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我稍微有跟到,
因為這個事件跟八卦板有高度關聯,
這裡提出來分享一下。
事件起源是在電影板,
有一位板友覺得《切小金家的旅館》很難看,
於是質疑電影版根本有收錢寫文的寫手帶風向,
把這部難看的電影寫得要多好有多好,
結果他就被電影板的cappa板主刪文了。
其實很久以來,就有很多電影板的板友,
懷疑國片片商或某些外國片的國內發行商就會請人來電影板寫好雷文,
或是PO些根本沒什麼人要看的相關新聞,
來炒作這些作品的話題性跟人氣。
但是最近這種質疑的風氣變得非常少,非常不流行。
其主要原因是cappa板主會對任何質疑工讀生發文的推文、發文與言論執行板規,
以挑釁跟人身攻擊處理。
問題在於早在四年前,
電影板就已經舉辦過投票了,
當時的投票結果,"工讀生"或"寫手"不構成挑釁字眼,
不能以板規處分。
但是這個投票結果,很多電影板的板友根本不知道,
所以cappa板主依然可以不按照投票共識一意孤行,
水桶禁言跟刪除了不少的"不和諧言論"。
所以最近有好一陣子,
電影板根本沒人敢說"工讀生"或"寫手"或"拿錢業配"這幾個字。
後來這位"切小金負雷文"被刪文的板友就火了,
一口氣花了幾天的時間,
把cappa這個ID查了個清楚,
發現他有在soho板徵過專業的電影行銷人才,
也發現了他疑似上PTT業配工作的信箱內容,
就發在本板八卦板,成了當天的一篇爆文。
如果你有印象,cappa板主有說自己徵電影行銷人才是為了辦板上徵文活動,
而信箱有業配業務是因為他弟妹跟他共用信箱。
總之相關事證多且精彩,
電影板他還有PO另一篇後續證據,
這種擠牙膏爆卦法真的值得學習。
一開始cappa還在嘴硬,
結果這位t板友一回文,證據一付上牙膏一擠出來,
馬上打了cappa回應內容的臉,
cappa就請辭了。
事發之後,
電影板跟八卦板的發展不太一樣,
八卦板主要是嘲笑電影板業配誰不知道,根本不會去看這種拿輔導金請寫手的爛片云云,
電影板則是分兩派,
一派認為這種業配歪風應該要肅正,板規要研訂嚴格杜絕業配降低討論板的公信度。
另一派認為不能認定所有發好雷文的文章都是業配,
這對無辜的影眾而言是不尊重,
而且如果指控氾濫,整個板風會烏煙瘴氣。
我個人是第一派的,
我認為電影板很早很早以前是個非常有用的板,
因為它單純可以提供資訊跟別人心得或影評給使用者,
作為一個電影平台它有它的價值在。
而像cappa跟業配工讀生這種人的氾濫,
就是毀了這種價值的存在。
如果能嚴格管制,訂定新的分類"業配"或"廣告",
如果能確實把關,無形就能提高看板公信力跟可信程度,
並且減少指控的氾濫了,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被cappa圍堵後反而造成更大的反彈,
還搞到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總而言之,
電影板因為這起事件,
有了另一種聲音: "本來我想去看切小金的,現在不想看了,只覺得噁心。"
寫這篇報導的記者,
以及受訪片商的言論主要就是以這種聲音為藉口。
但是他們忽略了兩件事情:
1.如果承認因為工讀生板主事件而讓切小金的票房受挫,
那不就等於間接承認PTT對票房的影響力,
以及商業置入的可能性嗎??
2.前些日子,才有個z板友,號稱是台灣國內的電影發行工作者,
以及早期的電影板板主,出來發文"澄清"(?) 說PTT沒有廣告效益,
他們不會上PTT業配,所以PTT沒有工讀生。
這樣片商的言論豈不是自打嘴巴嗎??
總而言之,
國片某些發行商一個讓我覺得很噁心的地方就是,
他們把不合自己喜好的網路言論都打成網軍。
網軍是有吃糧草的,
拿錢辦事收你的錢幫你在網路上帶風向這才叫做網軍。
反對電影板業配好雷心得跟反cappa的管板風格,
以及批評切小金這部電影的算是什麼網軍??
他們是收了哪個片商的錢所以針對你的片嗎??
