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WOL大聲工作法》x2本
#第一本掛名推薦的書 #竟然在唐鳳隔壁 #名字要取筆畫少的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我要大聲推薦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是什麼?】
根據作者的定義,WOL(Working Out Loud)指的是一種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工作方法。他在以下這段獻給台灣讀者的影片裡,詳細說明了這件事: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給予人們機會,一個貢獻一己之長的機會,這是一種貢獻及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是為了追求人氣、出名或炫耀,而是為了助人。你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當你這樣做時,你為自己塑造了聲譽、獲得其他機會、培養他人的信任與關係。」
作者在書中用了五個章節說明WOL的重要元素,他也在每個章節後面提出許多問題,讓你用一種做練習題的方式,回答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及把一些建議付諸行動。
1.有意義的探索: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2.人脈關係: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的關係。
3.大方分享: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4.工作能見度: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5.成長心態: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出版社也將這些行動步驟和練習題目,濃縮成一本練習小冊子。因此,這本書其實可以分為「書籍本身」和「12週練習隨身本」,這篇文章先跟你分享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在數週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你分享我使用12週練習隨身本的步驟和心得。
【這本書掛名推薦者的共通點】
大聲工作法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公開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我是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分享自己透過閱讀之後的「所學、所想、所做」。底下延伸介紹其他掛名的推薦者,他們都是聲量和經歷百萬倍於我的厲害人物:
具有「天才IT大臣」美譽的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她完全公開透明自己所有會議記錄、發言,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詳見工作紀錄)。她也善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讓自己成為連結各方、解決問題的開放平台。最近天下親子推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新書,直接排進我的待讀書單。
我很欣賞的自雇者 劉奕酉,是一位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他持續公開分享離開高科技業幕僚之後,成為自雇者以來的心路歷程,內容涵蓋他鉅細靡遺的思考步驟,以及不斷蛻變、不斷進化的獨特市場價值。他最近出版《高產出的本事》書中紮實的思考脈絡讓我感到佩服不已。
知名學習平台「大人學」的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以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的角度,分享許多對職場新鮮人帶來深刻啟發的文章,在著作《大人學選擇》裡面更分享了身為一個大人,該如何運用獨立思考的方式做出人生選擇。最近瓦基的文章也受到「大人學」的青睞,即將轉載過去幫助更多的年輕學子。
全台最大線上閱讀社團「閱讀人」的創辦人 鄭俊德,他曾在Podcast分享經營閱讀社群一路上的甘苦談,讓我深受啟發。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創立的Facebook社團「閱讀人同學會」,聚集了許多熱愛閱讀和分享的讀者,促進了無數的交流和討論,是每個愛書人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他們都透過公開分享的方式「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這不但塑造了自己的聲譽、創造更多的機會,也建立了群眾的信任與更深刻的人際關係。為什麼這種「大聲說出來」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帶給人們內心的滿足,還能建立外在的成就?
【強調大聲說出來的用意】
作者引用知名的「自我決定論」來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充滿動力?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歸納起來,人類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需求,分別是:專精(competence)、自主(autonomy)、關聯(relatedness)。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時,我們就會獲得激勵、充滿生產力、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最棒的地方在於,「公開分享」剛好可以同時促進這三件事情:
【1.專精】
你可以透過公開分享的方法,表達你正在學習與改善的事情,還有你正在發展的新技能。並且,採取一種「成長心態」去面對所有的新事物。不用擔心分享還不擅長的事情會被取笑,因為你只要記得「你並非不擅長,你只是還沒擅長」,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隨著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一年半前,剛開始公開分享閱讀筆記的時候,也曾感到非常生疏跟擔憂,我不知道自己分享的東西是否有人要看。直到我偶然讀到國外筆者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激勵了我:「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隨著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的產出,我治療了自己對職場上例行公事的煩悶,我彷彿抬頭看見世界的廣大,像個興奮的小孩子到處尋找有意思的書來讀。在我重拾生活的動力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職場技能,透過閱讀導入更多元的思考策略,精進自己的領導與管理風格。
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獲得許多關於寫作技巧和職場經驗的讀者回饋,讓我再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步調。回顧來看,公開分享不但讓我得到了寫作專精的提升,也得到了職場技能專精的提升。
【2.自主】
擁有「自主」的心態,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這種心態可以讓人擁有自信、動能和動機。如果你覺得凡事都是別人指派好的,是自己被強迫這麼做的,那麼你很難感覺到任何的快樂。因此,盡可能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轉換念頭成:「是我決定這麼做的,是我選擇這麼做的」。
