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與母親、外婆在志學車站 ◎李修慧
午餐過後,走到志學車站
花蓮香的味道
鹹鹹的沿路飄進
小小候車亭
外婆信步來去
沒幾步便走到邊界
「這麼偏遠,不要讀了」
她又要求一次
母親盯著時刻表
透過近視眼鏡
吃力地算:一班、兩班、三班
幾個世代
沒有多少女人能在此下站
她們累了,坐在
車椅第一排
正對我,像是小學時代
空襲抵達外婆的教室之前
像是中學時代
母親懷上我之前
而我在她們面前,巍峨站立
像是老師
識字的,與不識字的
都曾用眼淚與汗,換取
菜肉、童書,和我遠行的鞋
車票,我已經買好
她們坐在候車椅上
忍受別離的苦鹹蔓延,寄望我
致志於學
遠遠地,跨過世上所有邊界
--
2020後山文學獎社會組新詩優選作品
--
◎ 作者簡介
李修慧。畢業於台大中文系,曾任關鍵評論網記者,專長原住民、性別議題,目前就讀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班。曾獲鍾肇政文學獎小說獎、新北市文學獎、後山文學獎新詩獎。
--
◎ 小編小令賞析
八:一首明朗而私密性極高的詩作。
蔓:直接就結論了嗎?
薛:很像一支輕短的MV。詩名「邊界」與「母親、外婆、志學車站」並置時,彷彿也同時劃分出三位女性之間的界線。即使近如血緣,卻也受阻於不同肉身和時代差異的邊際,而沒說出口的也是三者同為女性在社會上的隱性既定命運感。
八:並列其中的第三者是志學車站,不是女性吧。
蔓:去過志學車站嗎?那不是舊舊小小、不起眼而靜謐的一個小站嗎?
薛:有意思的是敘事者在母親、外婆後,接著將自己的定位,設定在一個求學所需的小車站,車站的存在本身是中性的,也不會因為尚未定型身分與責任的敘事者是女性,就斷論未來也將會接續獲得母親、成為外婆這樣的家庭稱謂。不是沒有可能,但車站的解讀空間、能動性,都比前面兩者的母性成因,更為開放。
八:這首也沒有什麼技巧層面需要討論。
蔓:如果整首有達到想要的經營效果,何須非得要展現任何技巧?技巧不是達成效果的工具嗎?如果沒有動用任何技巧,還能達成效果,不也是一種技巧?
薛:其實還是有的,但是是從心理層面去編排讀者在進入詩作時,情緒地圖跟起伏的走向,以及可以如何達至餘韻足夠迴盪許久的效果。
八:也是。或正因為沒有什麼難句,或長篇幅、大結構,其實會讓人絲毫不介意一看再看地深入感受,反而就達到敘事者一再於眼前緩緩運鏡的情境至情緒。
蔓:「午餐過後,走到志學車站//花蓮香的味道//鹹鹹的沿路飄進//小小候車亭」詮釋空間很大,內在想像跟外在輻射都很有開放性潛力的文本。
薛:明明看起來就只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
八:人生有時候也只是那麼簡單的幾句話。
蔓:所以難的是什麼?
薛:難的是反抗,難的是拒絕;「外婆信步來去//沒幾步便走到邊界//『這麼偏遠,不要讀了』//她又要求一次」,看看,可能嗎?可能就因此不讀嗎?而且是「又要求一次」,代表前面早已經不知道要求幾次。更玩味的是「沒幾步便走到邊界」,究竟是外婆心理層面的邊界,更甚於真實世界根本無人得以劃分的邊界嗎?
八:「母親盯著時刻表//透過近視眼鏡//吃力地算……//沒有多少女人能在此下站」,此處亦即母親也不是能夠在此下站的女性之一,而因為敘事者的緣故,獲得可以暫時在此下站的機會,明明是吃力地算數火車時刻表的班次,班次少之又少,連同隱喻短短幾個世代間,女性來此的數量亦少之又少。
蔓:「她們累了,坐在」看看,這樣就累了,心理的疲憊完全反應在身體的層面,心理為何疲憊?因為不是她們熟悉的世界,總習於侷限女性,關於遠行或求學。場景在「車椅第一排」,開始展演三個女性間的各種世代對照,直到最後一段。
薛:第五段很簡單,但效果很好,尤其最後一行:「菜肉、童書,和我遠行的鞋」,三個元素即表示:「外在(滋養身體需求),內在(滋養內心糧食,而且是不太有年齡限制皆能一再回頭翻閱的童書),移動能力與需求(遠行的鞋)」
八:其實滿討厭這種只有一種解釋的解釋,可以不要這樣嗎?