那怎麼別的片他們都不針對,你公司的片也都不針對,
就只針對你這一部切小金??
再來,我覺得這部能在一週內有1000萬票房根本就奇蹟了。
片商你們到底還想怎樣??
我問你預告一看下來,
演員你認得幾個??
年輕的主角群根本沒人認識,
老演員羅家英朱咪咪你真以為現在在台灣很紅??
唯一有點辨識度的郭書瑤根本是隱藏人物,
請問到底是能推誰去看電影??
更別說中資介入了,很多人看到中資就打槍了,誰還會買票去看??
看看鋼鐵墳墓2,看看環太平洋2,看看ID4R,
還有數不盡被中資搞爛的好萊塢續集電影跟本身就很爛的中資合拍片,
中資根本就是爛片的代名詞了。
所以我覺得某些國片的行銷手段很噁心,
把PTT的網友當成會生金雞蛋的金雞母,
要你的門票要你的支持要你充人氣要你幫炒作話題要你的錢,
但是故事發展不合他們的意思,票房得不到預期受到了挫敗,
就開始說都是你PTT網軍開戰,都你們欠我的。
一方面diss PTT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又指望PTT的使用者的錢能幫你回本,
我真的覺得PTT網友被當作夜壺了。
國片片商需要你的時候,
就把這個夜壺拿出來,說你們很重要,
大家台灣囝仔要支持爛逮丸ㄟ國片。
等自己爽了就把PTT丟到一旁,說這平台沒有影響力,
林北才沒那麼多閒錢丟在這裡帶風向炒作話題。
而自己不爽了,票房不夠了,
就踢這個尿壺踢個兩腳,
靠北都是你們不去看我們的電影害我們賠錢,
真的很會。
我明白電影大賠,
製片方為了跟投資者與金主交代,
都要編出種種理由來美化這次的失敗,
來推卸這次的責任,
來確保下次的資金。
但是可不可以請不要再拖PTT這個,
在你們口中一下子好像很重要兵家必爭,
一下子好像又變得沒有半點重要性的討論平台下水了??
自己的大便自己擦,請不要把PTT當成擦你屁股的衛生紙,
國片的各位偉大的電影行銷者們,拜託。
--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晚上做夢夢到這張圖,半夜爬起來修一口氣完成!花不到30分鐘,紀錄一下自己的手感還在不在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NeKo嗚喵 IG動態▶h...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Dora謝雨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看板movie - [負雷] 後來的我們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負雷] 後來的我們—可惜我們沒有等我們。-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好雷] 後來的我們,最大的遺憾是... - movie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影評] 今年最催淚的電影《之前的我們》:後來的-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後來的我們》:田壯壯才是電影最大的淚點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雷/《牛車來去》最意外結局竟是他! PTT「評價兩極」:另類神劇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有更《後來的我們》電影心得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劇透有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閱讀】《你好,我是接體員》 大師兄,最貼近生死的寫實描述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邵軒磊:大選前夜的「子瑜」——PTT政黑版數據及其解釋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TFLIX 新台灣討論區(非官方) 的評價
- 關於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電影冷知識:跨越銀幕之外,我們都想探索的電影製造祕密 的評價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Weltschmerz by Tzara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PTT Movie板友質問凱西想太多說台片沒業配就沒業配唷,她是誰啊?
