我們沒人說二。」興仔笑言母親好精靈,在背後看得仔細,不時教大家走位,「令到我們打醒十二分精神去做事,不敢蛇王。」
歸巢伴母 守家業
母親楊錦雲,雖然七十有八,但神采飛揚,每朝飲完茶就出來幫手收銀,和客人打牙骹。「細細個見他們讀書挽書包,現在做工了,或者帶孫來探我,當見下老朋友。」事頭婆有個「四萬」笑容,很有親和力。
她20歲嫁給同村的林泉,「以前幾十年無得揀㗎!老實啩……」又笑不攏嘴,「他同老竇開鋪仔,賣油鹽糖仔餅乾。上水黑麻麻無電燈,亦賣火水蚊香。」那是1960年。婚後前鋪後居,生了兩男五女,她主力養豬養雞,丈夫幫忙看店。80年代,茶水雜貨外,榮昌兼賣簡單飯麵。
「老公走了(離世)二十幾年。他有長期病,那時細路仔細,這頭煮飯,那頭沖茶招呼客人。要供細路仔讀書,養雞養豬又要買材料,樣樣都要賒,但無欠人錢嘅,賣到雞賣到豬有錢就即刻還。」她教仔女做生意,要「講信用,有借有還」。
那是刻苦的年代,「仔仔女女都要幫手,細細個就餵雞,企櫈仔煮麵。」排第二的大女讀完小學就回店幫手兼帶弟妹,「金仔、興仔讀到中學,其他四個都出國,兩個英國兩個加拿大,你話辛唔辛苦?」她日頭打理農場、榮昌,夜晚就穿膠花幫補家計,捱到金睛火眼。
結果,養大的仔女一個個往外飛,尋找自己的人生;只有金仔和興仔在91年先後回巢。
50歲的金仔,伶俐爽朗,年少時很倔強,「對家裏有很多不滿,覺得阿媽管我太嚴,我的同學都很自由。」放學她去打排球而非回家看店,激到阿媽生蝦咁跳;曾經有幾次離家出走,好快被人捉回來;讀完書拍拖、揸電單車,母親愈是耽驚她愈痛快。「以前店鋪有爸爸媽媽撐住,我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後來父親病重,店交外人打理,母親鬱鬱寡歡,於她如當頭棒喝:「自己玩夠了,肩上有個擔子,不可再像以前般任性。」當了母親的金仔,自言當年「很幼稚」。
小她兩歲的興仔,溫和沉穩,不善辭令。當年讀完書也渴望外出長見識,去北角打工,有兩年做過廚房,但漸覺市區生活太壓迫,「返回新界舒服很多,切合自己多些。」想到蓮塘尾有榮昌有母親在,一個心有了清晰的歸向。
那時顧客除了村民工友,主要是貨車司機,「人家過路泊車,要碟茄子飯、排骨飯。有時金仔煮,有時興仔煮。」事頭婆說兩姊弟夾手夾腳,無分你我。今天店中熱賣豬扒,就是她傳授的在家製作:拍得鬆、醃得夠,不用食粉味精。
一家人 難關共渡
仔女接棒,並不代表就此順遂。那時榮昌一直在賣粉麵飯,但未有食肆牌照(食牌),「我們座落在綠化地帶,申請食牌阻難重重。」金仔記得,食環署不斷來巡查、發告票,她和細佬上庭又上庭,罰款愈來愈多;後來一次,法官警告再犯就要封鋪。「我惟有向法官求情,榮昌不斷申請但都不獲批。法官同情我們,發還所有罰款,又教我如果證明到店鋪在鄉郊條例實施前已在做生意,就可以申請司法覆核。」
「鄉村人好支持,榮昌做了幾十年,大家食了好多年,樣樣有證據。」事頭婆那些日子夜夜失眠。
興仔和金仔四處奔走,找人證物證。「因為這個是我自己的家,也是我的祖業,怎樣我也會做到最後。」興仔說。終於打贏了官司,前後爭取了8年才獲發食牌。
「最大塊的石頭已經移開了,但路一直都是崎嶇的。」興仔指,榮昌主要做熟客,人家吃多了會悶,所以要不斷去找新食物。2000年取得食牌後,客人更多,他們請廚師、水吧,諗到就做,食物款式愈做愈多。入行50年的大廚基哥,做過馬會、酒樓,來榮昌掌勺16年,客家炆豬肉、陳皮鴨湯飯、咖喱牛腩、炸乳鴿……樣樣拿手。
另一方面,興仔坦言跟家姐金仔拍檔不容易。「廿七八年都是繼續磨合:磨擦與合作。」譬如最近,家姐建議用手機取代唯一放在收銀處的電腦落單,省力省時;細佬認為食物款式組合複雜,手機畫面太小不適用。
若在從前,家姐一定激烈行動,像當年她建議電腦入單取代人手,細佬沒立刻贊同,她就黑面三個月。今天,她覺得「細佬未消化」,願意笑着等。
遇上分歧,興仔說一人讓一步,「始終是一家人,(爭拗)大家好多時都是淡忘了。」
「大家都要想住一樣東西:目的都是想鋪頭好。」金仔說。
母親是個聰明人,就算各自跟她說,也當聽唔到,「仔仔女女做生意,各有各方法。有商有量最好,有時拗少少。嬲完,兄弟姊妹一陣一齊食飯又忘記了。」
點點滴滴 都在心
從前為口奔馳,事頭婆嘮叨仔女幫家,放學就要淥麵沖茶餵雞,營役過日,為母者溫柔無從。4年前,眼見三子之父的興仔和兩孩之母的金仔完全困身茶座,她悄悄說服老三嘉菲回來幫手,替補二人管店,讓他們一個返早,一個返晏,多點時間「陪下細路仔」。當年遺憾,她不想仔女重蹈。
