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終端AI新時代:讓運算更靠近資料所在
作者 : Andrew Brown,Strategy Analytics
2021-03-03
資料/數據(data)成長的速度越來越快。據估計,人類目前每秒產出1.7Mb的資料。智慧與個人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穿戴式裝置不但快速成長,現在我們也真正目睹物聯網(IoT)的成長,未來連網的裝置數量將遠遠超越地球的人口。
這包括種類繁多的不同裝置,像是智慧感測器與致動器,它們可以監控從震動、語音到視覺等所有的東西,以及幾乎大家可以想像到的所有東西。這些裝置無所不在,從工廠所在位置到監控攝影機、智慧手錶、智慧家庭以及自主性越來越高的車輛。隨著我們企圖測量生活週遭數位世界中更多的事物,它們的數量將持續爆炸性成長。
資料爆量成長,讓許多企業把資料從內部部署運作移到雲端。儘管集中到雲端運算的性質,在成本與資源效率、彈性與便利性有它的優點,但也有一些缺點。由於運算與儲存在遠端進行,來自終端、也就是那些在網路最邊緣裝置的資料,需要從起始點經過網際網路或其他網路,來到集中式的資料中心(例如雲端),然後在這裡處理與儲存,最後再傳回給用戶。
對於一些傳統的應用,這種方式雖然還可以接受,但越來越多的使用場景就是無法承受終端與雲端之間,資訊被接力傳遞產生的延遲。我們必須即時做出決策,網路延遲要越小越好。基於這些原因,開始有人轉向終端運算;越來越多人轉而使用智慧終端,而去中心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此外,在這些即時應用中產生的龐大資料量,意味著處理與智慧必須在本地以分散的方式進行。
與資料成長連袂而來的,是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ML)也朝終端移動,並且越來越朝終端本身移動。大量來自真實世界的資訊,需要用ML的方式來進行詮釋與採取行動。透過AI與ML,是以最小的延遲分析影像、動作、影片或數量龐大的資料,唯一可行且合乎成本效益的方式。運用AI與ML的演算法與應用將在邊緣運作,在未來還將會直接在終端裝置上進行。
資料正在帶動從集中化到分散化的轉變
隨著資訊科技市場逐漸發展與成熟,網路的設計以及在其運作的所有裝置,也都跟著進化。全盛時期從服務數千個小型客戶端的主機,一直到客戶端伺服器模型中使用的越來越本地化的個人電腦運算效能,基礎架構持續重組與最佳化,以便更貼近網路上的裝置以及符合運作應用的需求。這些需求包含檔案存取與資料儲存,以及資料處理的需求。
智慧型手機與其他行動裝置的爆炸性成長,加上物聯網的快速成長,促使我們需要為如何讓資產進行最佳的部署與安排進行評估。而影響這個評估的因素,包括網路的可用性、安全性、裝置的運算力,以及把資料從終端傳送到儲存設備的相關費用,近來也已轉向使用分散式的運算模型。
從邊緣到終端:AI與ML改變終端典範
在成本、資源效率、彈性與便利性等方面,雲端有它的優點,裝置數量的急遽增加(如圖2),將導致資料產出量大幅增加。這些資料大部份都相當複雜且非結構化的,這也是為何企業只會分析1%~12% 的資料的原因之一。把大量非結構化的資料送到雲端的費用相當高、容易形成瓶頸,而且從能源、頻寬與運算力角度來看,相當沒有效率。
在終端執行進階處理與分析的能力,可協助為關鍵應用降低延遲、減少對雲端的依賴,並且更好地管理物聯網產出的巨量資料。
終端AI:感測、推論與行動
在終端部署更多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創造更大的敏捷性。終端裝置處於網路的最邊緣與資料產生的地方,可以更快與更準確地做出回應,同時免除不必要的資料傳輸、延遲與資料移動中的安全風險,可以節省費用。
處理能力與神經網路的重大進展,正協助帶動終端裝置的新能力,另一股驅動力則是對即時資訊、效率(傳送較少的資訊到雲端)、自動化與在多數情況下,對近乎即時回應的需求。這是一個三道步驟的程序:傳送資料、資料推論(例如依據機器學習辨識影像、聲音或動作),以及採取行動(如物件是披薩,冰箱的壓縮機發出正常範圍外的聲音,因此發出警告)。
感測
處理器、微控制器與感測器產生的資料量相當龐大。例如,自駕車每小時要搜集25GB的資料。智慧家庭裝置、智慧牙刷、健身追蹤器或智慧手錶持續進化,並且與以往相比,會搜集更多的資料。
它們搜集到的資料極具價值,但每次都從各個終端節點把資料推回給雲端,數量又會過多。因此必須在終端進行處理。倘若部份的作業負載能在終端本身進行,就可以大幅提升效率。
推論
終端搜集到的資料是非結構性的。當機器學習從資料擷取到關聯性時,就是在進行推論。這表示使用AI與ML工具來幫忙訓練裝置辨識物件。拜神經網路的進展之賜,機器學習工具越來越能訓練物件以高度的精準度辨識影像、聲音與動作,這對體積越來越小的裝置,極為關鍵。