我知道她並不想承認,但我還是爆料一下凱西就是當年《海角七號》零元行銷預算所聘僱的天字第一號也是唯一一號的行銷、宣傳、媒體三位一體的特約專員。當年本來只簽約到9/30,10/1就要去處理相對有點錢的鍾孟宏《停車》,怎知道被當年的Ptt Movie搞到10月份還脫離不了《海角七號》。
言盡於此,關於網路上流傳《海角七號》的各種行銷傳說,看看笑笑就好。不過請各位認真看待凱西這位台灣電影宣傳職人前輩的經驗分享,也別以為台灣電影劇組都有錢作行銷,多的是預算全拿去拍片再請位行銷宣傳媒體三位一體的苦命仔用零元預算作行銷宣傳媒體。慘。
才剛說未來臉書會少PO文,馬上因為切小金PTT事件,來這裡發一文。
首先,我真的很難被說服切小金有安排業配這件事。從事國片行銷很多年,就連當初《海角七號》,都被人家說有業配。(去你媽的魏德聖都要借錢付薪水了還花錢給業配咧!)原因很簡單:1. 國片預算真的很低,有錢都要搞看的到的廣告,不會拿去買業佩雯;2. 台灣的導演跟製片人太善良,大多無法接受花錢買正面評論這種事。
切小金到底怎麼了,其實我也是今天朋友轉貼新聞我才知道。昨天跟朋友聊天時才聊到,現在國片只要有人覺得好看,就會被人家說業配。這樣的情況只反應了一件事:台灣觀眾對於台灣電影,真的一點信心也沒有。
其實很令人感慨,國片花了10幾年的時間起死回生,從《十七歲的天空》把谷底的票房搶到可以破百萬,後來《宅變》可以破千萬,然後《海角七號》破了五億,之後有一段期間,大家對台灣片的信心飆高到一個極點,不僅戲院很肯排國片(因為有票房),大家也很願意投資國片(因為有機會賺錢),後來也出現了幾部口碑票房都不錯的影片,然而,最近幾年台灣電影的情況簡直以溜滑梯的方式往下降,票房變少(好的話三千五千,爛的話幸好還能三百五百),資金也變少(以前動輒破億,現在連切小金這樣預算六千萬,大家就會說投資人瘋了)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什麼樣的效應?人才外流(去中國或是轉行),沒有錢就沒有人,沒有錢就沒有故事,沒有錢拍出來的製作品質,就不可能有多好。而我們的觀眾一邊看漫威,一邊看國片,然後說國片好難看,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付出的成本是一樣的,為什麼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看待?而努力在台灣奉獻的影視工作者也會覺得不平,畢竟他們用盡心力,希望能夠做出屬於這片土地的東西,卻永遠得不到讚美?
台灣影視工作者失落,台灣觀眾也失落,大家失落之餘,講個更讓你失落的,就是這樣的狀況,其實也就是跟約莫20年前的台灣電影狀況一模一樣。
傻了!都過了20年,怎麼我們一點長進都沒有?還是一樣的輪迴,還是一樣的痛苦,還是一樣的必須燃燒熱情去奮鬥,然後失望,然後繼續,或是離開......。
昨天跟朋友聊到(昨天聊好多),台灣人都沒有什麼「永續」的觀念,從抓娃娃機盛行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非常需要即時的滿足。這個「即時」可以帶來迅速的快樂,長期來看卻無法給予什麼成長。我們講到韓國影視,前幾年出現過兩部電影,一部是奉俊昊的《末日列車》,另一部是朴贊郁的《慾謀》,兩部片都有相同的特點:他們都有好萊塢電影的樣子,只是跟他們的前作相比,都差勁非常多。
當下看來,我們會以為兩個導演退步了,為了仿好萊塢拍了一個心很大的電影,結果拍爛了。不過事隔多年之後,我們才發現,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他們這樣的經驗,除了是證明了韓國電影在製作品質上,的確一點不輸好萊塢,另外,他們也透過與好萊塢合作,吸取他們的經驗(PS這種吸取經驗方式必須是在一個主導的角度,像我們常做得那種協拍,根本只是付出廉價勞力but什麼都學不到),幾年之後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韓國電影,根本可以甩掉好萊塢了。我自己是寧可去看《與神同行》,也不會想看漫威的人,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偏好,不過韓國的製作,真的完全沒有在怕其他國家的。
原來,他們當初的那幾部看起來像是拍爛的電影,不是一個結果,只是一個過程。他們看到的是未來想要達到的目標,前面會有跌倒、會有犧牲,但只要盡量熬過去就好,有一天就出現了強健的產業與市場。