趁中午飯市未到,金仔偷空到店前庭院淋花修枝,黃的、橙的、粉紅的小花迎風搖曳,給茶座生色又添生氣。原來當年打贏官司,母親拿出幾十萬給她和細佬翻新榮昌。自此庭院圍了木柵攀了綠藤架了鞦韆,也有了「蓮塘」為誌的英文名Lotus Café。
很多客人喜歡庭院的花,不時拍照,令金仔心花怒放:「放些心機下去,每日少少每日少少,你就見到成果了。」她說,每日堅持打理一下,花自然生得美麗。
店旁竹樹叢、生鏽鐵絲網,金仔曾看不順眼,想除之而後快。可是,母親下令動不得,理由是阿爺年代種下來置下來。「到現在自己年紀大了些,就明白為甚麼阿媽甚麼都不想動。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是她的點點滴滴。」水珠澆落她種下的柏樹、萬年青,風一吹,閃閃舞動。
「好似我們經營榮昌一樣,包括客人呀,食物的質素,都是一點一滴的積聚。」
母子親情,手足情誼,何嘗不是?!
採訪:韓潔瑤 拍攝:陳瑞華、關永浩
榮昌茶座
地址:上水粉錦公路蓮塘尾村1號
電話:2670 3388
詳情: http://bit.ly/2NdRYRx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幾十年後做阿媽 在 一部追尋阿公阿媽故事的動人紀錄片《給阿媽的一封信》電影放映會. I ... 的推薦與評價
I ◇映後座談: 主持人:張美鳳(宜蘭阿媽故事館倡議人) 與談人:楊仲璜(羅東社大課程發展委員會召集人) ... 齁我們這個十幾年前就開始要阿賢阿嬤的故事齁, ... <看更多>
幾十年後做阿媽 在 外貌助選情?前十最美里長六人當選蔡阿嘎推「米寶媽」落敗 的推薦與評價
不過幾家歡樂就有幾家愁,YouTuber蔡阿嘎協助推舉了桃園市蘆竹區南興里里長,網紅「米寶媽」洪嘉璘,不幸落敗,喊話四年後再參選。#最美里長#陳紫渝# ... ... <看更多>
幾十年後做阿媽 在 Re: [新聞] 近20年的經典!被金馬獎背叛的《魔法阿媽-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一部1998年的動畫沒有拿到金馬獎就殺了台灣動畫,那年年都有國片得最佳影片也沒有讓台灣的電影產業飛上雲端啊!
身為一個阿宅,如果你想對我說1998年上映的魔法阿嬤有多好看,那我要和你說
新世紀福音戰士 1997年在台灣放映
同時期還有鋼彈W 櫻花大戰
1995攻殼機動隊電影上映
蘋果核戰記也是同時期
機動警察1990年開始在動畫台播出同時的對手是海底兩萬里
大友克洋的阿基拉更是1988年的作品
更不用提宮崎駿
1984年風之谷
1986年天空之城
1989魔女宅急便
1992紅豬
1997“魔法公主”
在當年我們看到的這些作品的背景下,然後你要說1998年“魔法阿嬤”(名字和上列作品有沒有很像某部)是顆超新星可以讓台灣動畫發揚光大,只是被有心人扼殺,我只覺得你是壓根沒看過魔法阿嬤要不然是這輩子只看過魔法阿嬤。
我是不知道炒這冷飯的意義在那,當年這問題也曾被吵過,但是大家其實意見反而不多,魔法阿嬤的畫風和內容的真的也就那樣,要和當時已經佔有市場的日本動畫相比,根本完全是幾光年的差距,過了幾十年,是在騙那些沒看過這部動畫的年輕人嗎?
如果要吵魔法阿嬤有沒有得獎,是一回事,至於要吵說因為魔法阿嬤沒有得獎扼殺了台灣動畫產業,而且還是少數人造成的,我得說,醒醒吧孩子,你只有一張電影票錢你是會選魔法公主還是魔法阿嬤?
還有,整個討論我從頭看到尾,一堆人放押井守老師的作品,沒半個人放真正的魔法阿嬤!
https://youtu.be/qiOzf_5s064
1998年,不是1978年耶!
這種水準,不是不想支持,是支持不下去啊!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D665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30.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2668017.A.6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