例如,圖4顯示使用像ONNX、PyTorch、Caffe2、Arm NN或 Tensorflow Lite 等神經網路工具,訓練高效能的意法半導體(ST)微控制器(MCU),以轉換成最佳化的程式碼,讓MCU進行物件辨識(這個的情況辨識對象是影像、聲音或動作)。更高效能的MCU越來越常利用這些ML工具來辨識動作、音訊或影像,而且準確度相當高,而我們接下來馬上就要對此進行檢視。這些動作越來越頻繁地從邊緣,轉移到在終端運作的MCU本身。
行動
資料一旦完成感測與推論後,結果就是行動。這有可能是回饋簡單的回應(裝置是開啟或關閉),或針對應用情況進行最佳化(戴耳機的人正在移動中,因此會針對穩定度而非音質進行最佳化),或是回饋迴路(根據裝置訓練取得的機器學習,輸送帶若發出聲音,顯示它可能歪掉了)。物聯網裝置將會變得更複雜且更具智慧,因為這些能力提升後,運算力也會因此增加。在我們使用新的機器學習工具後,一些之前在雲端或終端完成的關鍵功能,將可以移到終端本身的內部進行。
終端 AI: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從智慧型手機到車輛,今日所有電子裝置的核心都是許多的處理器、微控制器與感測器。它們執行各種任務,從最簡單到最複雜,並需要各式各樣的能力。例如,應用處理器是高階處理器,它們是為行動運算、智慧型手機與伺服器設計;即時處理器是為例如硬碟控制、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與無線通訊的基頻控制使用的非常高效能的處理器,至於微控制器處理器的矽晶圓面積則小了許多,能源效率也高出很多,同時擁有特定的功能。
這意味著利用ML工具訓練如MCU等較不複雜元件來執行的動作,之前必須透過威力更強大的元件才能完成,但現在邊緣與雲端則是理想的場所。這將讓較小型的裝置以更低的延遲執行更多種類的功能,例如智慧手錶、健康追蹤器或健康照護監控等穿戴式裝置。
隨著更多功能在較小型的終端進行,這將可以省下資源,包括資料傳輸費用與能源費用,同時也會產生極大的環境衝擊,特別是考量到全球目前已有超過200億台連網裝置,以及超過2,500億顆MCU(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數據)。
TinyML、MCU與人工智慧
根據Google的TesnsorFlow 技術主管、同時也是深度學習與TinyML領域的指標人物 Pete Warden 表示:「令人相當興奮的是,我還不知道我們將如何使用這些全新的裝置,特別是它們後面代表的科技是如此的吸引人,我無法想像那些即將出現的全新應用。」
微型機器學習(TinyML)的崛起,已經催化嵌入式系統與機器學習結合,而兩者傳統上大多是獨立運作的。TinyML 捨棄在雲端上運作複雜的機器學習模型,過程包含在終端裝置內與微控制器上運作經過最佳化的模式識別模型,耗電量只有數毫瓦。
物聯網環境中有數十億個微型裝置,可以為各個產業提供更多的洞察與效率,包括消費、醫療、汽車與工業。TinyML 獲得 Arm、Google、Qualcomm、Arduino等業者的支持,可望改變我們處理物聯網資料的方式。
受惠於TinyML,微控制器搭配AI已經開始增添各種傳統上威力更強大的元件才能執行的功能。這些功能包括語音辨識(例如自然語言處理)、影像處理(例如物件辨識與識別),以及動作(例如震動、溫度波動等)。啟用這些功能後,準確度與安全性更高,但電池的續航力卻不會打折扣,同時也考量到各種更微妙的應用。
儘管之前提到的雲端神經網路框架工具,是取用這個公用程式最常用的方法,但把AI函式庫整合進MCU,然後把本地的AI訓練與分析能力插入程式碼中也是可行的。這讓開發人員依據從感測器、麥克風與其他終端嵌入式裝置取得的訊號導出資料模式,然後從中建立模型,例如預測性維護能力。
如Arm Cortex-M55處理器與Ethos U55微神經處理器(microNPU),利用CMSIS-DSP與CMSIS-NN等常見API來簡化程式碼的轉移性,讓MCU與共同處理器緊密耦合以加速AI功能。透過推論工具在低成本的MCU上實現AI功能並符合嵌入式設計需求極為重要,原因是具有AI功能的MCU有機會在各種物聯網應用中轉變裝置的設計。
AI在較小型、低耗電與記憶體受限的裝置中可以協助的關鍵功能,我們可以把其精華歸納至我們簡稱為「3V」的三大領域:語音(Voice,如自然語言處理)、視覺(Vision,如影像處理)以及震動(Vibration,如處理來自多種感測器的資料,包括從加速計到溫度感測器,或是來自馬達的電氣訊號)。
終端智慧對「3V」至關重要