反觀我們台灣呢?政府政策我就先不說了,那個範圍好大。我們把每一部應該被當成「過程」的電影,全部都變成了「結果」:我投資了,我要賺,不賺就是「電影好爛電影賠錢」;我買票了,我要爽,不爽的話就是「電影好爛我再也不看台灣電影了啦!」其實,這兩種立場也沒錯,投資就是要賺錢,買票看電影就是要好看。真的,沒必要喊著麼「支持國片」的口號(其實這口號簡直害死國片),但我想說,當我們去看自己國家的作品時,真的要抱著比較不一樣的心態,當然創作者期望自己作品有好的市場回收,自己也要有很好的市場品味,只是觀眾去觀賞電影的時候,可能也得想到,我們所擁有的資源,真的跟其他國家相去甚~~~~遠,而當一部整體而言優點多於缺點的電影出現時,有一點點寬容,其實對整體的發展,是真的會有好處的。
我前幾天正好看了《切小金家的旅館》首映,跟大家一樣,之前看到了很多好評(保證不可能是業配)。自己看完之後(先說好我看首映沒有花錢,所以成本上我付出得比較低),我覺得整部電影的製作品質非常的高,以一部六千萬預算的作品來說,簡直是超值,工作人員肯定是非常辛苦,才能做到這樣的成績;演員方面非常優秀,尤其是那個配角林鶴軒,完全就是一個綠葉搶過主角的最佳示範;故事情節方面,其實缺陷很明顯,但幾個橋段我真的覺得很好笑,可能林鶴軒加分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料到的(因為我很難取悅)。總的來說,我個人覺得自己其實度過來一個還算不錯的兩小時,甚至出戲院之後,只要看到林鶴軒的扮相就會想笑。當然,我也有朋友覺得不好看(通常是年紀比較長的,比我長就真的比較長大概五十歲這樣),可能年紀輕一點的國高中生會比較適合(阿就真的滿白爛好笑的啊!),但好不好看在個人,我也看過很多人把某些片的影評寫成神片,把某些導演捧成國際級大導演,但我看到他的電影就是拼命翻白眼,然後只想問他「請問你知道什麼叫做『進步』嗎?」(不要問我我不會告訴你我在講誰)所以,你喜歡不代表我喜歡,我喜歡也不代表你喜歡,我只是很真誠地告訴你我看完《切小金家的旅館》的感受,至於你看了覺得如何,或許可以來跟我說說,就算罵他難看我也不會怪你,但你如果因此罵我袒護製片方甚至收錢講好話,我就跟你拼了把你黑了這樣。
然後我也要說,這個人氣沒有很高的粉專經營三年有吧!妳知道我推掉多少業配的邀請嗎?因為這是我的原則:影視的部分我不收錢寫好話。雖然我知道很多網紅靠這樣賺了不少,也把自己捧到了一個地位,但我覺得人生過得安心比較重要,也所以我也開始厭倦所謂的「影評人」這種身份,寧可自己默默寫文,寫得安心,寫得放心,也不會有過多的自大與自傲,也不會捲入某個小圈圈的名氣紛爭。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Dora謝雨芝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才剛說未來臉書會少PO文,馬上因為切小金PTT事件,來這裡發一文。
首先,我真的很難被說服切小金有安排業配這件事。從事國片行銷很多年,就連當初《海角七號》,都被人家說有業配。(去你媽的魏德聖都要借錢付薪水了還花錢給業配咧!)原因很簡單:1. 國片預算真的很低,有錢都要搞看的到的廣告,不會拿去買業佩雯;2. 台灣的導演跟製片人太善良,大多無法接受花錢買正面評論這種事。
切小金到底怎麼了,其實我也是今天朋友轉貼新聞我才知道。昨天跟朋友聊天時才聊到,現在國片只要有人覺得好看,就會被人家說業配。這樣的情況只反應了一件事:台灣觀眾對於台灣電影,真的一點信心也沒有。
其實很令人感慨,國片花了10幾年的時間起死回生,從《十七歲的天空》把谷底的票房搶到可以破百萬,後來《宅變》可以破千萬,然後《海角七號》破了五億,之後有一段期間,大家對台灣片的信心飆高到一個極點,不僅戲院很肯排國片(因為有票房),大家也很願意投資國片(因為有機會賺錢),後來也出現了幾部口碑票房都不錯的影片,然而,最近幾年台灣電影的情況簡直以溜滑梯的方式往下降,票房變少(好的話三千五千,爛的話幸好還能三百五百),資金也變少(以前動輒破億,現在連切小金這樣預算六千萬,大家就會說投資人瘋了)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什麼樣的效應?人才外流(去中國或是轉行),沒有錢就沒有人,沒有錢就沒有故事,沒有錢拍出來的製作品質,就不可能有多好。而我們的觀眾一邊看漫威,一邊看國片,然後說國片好難看,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付出的成本是一樣的,為什麼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看待?而努力在台灣奉獻的影視工作者也會覺得不平,畢竟他們用盡心力,希望能夠做出屬於這片土地的東西,卻永遠得不到讚美?
