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施壓?地產商立刻唔認起納米樓】
#再上外媒
相對於以往發展商自豪起納米樓可以「迎合市場需求」、增加可建單位數目,講到納米樓係窮人上車恩物咁。最近北風起,中央表示「遊戲規則已變」禁止地產商「壟斷行為」後,竟出現地產商對納米樓態度180度轉變(至少表面上)嘅怪現象,好似暗地裡承認起納米樓本來就有問題。
外媒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 翻查最新屋宇署資料,發現新鴻基位於籌備中嘅西貢西沙路大型項目,驚現只得88平方呎實用面積嘅單位,亦引述本研社今年頭發布嘅《納椎之地:香港納米樓研究報告2010-2019年》數據:近十年落成嘅納米樓單位85%連房都無,70%有黑厠,咁大家想像下得88平方呎實用面積嘅單位會係咩樣?
有趣嘅係,新鴻基回覆彭博個圖則唔係最終計劃嚟嘅 (The one currently filed wth the Buildings Department does not reflect the latest design),暗示樓盤設計將會執過,唔會出現得88平方呎、慘絕人寰嘅蝸居空間。
呢個係咪中央施壓嘅效果無從證實,但明顯香港地產商已經知道形勢已變,需要短期內向外釋出「友善」訊息,避免觸及中央所指嘅「壟斷行為」。但講真個句,過往容許呢啲「壟斷行為」嘅香港政府,又需唔需要被問責呢?
參考資料
Bloomberg. 23 September 2021. H.K. Developer Says Tiny Flat Plans Aren’t Current.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9-23/flats-the-size-of-two-kingsize-beds-are-being-built-in-hong-kong
《納椎之地:香港納米樓研究報告2010-2019年》.本土研究社
https://bit.ly/3i128qh
延伸閱讀
【整改清算】香港地產商十大高危「#壟斷行為」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posts/4474556349307070
本研Podcast 閒置中 Ep57 - 施壓中 - 地產商就嚟冇得玩?
🍎立即於Apple Podcast收聽:
https://apple.co/3mF1IFz
🎧Spotify:
https://spoti.fi/3EwCgMw
⚓️網上版:
https://bit.ly/3zlaIG3
Hong Kong Free Press. 21 September 2021. Hong Kong’s Carrie Lam says developers ‘willing to cooperate’ on housing, but researchers say current schemes ‘negligible’
https://hongkongfp.com/2021/09/21/hong-kongs-carrie-lam-says-developers-willing-to-cooperate-on-housing-but-researchers-say-current-schemes-negligible/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Angie Lau,曾擔任彭博新聞首席女主播,以訪問香港首富李嘉誠廣為人知,但她卻在2018年,跳脫了新聞的舒適圈,離開了彭博,創辦《Forkast.News》,專注報導區塊鏈的...
彭博新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這次申請CPTPP是非常聰明的作法,今天彭博新聞也是給Top News待遇,現在台灣一舉一動都非常受到全球媒體關注。
因為CPTPP要全體會員國同意才能加入,而加入之後各個會員國零關稅的產品約佔出口產品的80%,是覆蓋率很高的協議。台灣這次在中國遞件後立刻遞件,我們的貿易官員還是非常有sense,台灣哪怕是早中國一天加入都好,都能順利滑壘得分。
本來儘可能的加入自由貿易協議是台灣最好的出路,台灣這麼少的人口數爆發出這麼大的經濟能量,本來就是貿易立國的小島,不管是進RCEP、跟中國簽ECFA、跟美國BTA,以及加入CPTPP都是好的,但是因為北京打壓,貿易協定數量少得可憐,ECFA還一直威脅要斷要斷。韓國新加坡是50-60個貿易對手國都有適用的協議,台灣只有八個對手國。因此台灣一直都是採取台商到其他國家設廠的方式,來享受關稅優惠待遇。
自從美中關稅問題浮上檯面後,中國當然必須防止其他國家跟進美國的增稅措施,尤其是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惡感日深,如果經貿派官員再不做點事情,真的可能鎖國不復返。尤其CPTPP的規格是比較高的,涵蓋的免稅範圍大、產業種類多,RCEP不能與之相比,因此即使CPTPP裡面對中國比較重要的對手國也在RCEP裡,例如日本、澳洲、馬來西亞、越南,但北京還是申請加入。
之前十年北京的態度是要籌措一個以自己為主、可以有比較大掌控能力的貿易體系,然而無論是區域協定或是一帶一路,現在已經搞得支離破碎,避免被甩掉也是一種求生方法,經貿派官員還是很努力在防止中國被退群。尤其美國有可能重返CPTPP,趕快申請加入以免被拒,也是努力求生的作法。
然而中國進入CPTPP最大的門檻還是在於國企補貼和數據治理政策,前者是不被允許,後者北京目前是非常不願意境內數據放在外國,為此滴滴打車因在美上市案遭到了嚴厲的處罰,有數據安全疑慮的中國公司未來也不太可能在美國上市;特斯拉之前一直不肯在數據資料上讓步,但是經過上海車展之亂後,也宣布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中國數據未來可能只在中國有儲存主機、不對外共享,這些都是和CPTPP背道而馳的數據政策。
中國想進CPTPP,那也只能拿出更多利多,落實開放市場、公平貿易,讓外國投資人覺得進中國市場還有發大財的機會。但這兩年發生的事情已經讓大家夠害怕了,美國SEC日前甚至要求中國公司如果繼續拒絕會計監督委員會查帳,將讓270家中國公司全數下市。然而現在連數據都不可能讓你看了,怎麼可能讓你來中國查帳?
