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修持在雲端】
佛祖曾有著名的「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則筏當捨,到涅槃之岸,則正法尚當捨,因之一切所說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執著於法也。連佛法都不必執著,我們為什麼要劃地為牢,堅持要用千年前的艱澀文言古文去向大眾弘法呢?
「水可載舟, 亦可覆舟」,用在今天,可謂「成也手機,敗也手機」。年青人沒有手機無法呼吸,沉迷網絡世界,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父母天天咆嘯吼叫要他們放下手機,無異與虎謀皮,反而造成更多世代矛盾。不如學一下佛光山,善用手機和網絡,作為向青年人弘法的最潮載體。
在佛光山的第二天,做了早課回來稍作休息之後,滿禎法師帶我們遍遊這座佔地廣闊的台灣第一座十方叢林。佛光山本來是一座荒山,但星雲法師發現此地形如蓮花瓣狀,在地利上,先天即已具備了佛國淨土的條件, 在短短的數十年中,五片蓮花瓣的五座小山,分別建成了東山,包括地藏殿、大佛城、大智殿、男眾學部; 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禮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門、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及大雄寶殿; 第三座山包括有寶橋、大悲殿、東方佛教學院、中國佛教學院女眾學部; 第四座山是福慧家園與信眾教育園區; 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頂,包括普賢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等。我們在抄經堂抄經之後,再去禪堂參觀。
午餐吃自助餐,有將近十款不同素菜可以選擇,十分豐富。午餐後休息片刻,滿禎法師來接我們去法寶堂,這裏正在舉辦一個妙趣橫生的「科技弘法」,將手機對着多幅的國畫及書法作品上,手機屏幕就會出現不同的動態動畫,例如用手機對著牡丹畫,花上面就會出現很多蝴蝶在飛。對著另一幅山水畫,瀑布就會開始流動,原來是用了A R擴增實境的科技。真的實現了星雲大師所說的「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遇舟水轉」的意境呢!
@溫暖人間 577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出身貧寒,字寫得不好,請大家不要看我的字,而要看我的心。我有一顆誠心,一顆慈悲心、一顆中國心。」星雲大師在一筆字書法展時坦述。 星雲大師早期剛到臺灣,因為教書,要在黑板上寫字,也因為編輯雜誌、寫文章,常常要寫鋼筆字。後來在雷音寺,每年「佛七法會」,他見佛殿過於簡陋,就寫一些鼓勵人念佛的標語貼在...
弘一法師書法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退休生活是另一種風光
凡是在工作上奮鬥過的人,退休雖然是一生中必經的過程,可是有些人一旦退休,在心理及生活上就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以宗教的觀點來看,人生在世本無所謂得失,人生就是一個接連不斷的起伏過程,如同登山者爬到山頂之後,還是必須下山;上山時欣賞大好風光,下山時也可欣賞另一種風貌。既然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為什麼不能瀟灑一些呢?
退休是個人對社會責任、對家庭責任的告一個段落,卸下職場的重擔,又可以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若能作如此想,就不會有失落感了。其次必須認知,退休的人並不等於無用的廢物,退休的人也不等於失去人生的價值。因此應該在接近退休年齡之時,做好更上一層樓的準備。
由於醫療保健的進步,現代人能活到七、八十歲已不是難事,從一般退休者的六十五歲算起,還有五至十五年的光陰。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七十歲之後,乃是人生的黃金歲月,不要說成是黃昏歲月,應該要好好享用。如果身心條件還好,可以開創事業的第二春,例如從事社會公益慈善工作的服務,或是從宗教的信仰和實踐中自利利人,也可以發展文藝、運動、旅遊等的興趣。有些人在退休後才開始念大學,參加讀書會,有些人則在退休後開始學佛參禪、學畫畫、雕塑、書法、練拳等,這些都是能讓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定、踏實的活動。
但是人生的終點站一定會到來,因此退休的人,應該早些開始有宗教生活的修養日課。雖然說不論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需要有宗教信仰,但對於退休之後的人,信仰更顯得重要。有宗教信仰的人,最好也要安排宗教生活,所謂宗教生活,包括每天晨昏誦經祈禱,定期到寺院禮佛共修或上教堂做禮拜彌撒等。尤其退休後的人,這樣的宗教生活最好要多安排,例如學佛的人每天要做固定的課誦,每個月要安排一些時段參加宗教的團體活動,每年要安排某些時段在寺院裡精進修行及做義工。尚未退休之前,時間很難控制;退休之後沒有事業上的束縛,時間比較容易安排,因此可以多參加念佛、禪修、誦經、抄經、弘法、助念、關懷以及宗教服務等活動。
宗教上的修行有相當的用處,它是對生命的一種體驗,有了宗教的生活,面對人生的最後,可以坦然、喜悅地迎接最後一秒鐘的到來;不再是一種恐怖經驗或末日來臨,而是另一個希望的開始,讓生命再度升起安全感,這種觀念一定要透過宗教生活才能體會。尤其佛教徒相信,只要平時的信願行具足,臨終時必感諸佛菩薩的接引,那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無限的延伸,還不歡喜嗎?