在我選擇公開分享閱讀的收穫和職場的經驗之前,我的心態偏向於「任由生命替我做安排」。這種念頭就像是電影《黑暗騎士》反派小丑說的「追逐公車的小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管追的上眼前的事情就好。那種對工作感到「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發現自己有權選擇挑什麼書讀、挑什麼話分享、挑什麼主題延伸討論。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文章產生出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傳達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內容。
因此,我意識到自己所做出的挑書和文章選擇,甚至是職場上策略的調整,都是我審慎評估後的決定。我也變得會去思考這些決定的背後,是基於什麼考量和取捨。用這種公開分享的思考脈絡,讓我知道自己擁有完全自主的掌握度,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令人感到開心和無悔。
【3.關聯】
直到我開始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網路上的閱讀社群,來自各地的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心得與樂趣。許多前輩分享和回饋的觀點更是我以前從沒想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總是讓我感到十分雀躍。
我一開始是在「PTT書版」和「閱讀人同學會」上面分享讀書的心得和收獲。能夠跟許多愛書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是一件很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發表文章之後的留言回饋,有時候也會讓我發現許多專業領域之外的好書,從一本書,延伸閱讀到其他的經典好書。
透過公開分享自己的文章,讓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我以前不曾想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有一種找到同伴的熟悉感,心想「有其他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一起發揮影響力」。公開分享讓我跟人們和社群產生了關聯,我的貢獻可以幫助別人,別人的回饋也讓我受惠無窮。
【對我最有啟發的段落:讚美即貢獻】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段落地深深震撼了我。這是我曾經忽略的一件事,現在看來卻十分重要。作者提到,商業作家史考特.伯肯(Scott Berkun)在成為暢銷作家和熱門演講者之前在微軟工作,他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離職前跟同事的一段交流。作者節錄了文章裡三個完整的段落,: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受邀做了最後一次演講。那場合很棒,我有機會向一群好友好的聽眾談重要的事情。後來一位我很敬重的同事走了過來,感謝我做的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以前不說呢?他說他以為我早就知道了。他覺得,我可能經常聽到那些話。基本上,他不希望我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耶!」還有什麼說法比這句話更荒謬的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自己看過或讀過很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卻很少回以任何讚美。我喜歡的書(或讀過幾十遍的書)、我喜歡的講座、我收到的好建議等等,但我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人。或者,我從來沒有花心思支持別人的成果。數十人說了實話,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或是在別人不支持我的時候,繼續支持我,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話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無數的行為對我產生了影響,而我卻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事,我因此受害而不自知。**原來我比這位在我即將離開公司時才感謝我的人還不如,他做了一件對他重要的事。他直接走過來,正眼看著我,表達感謝。我這才發現,那種感謝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我以前從來沒有學到要記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簡短的電郵、網站上的留言、握手與一句謝謝。我意識到,在我那扭曲的小小心靈閣樓裡,在一個布滿灰塵的黑暗角落,潛藏著一種想法。那種想法覺得,在那些情境下給予讚美,有損我的自我評價;讚美別人就是承認自己的某種失敗;也就是說,我把那種讚美與拍馬屁聯想在一起。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愚蠢,因為承認別人的好比自己做得好更難。任何人都可以批評或接受讚美,但啟動正向交流才是有影像力的人的特色。
這段話,我重讀了很多次,回想起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讚美令我感到愧疚,打破自己吝於給予讚美的內心糾結,意識到有時候連一句讚美都懶的說是多麼的可惜。直到現在,我才體認到「原來給予讚美也是一種貢獻」。希望我發現得不算太晚,我終於學到,發自內心給予讚美可以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情。
【後記:大聲說出來】
如同作者所說:「成功不是一條精心規劃步驟的整齊路線,也不是順著許多人走過的路前進,而是有意義的探索,每一步都產生學習效應與連結,並增加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回顧了自己公開發表文章的心路歷程,每次的分享,對自己而言都是微小的成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中深感共鳴的一句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你什麼時候開始「大聲說出來」都不嫌遲,因為:「不管你年紀多大,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可能在你眼前,包括你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你的人生意義不需要和未來某個遙遠的目標有關,而是和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它可以是某種實踐,而不是結果。」
經營〈閱讀前哨站〉之後的時光對我來說,簡直美好得不像真的,「公開分享」或許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
【抽獎辦法】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1、抽出「2本」《WOL大聲工作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第一個想到「大聲工作法」的代表人物?你有什麼想法?例如:「我覺得 唐鳳 公開會議逐字稿的方式,讓政府更加親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1(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張立人ptt 在 Peggie-大天使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直播講到『五人平均理論』
這張照片中
每個人的身家落在不同等級
有七位數、八位數、九位數、十位數以上
雖然我是拉低平均的那個人
但是我很榮幸可以跟這些人在一起
讓我有很多成長與進步的空間
厲害的人能夠持續給人能量
鼓勵人成長
而酸民永遠只在原地抱怨
你要當哪一種?
