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一篇十年前刊於《聯合文學》的文章。(266期,2006年12月號)
【王鵬的散文小集-7】酒與墨:探求一套研究文學中葡萄酒的方法
自古墨客多是酒客,許多文人嗜酒成痴早已為人熟知。韓波(Arthur Rimbaud)在生活中以酒會友,在詩中展現品酩之樂;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與酒的關係更形親密,她喝酒不是因為口渴,而是為了讓鬧酒荒的身體得到滋養;繆塞(Alfred de Musset)喜歡風味繁複卻含蓄的波爾多(Bordeaux)老酒。的確,從飲酒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與品性,拉‧布呂耶爾(Jean de La Bruyère)的《性格論》也是這樣說的。葡萄酒是文本與作者的聯繫,作家喝酒,作品中的人物也喝酒,作品中的人物有時就是作家的另一個自我。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說對待葡萄酒的態度就反映一個人如何對待自我,葡萄酒本身甚至成為一個文本,它承載作家的書寫,也反映作家心靈。若此,斯湯達爾(Stendhal)宣稱他最喜歡布根地的「梧玖莊園」就相當耐人尋味了。對於略有接觸布根地葡萄酒的人來說,“Clos de Vougeot”這個特級葡萄園的大名可真是如雷貫耳呀!我們彷彿可以想像他的案前放著《紅與黑》的文稿,一杯紅酒,一瓶黑墨……杯中散發出櫻桃、黑莓與黑醋栗果香、紫羅蘭花香,或是誘人的皮毛與麝香氣息……。作家與葡萄酒的故事說也說不完,然而,毋庸諱言,從這個角度出發的研究只是繞著作家打轉。
葡萄酒是文學創作的動機,它在作品中具有象徵意義。葡萄酒在作品中現身的意義不僅在於作品中人物的飲趣,也在於酒本身豐富的文化意涵。關於葡萄酒的描寫反映作家的社會想像,它是作家世界觀的微型反映。從這層意義說來,文學中的葡萄酒研究其實與作家研究同屬文學外部研究。當我們在俄羅斯作家伊凡‧布寧(Ivan Bunin)的短篇小說集《幽暗的林蔭道》中讀到:「我從不同時喝葡萄酒和水,水壞了紅酒,就像馬車壞了路面,女人壞了心靈一樣。」同時在作家日記中讀到摘錄福婁拜「為女人而死比跟她在一起生活更容易」這樣的文字,不難推測作品中的人物話語其實或多或少反映了作家對待女性與愛情的態度。此外,葡萄酒也反映作家眼中的社會,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筆下的葡萄酒就是社會現實意義的載體。他的《人間喜劇》彷若一座由文字砌成的酒窖,這座文字酒窖中的每一種酒都有其社會意義:組成《喜劇》的九十五部作品幾乎建構了一門葡萄酒的社會學:香檳成為巴黎舞會繁華景象的提喻(synecdoche),市井小民喝的胡西雍(Roussillon)地區餐酒也反映了他們所屬的社會地位。
話說回來,文學研究當然包括作家傳記研究與文化研究。但是我們在這裡談論文學中的葡萄酒,到底是談作品內部的葡萄酒還是作品外部的葡萄酒?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比較令我感興趣的不是作家們的醺醉,也不是他們筆下反映的社會真實或世界觀。他們在酒後口發囈語還是口吐真言,說實在的,與文學內部研究沒有太大關係。借用俄國形式主義者的話來說,文學作品中的葡萄酒是自足的,它的審美價值應該在文本內部求索,而不是在歷史檔案中打滾,也不是拿著放大鏡在傳記資料中找尋蛛絲馬跡。如果只因為克勞岱(Paul Claudel)是一個宗教性格鮮明的天主教作家,而將他筆下的葡萄酒一古腦地視為永恆生命的象徵,不顧作家的文字經營與敘事技巧,這樣的文學研究要來何用呢?不過,退一歩來說,文學內部研究也不能沒有這些文本語境的輔助,甚至這些前提是我們瞭解作品內蘊的必要條件。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樣看待文學作品中的葡萄酒?讓我們重新開始。
