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八 》
了悟禪師是惠空老和尚之高弟,他是我看過所有的修行人中念珠最長的一位,起初也不以為意,但後來隨著時日漸長,來往較頻,難免會注意到這位和尚胸前所掛的數珠為何有別於他人?某次因法務有所晤談,得閒便好奇地問:「和尚胸前這串念珠不知是何材質?從前並不多見。」和尚笑笑地回答:「木槵子,是老件,從我師公傳承下來……」
後來進一步了解,木槵子是何方聖物?恰好居住在新店的方老居士也有一串,不過沒有先前和尚的那麼多,和尚胸前經常佩掛的那串木槵子念珠據說有一千零八十顆,難怪可以在胸前繞圈圈,頗為醒目,再加上有些年代了,原本如黑漆色的珠質,乘以數代人的持唸,早已形成厚厚的一層漿膜,更增添些許的神秘能量。方老居士家中的那串木槵子念珠,說是早年用一位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的作品與其交換所得,老居士很珍惜這串念珠,據說弘一大師也熟悉這串木槵子念珠。關於豐子愷,是近代推動佛教極有力的一位居士,我也頗為讚嘆!方老居士說早期他和朱光潛和豐子愷都常有機會一起吃素食、聊佛法,據老居士所說,他茹素及信奉菩薩戒,完全也是受到大師德行之感著。我去過老居士在台所居新店碧潭河畔的「報恩小築」,除了整壁的佛經之外,可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我和居士有來往約是在八〇年代初期,當時他已近中壽之年,但依然朱顏鶴髮,毫無老相。我喜歡聽他訴說著他和民初幾位高僧的行誼往事,老居士一邊手持老念珠,一邊神采飛揚,當講到入勝之處,還會瞪大著他那雙炳若觀火、明亮的雙眼,完全阻擋不了他的話語……。
和老居士洽聊過程中,也提及到我所看過的那串一千零八十顆的老木槵子念珠:「在台灣,我也經常和一些中國來台的和尚有機會碰頭,我倒是沒看過有人佩戴過這種念珠,或許台灣不是產地,據我所知,在中國長江以南還是有這種果樹,據說印度和日本也有這種植物……」現代的唸佛人鮮少提及木槵子,但在過去的中國,在隋唐的年代裡,便經常有提及木槵子念珠,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淨土宗的祖師——道綽大師,他向來也都是使用木槵子做為計算佛數的法器。順便一提的是,這位老居士和我都是善導大師忠實的唸佛弟子,而善導大師便是道綽大師的弟子。中國的淨土宗也是由於善導大師的出現,整個弘揚傳承至今,也因為善導大師的「楷定古今」,從此中國的淨土宗儼然成為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最重要的精神指標。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再來,從十歲出家開始,便研讀一切大乘經典,尤其精通《法華經》和《維摩詰經》等了義經論。
當他十八歲的時候,他有機緣觀看到淨土的變相圖,此種變相圖有說是因循於北齊直至唐宋,至於最早之源流是否來自於印度,也有說法,但可以知道的是在善導大師的年代,類似如西方變相圖的曼荼羅是當時流傳極廣的一種圖騰,也因為如此,後世許多有關於西方極樂世界相屬的畫像,也都是依據淨土三經中的《觀無量壽佛經》做為藍圖。對於唐代以後所遺留下來敦煌諸窟中的變相圖,近代日本專研淨土真宗之學者絡繹不斷訪視於敦煌莫高窟和變相圖相關的諸種曼荼羅,此類曼荼羅也和後來的金剛乘中觀想部分的本尊曼達拉唐卡有延續之關聯,真言宗、東密諸部中曼荼羅的文化也和唐代所盛行的此種風格有極相似的畫風。
我也曾看見過另一種形態的變相圖,但此變相圖應該是依《無量壽經》中所描述的內容而畫,特別是阿彌陀佛為主,莊嚴地安住於極樂世界中蓮花池的蓮花座上,雙手呈現說法的手印,佛的兩側有常隨西方三聖中之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畫中所畫的菩薩身上莊嚴之天衣、嚴飾應屬隋唐時期之服飾,再仔細觀察,便清晰可辨在蓮華池周圍尚有如雲海般大菩薩合掌恭敬圍繞著。如果對《無量壽經》熟稔的讀者,便可以依圖辨識出經中所說的三輩往生的情景,至於如何可以上輩、中輩、下輩往生之條件,經文中各有明述……,就如同佛在經中對阿難尊者所說的,就算是下輩往生,即便他無法在世時行使一切功德利益,但只要生起菩提心,一心至誠地唸誦阿彌陀佛聖號,同時發願投生安樂國,俱足三心,心中信願行俱足,毫無疑惑,哪怕是一念專誠地念誦……也必然在臨命終的時候夢見阿彌陀佛,可以往生……。總之觀看此變相圖時,依圖識經,印象更是無法忘懷……。