------------------------
直播的章節我已經編好了
如果大家沒有時間看直播
也可以從影片底下資訊欄直接點選你想看的內容喔
00:00 前置作業
02:46 為什麼今天做這個直播
04:33 什麼是朋友?朋友的定義?
08:12 同事是什麼?
11:28 什麼是人脈?
13:26 醫院藥師的環境很封閉 不認識其他職系的人
14:08 IG收集到的答案
14:37 PTT版聚
14:58 Meet up 專業聚會
15:37 有趣的活動 五人平均理論
18:04 Peggie現在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
21:16 認識某人但是他不會幫你 不叫做人脈
22:24 提升人脈的訣竅
28:44 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 取決於你能給別人多少價值
31:28 BOS的培訓師是朋友還是同事?
32:01 要怎麼選課程?
35:48 巴菲特線上學院還有什麼小課程?
37:21 要怎麼增加人脈?
37:43 Peggie當初怎麼被挖角去藥局的?
39:16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39:38 酸民不嫌多 一定要行動
40:30 任何時候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41:57 職場上壞同事怎麼辦?推薦書:被討厭的勇氣
43:23 有時候職場是不是不能表現太積極?
46:42 藥師賴瑞 下次一起來開直播
48:12 Peggie的大導師 Sean @the next level
49:16 觀眾們的經驗分享
51:56 特斯拉專家Ken來支持了 @Chicken Genius Singapore
52:15 在職論文寫不出來怎麼辦?
53:40 學長姐故意把工作丟給我怎麼辦
54:22 ANGEL也來了 @ANGEL TV Singapore
55:18 有個稱兄道弟的朋友,推薦他來工作鬧翻了
56:22 Peggie以前遇到好學姊的故事
57:28 你必須要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影片連結放在底下第一個留言
如果你覺得這次直播對你有幫助
也歡迎分享出去~
建立人脈靠你自己爭取
改變的機會在舒適圈之外~
#大天使TV
張立人ptt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試時,尊重求職者,有這麼難嗎?】
企業都知道,人才是公司經營的命脈,找到對的人上車是很重要的事。可是真正把徵才當作一件正經事在辦理,而且嚴肅面對的,嚴格說來,只有大企業與外商設立人資部門,設計一套標準的面試流程與題庫,因為他們知道找人是有學問的、有技術的,也必須經過訓練。
但是,台灣97%是中小企業,老闆多半是白手起家,全部是強人性格,因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包括找人。甚至,這些老闆最愛掛在嘴上自豪的事,就是有識人之明,他們經常說:
「給我三秒鐘,我就能看穿一個人。」
可能嗎?
當然不可能!
可是在這樣的心態下,對於面試,就會認為無需學習,也不需建立制度流程,心態上更是掉以輕心。結果會怎樣?找不到對的人才!問題是這些老闆是事業成功者,從不認為是自己看走了眼,反而經常聽到他們在抱怨,員工不夠吃苦耐勞、充滿小確幸、不堪重用等等。
找錯人,已經夠嚴重;問題是,在找人過程中,還把公司的招牌給打壞,絲毫不自覺。在ptt上,不時就看到鄉民在抱怨某家公司面試的過程,也不時聽到鄉民最後仰天一歎,歎什麼?