多數的物聯網應用聚焦在一些特定的領域:基本控制(開/關)、測量(狀態、溫度、流量、噪音與震動、濕度等)、資產的狀況(所在地點以及狀況如何?),以及安全性功能、自動化、預測性維護以及遠端遙控(詳見圖 6)。
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顯示,許多已經完成部署或將要部署的物聯網B2B應用,仍然只需要相對簡單的指令,如基本的開/關,以及對設備與環境狀態的監控。在消費性物聯網領域中,智慧音箱的語音控制AI已經出現爆炸性成長,成為智慧家庭指令的中樞,包括智慧插座、智慧照明、智慧攝影機、智慧門鈴,以及智慧恆溫器等。消費性裝置如藍牙耳機現在已經具備情境感知功能,可以依據地點與環境,在音質優先與穩定度優先之間自動切換。
如同我們檢視的結果,終端AI可以在「3V」核心領域提供價值,而它觸及的許多物聯網領域,遍及B2B與B2C的應用:
震動:包含來自多種感測器資料的處理,從加速計感測器到溫度感測器,或來自馬達的電氣訊號。
視覺:影像與影片辨識;分析與識別靜止影像或影片內物件的能力。
語音:包括自然語言處理(NLP)、瞭解人類口中說出與寫出的語言的能力,以及使用人類語言與人類交談的能力-自然語言產生(NLG)。
垂直市場中有多種可以實作AI技術的使用場景:
震動
可以用來把智慧帶進MCU中的終端AI的進展,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應用領域,對於成本與物聯網裝置與應用的效用,都會帶來衝擊。這包括我們在圖6中點出的數個關鍵物聯網應用領域,包括:
溫度監控;
壓力監控;
溼度監控;
物理動作,包括滑倒與跌倒偵測;
物質檢測(漏水、瓦斯漏氣等) ;
磁通量(如鄰近感測器與流量監控) ;
感測器融合(見圖7);
電場變化。
一如我們將在使用場景單元中檢視的,這些能力有許多可以應用在各種被普遍部署的物聯網應用中。
語音
語音是進化的產物,也是人類溝通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因此我們常常想要用語音來對機器下指令,也不令人意外;聲音檢測是持續成長的類別。語音啟動在智慧家庭應用中很常見,例如智慧音箱,而它也逐漸成為啟動智慧家庭裝置與智慧家電的語音中樞,如電視、遊戲主機與其他新的電器。
在工業環境中,供車床、銑床與磨床等電腦數值控制(CNC)機器使用的電腦語音引擎正方興未艾。iTSpeex的ATHENA4是第一批專為這些產品設計的語音啟動作業系統。這些產品往往因為安全原因,有離線語音處理的需求,因此終端 AI 語音發展在這裡也創造出有趣的機會。用戶可以指示機器執行特定的運作,並從機器手冊與工廠文件,立即取用資訊。
語音整合在車輛中也相當關鍵。OEM 代工廠商持續對車載娛樂系統中的語音辨識系統,進行大量投資。語音有潛力成為最安全的輸入模式,因為它可以讓駕駛的眼睛持續盯著道路,而雙手仍持續握著方向盤。
對於使用觸控螢幕或硬體控制器通常需要多道步驟的複雜任務,語音辨識系統特別能勝任。這些任務包括輸入文字簡訊、輸入目的地、播放特定歌曲或歌曲子集,以及選擇廣播電台頻道。其他的服務包含如拋錨服務(或bCall)與禮賓服務。
視覺
正如我們之前已經檢視過,終端 AI 提供視覺領域全新的機會,特別是與物件檢測及辨識相關。這可能包括觀察生產線的製造瑕疵,以及找出自動販賣機需要補貨的庫存。其他實例包括農業應用,例如依據大小與品質為農產品分級。
曳引機裝上機器視覺攝影機後,我們幾乎可以即時檢測出雜草。雜草冒出後,AI可以分類雜草並估算它對農產收穫的潛在威脅。這讓農民可以鎖定特定的雜草,並打造客製的除草解決方案。機器視覺然後可以檢測除草劑的效用,並找出農地中仍具抗藥性的殘餘雜草。
使用場景
預測性維護工具已經從擷取與比較震動的量測資料,進化到提出即時的資產監控。藉由連接物聯網感測器裝置與維護軟體,我們也可能做到遠端監控。
震動分析
這種類型的預測性維護在旋轉型機器密集的製造工廠裡,相當常見。震動分析可以揭露鬆脫、不平衡、錯位與軸承磨損等狀況。例如,把震動計量器接上靠近選煤廠離心泵浦內部承軸處,就可以讓工程師建立起正常震動範圍的基線。超出這個範圍的震動,可能顯示滾珠軸承出現鬆動,需要更換。
磁感測器融合
磁感測器利用磁性浮筒與一系列可以感應並與液體表面一起移動的感測器,測量液面的高低。所有的這些應用都使用一個固定面上的磁感測器,它與附近平面的磁鐵一起作動,與這個磁鐵相對應的感測器也會移動。
聲學分析(聲音)
與震動分析相似,聲測方位分析也是供潤滑技師使用,主要是專注在主動採取潤滑措施。這意味我們可以避免移動設備時產生的過度磨損,否則會為了修理造成代價高昂的停機。實際的例子可能包括測量輸送皮帶的承軸狀況。出現過度磨損時,承軸會因為潤滑不足或錯位出現故障,可能造成整個生產流程的中斷。
聲學分析(超音波)
