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3的網紅童話透中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節目由【小黑啤玩臺灣】贊助播出 《小黑啤玩臺灣》是專為小朋友設計,結合繪本、桌遊、動畫、有聲書,是最豐富的臺灣文化和素養學習教材。 現在到《小黑啤玩臺灣》官網和親子天下Shopping 購買全套四冊繪本加桌遊,8月底前享74折優惠,再送小朋友專屬的黑啤聯名口罩一盒! 馬上帶小黑啤回家👇 ht...
延伸知識和技能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得更好》我的寫作之旅如何體現書中的6個學習步驟
📘一本教你 #如何學習 的書:到底該如何學習才能學得更好?其實只需要掌握這些簡單的步驟,一切都將變得不同。
✍️彙整關鍵的6個學習步驟,與自己寫作歷程的回顧與整理。
【這本書在說什麼?】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心智圖: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我如何學習寫作?】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1.尋找價值】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2.設定目標】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3.提升能力】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4.延伸知識和技能】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5.形成關連】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腦系統。
【6.回顧與反思】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延伸知識和技能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嗨~大家好,我是三妍良語,勵志實驗狂
第4️⃣篇塗鴉筆記熱騰騰出爐🍞💨了!!
這次我把版面劃分成單頁設計,在翻頁時會比較像電子書的感覺,而且可以嘗試較多的技法,這次照著「直覺式塗鴉筆記」中的「線型」、「放射型」、「路徑型」來畫這次的筆記。
🦄「閱讀要用自己的語言寫成心得,知識才會內化」而「想要畫的好,則要練習並應用,才會成為自己的風格」是一樣的概念。
一昧把書上的文字抄下來,過沒多久就會忘記。同樣的,若只是想畫的像,而不去思考可以把相同技巧應用到哪些地方上,過沒多久也會忘記,只是在練手感而已。
🧙這是我聽這次的「學習診療室」-學的更好
的感想,輸入新的知識的時候,若是知識之間若是獨立的而不互相連結,就無法呈現複利📈式的累積,而畫圖技巧也是。
而若可以把知識跟自身經驗「串連」,點和點互相連接,在腦內會形成巨大的知識網路。
搞不好會變成知識小宇宙呢!📡🔮
🤴如何做一個學習之王?
1️⃣ 學習要有動機
2️⃣ 學習要有目標
3️⃣ 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
5️⃣各種知識之間形成關聯
6️⃣ 反思回顧溫故知新
#三妍良語的插畫研究報告
#三妍良語的塗鴉筆記
#威爾遜讀書會
#學習診療室
📣點選以下連結,進學習診療室聽
「學的更好」
https://www.facebook.com/bookfans2017/videos/1573341256140210/
延伸知識和技能 在 童話透中島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節目由【小黑啤玩臺灣】贊助播出
《小黑啤玩臺灣》是專為小朋友設計,結合繪本、桌遊、動畫、有聲書,是最豐富的臺灣文化和素養學習教材。
現在到《小黑啤玩臺灣》官網和親子天下Shopping 購買全套四冊繪本加桌遊,8月底前享74折優惠,再送小朋友專屬的黑啤聯名口罩一盒!
馬上帶小黑啤回家👇
https://lihi1.com/GPel6
--
我們這次繼續說 由Podcast頻道《丁丁說故事》的丁丁所創作的故事!
小螞蟻辰辰去野外教室學習生活技能,並跟著老師前往校外教學,途中卻遇到了重大阻礙,所有老師同學都被困住了!辰辰會如何解除危機呢?
--
《丁丁說故事》是由丁丁原創的兒童故事, 希望用快樂的故事陪伴小孩成長.
