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難題?不,來一碗雞湯吧】
這次分享的短篇,是托爾斯泰的極短篇〈國王的三個難題〉。其實可以當作個寓言或者童話來看。
哪三個難題呢?簡略來說,大概就是:什麼時候最重要、什麼人最重要、什麼事最重要。看起來很像平平無奇的3W之類的說法。不過,在托爾斯泰的筆下,卻還是滿有點溫馨雞湯味的。
一起來看看這個小故事吧。
-
國王的三個難題 / 托爾斯泰
從前有一位國王,他一心想得到三個問題的答案,因為他認為,只要解決了這三個難題,天底下沒有什麼難得倒自己。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何時是適合做每一件事的最佳時刻?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國王詔告全國,如果有人能提出解答,國王就會賞賜大巨大的財富。
飽學之士紛紛去晉見國王,但是他們對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不相同。
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有人主張做每一件事的正確時間,應該列在一個年、月、日的時間表上,然後嚴格地照著這個時間表去做。他們說,唯有這樣,才能在適當的時候做該做的事。
另一個人對國王說,要預定下一步的計畫是不可能的,國王設法想知道何時該做何事,無異是天方夜譚。
也有人堅持,憑國王一人的力量,想預見未來的發展非常困難,更不可能有能力正確的決定何時該做何事。他建議國王建立一個智囊團,跟他們共同商量,聽從他們的勸告行事。
另外,有人說某些事情需要速戰速決,不可拖泥帶水,更沒有時間等到大眾討論後再作決定。事情若非常急迫,應該去請求術士占卜。
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也不一樣。有的人說,國王最需要的人是他的皇宮大臣;有人說是牧師,有人說是醫生,而有人則說是戰士才是他最需要的人。
對於第三個問題,也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說世上最重要的事是科學,有人說是軍事技術,有的人則說是宗教信仰。
國王對所有的答案都不滿意,所以沒有人得到獎賞。
為了想找到他這三個問題的真正答案,國王決定去尋找一位隱士,那是一位有名的智者。但是,智者只見平民,拒絕與權貴人士或是富人見面。
於是,國王喬裝成一位樸實的農夫,吩咐他的隨從在山腳下等候,單獨上山尋找這位傳說中的智者。
來到隱士的住處,國王看見他正在自己的屋舍前面搭建花園。隱士看到有陌生人來訪,點點頭表示歡迎之後,又繼續手邊的工作。
國王上前去告訴這位隱士來此的目的,是為了求得三個問題的解答。隱士聽完後,輕拍國王的肩膀,便繼續挖土的工作。每當他將土壤鏟到另一個地方之後,都會累得氣喘不休,這樣的工作對年邁的老人而言顯然太吃力。
「你已經挖累了。」國王說。「把鏟子給我,我來挖一下。」
「謝謝。」隱士說完就坐在地上。
挖了兩畦之後,國王就停下來再問他的問題。隱士沒有回答,他反而站起來,伸手去拿鏟子說:「現在換你休息,我來挖。」但是國王並沒有把鏟子交給隱士,他繼續挖下去。
一個鐘頭又一個鐘頭地過去了;太陽已經在樹林後面下山了,國王把鏟子挖下去的時候說:「我來此的目的是要請教您三個問題,如果您不能為我解答,請讓我知道,我想我該回去了。」
隱士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反倒抬頭問國王,有沒有聽見有人經過那裡的聲音。
國王向四周打量,他看見一個蓄著鬍子的人從森林裡面跑出來。這個人雙手壓著胸口,血從他的指間流出來。他跑到國王面前就暈倒下來,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發出微弱的呻吟聲。
國王和隱士把這個人的衣服打開,他的胸口有一個大洞。國王盡力把傷口洗淨,並且用他自己的手帕和隱士的毛巾把它包紮好;但是血還是不停地流。國王不斷地把沾滿了熱血的繃帶拿去清洗,然後重新把它包紮好。
最後,血終於不流的時候,這位受傷者醒過來了並且要水喝。國王給他拿了乾淨的水讓他喝。
這時,太陽已經完全下山,天氣也轉涼了。隱士和國王一起將這位傷者抬到屋內讓他休息。這個人靜靜的躺著,闔上雙眼。國王這一路上山尋找隱士、挖泥土消磨了一整天,也疲倦得靠在門邊睡著了。
當他醒來時,太陽已經高掛在空中,這一刻,他突然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也忘了為何來到這裡。他環顧四周看見那名傷患正困惑的看著自己。傷患專注的盯著國王,帶著愧疚輕聲的對國王說:「請原諒我。」
國王不解的問:「你做錯了什麼事要我原諒你?」
傷者回答:「陛下,你不記得我了,但是我記得你。我是與你誓不兩立的敵人,在上次的戰爭中,你殺了我的哥哥,又侵佔了我家的財產。當我聽說你要單獨上山時,便決定在你回程的途中暗算你,但是,我左等右等都不見你的蹤影,於是放棄埋伏出來尋找你。不料,卻被你的侍衛發現並認出我的身份,他們一路追殺,把我打傷了。我從他們那兒逃走了,要不是你照顧我的傷口,我早就流血喪命了。我打算把你殺掉,而你卻救了我一命。現在,如果我能活著,而你願意的話,我將做你最忠實的奴隸侍奉你。我也要命令我的兒子這麼做。請你原諒我。」
國王喜出望外,沒想到這麼容易就能和敵人和解。他不但答應原諒他,還將他的財產全部還給他,並且請大夫為他醫治,吩咐隨從照顧他,直到他康復為止。
當隨從送這名傷患回到家鄉之後,國王再次前來尋找隱士,他仍不放棄求得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他看到隱士在他們以前挖掘的土地上撤下了種子。
隱士回答國王:「你已經得到問題的答案了。」
國王困惑的問:「怎麼說呢?」
「昨天,如果不是因為你同情我年紀大了,而幫我挖掘泥上,恐怕在你回家的路上早已受到襲擊了,那麼,你一定會很後悔當初沒有留下來陪我。所以,當你在挖掘土地的那一刻,就是最重要的時刻;而我就是所謂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幫助我。」
「過了一會兒,當傷者上前讓我們遇見時,你用自己的衣裳覆蓋他的傷口,就成了最重要的時刻,因為如果你沒有幫助他,他可能會死,而你也失去了一個與敵人和解的機會。因此,這位傷者就是最重要的人,在你細心的照顧他的傷勢下,就成為最重要的事。記住,最重要的時間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
「當下是唯一我們能主宰自己的時間;而最重要的人就是跟你在一起的這個人,因為沒有人知道他將來是否會跟別人在一起,而最重要的事就是對這個人行善。因為行善於人正是人類生而為人的主要目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3的網紅張牧喬 Lyn C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fficial Music Video for "FOG" by Lyn Chang Listen to "FOG": https://lynchang.lnk.to/FOG Follow Lyn Cha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yn_ch...
