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不久的李百全為甚麼需要顧問?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26518
港台再有高層人手變動,據該台報道,員工今午收到內部電郵,通知前行政署長蔡潔如今日起出任廣播處長顧問。通告亦提到,深水埗民政事務助理專員前高級政務主任張恩慈,上周一(12日)起已出任港台高級經理(特別支援)。《蘋果日報》綜合港台消息人士稱,暫未清楚兩人實際上有甚麼工作,有指他們出任的都是新職位。
翻查資料,蔡潔如和廣播處長李百全同樣是政務官出身,曾於多個決策局及部門服務工作,包括前政務總署、前行政科、前布政司辦公室、政府新聞處、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她於2012年起出任行政署長,並於2019年4月8日展開退休前休假。
#852郵報 #港台 #蔡潔如 #李百全 #張恩慈
康文署署長電郵 在 Tommy Cheung 張秀賢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胡英明署長:
要求重新開放公務探訪
自2020年7月20日起,懲教署以「減少進入懲教院所的人流,從而避免疫症流入院所」為理由暫停公務探訪。期間一眾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均曾聯署要求署方提供其他方案,保障在囚人士的權利,然而卻未見回覆。
相關措施至今經已實施超過一個月,疫情大幅緩和。然而,署方尚未恢復公務探訪,亦沒有交代相關時間表。公務探訪乃在囚人士/還押人士的權利,不應受到無理剝奪。此亦為我們一眾公職人員執行職務之公權力,理應得到署方尊重。
因此,我們一眾議員在此要求 貴署盡快重新開放公務探訪,以保障各方利益,並讓我們能夠及早處理積壓的求助個案。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張可森議員(schs@tmcn.hk)查詢。
(排名不分先後)
張可森區議員
岑敖暉區議員
李軒朗區議員
李傲然區議員
劉勇威區議員
李家偉區議員
黃丹晴區議員
潘智鍵區議員
王德源區議員
曾振興區議員
李志宏區議員
陳蔚嘉區議員
王進洋區議員
郭天立區議員
張秀賢區議員
李俊威區議員
陳劍琴區議員
朱江瑋區議員
胡耀昌區議員
胡穗珊區議員
賀卓軒區議員
梁國豪區議員
梁晃維區議員
林兆彬區議員
黎銘澤區議員
文念志區議員
張偉超區議員
范國威區議員
呂文光區議員
陳嘉琳區議員
梁里區議員
李永財區議員
鄭仲文區議員
謝正楓區議員
李賢浩區議員
梁衍忻區議員
何偉航區議員
陳緯烈區議員
曾因瑩區議員
陳寶琼區議員
李予信區議員
謝妙儀區議員
古桂耀區議員
李嘉達區議員
韋少力區議員
張偉超區議員
李國權區議員
蔡雅文區議員
黎梓欣區議員
郭子健區議員
許立燊區議員
陳運通區議員
曾杰區議員
盧德明區議員
石威廉區議員
陳兆陽區議員
麥潤培區議員
葉榮區議員
勞越洲區議員
廖栢康區議員
鄭仲恒區議員
陳珮明區議員
趙柱幫區議員
周曉嵐區議員
陸梓峂區議員
黃文萱區議員
李永成區議員
李世鴻區議員
鍾禮謙區議員
衞慶祥區議員
吳錦雄區議員
丁仕元區議員
黎梓恩區議員
丘文俊區議員
黃學禮區議員
黃浩鋒區議員
許銳宇區議員
張慶樺區議員
麥梓健區議員
陳諾恒區議員
岑子杰議員
雷啟榮區議員
楊思健區議員
鄭則文區議員
吳定霖區議員
程張迎區議員
冼卓嵐區議員
曾素麗區議員
容溟舟區議員
陳蔚嘉區議員
葉子祈區議員
王卓雅區議員
黃偉賢區議員
麥業成區議員
區國權區議員
陳敬倫區議員
陳美蓮區議員
陳樹暉區議員
陳詩雅區議員
張智陽區議員
方浩軒區議員
侯文健區議員
何惠彬區議員
康展華區議員
關俊笙區議員
郭文浩區議員
鄺俊宇區議員
黎國泳區議員
黎寳華區議員
林進區議員
林廷衞區議員
李俊威區議員
李煒鋒區議員
梁德明區議員
李頌慈區議員
巫啟航區議員
伍軒宏區議員
伍健偉區議員
吳玉英區議員
石景澄區議員
司徒博文區議員
杜嘉倫區議員
王百羽區議員
王頴思區議員
袁浩倫區議員
蔣旻正區議員
周錦豪區議員
羅庭德區議員
陳梓峯區議員
張正浩區議員
張浚偉區議員
林子琼區議員
易承聰區議員
趙恩來區議員
賴文輝區議員
潘朗聰區議員
劉肇軒區議員
譚凱邦區議員
林錫添區議員
謝旻澤區議員
陳劍琴區議員
劉志雄區議員
林明恩區議員
林健翔區議員
盧俊宇區議員
何國豪區議員
黃麗嫦區議員
冼豪輝區議員
馮家龍區議員
李嘉豪區議員
吳卓燁區議員
陳緯烈區議員
陳樹暉區議員
秦海城區議員
彭家浩區議員
張錦雄區議員
李予信區議員
李嘉睿區議員
梁衍忻區議員