人世間的環境只是一段旅途,當我們走完這個階段後,就是另一個菩薩道階段的開始。這些都是藉由宗教信仰、宗教生活的體驗,為退休後的生命注入新希望的力量。
---本文摘自《人間世》
延伸閱讀 👉老年生涯的第二春
https://youtu.be/JI0X6dsWN6M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退休生活是另一種風光
#人間世
#老年生涯的第二春
弘一法師書法 在 蔣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靜農先生書寫的「太炎先生悼弘一師詩」有幾個疑點。
首先,這是謝壽康先生委託臺先生寫的一件書法。謝壽康先生說的「太炎先生」應是國學大師章太炎。
章太炎逝世於1936年,弘一大師圓寂於1942 年,所以不可能寫「悼弘一師詩」。經朋友查證過,寫這首詩的不是章太炎,而是朱大炎。
朱大炎寫這首詩是在1941年,弘一尚在世。因此也不是「悼亡」之詩,而是有人畫了弘一大師的像,朱大炎在畫上題的「像贊」。
原詩字句與臺靜農這幅作品中的稍有出入。茲附原詩如下:「絕代才華絕世姿,一生身世一篇詩。朱門年少空門老,藝是宗師禪法師。」
已無法確定內容的改動是謝壽康誤傳,還是臺先生有意修飾。
臺靜農老師曾私下和我談及在大陸寺廟見弘一題匾大字,極具功力。「非常佩服弘一書法」云云。
這首有許多疑點的詩,臺先生寫過很多次。這一幅,字體特別工整,謙遜內斂,在臺先生書法中獨樹一格。
+ + + + +
釋文:
生平事蹟一篇詩,絕世才華絕世姿,
朱門年少空門老,藝術宗師禪法師。
+ + + + +
《萬寂殘紅一笑中:臺靜農與他的時代》(附贈「蔣勳十講/我們敬愛的臺靜農老師」影音導覽DVD)
1.29正式發行
博客來:https://bit.ly/3okOL4p
誠品:https://bit.ly/3qMvxGk
金石堂:https://bit.ly/3a2xp7f
讀冊:https://bit.ly/2YcIugm
MOMO:https://bit.ly/2YfBHmk
弘一法師書法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出身貧寒,字寫得不好,請大家不要看我的字,而要看我的心。我有一顆誠心,一顆慈悲心、一顆中國心。」星雲大師在一筆字書法展時坦述。
星雲大師早期剛到臺灣,因為教書,要在黑板上寫字,也因為編輯雜誌、寫文章,常常要寫鋼筆字。後來在雷音寺,每年「佛七法會」,他見佛殿過於簡陋,就寫一些鼓勵人念佛的標語貼在牆壁上,開始了寫書法的因緣。
日後為了滿足信徒的願望,寫下連他也數不清數字的墨寶,更成就了西來大學、佛光大學等文教事業。二OO九年,為了「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能夠永續經營,他克服病痛及萬難,鑽研出一氣呵成的「一筆字」書法。
星雲大師自謂:「因為視力不好,如果一筆寫不完,第二筆要下在哪裡就不知道了,不管要寫的有多少字,只有憑著心裡的衡量一筆完成,才能達到目標,所以叫『一筆字』。」、「寫字一筆到底,如同我這一生做任何事秉持勇往向前,毫不猶豫的態度。」
從一筆字,彰顯出星雲大師做人處事的態度、精進不懈的身教,每天早午晚利用有限時間揮毫,即便雲遊弘法,總在碧霞師姑磨墨沾墨、徒弟拉紙之間,定心下筆練就寧靜致遠的功力,真可謂「字裡有乾坤,心中無一物」。著名詩人余光中讚歎星雲大師「一筆貫日月,八方懸星雲」,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愈寫愈自在,以墨寶歡喜結人心,影響遍及十方,無遠弗屆。
如常法師再提到,星雲大師為弘揚佛法,縱然身體多有不便而寫下一筆字,又從一筆字寫到病後字,大師讓觀者看到他的心,因為這些字體現的都是「慈悲」之心,透著「慈悲」的力量。自2005年起,一筆字已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超過25個國家、167場,計550餘萬人觀賞。
談到寫一筆字的動機,如常法師表示,星雲大師秉持著《華嚴經》所云:「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利他精神而寫,無論再忙再累,心懷眾生寫字不輟;縱然生病不便,仍構思藏經樓的建築,只為了佛光山的徒眾。
弘一法師書法 在 42 书法-弘一法师ideas 的推薦與評價
弘一 大師書法Hong Yi (1880-1942 ), born Li Shutong (李叔同) was a Chinese Buddhist monk, artist and art teacher. 更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