「張牧喬年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張牧喬 Lyn Ch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推薦] 萬芳- 阿峰今天沒有來- 看板popmus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雷洛- 創作新人#張牧喬從小就喜歡音樂年紀輕輕就開始接觸流行 ... 的評價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張牧喬mukio - FOG (Official Music Video)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黃韻玲幾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黃韻玲幾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黃韻玲幾歲-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毛小孩推薦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張牧喬年紀 在 陳慧娥生日的評價費用和推薦,INSTAGRAM、DCARD ... 的評價
張牧喬年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去年到今年,台灣已經相對幸福許多了,而今猶如不定時炸彈的疫情再度升溫,相信這次我們可以再度守住,也能夠一起度過這個難關。雖然金穗影展取消相當遺憾,還是要呼籲大家配合政府政策,做好防疫措施,盡量保守行事,這時候就要老套地說,當世界不得不慢下來的時候,消磨時光的最佳休閒娛樂,當然莫屬挑一部電影,選一本好書,重新尋找自己與外界的平衡。因此,不免俗要來推薦近期的入手書單,這次不但有五月選書《聊天記錄》,有自己的書《光影華爾滋》,同時還在美麗的華山 青鳥 Bleu&Book 策劃了神秘特陳與延伸選書,之後再來詳細介紹,也歡迎大家假日可以隨意前往參觀。
⠀⠀⠀⠀⠀
⠀⠀⠀⠀⠀
那我們首先來看,已單獨介紹過的每月一書莎莉魯尼《#聊天記錄》,我們還有一場相關講座「《聊天紀錄》新書分享會 ── 當我們聊天時我們在聊什麼」(https://fb.me/e/1mtGnWCvm),歡迎事先報名,若疫情有任何影響也會另行通知。講述 21 歲的女大學生法蘭希絲,熱愛詩和寫作。某次,她和前女友玻碧,因為一場詩歌朗誦會,意外結識藝文圈小有名氣的女作家梅麗莎和她的演員丈夫尼克,一對年輕人自此踏進一個有豪宅、派對和度假別墅的布爾喬亞世界,她們深受新朋友吸引,雙方妙語如珠,無話不談。在他們聊天的過程,一段複雜的四人關係逐漸開展。向來膽怯、不擅長表達情感的法蘭希絲,與尼克愈走愈近,這樣的親密關係迫使她面對自己前所未有的脆弱。小說處理現代人隨時可能面臨的情感難題 —— 渴望一段親密關係,卻又擺脫不掉焦慮感。莎莉魯尼是心理描寫的高手,探討人如何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又藉此來定義自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個人與世界連結的開端。有真心朋友,又煩又享受。這部刻劃愛與友誼的精彩小說,語言清澈直白,無疑是為新一代年輕女性而寫,一方面對性愛和創作充滿自信,敏感且好強的內心卻又受困於肉眼看不到的柵欄。《聊天紀錄》對人的觀察更為聰慧,魯尼筆下能言善辯的人物或許沒能表達脆弱的自我,她卻用獨有的聲音替他們發聲。
⠀⠀⠀⠀⠀
其次,還是稍微提一下介紹過非常多遍的《#光影華爾滋》,這裡就不用太多篇幅贅述。關於三十場燈亮之後的內心獨白,寫給耽溺於幻象中的癡迷靈魂,這是影評人 Kristin 第一本電影文集,是她對電影的情感日記,也是影中人物亟欲表達的無聲之聲。她以如手術刀般鋒利的文筆,剖析一幕幕幽微的意在言外;再用溫暖、寬容的文字,接住每一個情之所至的受傷靈魂 ── 那是影中人,同時也是午夜夢迴的我們。
⠀⠀⠀⠀⠀
