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是家長學測放榜對我來說也太遙遠了,還是想推薦這篇文章給所有關心教育的朋友看。
【那些年放榜後:我高中最後悔的事】
2/16對很多人來說只是情人節的後天,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卻是個大日子,因為學測放榜了。
我還記得自己當年拿到聯考成績單的那天,在家門口、樓下徘徊了四五個小時,心裡七上八下就是不敢進門,因為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分數會那麼「小」,也因為我不知道怎麼面對父母的失望。
雖然已經超過十年了,但還是可以清晰地記得當時的自己,無助,恐慌,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一面茫然。
*
很快的十年過去了,身在媒體我開始注意到,同樣是這個時候,有大學教授開始呼籲良心媒體別再報導某某學校有幾個滿級分了(https://goo.gl/ipyGHJ)
我也看到有身邊的朋友,決定十年後再考一次學測,結果寫下了「如果考試成績就是評價一個人的標準,那我過了這九年根本變成廢物」(https://goo.gl/zrCcxs);也有人用影片拍下自己「吊車尾八年後的挑戰」(https://goo.gl/oibSOh)。
我並不是質疑這種做法,但我覺得這種畢業多年後「回去重考」,不論是用來質疑念書考試其實沒有用(教育制度也不會因為這樣批評就變了好棒棒),或是告訴大家考的好不用太開心、考得爛也不用太感傷(最終在乎的就是在乎,不在乎的還是不在乎),都只是看似有趣,但是其實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作法。
尤其是,當我看到自己前年寫的一篇文章「一個高二學生的發問:我現在滿腦子只有考好學測,錯了嗎?」在臉書重推後(https://goo.gl/oeZ8H8),有個網友在下面留言「高二應該先去探索自己的志向,這樣才知道大考怎麼準備啊!」
結果,馬上有一個高二學生在下面回應:「怎麼探索求教?學校課表國英數社(歷地公)自(生地物化),排的滿滿的,怎麼探索?用什麼管道去探索?講的很簡單耶,實習/打工,多數的公司也不收未成年,連機會都沒有要怎麼探索啦......」
然後我突然懂了,我們這些畢業多年的「學長姐」,無論再怎麼實驗、或是給建議,都是一種沒有同理心的做法。
**
人生中每一個時期都有當下最在乎的事情,而我們早已經脫離那個時期,又憑什麼自命清高的告訴年輕人「考試不重要」或是「考爛了也沒關係」?
事實就是,對於現在的高中生,那就是他/她最重要的事啊!(或是打開始就覺得根本不重要)
但也不是什麼不能做,當我試著回想自己高中的時候,或許可以試著聊聊自己現在覺得後悔的、當初「怎麼沒這麼做」的事:
一、好好的玩一個社團
我記得當年最後聯考考爛的時候,我最後悔的就是:「書沒讀好就算了,玩也沒玩到啊!」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要嗎就一開始就決定好好念書,靠考試定江山,不然就好好玩,玩出個名堂。我當初一上高中就參加了康輔社,國小國中都被管的不能出門的我,那時候覺得社團好有趣,不但可以針對自己的興趣加入,還可以透過加入不同的社團找到同好,而且還不只是限於校內還有機會認識校外的男生/女生,然後也可以一起學習有共同興趣的技能。
只是好景不常,我當初因為在班上只排名在中間,再加上康輔社每週一到五有兩天晚上要留校上社課,週末則要出來開會、辦活動,家人因為我成績不夠好(所謂不夠好就是沒有前三名),所以不到兩個月就被強迫退出社團。
從此我的高中就再也沒有社團生活,我失去了很多交朋友、學習技能、和歷練的機會。或許高中生不容易去實習,或是從打工中學到經驗,但是社團絕對是一個不可或需的管道,在那裏我們才會認識別人,再進一步從別人身上認識自己。
二、勇敢地去質疑老師
我那時候還是在用一綱一本國編館的課本,可能不見得多認真唸書,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從來不懂得去質疑課本內容、質疑老師的教學、質疑長輩告訴我的知識或常識。
一直到多年後我進了媒體,都快30歲了才稍微知道什麼是白色恐怖、什麼是二二八?誰是鄭南榕、誰又是陳文成?不只發現了自己的無知,更發現自己從來不懂得質疑,誰說課本教的一定是對的?老師講的就不可能錯嗎?2014年看到高中生因為課綱微調站上街頭,不論抗議的手段如何,但我覺得感動的是有年輕人開始懂得去質疑,並且願意在站出來討論、讓更多人關注。
如果過去永遠是對的,那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會進步,因為只會照過去的模式走。要前進、要進步就要懂得去質疑,更進一步創新、推翻、去找到新的可能性。
三、卯起來接收各種資訊(課外書)
小時候我是在一個家教很嚴的家庭長大,所以我從小就不能看卡通、玩電動、看漫畫,家裡雖然不乏課外讀物,不過大多是什麼偉人傳記或是科學小百科,因為被關在家被逼著的確看了不少,但是上了高中之後,才是真的自由的開始。
只是一開始,我的「自由」跟同學比較不一樣,我是先把從小到大沒看到的漫畫花一整年的好好看個過癮,然後才開始涉獵別的。那時候我是看武俠小說,國小就偷偷摸摸、東躲西藏的把金庸看完的我,高中開始看了一些長篇小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高二升高中的暑假,也是對於高中考試最重要、最應該拿來衝刺的時間,我在看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好死不死總共有63集,看完我的暑假也飛了。
如果重來一次,我應該不會那麼快一頭栽入小說的世界,並不是認為小說不好,而是小說太容易成癮(也可能是我定力太差),讓我少了去涉獵其他領域的課外讀物的可能性。就像是現在網路、社群的世代,但也是更容易掉入同溫層的世代,正如當時的我只看了小說,卻忽略了其他選擇一樣,少了多元的聲音或是不同角度的論述或立場,只會讓自己的可能性被侷限。