善導大師便是在他十八舞象風發之年,他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變相圖,歡喜莫名,感動之餘,毅然決然地心中立下了此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願,從此之後他便朝著西方志業精進不懈怠地一路追尋。到了二十歲,值遇了《觀無量壽佛經》,更是悲喜讚嘆地說:「我過往所修行的法門中,幾乎都難以相應,唯獨只有此觀經法門決定可以超越生死。」大師沒經幾年的夙夜匪懈誦經唸佛,到了二十三歲那年,發心入終南山的悟真寺修持《觀無量壽佛經》,不斷地入定修持,不多久的時間進入了甚深三昧,在此定中,清楚如明鏡一般,整個極樂世界其中的八寶樓閣、蓮池、黃金寶座……等等勝境、不思議之景,就如同歷歷如繪在眼前呈現……如此成就在中國歷代高僧之中,可說是絕無僅有。
在此後幾年中,善導大師在唐貞觀十五年這一年,他去當時的玄中寺參謁道綽大師,與師見談之後,道綽大師極為欽賞善導大師的根器,歡喜之餘便傳授了《觀無量壽佛經》以及開示淨土宗之要義,此次見面更令善導大師發心弘揚淨土法門。事後布教卓錫於長安城,大力倡導念佛法門,一時之間淨土旗幟縱橫馳驟,大行其道,追隨其念佛之信眾短時間內便如雲屯霧集一般,散布各處,信眾多以阿彌陀佛再來恭敬之,從此道綽大師之衣鉢便傳承至善導大師之身上,大師以三十歲左右風茂之齡,儼然已成一代大師倡導淨土。(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與佛有約 - 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五次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文物陳列館,由此特展的策展人之一曹德啟先生,他同時也是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候選人,來為各個聽眾介紹此展。 本拓片展覽內容主要是石刻佛教造像碑的發願文。石刻造像顧名思義,是指在石頭上雕刻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文 在 Diamond(鑽石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午安
#正能量文(努力進修修口修心)
人家侮辱你
你要當作是培福
人家傷害你
你要當作是他來成就你
你受盡委屈 記得!
你是有福報的人 不要抗拒
一個人傷害別人兩種情形
傷害別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財
一個傷害別人的 心腸不好
常常傷害人家
就是拿錢去給人家賺
一個忍辱的人
就是一直收錢
這個大忍辱就像開銀行
能夠納百川
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
那就是發脾氣
心好嘴不好 榮華富貴折去了
什麼都不能忍耐
你的成就就有限
忍辱也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恆心
毅力 長遠心
稱心如意的要忍 為什麼?
怕生貪愛 要保持距離
冤家對頭也要忍 為什麼?
保護你自己的清淨心
修忍辱的果報是相好
一念嗔心起 百萬障門開
嗔恚心一起 智慧就沒有了
理性被矇蔽了
於是全憑感情用事
不僅傷害自己
而且有意無意與一切眾生結冤讎
冤讎若不能化解
因緣成熟時
報應就現前
冤冤相報
而且果報必定一次比一次殘酷
人的身體
心情與大自然融成一片
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七情五欲擾亂自然 擾亂人體
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
其中最嚴重的
破壞力最大的是嗔恨 發怒
永遠生活在大慈悲境界的人
不老、不衰、不迷、不邪、不染
這是究竟圓滿殊勝的功德
是真實的快樂
縱然別人侮辱我 譭謗我 陷害我
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
並由衷地感恩
正是由於對方的侮辱
譭謗和陷害
消除了自己過去今生所造的罪業
因而決不能有絲毫怨恨之心
若有絲毫怨恨之心
不但不能消業
反而增長業障
不安靜是自己不讓自己好
不修行就不能過一天安靜生活
你問佛哪天能好?