接下來是考慮五月選書時也斟酌過的兩本小說,一本為繼帕慕克之後土耳其最受全球注目的當代作家艾莉芙夏法克《#倒數10分又38秒》。出生在凡城的萊拉天真無邪,不明白為什麼阿姨說她才是自己的母親;不明白為什麼家裡不許有任何西方世界的東西;不明白叔叔一再爬上自己的床,父親卻要她假裝沒這件事。終於有一天,她逃離那個家,投奔所有對現實不滿的人都會來到的、充滿夢想的城市:伊斯坦堡。但伊斯坦堡卻沒有善待她。為變性飽受折磨仍意志堅定的娜蘭、靦腆內向卻為萊拉打開一扇窗的席南、被賣到伊斯坦堡當妓女的黑人潔米拉、會咖啡占卜的侏儒甄娜、因家暴而出逃的修美拉,這五個朋友和萊拉一樣,是繁華伊斯坦堡裡的邊緣人,在世人唾棄的眼神中成為彼此可靠的肩膀,攜手為萊拉奮力搏鬥。這是一部極其動人、令人著迷的作品,以獨特的結構、非凡的人設、暢快的節奏,精準捕捉現代土耳其的多樣性。作者曾說伊斯坦堡是一座流動的城市,她不緬懷過去,而是與這城市的此刻一同呼吸。
⠀⠀⠀⠀⠀
另一本為幾日前推薦的 Kiley Reid 一鳴驚人文壇處女作《#什麼荒謬年代》,本著「人之常情」與「人人立意良善」的各種角度鋪陳,以年輕黑人女子艾美拉為核心,尚未覓得人生方向的她,現階段先為一個小有名氣的白人家庭錢伯連夫妻擔任保母。而這個故事的導火線發生在一日深夜,由於錢伯連家中有些臨時狀況,太太不得以臨時於保母下班後,請她回來將孩子暫時帶至附近超市。一名衣著火辣的黑人與一名白人小女孩在超市高調熱舞,引發不少關注,路人指指點點,警衛趨前介入,情勢一度陷入緊繃。直到錢伯連先生聽聞消息趕至現場,才讓此場擦槍走火的紛爭落幕,而艾美拉也結識了一旁拿起手機全程錄影的年輕白人男性凱利。面對這一場風暴,艾美拉只希望能息事寧人,錢伯連太太畏懼落人口舌成為種族歧視的幫兇,主動表示善意並積極展現自己的關愛,而目擊一切的凱利則在追求艾美拉之餘,也小心翼翼地處理膚色造就出的鴻溝。深怕一不小心,自己就成為網路公審以及輿論撻伐的對象。此書便以此三位人物為核心,Kiley Reid 以小說家最擅長的方式,舉重若輕戳破政治正確所粉飾的曖昧性,透過略帶諷刺意味的通俗情節發展,巧妙翻轉各種隔閡與權力關係隱隱作祟下,是如何從根本滲透且處處影響現代人的感情、交友、成長、親子與家庭日常生活。
⠀⠀⠀⠀⠀
再者,也相當想拜讀 Zadie Smith 的《#搖擺時代》,故事一開始,是「我」難堪地被老闆遣送回家鄉倫敦。外人或許很羨慕「我」:我的母親是個靠自學取得學位、為了服務同胞選上議員的優秀黑人女性;我的老闆是世界巨星,身為充滿熱情與天分的歌手,我跟著她搭乘私人飛機跑遍全世界,幫她打理各種事務,包括在西非蓋一間給當地女孩的小學,也在這間小學,我跟我老闆同時愛上了一個耀眼的男老師,最後導致「我」做出了完全失去理性的行為。回到倫敦,我曾經的閨蜜,一個充滿天賦的舞者,如今生活淹沒在孩子與尿布之中,儘管我的母親想幫助她,她卻指責我的母親沒有盡她的議員之力給她最好的協助。如今我回來了,她嘲笑我:現在,大家都知道你的真面目了。我的真面目是什麼?或許我一直就是那個愛跳舞但舞步拙劣的小女孩,跟著這世界卻跟不上。還有這本 1939 年的經典《#鹿苑長春》,這是一本關於成長之痛,也是關於父子之愛的不朽名著。小男孩裘弟和他的爸媽,還有兩隻獵犬,住在原始灌木叢林中的小木屋。離他們最近的鄰居,住在六公里外。潘尼自己從小營養不良加勞動過度,成年後長得瘦弱矮小。他為了補償自己不曾有過的童年,幾近寵溺地守護著兒子裘弟。故事描述了男孩蛻變成大人的關鍵一年。作者以她深愛的十九世紀末美國南方原始灌木林為最美麗的背景,將男孩的蛻變,與大自然天地不仁的運行法則,細膩地交織成這個動人的故事。當小鹿在男孩槍口下斷氣,飢餓、死亡、人性的殘酷等現實蜂擁而至。男孩和父親都在心碎中認清了成長的本質。
⠀⠀⠀⠀⠀
備受矚目的還有《#榆樹下的骷髏》,愛爾蘭犯罪小說女王、《神秘森林》作者塔娜法蘭琪全新作品,故事敘述托比在愛爾蘭郊外的家族舊宅「常春藤屋」度過大半童年,有年紀相仿的堂哥里昂和堂妹蘇珊娜相伴,探險、嬉戲、談天的時光無憂無慮,在那裡,他總是相信自己是個幸運的人,不管遇到任何麻煩都能化險為夷。但是,離鄉已久、邁向而立之年的托比,再度回到常春藤屋時,卻已不再受到幸運的眷顧,托比和蘇珊娜與里昂重新聚首,準備陪伴當年悉心照顧堂兄妹三人的慈祥伯伯雨果最後一程,同時期待在親情的溫暖中休養生息、重新出發。不料,蘇珊娜帶來的兩個孩子在老屋庭院玩耍時,竟從一棵榆樹的樹洞裡挖出一個骷髏頭。警方前來調查、挖遍房屋周邊找出完整屍骨,發現這具屍體是堂兄妹三人的高中同學多明尼克,距今約十年前死於勒殺。同學間的霸凌傳聞、失竊的庭院鑰匙、匿名的惡作劇信件等,在警方窮追不捨的質問下,十年前托比待在常春藤屋最後一個暑假的諸多插曲,都成了凶殺案的隱約線索。但即使是在同一時間地點、經歷同樣一連串事件的血親,也無法看穿深埋於彼此內心的記憶與祕密;托比過去引以為豪、深深感恩的「幸運」,或許不是機緣巧合的天意,而是一道讓他難以辨清周遭人、事、物真實面貌的障眼法。
⠀⠀⠀⠀⠀