蔓:識字跟不識字的狀態差異,不是那麼容易感受或想像,不識字的人究竟如何在生活中讀取資訊?只能用「換取」的,用「眼淚與汗」去換,換來的也是直接可以理解的「菜肉」就吃,「童書」可能有圖不需解字,「鞋」就鞋。
薛:最後一段的開頭:「車票,我已經買好//她們坐在候車椅上」這兩句,將世代間的權力關係交接於此。位階轉換期間的「忍受別離的苦鹹蔓延,寄望我//致志於學//遠遠地,跨過世上所有邊界」結語收束在此,情緒節制而引人遐思,因為受到寄望的敘事者並沒有同意或反對這份寄望,單純是描述事實地傳達出自己被寄望了這樣子的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之所以能夠瞬間獲得讀者的認同,則因於最後一句:「遠遠地,跨過世上所有邊界」。
八:跨界用講的都很快很容易,彷彿就在隔壁,腳伸出去就跨界了。
蔓:但這裡是指邊界,邊界與邊界間的橫跨究竟需要時間空間,「遠遠地」同時帶出空間,空間又有賴於時間支持,故此一次傳達出現在進行式的「致志於學」,怎麼跨呢?學海無涯,世上所有的邊界,是高遠的想像,但只要一直持續在路上,只要自己沒有喊卡,就沒有人可以因此斷論成敗,因為尚在前進,只是快慢或遠近,但這些都將是敘事者自己後來的事了。邊界指涉的可能想像確實無遠弗屆。
薛:情感細膩到位,敘事不疾不徐,倒是很像車子駛進跟駛離志學站的感覺呢。
--
美術設計:吉兒
圖片來源:小令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台灣其實曾經有「即席創作」的文學獎?金車文藝中心曾舉辦過「高中生限定的現代詩即席創作」比賽!
——小編P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後山文學獎 #邊界 #李修慧 #多少女人能在此下站 #對話體賞析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3/20210328.html
後山文學獎獎金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應之物 ◎曾貴麟
終日我們在各式各樣的巷口中找尋
自己的原貌與來歷
此時給予一個恰當的話題
才有足夠的時間支撐時間
當時街上正熱切的討論傾斜
關於失調、違和
種種道德的難題,這個時代
百廢待舉,所有的言語逐漸生產
供應一個前提為了
犯錯的可能
親密接觸無損傷痕的時代
眾人梳理著色彩與室溫
像在荒廢的原野裡
辦理巡迴座談會
准許誤讀
但負責任的解釋諧音
這座城市仍在佯睡
被醒來的人分寫
下一個擔憂的議題抵達前
我們的時代
便還未離開
--
◎作者簡介
曾貴麟,1991年生,宜蘭人,淡江大學中文系,東華華文創作所畢業,曾任微光詩社社長,創辦淡水藝文誌《拾幾頁》,現任《花蓮青年》主編,作品有《夢遊》、《城市中的森林》,策劃文字x攝影展《25時區》,聯合文學《Narwhal的房間》線上語音文學課程講師,曾獲臺北詩歌節影像詩獎、後山文學獎、金車現代詩獎,作品入選2018年度詩選,曾獲2019年優秀青年詩人獎。
詩集《人間動物園》之管理員,溫柔地失職,只能一再釋放。
--
◎小編小楠賞析
我們的世界漸以言語與數據組構而成。我與你,與某人從未接觸,而以冰冷卻溫暖的話語,在仿若大海的網路上,編織秘密。但那些秘密,不僅屬於你我,而屬於眾人。我們不明白自己來自何方,所以感到徬徨與恐懼,詩人在首段寫道「此時給予一個恰當的話題 / 才有足夠的時間支撐時間」,我們以為這些及那些事情重要,有關我們的原則,但也許那只是因為無所適從的徒勞,為了讓時間能夠馱負時間,為了讓我們相信還有什麼能夠改變,所以我們談論話題,讓我們還保存有一點活著的餘裕。
每一句話,每一段話都精密雕琢,然而藏匿在其中,未被察覺到的傾斜,仍然傷害到了遠方的人,我們被迫與所有議題和道德糾纏,儘管我們明白,也許根本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對錯,「種種道德的難題,這個時代 / 百廢待舉,所有的言語逐漸生產 / 供應一個前提為了 / 犯錯的可能」如同詩人寫道,在這個赤裸的時代,所有討論的隻字片語,彷彿都僅只是為了迴避犯錯而發生的意外。
看似親密接觸,卻又無關緊要,「梳理著色彩與室溫」,辨別你我的背景與來歷,在空曠無人的荒野,恐懼他人的質疑,一遍遍「辦理巡迴座談會」,給予他人解釋的可能,但又需要自己解釋些什麼。