大家都會同意,葡萄酒是文學作品中的「物品」,它也是有意義的「符碼」,它在文本中並不是僅僅為了裝飾餐桌而存在,它本身具有功能並營造感受。有時作者會明白點出葡萄酒的意義,譬如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在詩體小說《尤金‧奧涅金》(Eugene Onegin)中寫道:「我叛離喧囂的泡沫─/它對我的胃實在不好。/現在我已經改喝/理智溫和的波爾多酒。/艾鎮香檳不再合我胃口,/這來自漢斯的香檳就像/花枝招展、輕浮善變、/任性而頭腦簡單的情人。/但是波爾多酒截然不同:/不論在何時何地,/在痛苦還是不幸,/它隨時都能伸出援手,/伴我渡過閑暇。/啊,波爾多,你真是我們的朋友!」(第四章46節)文字反映小說人物的生活遭遇與心靈的轉變,這裡運用排比、設喻、誇飾以及擬人,與作為物品的葡萄酒交織在一起,文字的感染力因而增強,達到特殊的美學效果。而懂得品飲葡萄酒的人在讀到「理智溫和的波爾多酒」應該會感到心有戚戚,波爾多葡萄酒就是以均衡協調的古典結構著稱的呀!而香檳在文字中被譬喻為「花枝招展」、「輕浮善變」、「任性」、「簡單」的女子,從現代品酒學的角度看來,這些詞彙是「香氣開展,風味直接」、「香氣輕盈,不夠集中」、「酸度充足,結構方正」、「餘韻缺乏變化,複雜度不足」等描述葡萄酒風格詞彙的擬人化變體,也就是說,普希金描述葡萄酒的詞彙與形容女子品性的詞彙是一組對應的平行結構,而懂得品飲香檳的人一讀到這一組文字,應該會對普希金筆下的「漢斯香檳」(Champagne de Reims)發出會心一笑。
《奧涅金》提到香檳與波爾多兩類截然不同的酒種,原本不具有高下之分的兩種葡萄酒在這裡承擔了作者藉由人物之口所道出的主觀評價,饒富趣味地道出人物性格的轉變。類似的手法在文學中俯拾即是,但有時文學中葡萄酒的隱喻意義並不清楚,需要讀者在兼具文學修養與文字敏銳度之餘,擁有一定程度的葡萄酒知識,才能解開文字的重重符碼。
讓我們來看賈畢索(Sébastien Japrisot)《未婚妻的漫長等待》的一個例子。女主角瑪蒂德在煩悶之時喝的是安茹(Anjou)省的葡萄酒,字裡行間看不出是什麼類型的酒,但是懂得的人會知道這個產區的酒具有輕盈爽口的個性,不論是使用白梢楠(Chenin Blanc)葡萄釀製的安茹白酒或是加美(Gamay)葡萄的紅酒都帶有品種本身的輕巧風格,就連口感較為飽滿的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卡本內‧弗朗克(Cabernet Franc)、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與夏多內(Chardonnay)葡萄所釀成的酒也帶有幾分安茹酒特有的清爽感,粉紅酒尤然。平常不喝酒的瑪蒂德在餐桌上一杯接著一杯地喝,很可能是喝安茹省的粉紅酒(Rosé d’Anjou)。在小說下文中,她卻喝起波爾多酒來了。波爾多酒以耐久藏聞名,穠纖合度、中規中矩的古典架構與安茹葡萄酒輕盈、爽口、易飲的風格截然不同,小說人物在飲酒選擇上的改變正標誌著人物心境的轉變,這是具有深層意義的暗喻修辭手法。瑪蒂德從滴酒不沾到借酒澆愁,從色澤清亮的安茹酒開始喝,最後喝到色深如墨的波爾多,這也與瑪蒂德幽暗得看不見底的心湖構成巧妙的形象對照,這種意象化地呈現人物心境的手法,無獨有偶地,文中將她的心境比擬為「一個比一個更幽暗恐怖的隧道」。由是觀之,作為一個符碼的葡萄酒在文本中極具意義,它是構成象徵語義場的一件物品。
走筆至此,我們當然還沒有找到一套可供研究文學作品中葡萄酒的系統方法。不過,顯然從事這個主題的研究必須先鑽研一些葡萄酒才行,畢竟它是這項研究中的主要客體。
同時也有16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70的網紅影像重生REbor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影像重生】IG:https://reurl.cc/XX4AE3 ✧ 【影像重生】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ldOpWj ✧【影像重生】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n0ae71 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主義者 在 影像重生REbor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影像重生】IG:https://reurl.cc/XX4AE3
✧ 【影像重生】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ldOpWj
✧【影像重生】Facebook專頁:https://reurl.cc/n0ae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前亂拍、拿工作室牆壁當綠幕,本來想要參加國產茶影片比賽的廢到笑影片.....