另一本翻譯作品《#從零開始:一段從失去中,重新找到家與愛的旅程》是回憶錄,也是一個觸動靈魂,論及悲傷探索、飲食書寫與跨文化的愛情故事。作者滕碧洛克在佛羅倫斯的街上與來自西西里的廚師薩羅一見鍾情,但西西里家庭的傳統並不接受一位非裔美國女人成為媳婦,即使是女演員也不例外。薩羅與家人關係決裂,毅然決然搬到洛杉磯與洛克結婚。他們擁有各自的事業、深厚的友情,熱愛自己的生活,並領養了女兒佐拉。終於,他們與薩羅的家人和好,薩羅卻面臨了消耗夢想與生命的癌症。丈夫過世之後,洛克帶著女兒回到西西里島的奶奶家度過三個夏天,在奶奶的餐桌上找到慰藉與滋養,在純樸的鄉村找到不變的傳統與智慧,在旅程中體會對死去丈夫的憤怒、不捨、思念及無法抹滅的愛情。在西西里島,每個故事的開頭都離不開婚姻或死亡,而洛克的故事兩者兼具。
⠀⠀⠀⠀⠀
此批書單中唯二兩本日本作品,先來看芥川獎史上最年輕得主紀錄保持人綿矢莉莎《#掌心裡的京都》,以家鄉京都為舞台背景,因為離開過、思念過、眷戀過,更知道所謂的京都人一切習性怪癖,所謂的京都獨樹一格的地域風情。自從母親宣布從主婦身分退休,奧澤家三姊妹開始輪值做晚餐。有時精心燉煮牛肉燴飯,有時隨興做路邊攤口味炒麵,有時各自吃便利商店買來的微波晚餐。三個女孩熱鬧共享同一張餐桌,咀嚼的卻是三種不同的生活滋味。所謂的「京都人」,一旦動了離開的念頭,內心都隱約知道,終有一天,還是會被這個群山捧在掌心般的奇妙城市召喚回來。無論是二十歲的青澀徬徨,或是三十歲的故作勇敢,春天的鴨川波光、夏日的祇園祭、秋色裡的紅葉、冬季積雪的渡月橋,四季流轉之中,古都的一景一物都靜靜擁抱著三姊妹。以及上個月被推薦的《#片斷人間:貓、酒店公關與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關於孤獨與相遇的社會學》,隱身於日本社會的沖繩人、部落民與在日朝鮮人、遺忘於陽光下的黑幫小嘍囉、酒店公關與易妝者、不斷送盆栽的老奶奶、頭上穿洞的泥巴小貓、乘夜行巴士私奔的女子…… 社會學家與他們實際相遇,撿拾理論也無法分析的片斷人間。岸政彦是一位專長生活史的社會學家,也是一名入圍芥川獎的小說家。他以社會學之眼看書、看電影、閱讀人生百態,並以文學之心,寫下那些散落於日常的「無意義」,寫下那樣的片斷所集結而成的這個世界,以及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正與某個誰所產生的某種連結。
⠀⠀⠀⠀⠀
這次有大半都是華文作品,特別想先拜讀的有徐振輔的《#馴羊記》,徐振輔以兩條不同時空的故事主線,輔以藏戲《文成公主》故事,將西藏七世紀、二十世紀和當代的重要歷史場景摺疊在一起,讓所有的事件突破時間的限制、羅列眼前,赫然看清一般人認為佛光普照的青藏高原,其實從未平靜。歷經漢代的文化移植,文革席捲,造林停牧,藏人不只命如蜉蝣,原初天性與生活也早已歷劫數次,隨波逐流。從當代旅者的視角看見藏地的生物萬象,彷如西藏博物誌,岩羊、鼠兔、雪豹、禿鷲等繫起草原生態的自然平衡,同時也從環境史地理學角度寫羊群流行病現象,拉出礦業汙染、草原鼠災、農牧衝突等環境議題,反映西藏正面臨的情感認同與經濟發展衝突。整部小說語境優美,哲思與隱喻精妙,融合生態、地理、戲劇、建築、遊記等多種元素,將西藏的人文風景、牧民文化、藏人天性描摹得細緻入微,除了展現出作者深厚學養與田調豐富經驗,更處處可見對土地與人文的深情關照。在悼亡的哀惋中,《馴羊記》讓人們看見歷史如何在這片憂傷的高原上重複搬演,以及人民所面對的困境。
⠀⠀⠀⠀⠀
其次為甘耀明《#成為真正的人》,是台灣文壇首部以 1945 年「三叉山事件」史實為基底,是台灣少見的空難加上山難,柔情繾綣又波瀾壯闊地述說:一個被緘封化灰燼、無人知曉的灼人愛戀,那是一部懺情、表白、告解之書;一段驚心動魄的高山救援,那是一個與天、與地、與時間拚博的艱困任務。海拔 3000多公尺的惡地高山,颱風肆虐、尖銳冰雹轟炸、失溫使人瘋魔,救援隊命懸一線,人人逼近獸。哈魯牧特是救援隊的唯一倖存者,經歷欲望漩渦與內在糾葛絞纏,當他從人間地獄返回,身上背負多名幽靈的他,攜回的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當然還有期待已久的黃崇凱新作《#新寶島》,2024 年 5 月 20 日,臺灣新任總統宣誓就職,正式開啟史上第一位原住民總統的新紀元。慶典般的氣氛才稍稍褪去,跨入二十一日午夜時分,由於不知名的原因,臺灣與古巴兩座島嶼的住民發生了大交換:兩千三百萬臺灣人在鄰近美國的古巴島上醒來,眼前是陌生的加勒比海。一千一百萬古巴人則來到臺灣島,隔著海峽與中國相望。兩國人民互換到相隔一萬四千五百多公里的陌生島嶼,劇烈擾動國際地緣政治的秩序,也瞬間改變兩個島國的命運。在時空的層疊開展下,小說多線並置,以訪談、書評、讀書會紀錄、重層虛構等形式複調演繹,消融既定疆界。小說時而從近未來迂迴邁向新世界,時而從新大陸通往繁複存在的可能歷史,也一再叩問當下:臺灣意味著什麼?
