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我真的開始整理我的冰箱了
自從深夜看了韓國與日本YouTuber分享冰箱的收納技巧
之前一直怕自己是有強迫症才會做的事
而且收納盒我早就開始用
只是每次放到收納盒之後
反而放到冰箱更不知道東西放哪
讓冰箱變相常為另一種儲藏室
最大的亂源就是
一、過期品而不知
二、冰在冰箱的居家藥品或保養品找不到或過期
三、永遠覺得空間不夠
四、一堆捨不得丟掉的泡麵調味包與速食店的醬料
這次的心得是:
一、巧妙運用「標籤機」貼標籤,
將有效期限或是製作人期貼在上面
二、將冰箱的分層是以「三餐」來分類
三、保鮮盒也改換「匾長型」與有分隔的種類
一方面他有利於如長型的蔥段與蘿蔔
一方面其中的分隔
更讓一盒子內
可以將我備菜切好的蒜頭、辣椒或是薑
以每餐的量放在保鮮盒中
四、將門板的蛋架移置冷藏室,將調味瓶放置門板側
這樣可以讓瓶瓶罐罐一目了然
而不會因為放在冷藏室的一層中
永遠只看到第一排的罐頭
而忽略後排自己買過的東西以及保存期限
才開始兩天
一、發現冰箱變大了
二、自己三餐做菜的時間還變快
因為一買完菜就會先切好備料
放在有分隔的保鮮盒中
三、廚餘變少了
最妙的是
會有更多在烹飪上的思考
因為一目瞭然
今天先po一下這是我剛開始做的照片
紀錄一下我目前的思考
然後我想
之後會更不賴
廚餘冷藏機 在 立法委員 江永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比新冠病毒更耐久的 #非洲豬瘟 病毒 已襲捲全臺!?】
您知道嗎?
非洲豬瘟病毒在 #冷藏豬肉 可存活100天,
在 #冷凍豬肉 中可存活1,000天!
唯有高溫高壓能消滅它。
想像一下:帶有病毒的進口豬肉被倒進廚餘、餵食給臺灣豬,豬的胃酸(pH值2.5~5.2)不若人類的胃酸(pH值1.5~3.5)酸,無法殺死豬瘟病毒,除了豬隻本身染病以外,病毒在糞便中可再存活11天、在豬舍中也可以存活30天,讓整個豬群染疫!
目前 #尚無藥物 可治療非洲豬瘟、也 #沒有疫苗 可預防。
一旦淪陷,臺灣養豬產業將再度重演 #口蹄疫 21年經濟災害的衝擊。
上週檢警查獲有人透過空運走私71公斤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越南肉品,竟能突破邊境長驅直入,更已流入全國22縣市,事態嚴重!
行政機關這才驚覺:其實入境行李中夾藏肉製品,能夠包覆到X光不易看出的地步;而 #關務署 過去一向怠於逐一開拆查驗來自疫區的包裹,亡羊補牢,除了即刻廢止違規報關業者營業登記之外、匆忙提出「檢疫精進措施」,開始逐一開拆查驗來自中國、越南的包裹。
根據 #警政署 循線清查上中下游通路五千多處、送驗54件走私肉製品,發現已有4件呈現非洲豬瘟陽性,駭人聽聞!
由於越南豬肉製品風味和臺灣豬不同、價格也較低廉,走私越南豬不僅有市場、更是門有利可圖的好生意。在海關長期誤判致不夠徹底的查驗下,推斷這71公斤進入臺灣的違法肉品,絶不是唯一一批蟄居在異國特色的雜貨店櫥架待售以及上下游廠商倉庫中封藏的豬瘟肉,主管機關不能坐視病毒在漫長潛伏期中接觸到臺灣豬,當下必須全面稽查商家,查扣來路不明的豬肉製品,阻斷傳播途徑!
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的今日,我們時常忘了國外非洲豬瘟的疫情並未止歇。
中元節剛過、#中秋節 也將到來,豬肉品一直是祭儀牲禮、傳統節慶食品不可或缺的要角。
鄉親們請互相提醒:僅只罐頭以及泡麵中的肉塊、豬油在製作過程中經過能夠破壞病毒的高溫高壓;其餘如炒製的肉鬆、烘烤的月餅、填生肉的香腸,都仍然是病毒的載體,因此臺灣早已禁止來自非洲豬瘟疫區尤其是中國、越南的豬肉製品輸入!
拜託大家切勿夾帶豬肉或其製品入境,以免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而受重罰,
也千萬不要貪圖外國豬肉的便宜、或購買產地不明的肉製品!
心焦火燎的是──
農委會已宣布9月1日起所有 #養豬場全部暫停使用廚餘養豬,並且補助飼料費,近期請大家務必「#將廚餘當作垃圾丟棄」由環保單位焚燒,避免可能帶有病毒的豬肉流入養豬場。
唯有徹底 #杜絕非法肉品走私、並將已偷渡入國門的病毒豬肉「清零」,我們好不容易復元的養豬產業才能繼續走向全世界!
