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為端午節而辦的直播中,有提到屈原這位老兄,其實嚴格來說並不叫屈原。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開頭提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根據這句話的內容,後人可以歸納出屈原的真實姓名應該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好的,我想大家看到以上資訊,立馬就有疑問了:「羋姓,屈氏?姓跟氏不一樣嗎?」
簡單來說,早期人口少,為了區分不同的部族,每個部族會取不同的「姓」好作區別,但隨著人口逐漸擴張,每一個「姓」內部也需要有所區別,於是每個姓底下又出現了「氏」。所以大家可以很簡單的理解:氏就是姓的再分化。
以屈原的「羋姓」來說,這一個血脈後來又逐漸細分。
像楚王一脈為「熊氏」,那個不信任屈原而導致楚國衰弱的楚懷王,他就是「熊氏,名槐」,所以可以叫他「熊槐」。
羋姓底下還有一個「項氏」,這是楚國王族─公子燕,因為擁有一塊叫「項」的封地,所以後來的子孫就以「項」來當作自己的氏。「項氏」在羋姓的眾多分支中可謂赫赫有名,這多虧他們後來出現一個霸王級人物:項羽。
(又話說這個項羽,其實他應該是:項氏,名籍,字子羽。所以他老兄的姓名應該是「項籍」才對,光榮三國志對於這一點就有相當到位的還原,至於為何後來我們都比較熟知他叫項羽?那是因為項少龍他......好了,不瞎掰,是因為項籍自己覺得子羽叫起來太累贅,所以索性單稱為「羽」,而司馬遷寫史記,不知出於何種考量,為項籍列傳時,篇名取名叫「項羽」,所以我們後來人才會習慣性叫項羽。不然《漢書》可是叫他項籍,《史記》大部分的稱呼,其實也是項籍。)
屈原的祖先被封在「屈」這塊土地,所以後代子孫就以「屈」為氏。從以上已經讓不少人混亂的訊息我們可以得出:屈原跟楚王是有些親戚關係的。所以屈原早年能夠擔當朝政重要職務,與他的貴族出身有非常大的關係。
「名」跟「字」就比較好理解了吧?因為不少人是接觸過三國演義的,很多人都知道:
劉備字玄德,人送外號:織席販履。
張飛字益德,人送外號:屠豬賣酒。
關羽自雲長,人送外號:天下無敵。
為何古代人沒事要有「名」跟「字」?主要還是上古的禮儀,在《禮記》中提到:「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意思就是說:連名帶姓的稱呼,是只有長輩、師長、上司,才可以這麼做。如果不是以上這幾種身分而直接連名帶姓的叫人,那是相當沒有禮貌。
所以,古人在成年後,會在師長的幫忙下取「字」,讓平輩或晚輩稱呼。所以我們才會在三國的戲劇中看到腳色之間會互相稱對方「玄德」、「雲長」、「子龍」之類的。
(我個人極度推薦的電視劇神作─走向共和,在這點就有相當好的還原,裡面常聽到「慰廷」「逸仙」「克強」,其實這分別是:袁世凱、孫文、黃興的字,所以這部戲不僅考究,同時也是在考驗關穎人的清末民初的知識門檻,實不相瞞,最一開始我聽到「菊人」「芝泉」「華甫」,完全不知道那些腳色到底是誰,直到他們後來自報姓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霍!這幾位都是民初響噹噹的大人物呀!我也為當時自己的見識淺薄而感到慚愧。)
話題重新兜回到屈原身上,屈原是當時平輩、晚輩對這個人的稱呼,而如果細究他的姓氏,其實就能夠反推他的出身,進而了解他背後的家族曾經經歷過的跌宕起伏。這種充滿「血緣」以及為釐清及維護血緣而設下的「禮儀」,是先秦時代的特色之一。
(後來隨著貴族社會的沒落,姓跟氏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及細分,人們往往只區分「氏」而不講「姓」。至於「名」「字」,則是在清末民初的西方化浪潮下而逐漸淡出。
所以如果以後想裝逼,等到有人問你:「姓名?」
你可以學我這樣回答:「姓,不可考;氏:金;名:哲毅;字:霸王;號:老ㄕ;AKA:地表上最無聊的歷史老師。」
如何?是不是有滿滿的逼格呀?)