⠀⠀⠀⠀⠀
再者是《黑日》作者韓麗珠的《#半蝕》,2020 年疫情與政治改變了香港,也改變了世界。許多地方日常中斷,進入一種「半蝕」的狀態。外在的世界變得不安全 —— 或因為病毒,或因為政治。人們發現,原本以為如陽光普照、無處不在的安全和自由,現在突然蝕去,人類正在進入一種新的生存狀態。韓麗珠以她敏於內省,富同理心的思索,諦觀這半蝕的宇宙。她從反觀自我寫起,也見證城市改變。當世界處在半蝕或明或暗的變動之中,她既向內也向外探測,感知個體與共同體的邊界,看見善與惡、生與死,彼此交織的羅網,城市的毀滅其實也是重生。《半蝕》從香港這個現場出發,實際上是一本寫給全世界、給經歷當下流轉變幻之人的書。還有中國作家余華睽違八年的長篇小說《#文城》,全書共二個部分,上部述說林祥福離鄉背井去尋找一座有名無實之城,他來到一個名叫溪鎮的地方,在那裡他歷經了時代的亂世、匪猖狂綁票、軍閥襲擾、槍彈流於民間。下部倒敘林祥福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紀小美一生的經歷,她在命運潮浪裡的選擇、在時代紛雜裡的幸與不幸,動人肺腑。此書探索人生、命運、時代,余華以底層視角,關注一般人「活著」的壯美故事,從不同角度講述林祥福、紀小美,以及出現在兩人生命中相濡以沫的人們,他們的愛恨悲歡、顛沛流離,繼而引爆的時代之殤,作者用時而細膩、時而鋒利的筆觸,有時更流露獨特的黑色幽默,勾勒出一部荒誕悲愴的命運史詩。
⠀⠀⠀⠀⠀
當然還有華文詩作《#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凌性傑詩文選》,收錄 1991 到 2021 的作品中精選五十首詩,十八篇散文,從十七歲的少作,到絕版的夢幻詩作,更有從未收錄的全新創作。內容分為五卷,亦是凌性傑寫作長期關注的五大面向。卷一「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是愛的理由充滿。卷二「寂靜之光」思索生命難題與課題。卷三「希望或失望的淚水」多選自首部詩集《解釋學的春天》,以動物眼光觀看世界。卷四「關起來的時間」作品多半來自生活觸發。卷五「一個人守著文明的道理」是思索確切,文明的道理。新作則散落於各卷之中。凌性傑說:「書名中的那個『你』是多義性的,可能是不同人物,或我私心指涉的誰,也或許不存在現實世界,是我信仰的神或其他,甚至一種概念,詩與美,或對文字的想像。真正艱難的,其實是『相信』。」
⠀⠀⠀⠀⠀
壓軸兩本是電影相關,一為《#溫德斯談藝術:塞尚的畫素與觀看藝術家的眼光》,備受推崇的導演文溫德斯談論不同領域藝術家,在這些文章中他表達了對於影響、塑造和啟發了他關於創作概念的藝術家們的觀察和反思。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深深影響了溫德斯,啟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嘗試透過書寫來尋找,他通過試圖理解藝術家們的個人觀點來找到這巨大問題的答案,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以文字來釐清思緒,並透過書寫來發掘這些藝術家眼中的視野。他的文字體現了詩意,而這也是他電影與攝影作品的一大特徵。
⠀⠀⠀⠀⠀
最後為已經介紹過的《#羊男的迷宮》延伸小說,奧菲麗亞覺得她的心像是一個空蕩蕩的盒子,裡面只剩下傷痛引發的回聲。最疼愛她的父親死了,母親再婚,而對象正是那個像「狼」一樣的男人。他把嗜血當成本領,把暴戾當作魄力,奧菲麗亞痛恨他,連帶也痛恨狼的孩子 ── 母親肚子裡那個即將出生的「弟弟」。大多時候,奧菲麗亞會逃到童話故事裡,故事往往比大人假裝的世界更真實,而且只有書本會談論大人不希望小孩問的問題:生與死,善與惡,還有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事。大概因為如此,那一晚當精靈造訪時,奧菲麗亞沒有任何猶豫,就跟著她走入黑夜,走進迷宮,走到「那個東西」的身邊。他有五分像人,五分像羊,藍色的眼睛像偷來的天空碎片,皮膚則像乾裂的樹皮。他是山,是森林,是大地,而有人叫他「羊男」。羊男告訴奧菲麗亞,是月亮生下了她,她是一名公主,而地下王國才是她真正的家。羊男奉國王之命,要為奧菲麗亞開啟回家的大門。然而在那之前,她必須完成三項任務,唯有誠信、勇敢與無邪之人,才能通過試煉。地上的世界讓人心碎,地下的世界傳來聲聲召喚。奧菲麗亞又怎麼會知道,邪惡很少立即現出真面目,起初往往只是一句耳語、一個眼神、一次背叛。
⠀⠀⠀⠀⠀
⠀⠀⠀⠀⠀
⠀⠀⠀⠀⠀
(以上文字部分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張牧喬年紀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嘉義第一座228記念碑的設計藝術家詹三原。
嘉義市政府地政處:#嘉人小知識🙋🙋
台灣首座二二八紀念碑,就在嘉義市👏👏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54832841731875&id=387482635133567
土星六號之狼:「我們可以為台灣付出,盡自己一份心力,那是生命中非常浪漫的事。」
邱萬興:二二八和平日LOGO的由來
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大屠殺到白色恐怖年代,國民黨全面封鎖二二八歷史記憶,長達四十年的噤聲,台灣人無人敢談起二二八。在高壓統治時期,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更是恐懼噤聲,只能暗夜哭泣,不敢要求平反。