聲音聲學分析雖然可以用來進行主動與預測性維護,超音波聲學分析卻只能用於預測性維護。它可以在超音波範圍內找出與機器摩擦及壓力相關的聲音,並使用在會發出較細微聲音的電氣設備與機器設備。我們可以說這一類型的分析與震動或油量分析相比,更可以預測即將出現的故障。目前它部署起來比其他種類的預防性維護花費較高,但終端 AI 的進展可以促成這種細微層級的聲學檢測,大幅降低部署的費用。
熱顯影
熱顯影利用紅外線影像來監控互動機器零件的溫度,讓任何異常情況很快變得顯而易見。具備終端 AI 能力的裝置,可以長期檢測微細的變化。與其他對事故敏感的監視器一樣,它們會觸發排程系統,自動採取適當的行動來預防零件故障。
消費者與智慧家庭
將語音運用在消費者與智慧家庭,是最常看到的場景之一。這包括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上、未包含電話整合功能的裝置,例如螢幕尺寸有限的穿戴式裝置。這類型的裝置包含智慧手錶與健康穿戴式裝置,可以為各種功能提供免動手的語音啟動。像 Amazon 的 Echo 或 Google 的 Home 等智慧音箱市場的成長,說明消費者對於可接收與提供語音互動等現有裝置的強勁需求,與日俱增。
消費者基於各種理由使用智慧音箱,最常見的使用場景為:
聽音樂;
控制如照明等智慧家庭裝置;
取得新聞與天氣預報的更新;
建立購物與待辦事項清單。
除了像智慧音箱與智慧電視等消費裝置,智慧家庭裝置語音的使用,也顯現相當的潛力。諸如連網門鈴(如 ring.com)等裝置與連網的煙霧偵測器(例如 Nest Protect 煙霧與一氧化碳警報)目前都已上市可供消費者選購,它們結合了語音與視覺的感測器融合功能以及運動檢測。有了連網的煙霧偵測器,裝置在偵測到煙霧或一氧化碳時,可以發出語音警告。
終端 AI 為強化這些能力提供了全新機會,而且常常結合震動(動作)、視覺與語音控制。例如,增加姿態辨識來控制例如電視等家電,或是把語音控制嵌入白色家電,即是以最低成本強化功能性最直接的方式。
健康照護
用來發現醫護資訊的 AI 驅動終端裝置的應用,將為病況的治療與診斷,提供更多的價值。這種資訊可能是資料,也可能是影像、影片以及說出的話,我們可以透過 AI 進行型態與診斷分析。這些資料將引發全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整個產業節省成本。受惠於終端 AI 的進展,像 Google Duplex 等語音系統的複雜性將會降低。例如門診預約等勞力密集的工作,也可以轉換成 AI 活動。利用自然語言語音來延伸 AI 的使用,也可以把 AI 用在第一線的病人診斷,然後再由醫師接手提供諮詢。
其他健康照護實例包括像 Wewalk5 等物件,這是一個供半盲與全盲人員使用的智慧拐杖。它使用感測器來檢測胸口水平以上的物件,並搭配 Google Maps 與 Amazon Alexa 等 app,方便使用者提出問題。
結論
由於連網的終端裝置數量越來越多,這個世界也越來越複雜。連接到網際網路的裝置已經超過 300 億個,而微控制器的數量也超過 2,500 億,每年還會增加約 300 億個。越來越多的程序開始進行自動化,不過,把大量資料傳送到雲端涉及的延遲以及邊緣運算的額外費用,意味著許多全新、令人興奮且引人矚目的物聯網使用場景,可能無法開花結果。
解決這些挑戰的答案,並不是為雲端資料中心持續增添運算力。降低出現在邊緣的延遲雖然會有幫助,但不會解決日益分散的世界的所有挑戰。我們需要把智能應用到基礎架構中。
儘管為終端裝置增添先進的運算能力在十年前仍不可行,TinyML 技術近來的提升,已經讓位處相當邊緣的裝置 (也就是終端本身)增添智能的機會大大改觀。在終端增加運算與人工智慧能力,可以讓我們在源頭搜集到更多更具關聯性與相關的資訊。隨著裝置與資料的數量持續攀升,在源頭掌握情境化與具關聯性的資料,具有極大的價值,並將開啟全新的使用場景與營收機會。
終端裝置的機器學習,可以促成全新的終端 AI 世界。新的應用場景正在崛起,甚至跳過傳送大量資料的需求,因而紓解資料傳輸的瓶頸與延遲,並在各種作業環境中創造全新機會。終端 AI 將為我們開啟一個充滿全新機會與應用場景的世界,其中還有很多我們現在想像不到的機會。
附圖:圖1:從集中式到分散式運算的轉變。
(資料來源:《The End of Cloud Computing》,by Peter Levine,Andreessen Horowitz)
圖2:全球上網裝置安裝量。
(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圖3:深度學習流程。
圖4:MCU的視覺、震動與語音。
(資料來源:意法半導體)
圖5:AI 工具集執行模型轉換,以便在MCU上執行經最佳化的神經網路推論。
(資料來源:意法半導體)
圖6:物聯網企業對企業應用的使用-目前與未來。
(資料來源:Strategy Analytics)