「找工作,找到懷疑人生。」
因為有些面試過程的確離譜到令人驚異,遇見的次數一多,求職者不禁自我懷疑,是自己很差嗎?否則怎麼老是如此倒楣,盡是碰到兩光企業;還是台灣的公司水準都是低到這個地步?不論是哪一個原因,都會讓求職者懷疑人生。
在我讀了很多求職者的抱怨之後,我認為,最嚴重的還不在於企業的面試技術,而是在於找人的心態。是的,他們都以為來面試的人是「人求事」,卻忘了自己也在「事求人」,兩者的地位平等,並非企業有工作機會就比較高高在上,可是企業普遍存在這個心態,因此就會忽略一些待人處世的基本道理。
對於路人甲,他們的態度都還不至於此;可是對於求職者,卻是充滿倨傲,一副居高臨下、瞧不起人的姿態,好像是要施捨一個飯碗。求職者就算渴求一個好工作,也受不了這種羞辱、吞不下這口冤氣,就會想問企業:
「尊重求職者,有這麼難嗎?」
沒錯,求職者最在意的,就是「尊重」這兩個字!
而,尊重也沒這麼難,只要打從心態做起,調整到「事求人」,求一個好人才,來幫公司好好做事,做出好成績,付他好薪水。依據我讀到的各種面試「糟蹋人」過程,歸納出以下五個重點,八成的面試過程就會給求職者留下好印象:
1.把履歷仔細讀一遍
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事!當企業不斷在抱怨求職者不做功課,事先不研讀企業背景,也不了解工作內容,可是企業也差不多呀,不少面試主管大概事情太忙,都是直到面試前一刻,才想到有約面試,再一邊面試一邊瀏覽履歷,你認為求職者看不出來嗎?當然心裡有數,就算被錄取,也會心生猶豫。
2.排開其他行程
很多求職者到了現場,才被通知面試主管臨時出門去了,或是正在開會中,結果一等一兩個小時。這時候,求職者的心裡在想什麼?
「我有那麼不重要嗎?」
一旦有這種質疑,心裡就會不爽,對公司第一印象自然很差。主管沒有不忙的,可是如果把找人才視為第一要務,就會排開其他行程,而且這也是對求職者的尊重,不是嗎?企業的時間很寶貴,求職者的時間也一樣需要珍惜。
3.別問個人隱私
企業用人,不僅有成本,也有風險,心情上難免焦慮,擔憂用了這個人,能力夠不夠、品性好不好、家庭有沒有影響工作的障礙等等,所以面試時,上山下海,無所不問,包括對方的父母與手足的職業、交友情況、結婚計畫、生不生孩子、孩子由誰帶、要不要回家做飯…這會讓求職者有什麼聯想?
「我走錯地方了嗎?現在是應徵調查局嗎?」
你說,求職者是答還是不答?答了,問得更深更細;不答,害怕未獲錄取,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而且有一種被剝光衣服拍照的難堪,為了找工作,有需要把祖宗八代交待得這麼清楚嗎?這就是不尊重求職者作為人的基本人權,也顯示這家公司缺乏有效的激勵制度,帶領員工積極投入。
4.面試環境安全安靜
很多求職者的面試,是坐在主管旁邊進行,不論任何一方,都無法不受干擾。主管一會兒接個電話、一會兒回個line,一會兒站起來去跟同事做個交代,他能專心面試嗎?很難!求職者更難!結果求職者表現差,主管也不太用心聆聽,結果是一個無效的面試。
所以,最好是另闢密室,事先訂好場地,以防被中斷或打擾。對於求職者,也會讓他心安,暢所欲言,面試官也可以直指核心,做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5. 溫暖的關懷
這是人與人最基本的禮貌,不是嗎?求職者一到,親切的打招呼,問一句「來的路上有沒有塞車?」或是說一句「今天很熱,謝謝你過來一趟。」接著,再遞上一杯溫開水,求職者再緊張不安,這時候也會輕鬆下來,就可以展開愉悅的面談。
在面試過程中,也儘量注意語氣,避免咄咄逼人,讓求職者有在法庭被問訊的壓迫感。多多使用這類問法:「我有些好奇,為什麼你會想要做這麼大的轉變?」「我有些不了解,可以再請多說一些嗎?」「我很想多知道一點,你是怎麼做出成績的?」這個提問的模式很簡單,先說自己的感受,再邀請對方說出想要的答案。
面試的目的,是多多認識眼前這位求職者,確認他合不合適,所以讓他自然輕鬆的應答,不就說得更深入嗎?
上面這五點,都是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不過就是「尊重」二字。對於一般人,我們尚且如此;對於求職者,是公司未來的經營命脈,更是必須要求自己做到。
***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