鄭南榕在一九八六年因違反《選罷法》而入獄,八個月後,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出獄,他就立刻聯絡同志,在雜誌社商討如何紀念二二八事件四十周年活動。鄭南榕希望透過二二八平反運動撫平撕裂的社會,讓台灣土地的裂痕,人民的傷口可以癒合,讓受難家屬擺脫二二八的恐懼與陰影。二月四日,正式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當時在聯廣任職的葉菊蘭,邀請設計部門同事來《自由時代》雜誌社,設計一組「二二八和平日」(LOGO)識別標誌,這個228數字的(LOGO),清楚表達甚麼是二二八事件。這是黨外運動第一次用廣告行銷概念,帶進街頭運動中,讓群眾更清楚瞭解「二二八和平日」的訴求是什麼。葉菊蘭在「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中,不只幫忙鄭南榕在她的故鄉苗栗縣申請二二八演講會,在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二日苗栗的大同國小演講會中,由葉菊蘭擔任司儀,她用客家話演講,向鄉親介紹二二八和平日的宗旨,在很多二二八演講場都可看見她陪著先生鄭南榕出席,她扮演二二八平反運動中,最佳的幕後行銷推手。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也請美麗島事件受難人林弘宣的弟弟林心智,另外設計一個一九八七年「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LOGO),一起在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推動。隔年,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通過決議,將二二八定為公義和平日,每年都舉辦追思禮拜,為受難英靈與國人追思祈禱。在當年推動這些紀念活動時,沒有電腦輸出,所有的二二八手舉牌、抗議布條,演講會的帆布,都要用手工繪製,非常耐用,二二八70週紀念活動時,我再次彩繪這二個LOGO,複刻這些二二八手舉牌,目前典藏在鄭南榕紀念館與蔡瑞月舞蹈社。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在全島一共舉行了二十三場公開性的演講與遊行活動,「二二八和平日」與「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這二個LOGO就在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中出現。每場二二八演講會,有的數千人,有的甚至上萬人,他們在推動『二二八和平日』運動時,最困難的是,二二八受難家屬都不敢站出來。
衝破二二八禁忌之後,「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經過三年的努力,台灣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決定先設立在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畫家陳澄波的故鄉嘉義,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陳澄波被帶到嘉義火車站前廣場,先遊街示眾而後公開槍決。一九八九年五月九日,由詹三原設計的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在基督教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協助下破土施工,八月十九日,在嘉義市彌陀路舉行「二二八紀念碑」落成典禮,由民主進步黨主席黃信介與陳永興醫師及二二八受難家屬代表共同剪綵。鄭南榕未能看見這座二二八紀念碑的設立,二二八紀念碑設計者詹三原特地畫了一幅油畫紀念鄭南榕。
我們投入政治改革工作,就是希望能為台灣打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我們可以為台灣付出,盡自己一份心力,那是生命中非常浪漫的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1963965170621&id=100191361347885
微生槑:《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二二八事件70 週年紀念專輯》
出 版 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主 編:邱斐顯
採 訪:陳銘城、邱斐顯
攝 錄 影:黃裕順、邱萬興、謝學榮、李昇霖
文字整理:陳銘城、邱斐顯、黃旭初、邱萬興、彭孟濤、陳雅惠
出版日期:2017 年11 月
── ── ──
目錄
002 序-從平反運動到轉型正義的追求/薛化元教授
【導論】:
006 如何理解「台灣特色」的轉型正義/陳儀深教授
020 禁忌年代的探索——1987 以前
022 李筱峰教授:書寫人生最心痛的一本書/黃旭初
028 劉一德主席:談1983 年彭孟緝宅外牆噴漆/邱斐顯
【衝破禁忌——1987-1989】
034 陳永興醫師:「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話當年/邱斐顯
037 公佈真相.平反冤屈--二二八和平日宣言
045 李勝雄律師:致力探究二二八歷史真相/黃旭初
049 林宗正牧師:細數1987 年台南「二二八和平日運動遊行」/邱斐顯
058 二二八事件的造因及其對台灣社會文化的衝擊/蕭新煌教授
064 從二二八事件看台灣知識份子的歷史盲點/謝里法教授
072 畫家詹三原:設計全台第一座民間二二八紀念碑/黃旭初
【尋求真相與社會共識——1990-1994】
07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的道歉
079 教科書應呈現歷史真實:對二二八事件應編入教科書的看法/張炎憲教授
081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二二八追思禮拜1987