圖7:促成情境感知的感測器融合。
(資料來源:恩智浦半導體)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303nt31-the-dawn-of-endpoint-ai-bringing-compute-closer-to-data/?fbclid=IwAR0JTRpNsJUl-DmSNpfIcymGQpkQaUgXixEaczwDpELxGCaCeJpkTyoqUt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白同學DIY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機油5000公里換還是1萬公里換,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想知道明確答案,白同學今天特別做了這個最實際的實驗,答案出來了, 在台灣走走停停道路模式中行駛,機油到5000公里後就會開始明顯 衰退,開始出現機油耐熱降指數降底的問題出現,造成機油開始出現燒焦問題,這個也是造成引擎內部油道慢性積碳塞篩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擎積碳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白同學DIY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關於"引擎積碳"的原因及正確觀念.. - 精華區MotorClub 的評價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引擎「體內環保」積碳+油泥清除,還原新車時的油門輕爽感 ... 的評價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機車積碳原因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機車積碳原因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是誰給柴油車主錯誤的觀念---積碳其實和怠速無關!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燒積碳、積碳原因、清積碳方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引擎積碳原因 在 燒積碳、積碳原因、清積碳方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引擎積碳原因 在 Daodu Tech 科技島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島讀回顧 #ElonMusk #Tesla
#特斯拉 在島讀去年網站的關鍵字搜尋排名第二,僅次於 Podcast。
島讀一路追蹤特斯拉,看著它從谷底走出,股價更是衝上顛峰,人氣也持續不墜。
沒有人知道特斯拉股價是否合理。但有一點現在可以肯定,那便是現在人們認為 #電動車可行。這在馬斯克剛接手特斯拉之時,被視為是幾近不可能的壯舉。
為什麼難度這麼高?島讀去年便在《Tesla 目標達成(不是股價)》討論電動車發展的難度,以及為什麼馬斯克認為電動車可行。
---
根據傳記《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馬斯克一直都想做電動車。他認為人類一直停留在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氣)是很瘋狂的事情。當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時,大規模地將累積數千萬年的碳元素釋放至生態,將永久改變大氣與海洋成分,造成氣候變遷與嚴重災害。
而在所有的化石燃料應用中,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是第二大,但卻是最「髒」的;因為其主要是用無效率的方式燃燒石油(發電業是第一大)。馬斯克認為要讓世界擺脫化石燃料,必須首先改革交通運輸業。
然而一開始馬斯克找不到切入點。電動車研究當時已經「冰封」許久。
這其實很奇怪。電動車的概念並不新。在亨利福特(Henry Ford)於 120 年前著手量產汽車時,最流行的交通創業題目就是電動車。
要記得,那是電力大放光明,席捲世界的時代。愛迪生(Thomas Edison)與特斯拉(Nikola Tesla)可說是當時的賈伯斯與貝佐斯,正大打「電流之戰」(the current war)。電力在短時間進步神速,帶動電燈、電報、電視機、電冰箱等一一問世。大眾看著每天的新電力發明,就像我們自 2007 年起對手機的發展目眩神迷一樣。
