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業的超前部署行程
請點我: reurl.cc/ObZog9
服務電話:(02)2721-7300
==================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俄羅斯冬宮
T小編又要來帶大家神遊世界啦!以前在歐洲旅遊時總愛逛當地的博物館或美術館,走在長廊中想像當時的主人從這個廳漫步到那個廳,看著牆面上的畫作或是散置在各處的雕像,好不優雅!
某次替客戶規劃俄羅斯聖彼德堡的行程時,讓T小編發現了另外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俄羅斯的冬宮又稱國家隱士廬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內有五座大樓,整個博物館四百間展覽室全部走一遍大約有22公里長,裡面的展示品多達三百萬件,一件作品就算花一分鐘欣賞,得花6年才能看完!真得很驚人吧。裡頭有個作品「孔雀鐘」,由孔雀、公雞、貓頭鷹三種鳥類構成,整點時孔雀還會開屏呢!可惜現在已經退役了,一個月只有某個整點會讓時鐘運轉一次!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不能出國還是能夠神遊!不想神遊就來跟著我們一同出遊吧!我們的超前部署,就等你大駕光臨啦!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俄羅斯 #冬宮 #神遊世界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澳洲百年印刷業近來重新復活,21世紀的印刷大多都是雷射碳粉或者是噴墨列印,年輕一代可能、很少人看過或聽過、鉛字排版印刷。最近澳洲南部小鎮彼德堡,就有熱心人士把這些老機器湊起來,還請印刷技師協助,讓復古的老印刷廠,從歷史的塵埃復活。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
彼德堡 在 傑拉德-知足常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ickford被讚為世界最佳門將之一
足球場上的數據與紀錄,有時真會令人啼笑皆非。由於義大利國門Gianluigi Donnarumma在四強丟球,英格蘭門將Jordan Pickford對丹麥前,已鎮定歐國盃「金手套獎」(最佳門將)。但,看了比賽的球迷都不禁有黑人問號?
Pickford對丹麥上半場丟球前,成功以連續721分鐘不失球,改寫傳奇門神Gordon Banks保持的英格蘭零封紀錄,連同金手套獎,自然被捧上天。前英格蘭國腳Trevor Sinclair盛讚:「他是當今世界最佳門將之一。」不過,他在四強戰表現慌張,用腳踢球經常失誤,完全被作出9次撲救的Kasper Schmeichel比下去。
無獨有偶,兩人的職業生涯起點竟然是同一支英乙球隊Darlington FC。今年34歲的Kasper於2006年1月14日,由曼城租借Darlington,處子秀是2:1險勝彼德堡。今年27歲的Pickford於2012年1月21日,由新特蘭租借到Darlington,處子秀是以0:1不敵Fleetwood Town。
Kasper的成名較晚,25歲加盟萊斯特城後才開始漸入佳境,兩年後首次入選國家隊;相反,Pickford有本土戶口,2016年1月嶄露頭角,2017年夏天以2500萬鎊加盟埃弗頓,不久就坐穩國家隊第一把交椅。如今,兩人再次分道揚鑣,一個向冠軍前進,一個在四強下馬。
彼德堡 在 傑拉德-知足常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太好了!狂熱球迷的意外回報
本屆歐國盃受到疫情影響,球迷數量大減,加上部份球場嚴格規定需要戴口罩,暫時沒有性感女球迷上位,反而一名瑞士男球迷反而引起全球關注!
瑞士對法國的歐國盃16強,戰情扣人心弦,一名有鬍子的瑞士壯漢在看台上「變身」,興奮狂野得撕去上衣,情緒激動,結果目睹祖國互射十二碼晉級,下一關將面對西班牙。
瑞士對西班牙的8強將於俄羅斯聖彼德堡舉行,該名狂熱瑞士粉絲也收到好消息,屆時獲航空公司SwissAir贊助,免費前往當地看球,而且更會獲得兩張機票和門票,絕對是做球迷的最好回報。只可惜,國家隊被西班牙出局,神奇之旅告終。
瑞士記者Michael Stief則謂:「他的表情代表了整個國家,所以我們找到航空公司贊助他。」SwissAir發言人表示:「請當事人聯繫我們,我們會讓你夢想成真。」
彼德堡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澳洲百年印刷業近來重新復活,21世紀的印刷大多都是雷射碳粉或者是噴墨列印,年輕一代可能、很少人看過或聽過、鉛字排版印刷。最近澳洲南部小鎮彼德堡,就有熱心人士把這些老機器湊起來,還請印刷技師協助,讓復古的老印刷廠,從歷史的塵埃復活。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325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彼德堡 在 K_P0K1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PØK1-Last 4 Years
Composer/PØK1
Lyrics/PØK1
Mixed/Delta T
Beat/Neil Liu
Mv/Mavis Nok
Cover/Keni
Follow Neil
https://instagram.com/neil_liu_?igshid=j76lzin5hnmp
Follow PØK1
https://instagram.com/K_P0K1
Follow Delta T
https://www.instagram.com/delta.t.hk
Follow MAVIS
https://www.instagram.com/mav1999_
Follow KENI
https://www.instagram.com/ke2n1
踏入2020年,世界幾乎停擺,在疫情讓大家要停下來的時候,生命的優先順序亦因此而改變。
保錡 從2020年頭開始決定要花更多時間去做自己的音樂,在藝人身份以外,追隨自己熱愛音樂的初衷,希望在主流音樂市場之外,開拓屬於自己音樂的一個樹林。近月幾乎每個月推出一首由自己包辦曲詞的歌曲,五月份推出的作品《Last 4 Years》靈感來自Michael Jackson《Earth Song》。
Michael Jackson在他最後的演唱會綵排中曾經語重心長的跟他的演唱會團隊分享,地球一直在彌補人類所犯的過錯,人類不能覺得會有政府、有什麼機構會肩負起拯救地球的責任,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才是改變的關鍵。他當時說,由現在起的四年如果我們不作出改變,這個美麗的星球將會完結。由2009年《This Is It》算起來,雖然我們僥倖存活多了11年,但誰敢想像未來?