到外省籍基督徒曠野社的二二八平安禮拜1990
083 二二八關懷聯合會的成立
084 民間版與官方版「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之對照比較/邱斐顯整理
086 賴澤涵教授:當年二二八研究的困境/邱斐顯
093 1992 年第一場二二八紀念音樂會/邱斐顯
【國家的立法、道歉、建碑、補(賠)償——1995-2000】
100 勇於面對黑暗才能走向光明-二二八受難家屬代表林宗義致國人公開信
103 二二八紀念碑的政治、社會與歷史意義/林宗義博士
106 姚嘉文資政:二二八是外來政權的問題/邱斐顯
110 葉菊蘭資政:平反運動30 週年,勿忘鄭南榕/黃旭初
116 李登輝總統:二二八事件,我聽到槍聲/邱斐顯
122 1995 年2 月28 日李登輝總統為二二八事件道歉演講致詞
124 陳水扁市長:推動「二二八和平公義運動」/邱斐顯
134 公佈真相、平反冤屈(全國設立二二八紀念碑)
【繼續追求真相——2000 之後】
152 陳水扁總統:「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轉型正義的指標/邱斐顯
166 訪陳儀深教授談《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的產生及相關的兩個官司
/彭孟濤.邱斐顯
176 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
177 全國二二八關懷團體一覽表
178 二二八的書寫、藝文創作,與青年力量
180 作家李喬談二二八文學創作/彭孟濤.邱斐顯
188 導演游堅煜:努力拍一部台灣的歷史故事/黃旭初
190 平反運動後的二二八影劇創作【悲情城市】、【天馬茶房】、【傷痕二二八】
191 【悲情城市】
192 「天馬茶房」,電影【天馬茶房】
194 故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談【傷痕二二八】
196 共生音樂節,定義我的31 歲/藍士博
200 詩人李魁賢.作曲家柯芳隆 攜手合作—2008 年【二二八安魂曲】首映/邱斐顯
【小人物狂想曲】
216 民主運動不可欠缺的街頭創意家
217 街頭道具的化妝師:袁嬿嬿/邱萬興
220 無畏無懼的街頭兄弟:廖耀松/邱萬興
223 台灣民主運動的影像記錄者:邱萬興/邱斐顯
227 二二八讓他遺失母親的容顏:梁金鐘/黃旭初
【結論:未竟之路】
232 薛化元教授:檔案全面公開並制定法規,才能推展轉型正義/陳雅惠整理
237 花亦芬教授:德國經驗給台灣的啟示與參考/陳雅惠整理
240 朱立熙教授:南韓的轉型正義值得學習/陳雅惠整理
245 陳儀深教授: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陳雅惠整理
250 二二八平反運動大事紀/邱萬興.陳雅惠整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58474307555825&id=100001798122356
【「所以,228關我們什麼事?」面對歷史傷口,不能用一個甜美的擁抱就抹去】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55684057834419&id=481065478629613
【回顧】
ㄧ「馬非白 - 【被遺忘的歷史】蔣經國、228、血濺嘉義火車站 - 想想Thinking Taiwan - 想想台灣,想想未來」
一「學者揭白色恐怖知名「虐囚監獄」真面目:毆打到接連吐血4天,蔣經國主導「文字獄」奪16命-風傳媒」
說個笑話:「蔣經國給了台灣民主」。
一「蔣經國是臺灣民主推手?政治學者吳乃德:獨裁者放手的關鍵在「美麗島事件」」
【吳乃德:台灣民主化歸功蔣經國 是扭曲】
➡「被遺忘的嘉義二二八光榮戰役:年輕人軍事基地對峙抗國軍砲擊血洗 卻遭污衊「流氓」70年」
➡「「主張原住民自治」率部落青年守護家園,下場卻是被槍斃!揭二二八為族人喪命的鄒族領袖…」
➡【劉厝里事件—水上機場之役】
一「【228專題番外篇】我的阿公叫陳澄波--陳立栢專訪」
➡「每次看,回家就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10936629046412&id=584986081641475
張牧喬年紀 在 張牧喬 Lyn Ch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Official Music Video for "FOG" by Lyn Chang
Listen to "FOG": https://lynchang.lnk.to/FOG
Follow Lyn Cha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yn_chang_/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lynchan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MoochiaoChang
說白了這首歌就是如同歌名,在寫關於情緒勒索,以下關於情緒勒索的文字節錄自維基百科:「主張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取其英語首字母縮寫FOG,同時有「如迷霧(fog)般」之雙關語意〉」
老實說這首歌對我來說是非常難以面對,尤其在我媽媽突然的離世後。畢竟這首歌的背景就是出自於有時對於媽媽的愛感覺到了情緒勒索的問題,並且我意識到我非常需要一個獨自的私人空間。
這首歌的音樂錄影帶拍攝計畫很早就訂了下來,卻在拍攝的大約前一個月,我媽突然離開了,但拍攝計畫還是必須繼續進行,我必須反覆地去聽這首歌,每一次聽都覺得心非常痛,每一次都很難不掉下眼淚,總是想著:「再多的情緒勒索都沒有關係,只要妳能回來就好。」甚至痛恨自己怎麼會寫下這種歌呢?
