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回收水使用率過低,
市府應盡速檢討回收水使用狀況,提高民眾及產業端使用率!
.
這幾天,台灣各地開始下雨了,相信有許多人跟我們一樣,對於久旱後的甘霖,充滿期待。但事實上,各地水庫雖有進帳,對「解渴」的幫助仍舊有限。即便供應雙北地區的翡翠水庫仍有七成的有效蓄水量,讓新北市無須限水,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缺水也不是一天造成的。」
.
即使現在不缺水,也不代表未來不會缺水!因此,對於水資源的珍惜與重視,是我們必須嚴正面對的課題。
.
以回收水為例,新北市目前有五座水資源中心,每日處理約65萬噸生活汙水,並產出5萬2千噸回收水讓民眾使用,但是取用率僅有8%,使用率不到一成。然而,這個問題並非最近才存在,早在2019年審計報告就曾提到,指出淡水、林口等兩處水資源回收中心的回收水使用率偏低,並要求改善。直到近來台灣面臨百年來最嚴重乾旱,水情吃緊的問題再度被重視時,大家才發現回收水使用率過低的問題。
.
事實上,去(2020)年11月,新北市水利局就推動過「公有建築物使用再生(回收)水的示範點」政策,將回收水作為附近校園澆灌、生態池及廁所沖水之用。我們認為,既然市府已經啟動示範點的推動,更應積極佈署,訂出時程表,循序漸進的提升回收水的使用率。
.
此外,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於議會備詢時曾表示,新北確實較少產業需要大量用水,供需有落差,會再研究如何更方便、有效的方式讓民眾使用回收水。但依據《建築物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建議事項》,回收水的民生用途限於景觀澆灌、沖洗馬桶、地面清洗及灑水抑制揚塵使用,尚不適合與人體有直接接觸之用途(如飲用、盥洗等)。對此,我們認為市府要思考的,更應包括如何增加回收水的非民生用途,甚至評估將回收水利用到產業端上。
.
因為,不論是工業用水比新北市多的桃園市、新竹市或臺中市,還是工業用水比新北市少的新竹縣,該些縣市早就評估將水資源中心的回收水販售給高科技產業。以臺中市為例,預計在2025年,由福田水資中心提供 5 萬 8,000 噸予臺中港工業專區,該中心每日回收水量最大輸水能力可達到10.5萬頓 (相當於42萬人生活用水),這樣就能讓回收水的使用率提高至少有55%。
.
新北市最為全台最大縣市,當其他縣市已開始將回收水運用到產業端上時,新北市該做的不是在面對質疑時說出「比較少產業需要大量用水,供需有落差」,而是更該思考事先將新北市水資源管理、回收水之使用等基礎做好,並且進一步研議如何提高產業的回收水使用意願。畢竟,新北市雖然沒有台積電這樣的用水大廠,但在新北市為數不少的「印刷電路板廠」,在電子產業裡仍屬用水量不小的族群。
.
我們認為,就算雙北共享翡翠水庫的充沛水源,也不容任意揮霍。即使北水處表示七月前供水無虞,但仍無法預估後續的天氣狀況是否能帶來充沛的雨量。市府作為新北市水資源管理的機關,應該思考的是未雨綢繆,時代力量新北黨部在此呼籲新北市政府,應盡速檢討回收水使用狀況,提高民眾及產業端使用率,防範於未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