今年居然又辦了一次比賽!
過了一年又拿出來看真的是有夠廢XDD
[ 創作理念 ]
此次在〈我尬國產茶〉的影像製作,我們期望以寫實主義替代華麗的敘事方式,讓形式回歸文本,以紀實性的攝製方式及敘事手法,搭配優美的樂章,讓影像不只是音樂的輔助,更期望將兩者結合,創造加乘的藝術價值。
形式主義者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b3OFZOXHEHDfL7kONoH4g/join
在「妖精圓桌領域 阿瓦隆.勒.菲」中登場,
是為了打倒支配妖精國不列顛的摩根,
而被不列顛的大地所召喚出的從者。
雖然他是不列顛自古流傳的妖精,
但這個奧伯龍則強烈表現出了登場於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妖精王特徵。
戰鬥力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不過情報蒐集、戰鬥支援能力卻相當優秀,
為了讓加勒底的任務成功,可說是拚了命四處奔走,是個勤勞的從者。
為了不列顛的正確未來而費盡全力,是我們可靠的妖精王。
身高/體重:174cm.56kg(人類型態)
17cm.6kg(妖精型態)
出典:日耳曼民間傳承、中世紀歐洲文學
地域:妖精國不列顛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真名?這個嘛,雖然妖精王奧伯龍也不錯,不過稱呼總是越多越方便嘛。
冬之王子,又或是羅賓.古德菲洛……之類的,總之有很多種喔?」
世界上最有名的「奧伯龍」恐怕要數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裡的妖精王最甚吧。
在戲劇中,奧伯龍被描寫為雖然擁有強大力量,但卻是個恣意妄為又孩子氣的王。
《仲夏夜之夢》是以拉山德和赫米亞這對相愛的男女為主角,展開一夜騷動的故事。
在故事中登場的奧伯龍和他的妃子提坦妮雅因為她的侍從而起了爭執,
為了報復對方,奧伯龍使用了「醒來時會愛上眼前所見的事物」的藥,打算將該侍從據為
己有。
然而,該藥卻因為奧伯龍的僕人,妖精羅賓.古德菲洛有著偷懶的壞習慣,而順便滴在了
拉山德與赫米亞身上……。
此外,也有其他描寫奧伯龍的故事。
在15世紀的作品《波爾多的榮恩》中,他被描寫為會使用能實現所有願望的魔法,統治著
森林的王。
他是有著溫柔的碧眼,銀髮,雪白皮膚的美男子。
是個溫和、主動,體貼的和平主義者。
由於性格深謀遠慮,在計畫、作戰實施時會講求慎重,但絕不會錯過下手的時機。
他會以積極的(有時也被看成是野蠻的)攻擊性來壓制當前局面。
奧伯龍是宛如童話故事中的人物般,完美的光之王子。
更是個狡猾至極的故事主角。
臉上明明掛著成熟的笑容,舉止卻藏不住些許青澀,
是個有如少年般的夢想家,卻又有著大人的權力與實行能力。
雖有教養卻不會以此為傲,
雖有崇高理想卻不會逼迫人們遵從,
即便身為弱者也不因暴力屈服,
身為妖精史上最棒的光之王子卻從未娶妻。
「我喜歡這種幸福的狀態。就像蟲子需要乾淨的水一樣,妖精也得處於這種狀態下才得以生
存呢」
○陣地作成:E-
身為魔術師,能製作自己的工房、陣地的能力。
縱然以前身為「妖精之王」,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失去了領土,變成只能流浪於故事之中
的存在。
因此,他的陣地作成技能是最低等級。
反過來說,這個技能象徵了奧伯龍「現在只是個空有名號的王」。
奧伯龍本人也藏著這件事,並極力避免公開他的陣地作成能力低落的事實。
○道具作成:A+
製作道具的能力。包含足以詛咒妖精妃提坦妮雅的「三色堇花露」在內,在製作迷惑人心的
道具方面可說是最高等級的專家。
○騎乘:A
在英國妖精史中,妖精移動時據說會騎著蟲子移動。
因為奧伯龍本人身為王,在移動時會優雅的以自身翅膀飛行,
但在沒人看見的地方會騎著天蛾(時速130km),趕往各個地區,引導人們的心。