在事發後的日子裡,心理狀態一直很糟糕,但得到了友人F的幫助,並且看了很多的書,才瞭解對於媽媽的愛還有需要個人空間是分開的,只是對於愛的部分,我們都在學習著怎麼去拿捏,怎麼去表示,怎麼樣才能更好的傳遞關於愛的訊息。
當人離開的時候,好像時間過得越長,她就離得越遠。
就算大家總是說,「我們要記得好的,要忘記壞的」但只要是關於妳的事情,我全部都想要記得,所以這首歌,就這樣如此的記錄下了我們的回憶了呢,有一天在我已經想不起來妳的聲音的時候,聽到了這首歌也許能夠想起來「對呢!就是這種感覺,我媽媽一直對我情緒勒索的感覺」。
這邊想要聊一下說到的私人空間的事情,雖然這首歌表面看好像是否定句的負面事情,其實背後是有很大的肯定句的啊,不是說肯定著關於情緒勒索的事情,而是説因為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更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看見了不同面貌的自己。
一直很喜歡Katy Perry的《Firework》裡面,整首歌給人那種「your heart will glow」
的感覺。由於我是個個性偏彆扭的人(除了喝了酒以外),其他日常好像都滿拘謹無趣的,但當所有的燈光都關掉,只有我一個人在黑暗中,就能覺得特別自在又愉快。在黑暗中跳舞、在黑暗中唱歌,跳得再爛,唱走了音,仍覺得自己就像發光的彩色煙火一樣。很喜歡這樣子的狀態。因為是活到了不算小的年紀才找到了這樣子的狀態的,所以覺得格外珍惜,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生命裡自由自在的“Black box”,在裡面愉快的成為Firework吧。
張牧喬年紀 在 雷洛- 創作新人#張牧喬從小就喜歡音樂年紀輕輕就開始接觸流行 ... 的推薦與評價
創作新人#張牧喬從小就喜歡音樂年紀輕輕就開始接觸流行音樂製作#FOG #情緒勒索. ... <看更多>
張牧喬年紀 在 張牧喬mukio - FOG (Official Music Video)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是活到了不算小的 年紀 才找到了這樣子的狀態的,所以覺得格外珍惜,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生命裡自由自在的“Black box”,在裡面愉快的成為Firework ... ... <看更多>
張牧喬年紀 在 [推薦] 萬芳- 阿峰今天沒有來- 看板popmus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youtu.be/nSRAwc1OtAA
—
阿峰今天沒有來 A Vacant Seat
演唱|萬芳
作詞|黃婷
作曲|黃韻玲
編曲|鍾承洋
製作|黃韻玲
從學生時代到青春如煙
年年都相聚在這熟悉空間
行前約時間 折騰好幾天
有人要帶小孩 有人工作忙翻天
越來越難 見上一面
走味的菜色與鬆弛的臉
話題從大夢想換成小思念
不是不知道 我們都會變
還能握住什麼 在老去之前
守住承諾 相約不變
一年一年這樣過去 一次一次聊到盡興
沒有想過 有哪一年 誰會缺席
阿峰今天沒有來
我們之中 笑得最大聲的男孩
一起舉杯 少了一杯
他沒有跟 任何人道別
阿峰再也不會來
我們如何 承受誰的離開
空出一個位子的這一排
不再是畢業典禮後 無盡的未來
這夜我們聊得特別長
長到我們驚覺生命太短暫
明年再不要 有誰不能來
再不願把眼光 從彼此身上離開
阿峰 你的酒杯還在
演唱Vocal:萬芳 Wan Fang
作詞 Lyricist:黃婷 Ting Huang
作曲 Composer:黃韻玲 Kay Huang
製作人 Producer:黃韻玲 Kay Huang
編曲 Arranger:鍾承洋 Chung, Cheng-Yang
合成器 Synthesizer:黃韻玲 Kay Huang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張牧喬 Chang, Mu-Chiao/沈裕紘 Arthur Shen/黃俊憲 Hu
ang Chun Hsie/黃韻玲 Kay Huang
和聲錄音工程師 Background Vocal Engineer:黃俊憲 Huang Chun Hsie
和聲錄音室 Background Vocal Studio:金蘋果錄音室 Golden Apple Studio
人聲錄音工程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黃俊憲 Huang Chun Hsie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新奇鹿錄音室 Saturday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黃俊憲 Huang Chun Hsie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金蘋果錄音室 Golden Apple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黃俊憲 Huang Chun Hsien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金蘋果錄音室 Golden Apple Studio
OP:停不下來工作室
SP:Warner Chappell Music, Hong Kong Limited Taiwan
OP:果核有限公司 GO AHEAD Public LTD. Company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TW-AN3-20-04161
—
隨著年紀增長又或者世事無常,
身旁的某某某哪天突然就去了另一個世界,
但我們還有想念的能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44.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pmusic/M.1592319629.A.3D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