末段,詩人說「這座城市仍在佯睡 / 被醒來的人分寫」,如同此時此刻,我們仍為了這樣的感受開始敘述,而最終,詩人對這龐雜的時代寫下了註解:我們的時代是談論擔憂的時代。
--
美術編輯:林宇軒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對應之物 #曾貴麟 #社會的疾病 #談論擔憂的時代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63.html
後山文學獎獎金 在 劉櫂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劉櫂豪:文化立縣 地方創生 政見影片記者會
立法委員劉櫂豪今(6)日於台東市「黑孩子咖啡廳」舉行「文化立縣 地方創生」記者會,公布第二支競選政見CF,現場也邀請新港教會劉炳熹牧師共同來見證,影片內容從新港教會原建物-菅宮勝太郎故居的歷史沿革開始,敘述目前由劉炳熹牧師針對老屋修繕活化,讓新港教會活化重生成為照顧長者與小孩的長照據點。劉櫂豪對於政見四大主軸之一「文化立縣」的政見主張,善待過去就是創造未來,認識在地優勢才能接軌國際,他會以政策領航,結合民間力量,深耕台東文化,創造出有自信、有魅力,獨特的台東競爭力。
劉櫂豪表示,此次競選針對台東願景提出四大政見主軸,有文化立縣、友善農業、新創基地、南島首都四項訴求,從文化、農業、新創、南島四大面向建構台東的美好未來。劉櫂豪認為,文化對比現實就像臉孔,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要愛自己才能了解自己的特色在哪裡。台東有許多不同年代來到這裡的人,還有七大族群的原住民朋友、新住民朋友所組成的多元文化特色,這也是台東最寶貴的資產,所以希望透過這樣子的短片,讓更多人知道、認識、喜愛台東。
劉炳熹表示,對於新港教會修復,非常感謝在過程中劉櫂豪與夥伴的幫助,這裡正在進行一場每個人都超乎想像的社會實驗,希望每個在這塊土地上都能有全新的夢。劉牧師感性說明這個過程的緣起,他表示從台北來到台東新港這塊土地傳福音將近十個年頭,他發現有一棟特別的房子承載從過去到現在的歷史,但因颱風侵襲與歲月的侵蝕損壞,他開始進行老屋修復運動,他意識只有認識自己的故事才能看見未來要往哪走。他強調,這棟房子不只硬體的修繕,也期待這裡能夠照顧每一個人的生命,讓長輩得到尊重讓小孩看到新的未來。
劉櫂豪指出,這塊土地有太多屬於我們的故事,無論歡笑、傷感、晴天、雨天,唯有善待過去才可以創造未來,只有越在地才能越國際,民間在努力,政府更應該努力。在「文化立縣、地方創生」有兩大主軸,一是「文創平台」,把具有歷史的閒置空間變成文創基地,設置獎金,用獎勵的方式來鼓勵推廣台東元素,鼓勵台東青年紀錄家鄉的面貌,更認識紮根土地。二是「山海故事」,台東的山海與人文都有極富特色的故事,劉櫂豪表示,利用不同的媒介把台東的故事說出來與流傳,不論是文字、影像、詩歌、戲劇,都能挖掘記錄在地風土民情,因此提出設立紀錄片學校,培養紀錄片的人才,並舉辦國際紀錄片影展,讓台東成為重要的搖籃,透過政府資源挹注,與相關單位合作擴大辦理,讓台東每一個角落都能呈現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
劉櫂豪承諾,擔任縣長後,一定會陪伴所有文化工作者,不會讓他們孤單,他主張未來會擴大台東每年舉辦的美展,讓藝術創作者每一年至少有一次大展身手的機會。另外也會跟美學館一年一度所舉辦的後山文學獎共襄盛舉,讓這個盛事更大,影響範圍更廣。
劉櫂豪最後也強調,此次選在黑孩子咖啡館舉辦記者會,是因為這裡也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台東夢,這裡由書屋創辦人陳俊朗,陳爸團隊所建立,由書屋的孩子的工班建築、烘焙餅乾、煮咖啡,讓青年能夠有一個聚會的場所,讓年輕人有自立自主的能力。他強調台東縣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未來能夠陪伴、協助在台東每一個角落正在進行中的台東夢,都能夠在台東這塊土地開花結果。
【文化立縣 地方創生】劉櫂豪 台東夢的推手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KeP2ONnEX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