台灣影視工作者失落,台灣觀眾也失落,大家失落之餘,講個更讓你失落的,就是這樣的狀況,其實也就是跟約莫20年前的台灣電影狀況一模一樣。
傻了!都過了20年,怎麼我們一點長進都沒有?還是一樣的輪迴,還是一樣的痛苦,還是一樣的必須燃燒熱情去奮鬥,然後失望,然後繼續,或是離開......。
昨天跟朋友聊到(昨天聊好多),台灣人都沒有什麼「永續」的觀念,從抓娃娃機盛行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非常需要即時的滿足。這個「即時」可以帶來迅速的快樂,長期來看卻無法給予什麼成長。我們講到韓國影視,前幾年出現過兩部電影,一部是奉俊昊的《末日列車》,另一部是朴贊郁的《慾謀》,兩部片都有相同的特點:他們都有好萊塢電影的樣子,只是跟他們的前作相比,都差勁非常多。
當下看來,我們會以為兩個導演退步了,為了仿好萊塢拍了一個心很大的電影,結果拍爛了。不過事隔多年之後,我們才發現,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他們這樣的經驗,除了是證明了韓國電影在製作品質上,的確一點不輸好萊塢,另外,他們也透過與好萊塢合作,吸取他們的經驗(PS這種吸取經驗方式必須是在一個主導的角度,像我們常做得那種協拍,根本只是付出廉價勞力but什麼都學不到),幾年之後的現在,我們看到的韓國電影,根本可以甩掉好萊塢了。我自己是寧可去看《與神同行》,也不會想看漫威的人,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偏好,不過韓國的製作,真的完全沒有在怕其他國家的。
原來,他們當初的那幾部看起來像是拍爛的電影,不是一個結果,只是一個過程。他們看到的是未來想要達到的目標,前面會有跌倒、會有犧牲,但只要盡量熬過去就好,有一天就出現了強健的產業與市場。
反觀我們台灣呢?政府政策我就先不說了,那個範圍好大。我們把每一部應該被當成「過程」的電影,全部都變成了「結果」:我投資了,我要賺,不賺就是「電影好爛電影賠錢」;我買票了,我要爽,不爽的話就是「電影好爛我再也不看台灣電影了啦!」其實,這兩種立場也沒錯,投資就是要賺錢,買票看電影就是要好看。真的,沒必要喊著麼「支持國片」的口號(其實這口號簡直害死國片),但我想說,當我們去看自己國家的作品時,真的要抱著比較不一樣的心態,當然創作者期望自己作品有好的市場回收,自己也要有很好的市場品味,只是觀眾去觀賞電影的時候,可能也得想到,我們所擁有的資源,真的跟其他國家相去甚~~~~遠,而當一部整體而言優點多於缺點的電影出現時,有一點點寬容,其實對整體的發展,是真的會有好處的。
我前幾天正好看了《切小金家的旅館》首映,跟大家一樣,之前看到了很多好評(保證不可能是業配)。自己看完之後(先說好我看首映沒有花錢,所以成本上我付出得比較低),我覺得整部電影的製作品質非常的高,以一部六千萬預算的作品來說,簡直是超值,工作人員肯定是非常辛苦,才能做到這樣的成績;演員方面非常優秀,尤其是那個配角林鶴軒,完全就是一個綠葉搶過主角的最佳示範;故事情節方面,其實缺陷很明顯,但幾個橋段我真的覺得很好笑,可能林鶴軒加分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料到的(因為我很難取悅)。總的來說,我個人覺得自己其實度過來一個還算不錯的兩小時,甚至出戲院之後,只要看到林鶴軒的扮相就會想笑。當然,我也有朋友覺得不好看(通常是年紀比較長的,比我長就真的比較長大概五十歲這樣),可能年紀輕一點的國高中生會比較適合(阿就真的滿白爛好笑的啊!),但好不好看在個人,我也看過很多人把某些片的影評寫成神片,把某些導演捧成國際級大導演,但我看到他的電影就是拼命翻白眼,然後只想問他「請問你知道什麼叫做『進步』嗎?」(不要問我我不會告訴你我在講誰)所以,你喜歡不代表我喜歡,我喜歡也不代表你喜歡,我只是很真誠地告訴你我看完《切小金家的旅館》的感受,至於你看了覺得如何,或許可以來跟我說說,就算罵他難看我也不會怪你,但你如果因此罵我袒護製片方甚至收錢講好話,我就跟你拼了把你黑了這樣。
然後我也要說,這個人氣沒有很高的粉專經營三年有吧!妳知道我推掉多少業配的邀請嗎?因為這是我的原則:影視的部分我不收錢寫好話。雖然我知道很多網紅靠這樣賺了不少,也把自己捧到了一個地位,但我覺得人生過得安心比較重要,也所以我也開始厭倦所謂的「影評人」這種身份,寧可自己默默寫文,寫得安心,寫得放心,也不會有過多的自大與自傲,也不會捲入某個小圈圈的名氣紛爭。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昨天晚上做夢夢到這張圖,半夜爬起來修一口氣完成!花不到30分鐘,紀錄一下自己的手感還在不在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cos師匠
