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到底有沒有嚇阻力?
重點閱讀:【死刑真的有嚇阻力嗎?】
http://talkecon.com/capital_punishment/
幼童命案後,廢死聯盟毫無意外的又被召喚出來坦下新的一波憤怒。煽動嗜血激情的報導與嗆聲廢死聯盟當然毫無建設性,但就像「現在有廢死聯盟+有人殺幼童→幼童命案是廢死聯盟的錯」這推論,如果以為「現在有死刑+有人殺幼童」真的能推出什麼結論,其實一樣也是混淆觀念的錯誤推斷。
一個論點是:「台灣在某些年間停止執行死刑,其間犯罪率亦穩定下降,因此死刑沒有嚇阻效用。」通常這個論點還會配上一個漂漂亮亮的折線圖,彷彿趨勢上的確有這一點情況。然而這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暴力犯罪的犯罪率降低了,需要執行的死刑也跟著下降?或者是暴力犯罪在當年的社會發展下逐年下降,跟死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些都有可能,但在這例子裡,只要把資料年份前後各增加幾年,犯罪率與死刑執行數兩者間亦步亦趨的下降趨勢就此瓦解。這些在連結的文章裡都有討論。
這種將兩個看起來趨勢很接近的關係比此連結的推論,其實就是忘了「相關不等於因果」。現象 A 與現象 B 之間彼此看起來關係緊密,可能原因包括 A 造成 B、B 造成 A,或是另一個現象 C 同時造成 A 和 B,甚至有可能一切其實都只是湊巧。這張圖裡紅線是美國執行死刑的次數,看起來少執行一些死刑,黑線就會下降一些。那黑線是什麼呢?
答案:美國平均每人消費的全脂牛奶量。小編的猜測是這兩者之間應該是沒有什麼重要的直接因果關係。
死刑存廢涉及的價值判斷不會止於是否具有嚇阻功能;理念、道德、信仰......等等因素必然要決定我們的社會在這議題上的走向。但如果想要拿「死刑有 / 沒有嚇阻力」當作依據,那就是個該從實際結果去檢視的論點。那就如連結裡文章所說的:我們手邊的證據仍然不夠充分,暫時無法解答這個的議題。資料和方法的不足或許在未來都可以解決,但在現有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只依照想像出來的「有 / 沒有嚇阻力」來決定是否支持死刑。不論對死刑的立場為何,在尋找證據時,混淆相關性與因果關係只會削弱自己的論點,同時也排擠了更有建設性的討論。
圖片取自 http://tylervigen.com/spurious-correlations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