也許學生的本分就是念書,但是除了念書還是有很多事可以做,至於時間就像__,擠一擠總是會有的。
***
「妳相不相信,就算我不會log,十年後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人生有很多事本來就是徒勞無功啊。」 這是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男女主角的一段對話。
但我不想去批判高中學的那些東西到底有沒有用,畢竟很多時候是因人而異,同時也會因為不同老師、教學方式、教育制度而有很大的不同,而更多時候也決定於家長的教育觀念。
但是在短時間、以上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唯一可以變的其實就是學生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在高中最後悔的事,感覺很有趣 XD
ps. 關於選校選系,我覺得可以參考這幾篇文章(歡迎推薦):
- 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一:為什麼學生對什麼都沒興趣?(https://goo.gl/xBsbgp)
- 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二:興趣究竟能不能當飯吃?(https://goo.gl/QHo5Xm)
- 高中生選系三部曲之三:如何連結自身興趣與眾多大學科系?(https://goo.gl/AYqSwh)
- IOH的選填志願SOP(https://goo.gl/S64Xk4)
(至於那些人力銀行或是雜誌分析的什麼科系最有「錢途」、什麼大學「企業最愛用」還是丟到垃圾桶吧,因為等你畢業後,那些早就不合時宜惹 XD)
康輔社學到什麼 在 林士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拜年,其實我沒有回…
貼圖或影片,或罐頭訊息,
沒有對對方的一句招呼或問候,
我懷疑他們知不知道自己跟誰拜年…
可是,有一群弟弟妹妹,
讓我感動到熱淚盈眶。
一堆人都是真心誠意寫出獨一無二的祝福與感謝,
讓我除夕夜過得像十年一度擴大舉辦的教師節一樣,
備感尊寵。
楊梅高中勁鷹康輔社,
從14th到現在21st了,
你們是我現在唯一還在帶的高中康輔社,也是我帶過的社團當中,帶了最長久的一個。
其實,我捨不得放手,不是認為只有我能好好教你們。
剛好相反。
我捨不得放手是因為你們是我遇過最有禮貌,最有溫暖,最有上進心,最團結,最有擔當,最貼心的最棒社團!
我真的沒做什麼,收穫的不是你們跟我學東西,收穫的是我在你們身上學到,感動到,溫暖到了。
我對你們的愛讓我不知道要怎麼把指導老師身份交接出去了,因為我想自私地繼續佔有這幸福。
謝謝你們,
我的幸福,我的驕傲,我的榮幸,我的愛,
勁鷹康輔社!
康輔社學到什麼 在 林士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林士傑老師你好;
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能聽到你的演講,演講的內容每一句對我來說都很受用,也很欽佩,不管是高中社團、創業、對自我的自信等等。
高中時期大多數的老師和父母幾乎都期望我們認真讀書考好大學,所以不希望我們太沉溺於社團活動,以免影響課業,當然我也不例外...聽老師訴說高中時期康輔社的種種,有點疑問自己道底在高中學到了什麼?當時一昧的羨慕同班的康輔社、童軍社、春暉社等等有活動力的同學,即使課業再忙碌卻總是有辦法空出時間完全的投入社團活動,是一群努力揮灑青春的青少年,每當看到他們為了舉辦活動、團練等等的事忙得不可開交,心中有種微微的吶喊說:「我也好想加入他們!」雖然他們很忙,但卻忙得很有意義、忙得很充實。反觀大部分的同學,當然也包括我,每天日夜不停地與書 本奮鬥,不知道自己到底來高中學什麼...
上了大學,決心要做不一樣的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學習原先在高中沒機會學到的,一步一步地嘗試各種新事物,例如:自願擔任班上幹部 (高中總心想別選到我...因為很麻煩)、加入喜愛的社團 (高中為了不影響課業...選擇了很閒的社團) ,現在加入國際事務研習社 (才有機會認識您~)、基層文化服務社 (做志工、帶營隊,期望從中學到更多)、鋼琴社 (早就想學琴,但一直苦無契機,學長姐保證會把我從不會教到會)!這樣聽起來似乎加入了太多的社團,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但我就是想學沒辦法啊!國中高中時期的機會已經錯過,我如果不現在開始投入我喜歡的事物,又要等到時麼時候呢?何況我又已經等了這麼久了,是吧?我這樣告訴自己~
聽完您的演講,更讓我堅定突破自我的目標,以前我是個不管做什麼都嫌麻煩的人,但現在我要學著去扛責任、以前的我上台總是語無倫次,緊張得不得了,但現在我要開始試著去面對群眾、以前的我只說不做,但現在我要開始踏出我人生重要的一大步,種種的挑戰需要我去克服,但我會盡力做到最好,並一次比一次進步,期望將來我能有機會變成跟老師您一樣厲害的人!要累積這麼多經驗需要時間,但靠的是「自我的實踐」!我會努力充實自己並成未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謝謝你帶給我的力量!期待有機會跟您不定期聯絡,希望不會造成您的困擾~
P.S:當老師您說到海賊王時,我一整個超興奮的!每段冒險都充滿人生哲理,它真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漫畫! (不滿你說我家有一整套)^_^
by 中原大學 國研社 大一新生 企管一甲 吳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