吳卓燁區議員
梁國豪區議員
蕭亮聲區議員
鄺葆賢區議員
黃國桐區議員
關家倫區議員
楊振宇區議員
曾健超區議員
黎廣偉區議員
周熙雯區議員
任國棟區議員
黃永傑區議員
馮文韜區議員
馬希鵬區議員
麥瑞淇區議員
劉珈汶區議員
莫綺雯區議員
郭志聰區議員
陳嘉佑區議員
楊彧區議員
張文龍區議員
(update: 2020-08-28 9:14pm)
康文署署長電郵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步一腳印,十年鑄一劍--原健法中的原醫會和她的伙伴們~之九
好的,我的故事該告一段落了。
十年,在我,在學會,都是一段長長長長的時間;
十年,在部落,在族群,算長也不算長—
我很喜歡一位考古學家,劉益昌老師的說法:
台灣人看歷史的單位是一到十年,台灣的歷史學家看歷史的單位是五十年,了不起到一百年…
但,都~不~對!看歷史的單位應該是千年!
他在挖漢本遺址時說:台灣政府過去幾十年,一直講一直講台灣要變成亞太金融/營運/**中心。
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台灣原住民就把台灣經營成亞太、甚至是太平洋中心了。
(有空,請聞一下這文:https://www。matataiwan。com/2015/08/08/hanben-archeological-site/ )
所以,請不要再說東台灣是後山!東台灣是前山,好嗎!(不是問句,是肯定句。)
我們的祖先看世界,很多時候,是背靠著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 (請原諒我的文化能力不足,無法用各族族語喊出這些山脈真正的名字),面向太平洋的天際,然後說—ta!(邦查語:走吧,出發了。 不好意思各位,只有邦查語。)
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UNDRIP)。
2010年原醫會寫出了原健法1.0版。
2016年蔡英文總統向原住民道歉,啟動中華民國台灣的轉型正義作為。
2018年原醫會修出了原健法2.0版。
2020年原醫會理出了原健法3.0版。
2020年5月,原醫會與小米穗基金會共同推出--「原住民族健康法-民間共識版」。
伍麗華委員在05月30日原民台的部落大小聲提到:一個國家要富強,一定要關注人數最少的群體。
其實,楊志良老師,擔任衛生署長期間,在2009年,在南投山上,在原住民衛生大會時,也說過差不多一樣的話。
那時,他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少數族群!
是的,原住民,真心想要做好這件事--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請給我們一部法,全力接納文化差異 (原住民族為主體)。
請給我們一部法,確保經費的穩定,人才的永續 (原住民族自主自決)。
請給我們一部法,原住民族健康法。
2010年,原健法有一句標語-看健原住民,希望這部法,讓我們、讓主流,看見健康的原住民。
為此,taysu和一個年輕的阿美族女孩,Panay Arik,一次次的討論,然後,設計了原健法的祖靈之眼 (見圖)。
2020年,請支持炬集行動--
今年,07月和08月,我們要在這座台灣島上,
點亮海的光,點亮山的光,點亮原住民族健康法的希望之光!
用力邀請各位大小手,在你的所在,炬集!
點亮的所在,按照你啦--只要對你來說,是與健康有關的點,例如你的家,部落集會所等,就是好所在!
你需要的燭光和拍照打卡海報,請跟學會連絡,你可以:
1. 電話-038 466446
2. 電郵-maipt2016@gmail。com
3. 臉書專頁:原住民族健康法
捐款199元=一道光。
一道光=一盞蠟燭,外加郵資80元;五盞蠟燭以上,免運費。
捐款資訊:
帳號:0495-940-010261(鋃行代碼:808玉山銀行光華分行)
戶名: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林德文
Ta,出~~列~~!
康文署署長電郵 在 時聞香港- 轉載: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女士 ... 的推薦與評價
轉載: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女士 (by email to [email protected]) 署長女士: 您好。 自從金鐘的非法佔領行動展開以來,我們經常見到一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