廚餘冷藏機 在 營養師媽媽的生活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提早一天自主停課在家,
因此結束了第10天的自我隔離,
爸爸的WFH、孩子的線上學習及媽媽的自煮三餐心得分享~
#家庭方面~
我們協調好爸爸和孩子在同一個房間內,一個上班,一個寫功課和線上學習
媽媽餐廳部門在早上 8:30、中午12:30、晚上19:00供餐
每週二、六晚上,爸爸會外出倒垃圾,外出後順便採購零星的小東西回來,回家後東西放門口後(媽媽以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消毒),立刻進浴室換下所有的衣服洗澡……列出採購清單
門口加裝消毒燈,晚上睡覺時開啟30分鐘消毒;另有移動式消毒燈,隨時視需要加開。有人進出後,馬上以稀釋漂白水擦地板及鞋子。
省水~因應一天煮三餐,洗菜頻率變高了,我把洗菜水倒入浴缸,儲水沖洗馬桶,本來是直接舀水沖馬桶,後來發現這樣水反而會用更多,家中本來就是省水馬桶了,所以將水箱打開,注水的龍頭關掉,沖馬通後直接補水在水箱,這樣也比較沖得乾淨
省電~夏天一到,多了冷氣,但熱水瓶除了早上的咖啡跟偶爾的燙洗、殺菌外,幾乎沒什麼用到,所以另外買了快速加熱的熱水壺,有需要時再加熱就可以。
減少垃圾量~一日三餐的烹調,當然蔬果製備時的前處理廚餘增加了不少量,用廚餘桶加上EM菌的廚餘粉,就可以減少垃圾量,廚餘所產生的發酵液還能拿去澆花、澆菜,婆婆在屋頂種了很多兒子愛吃的地瓜葉和紅莧菜,生長的速度加快很多。
#爸爸的工作~
固定早上上班、傍晚下班前各開一次會,中間的時間就自閉的寫程式,根據爸爸的說法,比去上班有效率許多。
原本正常上班時,會在下班時走路回家,但前一個禮拜還在適應期,少了運動,增加太多靜坐的時間,感覺體重有稍微增加,目前改成下午開會時一邊運動(騎腳踏車)一邊開會,希望疫情結束後不要變胖。
#孩子的線上學習
由於兒子目前小二,學校方面只有安排功課,並沒有其他線上學習,因此除了每天的功課進度外,我也讓孩子學習自行安排時間,包含看課外書及遊戲的時間
目前最喜歡的線上課程有均一平台、PaGamo
孩子自行安排的時間,我只看當天功課有沒有辦法完成,老師額外加的功課就往後排,訂正的功課也是再另外安排時間就好,對孩子來說,慢慢學會掌握自己的時間很重要,我沒有干涉太多,但每天晚上要檢討一次,不然孩子還是容易打馬虎眼
補習班的課程維持數學和思辯,英文已經停了一陣子,目前就是維持每天30分鐘的練習,雖然偶爾會賴皮,但就是慢慢磨合中
房間內有運動器材,孩子看書看累了,就會去踩踩滑步機、腳踏車,或是傍晚的時後到頂樓跳繩(我家屋頂,不會吵到鄰居)
#媽媽的餐廳部門~
剛開始的第一週,我還是按照原本的習慣到全聯採購,但後續公布的確診者也都有各地全聯的足跡,因此採購等民生問題必需要重新思考;由於萬華是台北市最大的果菜市場所在地,所以不可能買不到生鮮食材,但要有人運送才能減少接觸,因此大家可到臉書蒐尋各地的「我是XX人」、「我愛XX」或直接搜尋地名,相信都可以找到許多在地的社團,在社團裡就可以找到供貨商的聯絡方式,目前看到的價錢都是500、800就免運,或是有需要少許的運費,我覺得都是划算的。
估計好冰箱冷凍、冷藏尺寸,預估可進多少天的貨;我目前是先採購一批網路上訂購冷凍的鮭魚(14片,7餐)及雞腿(16隻,3餐),大概可以把冷凍庫塞滿後,還剩零星的幾包就直接放冷藏退冰,接下來幾天先吃
把冷凍庫當第一儲存庫,是否採購依據冷凍庫的存量;冷藏生鮮抽屜退冰用,做為第二儲存庫,每天拿出多少,就從冷凍補貨多少,新補的品項從後面開始往後放,才能達到先進先出的管理
抓好採購能到貨的日期,如冷凍到貨日約需2~3日,可以有2種訂購法
1. 增加種類法~如訂牛排(10片,3餐),那麼就消耗掉冷凍庫的1~2餐之後再做訂購(要加上到貨前的消耗數),接下來就是牛、雞腿、鮭魚輪流;接下來想訂鯖魚(14片,7餐),那就等冷凍庫再消耗掉4~5餐後再訂購。
2. 懶人補貨法~冷凍庫剩下最低安全量6餐(午、晚餐)份時,再開始訂貨
冰箱上或手機裡要先做一張簡易的進出貨表單,最好也要有所有乾貨,米、麵粉、麵條的清單,避免盲目補貨,最好在評估時就算好是幾餐的份量,之後比較好計算
在家避疫的結束日期
依照目前每天仍有3、400人確診的狀況下,
短期應該不會結束
醫護人員已替我們在前線打拼
我們能做好的就是自囚、非必要不出門
而必需要出門上班的民眾就要多做好安全措施
等待疫苗齊備,才是安全結束的來臨
我們一起加油吧!!!
也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
你做了哪些措施來調整生活的腳步呢??
=======以下新增
各區地方攤販資料、網路蔬果購物平台,歡迎大家提供新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