或許隨著時間的演進,我們與古代的社會早已脫節,但這並不代表現代已經與古代毫無瓜葛。古代的遺產,只是以陌生又不明顯的方式遺留。而先秦時代的上古史,正是探究華人文化的重要起點之一,但如同我前面提到:我們已經與古代脫節太久,以至於對於當時的時代環境相當陌生。
所以就要跟大家推薦一本書,並且進入今天的主題:抽獎啦!
(想要直接進入抽獎環節的,484覺得終於從前面那一堆廢話解脫了?其實前面那麼多廢話,大家可以先記住一個關鍵點就好,那就是......大家覺得我的AKA好聽嗎?)
專門研究先秦史的野蠻小邦周出版新書《周公哪有這麼神:課本沒教的兩周史教室」,有比上一本更有趣的筆法,還有更有料的古文字解析,絕對是想要了解上古時代的朋友,可以入手的佳作。
那如果想要省錢,碰碰運氣,請完成以下步驟:
1.
按讚及公開本篇文章
2.
在本篇底下留言「周公哪有那麼神?」並且也留下你的AKA(你覺得我只會讓自己做蠢事嗎?都說我無聊了嘛)。
就有機會獲得本次的獎品。
我們將在一周後抽出3位幸運的朋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加喔!
購書可往此處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433
#周公哪有那麼神
#遠足文化出版
#端午節的今天還是要謝謝屈原的想不開為後世締造假日
#謝謝你屈原_有你真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跟大家講一些輕鬆的事。史記已經錄到列傳十,昨天已錄完蘇秦,之後會講張儀。我可以跟大家保證,現在伯夷叔齊已放上去,管仲也放上去,大家可以選一些人物來聽。我用了多心機,講得聲也沙了。每日講個多小時,也要大約二三千條片,即年多甚至兩年的時間才完成。我希望大家熱烈一點支持。現在第一段有萬多人看了,但第二段...
張儀列傳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我寫的新書─《哥,就是個狠角色:不讀戰國,不知權力這樣玩!細數戰國風雲人物,誰能縱橫天下?》,已經可以在書店中購買到了喔!
這次的書籍我挑選出10位中國戰國時代的名將故事,話說,當初挑選10位名將時,有幾位強將也在我的考慮名單中,但因為各種理由,最終並沒有入選。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有哪些遺珠之憾的戰國強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珠5 蒙恬
在戰國時代末期的首強─秦國,當時有兩大軍事家族。
一個是王家,代表人物是王翦、王賁父子,這對父子搭檔後來殲滅了五個諸侯國,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重要功臣。
另一個則是蒙家,蒙家的代表人物先是蒙驁,曾在秦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老爸),還有秦王嬴政的早期,攻下韓趙魏三國大量的土地;之後是蒙驁的兒子─蒙武,他曾擔任過王翦的副將一起攻破楚國,而蒙恬則是蒙武的兒子,換言之,是蒙家第三代的代表人物。
蒙恬曾參與秦國攻滅齊國的戰役,並立有大功;接下來為秦始皇北伐匈奴,並大獲全勝,之後則加固長城防線,使匈奴10多年不敢向南侵犯,而依照秦始皇將大兒子扶蘇派往蒙恬軍中擔任職務來看,蒙恬應該是秦始皇最信賴的將領,或許也能間接推測出:他是秦始皇統治時期的頭號戰將。
內戰及外戰都表現優秀,為何蒙恬沒入選呢?原因在剛剛的描述中已經曝光,因為......蒙恬在戰國時期的戰歷太少,只有一場。
所以若論「戰國名將」,蒙恬的資歷只是菜逼八,無緣入選,但從他日後的成名,他有不輸前輩們的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珠4 項燕
秦王嬴政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有遇到兩大阻礙,一個是趙國的不敗軍神─李牧(他的故事有收錄在新書中),另一個則是項燕。
項燕是楚國將領,當初秦王嬴政攻楚時,先是派李信領20萬大軍進攻,項燕雖然先吃了幾場敗仗,但都只是為了保存楚軍實力而實施的戰術性撤退,等到李信後撤時,項燕一路尾隨,並抓準戰機一舉大破秦軍,非但使秦國吃到為數不多的敗仗,甚至楚軍還一度要反推進攻秦國領土。
那為何項燕沒有入選呢?