最一開始的動機是因為有個很支持我的乾爹很喜歡她
(不過後來我跟DA在一起之後,他就沒再出現了 希望他一切安好)
後來是因為出版社的編輯老是喜歡叫我老師(師匠)
最近是看到哈梓喵在DA的影片裡說:NeKo說要出師匠後來也沒下文了...
我才覺得應該要把這個債還了~~~!!!!
順便祝大家萬聖節快樂啦~~!!XDDDD
#師匠 #斯卡哈 #FGO #FateGrandOrder #cosplay #修圖
📚使用軟體📚
Adobe Photoshop
iphone 11 pro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1.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2. 直播時有特殊貼圖可以使用
3. 每個月會搶先看到我的當月書單
4. 不定時有深夜廣播的影片可以聽
5. 滿周年會有額外小福利認證(規劃中)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以前是為了媽媽 後來是為了自己 現在是為了跟我一樣迷惘的人
這就是我繼續做說書的理由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說書 #理由 #迷惘
這個星期的說書延到星期四釋放喔!!
我想找多一點的畫面剪輯資料
感謝大家~~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1.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2. 直播時有特殊貼圖可以使用
3. 每個月會搶先看到我的當月書單
4. 不定時有深夜廣播的影片可以聽
5. 滿周年會有額外小福利認證(規劃中)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總算又有2019年必讀推薦的好書了!!我是覺得預防勝於治療~很多時候憂鬱和焦慮的發生都是累積而來的...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讓自己開心的方法啦QQ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作者: 約翰.海利
原文作者: Johann Hari
譯者: 陳依辰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9/05/22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https://shoppingfun.co/2X1Za
#憂鬱症 #TED #原因
【Part I 破綻】
第1章 魔法棒
第2章 失衡
第3章 哀傷排除條款
第4章 前無古人
【Part II 脫節:憂鬱與焦慮的9大成因】
第5章 後來有者(Part II前言)
第6章 原因一 與有意義的工作脫節 2:19
第7章 原因二 與他人脫節 4:50
第8章 原因三 與有意義的價值觀脫節 6:51
第9章 原因四 與童年創傷脫節 8:31
第10章 原因五 與階級和尊重脫節
第11章 原因六 與大自然脫節
第12章 原因七 與充滿希望和安全感的未來脫節
第13章 原因八和九 基因和大腦角色的變化
【Part III 重新連結:另類抗憂鬱劑】
第14章 牛
第15章 我們建了這座城市
第16章 重新與他人建立連結
第17章 「社交」處方
第18章 重新與有意義的工作建立連結
第19章 重新與有意義的價值觀建立連結
第20章 喜心,克服自我成癮
第21章 面對並克服童年創傷
第22章 修復未來
📚延伸閱讀📚
跳脫社會枷鎖《黑馬思維》https://youtu.be/kd4S943LHxg
逃離負能量《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https://youtu.be/m65LUP_BUyQ
最不想共事的同事《職場冷暴力》https://youtu.be/FdFvTZyOJqk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1.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2. 直播時有特殊貼圖可以使用
3. 每個月會搶先看到我的當月書單