CPTPP的原則是包容性,所以台灣加入的可能性並不小,尤其主導的日本現在視台灣安全為日本安全。台灣雖然是小國,但是在全球範圍內的經貿實力上絕對是大國,如果台灣母國簽了CPTPP,在其他各國的台商工廠產品都有機會回流,一部份在本地生產,享受出口免稅優惠;而這些回流的工廠、生產線就有機會吸引外資來投資,適用CPTPP的投資協定,吸引更多外商跟台灣廠商合作。台灣的製造業樣貌非常多元而強大,多種生產都可吸引合作。
而且沒有人比台灣更瞭解在中國的供應鏈可以如何外移,一旦我們能吸引台商回流、吸引外商投資、合作,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幫助其他國家共享這些介入全球供應鏈的機會。台灣地小,那麼跟這些國家的公司一起合作,在雙邊都建立工廠,共享供應鏈機會,尋找適合雙方一起生產的產品,一起投資。這都是台灣說服其他國家我們應該加入的有力理由。
事在人為,讓我們團結起來,讓我們的國家再贏一次,我們有機會比中國先加入CPTPP,很有機會。我們不是邊緣的國家,我們是能決定世界格局的國家,這個世界一定會重新擁抱台灣。
彭博新聞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區塊鏈在玩什麼?
#V神是誰?
#本書首度揭開以太坊創始內幕!
《彭博》前資深金融科技記者Camila Russo深度調查,就像讀《大賣空》般精采!
曾多次造訪港台、人稱「V神」的以太坊創始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是一位天才兒童。自從接觸了比特幣,就對區塊鏈深深著迷。才19歲的他,乾脆放棄念大學跑去創業,成立「以太坊」,並催生了「以太幣」。今天,以太坊是全球最重要的加密技術平台,以太幣成了全球市占率高居第二(僅次於比特幣)的加密數位貨幣,布特林也晉身人人羨慕的億萬富豪,在台灣與亞洲科技圈更有「V神」封號。
🟡
布特林何許人?為什麼被封「神」?以太坊是什麼?以太幣跟比特幣有何不同?有多厲害?
《以太奇襲》是個引人入勝的真實故事,由資深《彭博》新聞社記者、加密貨幣專家卡蜜拉.盧索深入調查採訪完成,書中揭露布特林的天才巧思、創業初期的混亂、一路走來的驚人創新,以及狂飆與狂熱所必然衍生的後果,翔實記錄了布特林所號召的這群無政府主義科技嬉皮團隊,如何投身這趟商業冒險,其中有人變成百萬富翁,也有人成了罪犯。故事中,有華爾街的虎視眈眈、投機客的貪婪炒作、全球政府的監管與施壓……
若想認識區塊鏈,對加密貨幣感到好奇,想看看一群年輕的電腦怪傑如何從寫程式到翻轉世界,正如經濟學家泰勒‧柯文說:「讀這本書就對了!」
📚
《以太奇襲:一位19歲天才,一場數位與金融革命》
2021年9月30日 新上市!
十月 #博客來選書 #香港誠品選書 #何嘉仁選書
more info https://bit.ly/3AhEAEC
彭博新聞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Angie Lau,曾擔任彭博新聞首席女主播,以訪問香港首富李嘉誠廣為人知,但她卻在2018年,跳脫了新聞的舒適圈,離開了彭博,創辦《Forkast.News》,專注報導區塊鏈的垂直新媒體。
從新聞主播到創業家,她為何允許自己冒險,為理想而奮鬥?
2月18日週二晚上八點半關鍵評論網與主播 路怡珍共同製作的新節目小路來電,首集就與我們一起和Angie Lau聊聊吧!
彭博新聞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BILLY 29歲,目前在香港台灣兩地拍攝專題,是一名自由攝影師。大學就讀的是新聞系,畢業的那年在媒體上看到了廣西吃狗的新聞,於是就自己去大陸廣西拍攝了「DOGS ON THE DINING TABLE」專題,由於是新聞系畢業,因此在專題拍攝上的準則是(怎麼去做一個報導多於怎麼去拍一個故事),從這個角度切入他的拍攝題材,所以從吃狗不吃狗的道德問題演變到食安問題的探討。在香港他也長期在追蹤關於難民的專題,這專題的發想是從身邊的朋友開始,在認識聊天的過程中,發現難民的身份,於是便開始專注他們身份認同的問題。
做一個自由攝影師,對BILLY來說最快樂的就是自由度高,可以拍攝自己想要拍攝的東西,最辛苦的地方就是收入不穩定,沒有假期,目前他的作品主要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GettyImages、彭博新聞社、Globe and Mail、《法國解放報》等發表。
他曾受《華爾街日報》委任拍摄,並在亞洲當代藝術展上展出,亦曾獲多個新聞攝影比賽獎項,攝影計劃長期關注身份、性別,以至難民/移工等人文議題。
最近也提名了世界新聞攝影獎基金會的2018 Joop Swart Masterclass。
新聞連結
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altime/20180309/1310635
彭博新聞 在 彭博商業周刊/ 中文版- 首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852 2250 8090. 媒體/新聞機構. @bloombergbusinessweek_chi.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隔周三在香港、台灣以雙周刊形式上市, 歡迎各位讀者及大型機構進行訂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