○夜之帷幕:EX
與夜幕的降臨一起,藉由帶給我軍莫大的成功經歷,並逃避現實以帶來戰意的提升。
與梅林的「夢幻的領袖氣質」幾乎相同。
○朝之雲雀:EX
與早晨的到來一起,讓我軍的精神感到極度高漲,並使得自我感覺變得良好。
是暫時性的強制興奮劑,雖能提升對象的魔力,但也只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經過就會失去
效果,在使用寶具時請多加規劃……。
○神性:-
身為奧伯龍的妃子提坦妮雅雖然是以眾多妖精和女神(麥布、黛安娜、泰坦)的複合體而
被創作的妖精,故持有神性,但奧伯龍自己是純粹的「妖精之王」所以並未獲得神性。
「綴於彼方的夢之故事」
等級:E 種別:對人寶具
範圍:5~40 最大捕捉:7人
Lie Rhyme Goodfellow。
這是奧伯龍所訴說的,未能實現的樂園的數數歌。
大大張開背後的翅膀,撒下鱗粉讓對象的肉體(靈基)強制變為夢境世界裡的精神體,
令其在現實世界中的實行力停止,是與固有結界似是而非的大魔術,似乎是這樣的。
掉入這個夢境的事物雖然變成無敵狀態,但也會變得無法干涉現實世界。
其真面目並非泛人類的從者,而是妖精國不列顛產下的從者。
是從妖精國不列顛口傳的滅亡傳說……將一切回歸虛無的奈落之蟲……誕生的,詛咒世界
的終結裝置。
奧伯龍之名不過是泛人類史的東西。
在妖精國其名為伏提庚。與泛人類史裡將不列顛出賣給異民族,破滅的引導者,卑王伏提
同名。
大騙子奧伯龍。其存在、 名字甚至都是謊言。
當揭露自己的本性時,他會說「我沒有任何喜歡的事物」並揚起嘴角,光明正大的坦言。
……當然,這也是句謊言。他的話語裡沒有一字一句是值得信任的。
身高/體重:174cm.56kg(人類型態)
全長1440km.--kg(蟲龍型態)
出典:妖精國不列顛、Fate/Grand Order
地域:妖精國不列顛
屬性:混沌.惡 性別:男性
「真名?是啊,雖然也可以叫我伏提庚,但那又如何?
我不是說過稱呼這東西越多越好嗎?」
位處妖精國邊陲地帶(威爾斯)的「秋之森林」。
是「無力的蟲系妖精」、「知性低落又天真無邪,無法融入模仿人類社會的妖精國的妖精
社會的小妖精(Fairy)」們的森林。
這座森林本來是妖精國裡沒有容身之處的妖精、
被欺負而逃到此處的妖精、
根本上只是存在就會因為「不准危害大家」而被迫害的妖精們所聚集,坐以待斃之處。
在這座「已經走投無路的妖精」、
「就這麼被周遭厭惡、忘卻,最終只能死去的妖精」的森林裡,
這一代的伏提庚……奧伯龍誕生了。
奧伯龍是不列顛島所孕育出的從者,也是不列顛島所誕生出的終結裝置(伏提庚)。
至今為止他以各種形式的「惡意」顯現(「摩斯之王」也是其中之一),
並試圖將不列顛島導向毀滅,但卻被建立起女王曆的摩根兩度阻撓,
而以第三次的表現形式被製造出的便是「奧伯龍」。
雖然外貌與妖精國中最有風度的風之氏族,又或是翅之氏族相似而非常受到歡迎,
但他其實並非妖精,只不過是由「本該死去的歷史居然延續了10000年以上真讓人作嘔」、
「想把居住在這座島上的一切、以及這座島的痕跡全部消滅」
這種島嶼本身所擁有的名為「對生物的厭惡感」的嘔吐物中誕生(被迫誕生)的,一隻蟲
子而已。
然而諷刺的是,不列顛島雖以「古妖精奧伯龍」將其創造出來,
但因摩根而混入不列顛的泛人類史的影響,而披上了「妖精王奧伯龍」的靈基。
他的內在混雜著「身為終結裝置的目的」以及「身為妖精王奧伯龍的生存方式」便是緣由
於此。
他是個有著一頭如黑影般的頭髮、深不見底的碧眼、以及尖銳手腳的美男子。
是個如同出現在童話中的壞人般,純粹的禍害。黑暗的王子。
由於所有的言行都會變成謊言,故他不會說出真相。
嘴上雖說著看著人們走向滅亡的樣子才是他活著的意義,
但也沒有辦法能得知這是他的真意抑或虛言。
讓周遭的眾人失去權位變得不幸,也並非因為「我只喜歡自己。只希望自己得到幸福」,
而是「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很令我作嘔」而已。