4. 不定時有深夜廣播的影片可以聽
5. 滿周年會有額外小福利認證(規劃中)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負雷] 後來的我們—可惜我們沒有等我們。-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給沒有看過的人先防個雷。 我不知道最後導演放入這個橋段的意義, 是想讓《後來》這首歌成為這部電影最佳代言歌曲(但其實主題曲是陳奕迅的《我們》), 或者, ... ... <看更多>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好雷] 後來的我們,最大的遺憾是... - 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2018年6月23日 ... <看更多>
後來的我們 影評 ptt 在 看板movie - [負雷] 後來的我們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在電影版貼文,講白了就是看完《後來》之後,心中有很多wtf moment以至於上版
求認同跟理解。然目前看來卻是好雷居多,我一時不能理解,乾脆用拙劣的文筆點出幾點
可能是片子或是我歷練不夠而成的wtf moment,希望能跟版友們一塊討論。
以下可能有雷
1. 不像人話的台詞
影片最多的wtf moment幾乎都發生在台詞身上,而令我感到突兀的幾句,正巧都發生在黑
白戲裡,像是「如果沒有如果」的結論,以及海報主打標語「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
沒有了我們」,十分文藝,文藝到像個從小說中走出來的人物。
在黑白戲有幾度都覺得主角們不像個人在說話,更像是為服務劇本而存在的功能角色,而
目的是用「台詞」回顧跟檢討過往的色彩世界。也不是說這樣做不行,但我個人認為影像
畫面已經足夠用敘事給了觀眾這些體悟,那些感觸是屬於觀眾的私人情緒,卻被台詞奪去
了詮釋的機會。用台詞把體悟給說死,大家也就什麼都沒有了。更浪費了前面歷時這麼多
年鋪出來至少像個活人的具體角色
2.十年跨度的必要
就...有必要嗎?歷時感是要帶出主角們的變化,以及經由時間稀釋後墊在角色肌理背後
的平凡及真實,進而來和每個觀眾產生共感。一開始覺得一年一年都這樣跨蠻大膽的,期
待每年的變化究竟會如何發展劇情,但到影片中段交錯黑白戲的頻繁,且黑白戲的角色又
趨於功能跟引言的情況下,竟給我一種像是「黑白戲提問」、「色彩戲解答」的問答題的
錯覺。也不是說這樣不行,只是黑白戲作為「後來的我們」已經把兩人的關係用黑白跟尷
尬擺在眼前了,色彩戲不過只是在回顧「我們怎麼變成如此」的過往,再看下去就越能發
現自己不過是在回顧角色終將黑白的十年,甚至電玩遊戲梗早早爆雷導演用黑白處理畫
面的立意。那個十年應該帶來的變化感,好像沒什麼變化了。
3. 田壯壯的信跟伊恩凱莉
我自己覺得田壯壯的信是想把談「感情」這件事昇華成一種能扣連劇情有關感情、過年、
北漂、家鄉遊子等的大母題「歸屬感」。主角群們花了大把時間向外找歸屬感,後來才發
現真正的歸屬竟是如此近,而我們卻錯過的遺憾。
但為什麼要由田壯壯說?個人覺得整部片田壯壯的角色莫名其妙被搭上了「旁觀的智者」
的形象,沒有足夠的描寫跟劇情讓田壯壯具備了可以用一封信讓主角們盡釋前嫌的能力。
也不是說不可以,只是覺得《後來》一直急著在結尾生出感想,急著讓故事美滿。
至於伊恩跟凱莉,我是真的不知道能說什麼,整塊劇情就是一整個外接usb,很邊緣的情
節卻是個直白的明喻,再再地把屬於觀眾的情緒如彈幕般打在影像畫面上。
最後,還是很肯定全片團隊的製作跟野心。一方面是自己對這部片當時抱著很大的期望,
卻以失望收場,於是整理自己幾個直覺感到失望的地方跟大家分享,同時也很歡迎大
家的意見加入。當然可能是我單純沒有這些積年累月的經歷,所以短時間無法說出如黑白
戲那樣的話語吧。肯定是我太幸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165.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9899815.A.2B5.html
※ 編輯: newmanhero (101.15.165.36), 06/25/2018 12:12:13
我真的傻了,把十年說成三十
※ 編輯: newmanhero (101.15.165.36), 06/26/2018 01:09: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