首先,李信的敗仗有其原因(這收錄在新書中);再來,後來秦國派出頭號戰將王翦攻楚,項燕之後不敵被殺,雖然當時秦楚雙方的戰略資源有明顯差距,但項燕一來沒有其他戰績證明自己的實力,二來又輸給了戰國四名將的王翦,所以我覺得他的實力是無法與我書中的10位名將並列的。
也話說,項燕的記錄很少,有紀錄的戰績是一勝一敗,也不見得多出色。會將他列為遺珠是有兩大加分因素。
一個是我書中的10名將沒有一個是來自楚國,雖然這代表曾是戰國首強的楚國一向戰績難看,但沒個代表人物也實在說不過去,所以難得讓秦國吃虧的項燕算是楚國戰將中,為數不多的亮點。
另一個則是項燕有個好後代,也就是後來在鉅鹿之戰以破釜沉舟之勢,殲滅秦朝主力軍的超級霸王─項少龍......說錯了,是項羽!
有這樣的後代,好啦,多少幫項燕加分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珠3 司馬錯
司馬錯是戰國中後期的秦國軍事家。
當時秦國正在崛起,謀臣張儀(就是那個超有名的縱橫家),曾主張秦國應該往東進攻,奪取中原之地好進一步發展。
但司馬錯卻主張,往中原發展,可能因鋒芒太露而引起各國的圍毆,還不如先往巴蜀擴張實力(巴蜀就是今天的四川省一帶)。
秦惠文王最終採納司馬錯的意見,並由司馬錯領軍,多次對巴蜀用兵,最終打下了四川盆地,這也為秦國贏得一個穩固的後勤基地,使秦國日後揮軍東進時,擁有足夠的糧草供給。
滅蜀的戰績,證明司馬錯宏大且穩健的戰略觀,而之後司馬錯亦在對魏國、楚國的戰役中獲得過勝利,可見他在戰術指揮上也有一手。
那為何司馬錯是遺珠呢?原因是在司馬錯的後期,他曾與一個人搭檔,而這個人純論攻打戰國七雄的戰績實在是高出他太多,而那個人名叫:白起。
有這樣的同僚,只能算司馬錯運氣不好了。(這相當於你擁有皮朋的實力,但你有一個隊友叫喬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珠2 樗里疾
樗里疾是戰國中期的秦國人物。
(是的,又是秦國,或許其他戰國七雄諸侯國也有頂級戰將,但整體武將人才的深度,確實在沒有哪一國能與秦國相比呀。)
樗里疾的身分尊爵不凡,因為他是秦惠文王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就是位王族,軍事生涯先是大破韓趙魏三國聯軍,之後數次大破楚軍,為秦國攻取數百里的楚地,當時的秦國人以「智囊」來誇讚樗里疾的機智。
看樗里疾的戰績,也是非常的猛,為何我沒有把他編入書中的正選呢?
一方面是如果把樗里疾放在書中,那秦國的代表人物實在太多了。另一方面,司馬遷在史記中,是把樗里疾跟一位叫甘茂的文官並在同一個列傳中,說明樗里疾在司馬遷心中或許更像是位文官。而從「智囊」的評價,好像也讓樗里疾的形象比較有軍師的文人感。
當然,戰國時代其實文武沒有分得很開,李牧、廉頗,兩位趙國武將也曾擔任過相國(可以想像是宰相),所以如果要誇大一點的比擬,或許樗里疾像是軍事戰績更加優秀的戰國諸葛亮?
總之,樗里疾真的算是因為我的私心而未能入選,但他的戰績說不定可以跟後來的秦國王牌將領─白起,相提並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珠1 趙奢
趙奢是戰國時期的趙國武將。
論軍事概念,他與領導齊軍收復故土的火牛計達人─田單,曾有一段辯論,而最終,田單心服口服的承認趙奢更高出一籌。
論戰績,他先是擊敗過齊國,後來又擊敗過秦國,重點是,本來趙國王牌武將─廉頗認為當時趙軍是打不贏秦國的,但趙奢卻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看法在那一次勝過廉頗。
論識人之明,他最早預言自己的兒子不可重用,而事後證明,他的兒子趙括,還真在被重用闖下大禍。
有以上的經歷,其實我自己認為趙奢在某方面是蓋過廉頗的,但可惜的是,趙奢的經歷紀錄不多,我個人不太願意用少數的孤例去支持一個人的強度。(舉個例,有兩個投手,一個只投過兩場比賽,結果兩戰皆勝,勝率是100%、另一位投手投了十二場比賽,結果勝9場、輸3場,勝率是75%。那能說勝率100%那位就一定比較強嗎?)