佛說
看你哪天老實 哪天安靜
哪天聽話 哪天修行
發脾氣是修行人的大忌
火燒功德林 不是妄說
如果不改掉這個壞脾氣
無論一天念多少部經
講多少次法 度多少人學佛
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
發脾氣本身就是無明的表現
無明就是不明白
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
怎麼可能很圓滿的度人?
我們以不善的心對人 惡意對人
受害者只有十分之三
自己受害十分之七
那是糟蹋自己
你自己要健康 要長壽
要充滿智慧
你就用愛心對一切眾生
我們全身細胞都是愛心
都是善心
言語傷人
比殺人還要嚴重
這個事實真相
很少人知道!
造口業是最容易的
而且造得最多
來生的果報非常慘烈
佛教我們不跟一切眾生結怨
寧願受別人的侮辱 陷害
絕不能有一念報復之心
才能超越三界
如果怨天尤人
生起懷恨之心
依舊要六道輪迴
生生世世冤親債主互相報償
一次比一次殘酷
過去無始劫累積的這些罪業
你要是留在六道裡面
冤親債主無量無邊
哪裡有好日子過?
世間人無論享多大的富貴
依然免不了冤親債主包圍
今天我們遇到佛法
真信切願
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即永脫生死輪迴
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待蓮品高昇得不退轉時
倒駕慈航還入娑婆普度眾生
廣結善緣成就無上佛道
佛不度無緣之人
冤親債主與我們都有緣
乘願再來度他們
由此可知
冤親債主多也未嘗不好
將來度的眾生多
幫助他們脫離苦海
不論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都要學會不去煩惱
因為煩惱比歲月更容易催老我們的容顏
它會影響我們的心境
增添我們身心的負重
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測量一個人的力量大小
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誰不能克制自己
他就永遠是個奴隸
克制自己
才能駕馭自己 成就自己
放縱自己
就會被激情和慾望的魔力牽製
不得自由
莫說成就事業
甚至會走向可悲的境地
一個人只有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
也能堅持做正確的事
才算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
這是一個人獲得無悔人生必備的素質
口最容易造罪業
多少很好的修行人
修行一生
積功累德
到後來功德都漏掉了
從哪裡漏掉?
從口裡漏掉!
你為什麼會看到別人過失?
自己心裡有過失
才看到別人有過失
每天所修的這些功德
都從口裡流出去了
我們講菩提心
真誠你沒有 你心是虛偽的
清淨你沒有 你是染汙的
平等你沒有 你是高下
總覺得自己是對的
別人是不對的
正覺沒有了 你愚痴
慈悲你沒有 你自私自利
我們在造口業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大家要注意 因小果大 的道理!
我相信佛陀所說的都是真的
地獄裡面一切
抽腸挫斬
拔舌耕梨
這些痛苦都是真的
果報不可思議
所以 我們要很小心 很小心
在身語意業上多做檢討
不要等到有一天我們這麼痛苦的時候
才發現到我們實在是無法承擔啊!
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
全在於忍耐功夫之高低
忍耐功夫愈高 成就愈大
忍耐功夫愈低 成就愈小
不能忍耐 則無成就!