奧伯龍不但沒有愛著他人,同時,他也根本沒有愛著自己。
憑藉能看穿真相的妖精眼,他鄙視映入眼簾的一切,
並掩飾著從胸口不斷湧上的不悅,爽朗的露出笑容。
雖說他的表面功夫全是演技,但奧伯龍的謊言是完美的,所以並不是「裝出來的」。
這同時也是只要他想,就能以那種方式活下去的「真正面貌」。
不過,由於他受到了「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在騙人」的詛咒,所以這也毫無意義。
他絕不會對一切眾生、所有人類抱持愛意。
對奧伯龍而言,人類跟妖精同樣都是「明明無關緊要卻很礙眼,令人作嘔卻一臉幸福」的
排除對象。
奧伯龍本人這一生從未感受過「幸福」,因此他對那些不費吹灰之力,光是活著就能得到
「幸福」的其他生命感到礙眼至極,無法理解。
「墜於彼方的夢之眼瞳」
等級:EX 種別:對界寶具
範圍:無限制 最大捕捉:無限制
Lie like Vortigern。
誕生於妖精國的奧伯龍的真正姿態兼寶具。
變化為毀滅不列顛的「空洞之蟲」,魔龍伏提庚,
以他有如巨大攪拌機一般的嘴巴與食道(空洞),
以整個世界為對象將其吞噬,使其墜落。
這並非用以殺死對手的寶具,而是令其墜入毫無光芒的大洞中的「異界之路」。
○夢之終結:EX
最終之夢。施加於我方一騎從者上的強化技能。
被施加技能的從者會獲得飛躍性的能力提升,但在該回合結束時,將失去所有效果並陷入
永眠。
——喪失夢想之人,將無法再次,醒來並回歸現實。
○妖精眼:-
這並非人類持有的魔眼,而是妖精與生俱來,「能夠切換不同世界」的視角。
能看穿所有謊言,並映照出真相的這雙眼睛,讓奧伯龍得以明確的找出知性體所擁有的惡
意、弱點、以及本質。
○對人理:D
對人類所產出的事物、對人類有利的法則,
能使這一切都「暫停」的力量。
本來這是「Beast職階」所擁有的技能。
但不懷著任何憎惡與怨恨,
心中想根除人類的念頭強烈到有如呼吸空氣一般自然的奧伯龍,
在漫長的欺瞞以及蟄伏之後,最終得到了與人類惡相同的這個技能。
簡單的說,就是能若無其事的誘導人們內心的方向性(在場的氣氛)使其變得惡劣、低俗、
廉價的惡意。
此外,本技能對於同樣是「夢境世界」的居民梅林的適性致命性的糟糕,
因此奧伯龍會拒絕來自梅林的支援。
這是由於對故事的態度不同而生的阻絕,
奧伯龍將自己的偽裝能力幾乎都用在了對付梅林身上。
故梅林無法認知到奧伯龍,以千里眼看見與奧伯龍對話的人物時,
只會看見對方像是在自言自語一般而已。
○仲夏夜之夢:EX
奧伯龍從誕生時就擁有的詛咒。
『這一切都如夢似幻,
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不值得相信——』
世界上最有名的妖精戲劇「仲夏夜之夢」就此落幕,
而這也轉而用以表現奧伯龍的本質。
在人類史裡,他的言行被貼上了「全都是謊言」的標籤,
結果,奧伯龍便被烙上了「沒有(辦法說出)真實」的詛咒。
他那「該死的傢伙們。總有一天我要把你們全都毀掉」的攻擊性也並非來自嫉妒與憎恨,
而是來自他對提坦妮雅的愛,這件事奧伯龍決不會說出口。
#FGO #奧伯龍
形式主義者 在 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泰國疫情再次爆發,全國陷入封鎖。一些泰國人民選擇再次走上街頭,要求總理 Prayuth Chan-ocha 下台以及對強大但不透明的君主制度進行改革。當局警告,任何形式的抗議都違反了疫情之下的緊急管制措施。
📝 訂閱講義 & 朗讀稿 (只要 $88 /月):https://bit.ly/ssyingwen_notes
🇹🇭 延伸閱讀:https://ssyingwen.com/ssep45
🖼️ IG 單字卡: https://bit.ly/ssyingwenIG
———
本集 timestamps
0:00 Intro
0:47 第一遍英文朗讀
2:54 新聞 & 相關單字解說
16:19 額外單字片語
22:13 第二遍英文朗讀
———