如果問當時的人「什麼交通工具將取代馬車」,大部分人會猜電動車,而不是「內建小型噴火裝置」的汽油車。福特本人也曾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
電動車與汽車同時起跑,最終卻是汽車勝出。這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福特。福特發明的流水生產線,降低了汽車價格,成為真正的「大眾」交通工具。同時也帶動週邊產業發展,包含原油業、連鎖加油站,甚至是大型量販店、郊區社區等。今天汽車是一個「生態」,包含眾多角色,彼此互相強化,形成穩定的環境。
而電動車就此被束之高閣,「冰封」了 120 年。汽車產業的獲利更大,甚至可以遊說政府、擬定法規,壓迫其他選項的空間。同時,汽車的發展也逐漸停滯。今天汽車看似多樣,本質上仍是使用福特使用的汽車引擎。
停滯的汽車業隱含兩個問題。
第一,負面外部成本,也就是污染。汽車業不用為污染買單,因此銷售成本低於其實際所造成的影響。或者說替代品,例如電動車,價格相較之下顯得很貴。這是一個集體困境 — 即便單一車廠的 CEO 知道繼續污染下去對人類不好;但維持現狀對於公司本身與 CEO 個人,卻是最有利的。
第二,替代交通工具的機會成本。電動車在 120 年前輸給汽車有其原因,但不代表 120 年後電動車仍然無法發展成划算、有效的交通工具。看看電腦的發展速度!萊特兄弟也是約 120 年前首次飛行,今天我們有龐大的航空業,並且可以來回太空了。如果持續研發電動車、電池,今天理當已經有長足的進展。
初出茅廬的馬斯克無法直接挑戰汽車業。於是他先去史丹佛唸博士。卻在目睹網際網路的爆發性成長後立即輟學,跟弟弟共同創辦了 Zip2(類似 Yelp 的評價網站),賺到第一桶金。接著創辦 X.com,後來成為 PayPal,賺到第二桶金。
接著他再把大部分的積蓄投入了太空新創 SpaceX。他對再生能源的熱情不減,也有了足夠的資源;只是仍然不確定電動車的技術水準。
終於,馬斯克在 2003 年遇到一家小電力科技公司 AC Propulsion。 AC Propulsion 發現筆電與手機的發展,大幅推進了鋰離子電池的技術。將數千個小鋰離子電池綁起來,就成為非常適合汽車的電池。於是馬斯克資助成立一家公司,向 AC Propulsion 取得電池科技的授權:特斯拉。由此展開了特斯拉的漫漫長路。
原文閱讀:Tesla:目標達成(不是股價)(會員限定)
https://bit.ly/35r9PiS
---
1⃣ 元方案,讓你 1⃣ 次讀完所有文章:https://bit.ly/3myOL0D
⠀
更多特斯拉與馬斯克相關內容:
顛覆火箭產業不夠,SpaceX 要殖民火星(公開)
https://bit.ly/2XtkRjy
Tesla 勝利的一年|AI 醫療欠缺資料(會員限定)
https://bit.ly/3nrAwKx
[Podcast] Tesla 市值突破天際:天才是理性的凡人(公開)
https://bit.ly/3hXN8bn
[Podcast] SpaceX 起飛 — 瘋狂與天才的差別在時間軸不同(公開)
https://bit.ly/2LGc7DK
⠀
訂閱島讀,輕鬆掌握科技與商業趨勢👇
https://bit.ly/3myOL0D
引擎積碳原因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我想聊聊車壇趨勢]:淺談汽車設計趨勢-排氣尾管外觀設計
#阿B博:
現今有越來越多的車廠在推出新車時紛紛採用一種“假排氣管”的造型外觀設計,無論是從最入門的車款,甚至到高階性能車款幾乎都可以看到這種外型酷炫但當你仔細一看卻發現他並不是真正的排氣管設計,當然這樣的做法的確可以讓車尾整體的造型看起來更協調,但用在性能車款上…really?雖然個人並不是很認同這樣的趨勢,但想必眾車廠也有他們的考量,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種趨勢背後可能的原因:
#1-美學
沒錯,在過去排氣管普遍都是以圓形或橢圓形的外型為主,但隨著當今汽車外型的線條越來越複雜的設計下,排氣尾管的造型似乎也得與車身的線條相呼應才能有更完整的設計,因此有些車廠會選擇用『尾飾管』的方式來修飾排氣管造型,但這樣的方式還是得在後保桿的下緣挖出適合尾飾管的造型,因此另一派的車廠則是選擇在保險桿後方加上類似於尾飾管的鍍鉻或烤漆材質的造型設計,實際上排氣管的位置被隱藏在保險桿內側。
#2-成本考量
在生產線的效率上面,即便多出再微小的工作流程在成本上都會有巨幅的影響,尤其當尾管的設計越複雜,就需要花更多時間與人力著墨在密合度上面,與其這樣倒不如用設計的手法來讓視覺有相同的效果同時減少產品製造的成本。