修鍊完這些智慧再回首你會發現
原來傷害你的人
才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傷害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文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三時繫念報四恩 東初象岡將聯合直播清明法會
法鼓山紐約東初禪寺暨象岡道場,將於美東時間2021年4月4日下午3點半至晚間9點,聯合啟建「清明報恩三時繫念」法會,屆時將通過YouTube Live網路共修,迎請全球僧俗信眾,共同成就慎終追遠、冥陽兩利的佛事。歡迎點選、訂閱東初網路共修直播平台: CMC YOUTUBE ( https://pse.is/3btfqv )。
東初禪寺表示,「三時繫念」為淨土宗念佛法門之一,由元朝中峰明本禪師所提倡。每一時佛事由誦經、持名、講演、行道、懺悔、發願、唱讚等七部分組成,文辭優美,解行並重。「三時繫念」依淨土法門念佛並憑彌陀願力,勸導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茫茫業海和輪迴之苦;同時,生者若能以至誠心讀誦聽講,並且能發願奉行,必能成就無上菩提。
共修期間,信眾可以透過佛前供燈及雲端祈福護持道場,藉以累積道業資糧,廣結十方冥陽兩界善緣。而清明節前,每日下午5點起,還有象岡道場及東初禪寺法師,連續50多天帶領「線上精進藥師咒共修」。邀請大眾一起以修行的悲心願力來安己安人,迴向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平息,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與佛有約 - 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五次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文物陳列館,由此特展的策展人之一曹德啟先生,他同時也是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候選人,來為各個聽眾介紹此展。
本拓片展覽內容主要是石刻佛教造像碑的發願文。石刻造像顧名思義,是指在石頭上雕刻佛像。這是非常慎重,珍貴難得的經驗。造像完成時,刻下發願文記錄緣起過程、時間、共同出資的佛弟子、指導法師、造像內容,最重要的還有個人或眾人發願造像目的。發願是學佛、修行成佛的起點,可稱為初發心。發願造像供養佛陀,同時請佛見證、護持眾人的修行。發願產生的動力既是向上供養佛,也是祈請佛向下護持。藉由造像,發願者與佛陀之間深層地溝通互動,這是我們將發願文的展覽命名為「與佛有約」的原因。
「與佛有約」,約定的內容分為供養與護持。何以造像供養?佛教強調佛形像(色身)莊嚴美好,非世間語言所能比喻。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令觀者無上歡喜,目不能捨,心更嚮往,由此走上學佛之道。可以說在佛教傳播上,文字與圖像並重,尤其是對初階者,佛像莊嚴是直觀入門的捷徑。
佛教又說畢竟空,三界唯心,色身如幻;故《金剛經》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如《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古來名僧大德都深知圖像的重要,《續高僧傳》記載唐代淨土宗大師善導(613-681),造淨土變相三百多幅。日本的雲遊僧圓空(1632-1695),盡其一生日夜雕刻木佛像,行腳四方以佛像與信徒結緣,他刻了十萬尊以上的佛像,至今在各地寺院遺存約五千尊。他們都成功地透過佛像傳播佛法。如展覽拓片內容所見,或個人發願,或信眾相約共同集資造像,表明他們供養佛陀,虔誠修行的心意,與古代高僧的願力沒有兩樣。僧俗積極複製圖像,造像無數的過程,是佛教藝術的特徵之一。
「與佛有約」約定的第二部分是請佛護持,或稱保佑、加持。為何需要請佛加持?發願是修行者實踐的第一步,也可以說是自力,而佛陀加持可以說是他力;自力與他力互為表裏,相互輝映。修行菩薩道者,在實踐生活中唯恐自力有限,智慧不足,故祈請佛力加被,速成佛道。現實世間紛擾不斷,飛來橫禍難以預料,故而需要觀世音菩薩無時不刻的保護,「千處祈求千處應」,滿足世俗人的需求。
佛陀出家,修行證道的初發心是為了解脫無常世間,超越生死輪迴。他證得圓滿正覺,說法度化無數弟子,最後在雙樹之間側臥,宣稱進入常樂我淨的無餘涅槃。弟子們依法火葬荼毗後,將無數的佛舍利子分送天下,造塔供養,流傳佛法。從此佛陀不在世間,進入像法時期。僧眾為了克服佛法即將消失的深刻憂慮,除傳抄經典,講經說法之外,更加強對佛舍利的崇拜。世間護法的皇帝如印度阿育王為弘揚佛法,供養佛陀,在各地造八萬四千佛塔;隋文帝也仿效阿育王,積極在全國各州造立舍利塔。
在無佛的時代,修行者造像祈願,將來往生彌勒菩薩所在的兜率天宮。彌勒菩薩在久遠的未來將下生世間成佛,並且廣大說法,令所有眾生開悟。修行者往生兜率天,將來也隨著彌勒下生,聞法開悟。這是最初往生者的心願。到了南北朝末期,阿彌陀佛西方淨土逐漸取代兜率天,成為世俗信眾臨終往生的標的。阿彌陀成佛前曾發四十八大願,其淨土極樂世界莊嚴光輝,滿足物質需求,修行精進,更方便的是信者臨終前只要發願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十次,必得往生。
從展覽拓片可看出,發願者涵蓋社會各階層,皇帝、貴族、官吏、將軍、士兵、僧人與民眾,不分貴賤,在不同的時空,各自發願,共同參與供養與實踐學佛修行的經驗,此展共分分為六大展區。
• 壹、莊嚴
• 貳、崇因樹果
• 叁、現世利益
• 肆、修行實踐
• 伍、佛法復興
• 陸、淨土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