加入臉書社團 (朗讀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syingwen/posts/283807406838839
朗讀內容參考了
👉 Human Rights Watch:https://www.hrw.org/news/2021/08/13/protesters-police-clash-thailand-vaccine-protests
👉 Associated Press: https://apnews.com/article/health-coronavirus-pandemic-4c11cb1a929ffbe0c6b15fd446ef9172
👉 Bangkok Post: https://www.bangkokpost.com/thailand/general/2164983/fresh-protest-met-with-rubber-bullets-tear-gas-again
👉 Al Jazeera: https://www.aljazeera.com/news/2021/8/14/three-injured-as-thai-police-fire-rubber-bullets-at-bangkok-rally
———
本集提到的單字片語:
Haiti 海地
Earthquake 地震
Thailand 泰國
Bangkok 曼谷
Demonstration Alert 示威警報
Reform 改革
Demonstration(s) 遊行
Protest(s) 抗議
Demonstrators 遊行者
Protestors 抗議者
Rally 一大群人的集會
Riot 暴動
Rioters 暴動的人、暴徒
Rotting fruit 腐爛水果
Symbolise 象徵
Prime minister 總理
Barbed wire 帶刺的鐵絲網
Shipping containers 貨櫃
Rubber bullets 橡皮子彈 / 橡膠子彈
Tear gas 催淚瓦斯
Water cannons 水砲
Anti-government protest 反政府抗議活動
Breach(es) 違反
Press charges 起訴
Heavy-handedness 粗暴的手段
Jeopardize (UK 拼法 jeopardise) 危害
Ping pong bombs 乒乓球炸彈
Slingshots 彈弓
Bricks 磚塊
Firecrackers 鞭炮
Lockdown 封鎖
Resign 辭職 / 下台
Constitution 憲法
Monarchy 君主制度
Contentious 有爭議的
Prayuth Chan-ocha 泰國總理
Martial law 戒嚴
Royalist 保皇主義
King Maha Vajiralongkorn 泰國現任國王
Unheard of 聞所未聞的
Thai(s) 泰國人
Playboy 花花公子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君主立憲制
Bhumibol Adulyadej 泰國上一任國王
Coup d’état(s) 軍事政變
Enough
Sufficient
Adequate
Inadequate
Anxious 焦慮
Mantra 口號、咒語
♥️ 喜歡時事英文 podcast 嗎?♥️
你可以支持 Hazel 繼續錄製 podcast 👉 https://bit.ly/zeczec_ssyingwen
————
#podcast #泰國 #曼谷 #學英文 #英文筆記 #英文學習 #英文 #每日英文 #托福 #雅思 #雅思英語 #雅思托福 #多益 #多益單字 #播客 #英文單字卡 #片語 #動詞 #國際新聞 #英文新聞 #英文聽力 #taiwan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