#3-安全性
關於這點個人倒是比較能接受,要知道有多少人都曾經被那炙熱的排氣管留下難以抹滅的傷口,尤其尾管的高度對於幼童來說更是危險,因此將排氣管藏置於外觀無法觸摸到的地方的確是提升安全性的一種解決方式。
#4-易清潔考量
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引擎不可能將汽油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百分之百充分燃燒,汽車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排氣管後段一般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積碳,尤其那些經過重寫電腦的改裝車輛或是柴油車更為嚴重,而將排氣管口朝下就可以避免讓這些積碳沾染在保險桿上,也能讓車尾看起來較乾淨。
無論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相信多數的車迷都不太能接受這種有形無實的設計出現在性能車上,畢竟尾管的口徑與數量同時象徵著這輛車是否是一輛不好惹的角色,但說實話,在一般的車款中將排氣管藏至保險桿後方確實對行人與幼童多一份保障的設計,不過與其用假尾管的造型,我倒是更樂見車廠可以在這個部分展現他們對於外觀設計的能力。
#不論造型的美醜 #但假的就是心裡難受 #大家能接受這種假排氣管的設計趨勢嗎
引擎積碳原因 在 白同學DIY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機油5000公里換還是1萬公里換,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想知道明確答案,白同學今天特別做了這個最實際的實驗,答案出來了,
在台灣走走停停道路模式中行駛,機油到5000公里後就會開始明顯
衰退,開始出現機油耐熱降指數降底的問題出現,造成機油開始出現燒焦問題,這個也是造成引擎內部油道慢性積碳塞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起上實驗課吧,GO....影片中TEST的三支機油,
機油品牌原本不想公佈,但是有很多同學想知道就補上來了,如下
110W40速馬力藍瓶。1L裝(全新開瓶)
2ENI 5W50 四角瓶。1L裝(市效路平均大約跑5000公里)
35W50速馬力藍瓶。1L裝(市效路平均大約跑8800公里)
Oil 5000 km or 10,000 km change, this topic many people want to know a clear answer, white students today to do this the most practical experiment, the answer came out,
In Taiwan to stop the road mode of driving, oil to 5000 km will begin after the obvious
Recession, the beginning of the oil heat down the index down the end of the problem, causing the oil began to scorch problem, this is also caused by the engine internal chronic gas sieving sieve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gether o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GO. The The The
引擎積碳原因 在 引擎「體內環保」積碳+油泥清除,還原新車時的油門輕爽感 ... 的推薦與評價
1,積碳產生的原因: 1.市區走停環境,引擎運轉溫度偏高。2.燃燒不完全。3.EGR與PVC閥門的油氣污染 ... ... <看更多>
引擎積碳原因 在 是誰給柴油車主錯誤的觀念---積碳其實和怠速無關!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柴油引擎和汽油引擎運作原理不同,所產生的積碳原因自然也不同,茲將柴油引擎積碳因素說明如下:燃燒室積碳---燃料和進入燃燒室中的潤滑油,因供氧不足而 ... ... <看更多>
引擎積碳原因 在 關於"引擎積碳"的原因及正確觀念.. - 精華區MotorClub 的推薦與評價
看了之前一位網友所提到的引擎積碳的原因..