小兔子上學記是為第一次上學的小孩寫的故事。小動物們上學,有著不同的煩惱和期待,還有小螞蟻也會再度出現。不同的故事主題系列持續推出中。
APPLE:https://reurl.cc/eElbWL
KKBOX:https://reurl.cc/pg0bLe
--
🏝歡迎支持島嶼建設,您的支持會用在節目的必要支出(租借錄音室等),謝謝您!
https://p.ecpay.com.tw/B48F0FB
--
📣 在FB粉絲頁上可以看到知識的延伸補充:
https://www.facebook.com/pm1200story
💬 想跟我們說什麼,歡迎來信:
pm1200story@gmail.com
從各podcast平台可以背景播放我們的節目,開車陪睡玩玩具聽都方便,歡迎訂閱:
Apple: https://reurl.cc/n0pKeD
KKBOX: https://reurl.cc/Y6aAln
Spotify: https://reurl.cc/odMazq
Google: https://reurl.cc/Ld2E8y
#說故事 #講故事 #聽故事 #親子 #故事頻道 #經典改編
延伸知識和技能 在 童話透中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這次要說的是一個原創故事,也是由Podcast頻道《丁丁說故事》的丁丁所創作的故事喔!
小螞蟻辰辰從小生長在一個大~家庭,有好多好多的兄弟姐妹。螞蟻寶寶長大後要去野外教室學習生活技能,有主見又有創意的丁丁會在學習的路上遇到什麼事呢?
《丁丁說故事》是由丁丁原創的兒童故事, 希望用快樂的故事陪伴小孩成長
小兔子上學記是為第一次上學的小孩寫的故事。小動物們上學,有著不同的煩惱和期待,還有小螞蟻也會再度出現。不同的故事主題系列持續推出中。
APPLE :https://reurl.cc/eElbWL
KKBOX: https://reurl.cc/pg0bLe
--
🏝歡迎支持島嶼建設,您的支持會用在節目的必要支出(租借錄音室等),謝謝您!
https://p.ecpay.com.tw/B48F0FB
--
📣 在FB粉絲頁上可以看到知識的延伸補充:
https://www.facebook.com/pm1200story
💬 想跟我們說什麼,歡迎來信:
pm1200story@gmail.com
從各podcast平台可以背景播放我們的節目,開車陪睡玩玩具聽都方便,歡迎訂閱:
Apple: https://reurl.cc/n0pKeD
KKBOX: https://reurl.cc/Y6aAln
Spotify: https://reurl.cc/odMazq
Google: https://reurl.cc/Ld2E8y
#說故事 #講故事 #聽故事 #親子 #故事頻道 #經典改編
延伸知識和技能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結合心理學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那就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出來行走江湖,我們一定會常常有機會,需要送往迎來,也就是說我們要送禮,給別人創造一點好感,創造一點關係,那這個禮要怎麼送?才能夠送到恰到好處,就是一門學問,
其實如果你在送禮上面,能夠讓你的對象感覺到三個要素,第1個叫做對他有意義,第2個叫做出乎他的意料,而第3個叫做讓他覺得量身打造,
只要能夠符合這三個特質,他的影響力就會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這樣的送禮邏輯,還不只是你跟一般的朋友,或者是彼此之間有連結、有好感的人,
如果你要面對的是很強硬的恐怖分子,這樣的送禮策略,都還有具體的好處呢,今天我就要跟你舉一些很有趣的例子,
如果以911恐怖攻擊的主謀賓拉登,他的保鏢阿布詹達爾為例子哦,在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之後的幾天,這位阿布扎達爾他被逮捕,而且被送進葉門的監獄接受審問,
盟軍沒有能夠成功的讓他說出基地組織的領導架構,因為呢,當他被逮之後,他只是講了一堆批評西方文明的長篇大論,任何有價值的情資都沒有提供。
而偵訊人員發現,這一位阿布扎達爾,從來就不碰隨餐附上的餅乾,從此知道他患有糖尿病,於是盟軍做了一件很有意義、出乎意料,而且專為他量身打造的事情,
就是呢,下一次去審訊的時候,他們買了無糖的餅乾來讓他配茶,根據一名偵訊人員的說法哦,這個舉動成了轉淚點,當我們表現出對他的尊重之後,為他做了這項貼心的舉動,所以呢,他開始好好跟我們說話,而不只是一直在教訓我們,
而在接下來的幾次問訊當中,阿布扎達爾提供了詳盡的蓋達組織的行動細節,還有參與九一一恐怖攻擊的7個劫機者的姓名,
所以呢,聽到這裡,你不妨可以想想看,如果你想跟一個人建立關係,達成更好的共識,如果你要以禮物作為一個橋樑的話,那你該怎麼送禮?