不過,我其實用另一種方式,讓趙奢不斷出現在新書的不同片段,以此來肯定他在我心中的強度,這也是為何我把趙奢擺在遺珠第一名的原因,因為我私心是很讚賞趙奢,但卻沒有讓他單獨列傳。
(話說漫畫《王者天下》,可是把趙奢設定為趙國第一代的三大天之一,而與他同列的是廉頗,第二代三大天之一,則是不敗軍神─李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未能入選新書中的戰國強將們,不知道大家的意見如何呢?
又話說,這些遺珠之憾都已經如此之強,那入選書中的10位強將,又有有多麼強大?
想知道的朋友,趕緊去購買新書《哥,就是個狠角色:不讀戰國,不知權力這樣玩!細數戰國風雲人物,誰能縱橫天下?》吧!
好啦,雖然這是業配自己的文章,但不覺得我業配的很用心嗎?看在我那麼用心的程度上,真得趕緊去買來收藏,順便支持我一波啊!
購書可往這裡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266?loc=P_0004_181
然後再一次用圖片證明,新書已經在書店中上架,大家有心動的,趕緊用新台幣讓它下架,讓書店趕緊補貨、出版社趕快再刷、我趕緊賺錢呀!(呵,我現在講這些話已經臉不紅氣不喘了。)
張儀列傳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垃會飯民列傳‧郭榮鏗傳》
掛名公民黨,但其實同親建制嘅莫乃光專業議政之流更加親近;一生議會功績最輝煌係響內會拉布9個月,但去到最後一刻因為「我係要主持會議,唔係搞肢體抗爭」,拒絕一早去主席台霸位而比李慧琼突襲成功,前功盡廢
然後平時開會就成日缺席走去打官司(楊岳橋陳淑莊郭榮鏗三個入面,佢係唯一一個真係有生意搵倒食嘅大狀,前兩件都係無嘢撈先選垃圾會),同其他公民黨、專業議政一樣,得閒趁人唔多覺就投棄權或者贊成票暗撐政府;最後一次投票紀錄就係以為法治未死,投票支持政府任命張舉撚,最後明知臨垃會非法,仍跟大隊「捐狗窿」接受人大委任,更係不知所謂
相比起佢嘅上一手吳靄儀,大概爭咗九班水平倒
總結:一生庸庸碌碌,結尾有剎那輝煌,惜仍晚節不保
張儀列傳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跟大家講一些輕鬆的事。史記已經錄到列傳十,昨天已錄完蘇秦,之後會講張儀。我可以跟大家保證,現在伯夷叔齊已放上去,管仲也放上去,大家可以選一些人物來聽。我用了多心機,講得聲也沙了。每日講個多小時,也要大約二三千條片,即年多甚至兩年的時間才完成。我希望大家熱烈一點支持。現在第一段有萬多人看了,但第二段只得六千多人看。如果大家覺得不好聽,也可以選來聽,可以選喜歡的人物來聽,如聽完太史公自敘,可以聽管仲。或者覺得蘇秦、張儀有趣,就聽他們。我最希望每段片也有過萬人聽。另外,範文的片也上升得很快,我希望大家可以推介給一些學生或老師聽聽。我覺得香港完整地讀過史記不足一千人。如果有一萬人完整地聽了史記,我覺得在香港促進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貢獻。另外,張智霖演唱會的門票已賣清了。但我其實是有留有一少部分,如果有何需要,可以聯絡細mark,電郵:mark@memehk.com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QXoCpKmKhg/hqdefault.jpg)
張儀列傳 在 【史記重溫83】 蕭若元細說《史記.張儀列傳第十》01:張儀曰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史記重溫83】 蕭若元細說《史記. 張儀列傳 第十》01:張儀曰,魏人也. 5.7K views · 1 year ago ...more. memehongkong. 877K. Subscribe. ... <看更多>
張儀列傳 在 古庄辰玄學社- 《奇門通勝》 農曆:三月廿六日庚子年 的推薦與評價
... 一說字詡,道號玄微子,世稱為鬼谷先生、王禪老祖,他是大約活躍於戰國中期的顯赫人物,根據《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列傳第九》及《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 ... <看更多>
張儀列傳 在 [問卦] 張儀列傳- 看板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