實在是發現了幾個很有趣的似是而非的觀念在上面..
我把以前和幾位汽車業界的技術人士所討論的結論寫出來給大家討論參考好了.
一般正常狀態下會造成汽油引擎內部積碳的原因有下列幾項..
(不考量因較為嚴重磨損所造成的機油打入汽缸內燃燒情形)
1.引擎長時間以較低的轉速來連續運轉..
(如堵車或長期讓引擎轉速低於4000rpm 運作的情形..)
2.點火系統的老化或控制不良..
(如火星塞過度髒污或老化.. 高壓線圈老化所造成的升壓能力不足..
高壓導線的電能洩漏或導通不良.. 皆是原因..)
3.長期使用"辛宛值提昇劑",但引擎並非為高壓縮比型式的引擎設計
(壓縮比高於10:1以上引擎)
4.PCV管線回流之"機油蒸氣"進入燃燒系統內燃燒.. (最主要的原因..)
(此為環保性訴求所作的要求.. 似乎無車可以避免..) PS:注意.. 此不叫"廢氣回收"..
5.燃油系統的髒污所造成..
(因燃油中並非完全無雜質.. 有的可以通過濾心並藉由噴油嘴(或化油器的供油嘴)
進入汽缸內燃燒.. 便易造成殘留物於燃燒系統內部..)
6.空氣注(流)入系統的髒污過多..
(會造成空氣進入於濾心處便無法大量進入進氣歧管內,與燃油混合進入汽缸內燃燒.)
錯誤的觀念:
1.使用全合成機油便不會造成積碳..
(其實只要使用機油潤滑便可能導致積碳.. 原因為機油蒸氣回自PCV迴路進入燃燒系統內.)
PS:但並非礦物油便不會產生機油蒸氣,只是量可能會較合成機油高一些..
最重要的是要選用可以耐到較高溫度的機油來使用..
2.添加機油精會直接造成引擎積碳..
(其實只要機油沒有進入燃燒室內直接燃燒.. 何來形成積碳..
正確的說法為"機油精的成份造成機油的化學成份發生部份的變化"使得機油較"可能"容易
因高溫而造成蒸發的情形.. 而機油蒸氣經PCV迴路進入汽缸內燃燒.. 形成碳化物附著.)
在汽缸中較可能會造成積碳的位置:
1.進氣閥門.. (俗稱進氣閥)
2.活塞表面..
3.刮油環縫隙.. (但此處的碳化物以"油泥"居多..)
較正確的解決方法..
1.定期檢查點火系統的工作情形.. 必要時予以更新或提昇.
(如火星塞的清潔和檢視損耗情形..)
2.定期清潔空氣濾心及汽油濾心,必要時更換..
3.更改PCV 管路使其獨立運作..使機油的蒸氣可獨立收集.. 而不流入燃燒系統內燃燒.
4.偶而將引擎轉速拉高到4500RPM以上的程度,使引擎能夠完全的"活動"..
5.定期於燃油中添加"汽油清淨劑"或"進氣閥門除碳劑"之類的添加劑.
以降低燃油中的髒污成份.. 並使燃燒系統中的附著的碳化物能夠經由運轉而剝離.
6.使用可以耐高溫的機油.. 以減少機油蒸氣的產生..
附註..
機油添加劑(俗稱機油精)中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石墨類添加劑
2.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劑.
3.機油黏度指數增進(改善)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