為了配合這首歌,特別邀請了極地專家Wilson Cheung提供他在北極拍攝的片段。香港出生的Wilson目前正在俄羅斯攻讀他的極地海洋科學研究碩士學位,曾多次踏足南極和北極,亦參與極地的科研工作。Wilson每次出征南北極,都會帶同攝影器材,拍下極地的珍貴面貌,同時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地球兩端的變化。我們活在地球另一端,只能透過新聞片段,去理解氣候變化對所有物種的影響。而Wilson就曾經親眼目睹北極熊因為太過飢餓,要強闖民居的垃圾站找食物。我們怎能夠覺得關上電視機,就能置身事外?MV片段中看到孤獨的北極熊,還有冰山在眼前溶化、冰島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的片段,全部都是Wilson本人親自拍攝,看過地球的壯闊,才會學懂珍惜這個美麗的星球。
這首《Last 4 Years》以Michael Jackson這段分享作靈感,歌詞中有一句”what about my soul”跟”Earth Song”的歌詞作呼應。我們從前無法對地球另一端的事情身同感受,現在一場疫症,讓大家看通了生命無常、人人平等,地球的每一部份都是珍貴的,所有生命都需要被尊重,樹木給予我們氧氣,我們想要自由呼吸。你今天醒覺了嗎?
極地專家張偉賢 Wilson Cheung
(IG:polarwilson)是極地科研與探險諮詢公司 PRECon 的創辦人,PTGA 資深極地探險嚮導,也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和美國探索者協會成員。目前在聖彼德堡大學就讀極地與海洋研究碩士課程。他生於繁華忙碌的香港,自 2011 年起成為首個華裔極地探險專家,多年來在極地和荒野探險行業工作累計超過 1000 個工作日。他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旅行家、飛行員和高山遠征領袖,曾通過商業贊助到訪80多個國家並在五大洲攀登多個高峰。2019 年他擔任橘子基金會「前進南極點」冒險計畫的顧問和嚮導,帶領台灣首支隊伍以越野滑雪方式抵達南極點。
彼德堡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鋼琴演奏:(中國)朗朗 Soloist:Lang Lang
1. (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1樂章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 史特勞斯變奏曲 Strauss Variations
降b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英語:Piano Concerto No. 1 (Tchaikovsky),俄語:Концерт для фортепиано с оркестром № 1 (Чайковский)),作品23,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樂作品。創作於1874至75年,題獻給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柴可夫斯基於1874年在寫給其弟的家信中首次提到創作這首樂曲的情況,不久後的12月,作品大致完成,柴可夫斯原本打算將這部作品交給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尼古萊·魯賓斯坦來修訂和首演,但是魯賓斯坦對作品作出了無情的批評,令柴可夫斯基改變了初衷,將這部作品題獻給了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彪羅將這部協奏曲帶到了美國,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頓音樂廳進行了首演。19天以後,這部作品才回到了俄羅斯家鄉,地點是聖彼德堡。由古斯塔夫·葛羅斯(即拉赫曼尼諾夫的老師)及捷克指揮家愛德華·那普拉夫尼克演出。但是這次俄羅斯的首演卻又因演奏的速度過快而宣告失敗。柴可夫斯基事後形容葛羅斯的表現是:「聲音有如被殘暴地演奏出來」。[1]幸好,12月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演出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當時擔任鋼琴獨奏的是當時年僅18歲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揮正是當初拒絕彈奏的尼古萊·魯賓斯坦,他後來亦成為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認的演繹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