再說一次哦,你能不能送她對他有意義的,而讓她出乎意料的,並且是讓他感覺到量身定做,為他準備的這三個特質,
然而如果你沒有那麼細膩的心思,你也無從知道什麼樣叫做對於對方有意義,怎麼樣讓對方出乎意料,並且量身打造,那也沒關係,其實要換個角度,你有什麼樣的商品跟服務?或者是什麼樣的知識跟技能,當成是禮物送給對方,也是很棒的!
比如說有一家快餐店,會在顧客進門的時候,準備兩個相同價格的禮物,讓顧客來挑選,以表示歡迎,然而他們發現了如果準備的禮物,跟食物沒有關係,比如說送她鑰匙圈,顧客消費的金額,會相對於沒有收到禮物的顧客增加了12%,
但是如果他們準備的禮物跟食物是有關的,比如說送他們一杯優格,而增加的消費金額就會攀升到24%,如果純粹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個研究的發現,會讓人覺得有點疑惑,
因為這些顧客在還沒有點菜之前,就先送他們一些吃的,照理說應該會讓他們點得比較少才對,因為他們不需要吃這麼多了嘛,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不符合這樣的邏輯,然而這樣的結果,事實上在心理上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顧客會去餐廳就是因為他們肚子餓了,而在餐前送他們免費的食品,啓動的不止是一般的互惠原則而已,
如果我們得到的禮物是針對我們的特定需求,我們就會格外的覺得有義務要投桃報李呀,
所以你想想看,如果一個人到你的商店裡,或者是他主動的去找你,無非是他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求於你的,何不把他有求於你的部分,在可能的範圍裡,當成是一個禮物送給他,那麼其實他不會因此消費的更少,他會在投桃報李的心情底下消費的更多啊,
這也是為什麼我花這麼多時間,製作「一天聽一點」的原因,事實上很多我們的聽眾都告訴我,我們「一天聽一點」的製作規格,已經超越了一些付費才能夠得到的線上課程的內容,
然而我們的「一天聽一點」,不管你在任何的媒體平台來收聽,你都是免費取得的,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其實會來聽我們「一天聽一點」的朋友,無非是想要學習跟成長,
無論你會不會報名我的線上課程,或者是實體課程,在你想要學習成長的那一刻,我找到了我們,我就把「一天聽一點」,當成是為你準備的禮物來送給你,
我想,我們每天這麼認真製作的內容,應該是有符合對你有意義,出乎你的意料,因為你不知道我要講什麼,而且這樣的內容恰巧回答了你的問題,解答了你的困惑,那麼也就是為你量身打造了,
最後說到這邊,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我們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仍然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我在此特別感謝你,或許是我們認真的經營這一切免費的內容,而讓你覺得可以對我們投桃報李,
然而對我們來說,關鍵不在於你是否會報名,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每天進步一點點,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開設podcast,
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找到我們歡迎你的訂閱,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呼應今天談到的主題哦,關於怎麼樣跟他人達成共識,事實上我有一門實體課程,叫做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門課就是專門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跟別人化解差異,達成共識,
而近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是在7月4號開課,這是一門實體的課程,在我們過去的經驗裡,啟點文化的實體課程,通常在開課前的三個月就會額滿,
然而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我想對很多朋友來說,報名實體課程難免會有一些顧慮,我們知道你的顧慮,所以關於所有的防禦準備,啟點文化都是超前部署的,無論是所有參與的人要戴口罩、量體溫之外,
在你進教室之前,或者是離開教室之後,我們都會進行徹底的消毒,並且做好所有的防護裝置,而且我們還重新規劃了教室的座位,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讓你能夠安心的學習,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雖然7月4號的高難度課程還有名額,但是在大家的支持底下,7月4號的高難度對話也即將額滿了!
所以希望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7月4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讓我們一起學習怎麼樣跟別人達成共識。
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延伸知識和技能 在 學會「如何學習」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能|有效輸入&輸出 的推薦與評價
... + 介紹01:29 打造個人 知識 體系02:13 知識 消費|輸入05:52 知識 創造| ... Road ─── ❝ 延伸 觀看影片❞ ── 不足跟改變:一個工作狂的新生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