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Maye Musk]
☁️媽本人熱愛看人物傳記,想了解他們的成長歷程,以及是如何受到啟發的。
看到Elon Musk媽媽出的自傳,忍不住想翻看看,看她怎麼養出這個天才的?
雖然書介寫的天花亂墜。我本人看完的結論是:原來生了個天才好棒棒🤣。
Elon Musk從小就是個內斂的天才、又非常有想法。Maye musk因為婚姻不順遂,是兼職多份工作的單親媽媽。所以給予小孩非常大自由發展的空間。當Elon Musk 17歲時自己提出,想搬到加拿到獲得更好的發展,Maye為了孩子放下南非的一切,這點真的蠻偉大。而我想Elon從媽媽身上學到最多的就是即使遭逢巨大困境也不放棄、要繼續不停的努力。
這本書內容字彙都蠻簡單,很快就可以看完。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虎媽的戰歌)]
這本書美國華裔二代虎媽蔡美兒所寫的育兒紀錄。是爭議性非常高的一本書!想當初十年前剛出版時候,看了書評,覺得這人跟本神經病。因為這本書總是被提到,所以我還是忍不住買回家看。
看完這本書後,覺得蔡美兒只是比較誠實。這種逼死孩子的虎媽我們在求學歷程中多少都看過,用威脅恐嚇、控制孩子一切的方式來要求學業成果。
虎媽的大女兒Sophia天生資值好,適合這樣的教育,最後成就也很傑出。但是也許不需要要這樣逼,她一樣可以很傑出。
二女兒Lulu則是差點被逼瘋。出乎意料的是結局是虎媽最後為了挽救跟Lulu的親子關係,最終放棄了逼迫Lulu學小提琴。虎媽跟Lulu的很多對話都很震撼。會讓你打從心底的了解要懂得尊重孩子是個獨立個體、而不是父母附屬品。
教養沒有唯一法則,真的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這樣逼的。沒逼成、被逼瘋的倒是不少,常常還賠上了珍貴的親子關係。如果逼這麼有效,全送斯巴達集中教育、個個都是全能菁英!
撇開爭議性教養方式不說,耶魯教授蔡美兒的文筆蠻好的,比我想像中好看,當小說看很不錯。哈哈。
[蘭花與蒲公英]
這本書個人還蠻推的。
作者將孩子區分為兩類:浦公英(堅強、強韌、健康)、蘭花(敏銳、易感、脆弱)。不是完全二分法,很多孩子兩種特質都有,甚至會轉變。
作者本人跟他的親妹妹是最好的例子,出生在一樣的家庭與環境、卻產生截然不同的成果。
簡單來說。
浦公英小孩非常有韌性,環境對於他的影響不大,隨便養都可以長得很好。
蘭花小孩相對敏感與脆弱,環境對他們影響很大,需要很多的愛與關注。在教養上要拿捏的恰到好處,不要太過放任卻也不能給予太多的壓力。要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給予寬容與空間,最重要的是要全心接納孩子、肯定孩子做自己。這部分跟”脆弱的力量”書裡最後面的內容頗雷同。
教養真的很難!沒有捷徑也沒有唯一解。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找到適合孩子與自己的教養方式。我自己也是每天都在思索....。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童年經驗對未來的人格發展通常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願我們都能用智慧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歡迎留言討論交流
#☁️☁️不負責任書評
「後悔當媽媽書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芸芸の育兒生活雜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Veronica Lin 林小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作家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心得] 後悔當媽媽-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作者Orna Donath透過質性研究針對23位以色列母親進行訪談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心得] 後悔當媽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心得] 後悔當媽媽?- 看板BabyMothe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後悔當媽媽書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後悔當媽媽書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後悔當媽媽書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母愛不是天生的嗎?為何有的媽媽後悔生小孩?《七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閱讀《後悔當媽媽》Regretting motherhood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Veronica Lin 林小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閱讀,記者王離寫劉叔慧,《回歸家庭,無所事事可以嗎?》:
「『為什麼現代人會對於身為家庭主婦的自己有所焦慮呢?』我問劉叔慧。
『無所事事可以嗎?還是即使是離開職場,我們也非找到一個創造性的積極意義才行?——你們拍了一上午,一定很累,要不要先吃?』她微笑應答,她知道當下什麼才是重要的。」
-
每年都會拚命的在繼續衝刺或離開職場之間猶豫不決。每年都有不同的考驗。
看著作家在離開了職場、看似恬淡悠哉的生活步調中,仍在思考自我肯定與價值之所在,好像就覺得自己在這個進退的邊界不停往返也很正常了。
-
延伸閱讀:
劉叔慧的書評,〈無人知曉的失控人生:《後悔當媽媽》與《好想殺死父母》的內在對話〉
https://www.openbook.org.tw/star/798/547
「成為母親,意味著妳不能只追求自我實現的人生,妳的人生只能是『被兼顧的那一方』——如果妳夠強大,有足夠的後援體系,恭喜妳,至少可以『兼顧自己的自我實現』。
然而大多數女性,一旦成為母親,意味著在妳身心體力最佳的廿年,必須專注在照顧教養子女上。」
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作家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該編報書】
該編又來報書啦。今天要報什麼呢?雖然今年沒有開卷,但還是有不少愛書人在自己的臉書或是blog上選出自己的愛書,像是該編有在追蹤的黃宗潔老師就是。
黃宗潔老師是談動保、動物倫理和動物文學的一把手。其實黃老師替獨立書店和不同文學雜誌們策劃過很多書展,是老字號的讀書人。只要在google搜尋黃宗潔老師,相信就可以看到很多老師側畫的書展。
那老師今年選了哪幾本書當他的心頭好呢?該編特別複製老師的臉書選書文如下。大家走過路過別錯過喔!
====以下複製老師臉書====
之前說好的(和誰?)凱西年度書單來了~
年底將至,又到了往年期待開卷十大好書的日子,很高興明年開卷的傳統還是能以不同形式延續下去,不過今年這個小小的空缺,難免會在讀到某些書的時候心裡冒出一句「啊如果今年有開卷這本一定會進十大」的心情;加上上次提到《貓狗的逆襲》,有同學說那本剛好是他的漏網之魚,這是一個文字與出版工作者焦慮大家不讀書的年代,身為讀者,卻又是一個因為書訊流速太快很容易錯失的年代,所以隨興地列一些今年讀到很喜歡的書,由於買書的速度永遠比消化完的速度快很多,因此某些很有名大家都知道也一定很好但是我買來之後還沒讀完的書就不列在此,以下排名依想起來的順序所以不分類別(也太隨興)
1. 復仇與求生(因為已經寫了書評就不再多說,拜託大家看這本~真的不會後悔,俄羅斯相關延伸閱讀可以看《精通蘇聯料理藝術》,去年的書,但非常動人)
2. 一顆頭顱的歷史(人對頭顱的執著與迷戀與恐懼的黑暗之心,非常非常精彩)
3. 老人恐怖份子(看完只有一句心得,村上龍是真硬漢﹗你多久沒看過一氣呵成的小說了?快去讀這本)
4. 貓狗的逆襲(對於貓狗在人類歷史文化中位置與身分的挪移有非常深入的論析,是我覺得今年有關動物議題的書當中最好的一本,同場加映劉克襄《虎地貓》,但因為已經寫了整篇論文在介紹所以就不重複了←什麼態度,另外勇敢一點的朋友可以讀一讀《傷心農場》,雖然真的會很傷心)
5.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對,你沒有看錯。其實原書名只是Primates of Park Avenue,翻成這名字讓我帶著它出門時覺得好丟臉,只好把書皮丟在家裡…以人類學和靈長類動物學來解讀曼哈頓上東區女性生活的第一手觀察,非常有趣的一本書)
6. 未來的犯罪(這本我推薦過好幾次了我記得,但凡是在臉書上能夠讀到我這篇文章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了解大數據時代我們正在遭遇的事。比方說,你有發現臉書現在像孩子學詞彙一樣在練習照片辨識嗎?所以每次照片跳出來之前都會看到一行字,例如照片中有人、戶外、狗和鞋子,簡直就是短詩)
7. 鄉民公審(也是網路時代應該讀的一本書,對於網路正義有非常深刻的思考,有關正義的思考可以合併閱讀《不完美的正義》、《法官的被害人》)
8. 飛行的奧義(非常美的自然散文,繼《夜的盡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
9. 藝術的孤獨(也寫了書評所以不多說了,錯字真多容我再抱怨一次)
10. 無家者(這本其實正在看,但故事好感人所以決定列上來,同樣看到一半但覺得有好書臉的是《窮忙》,但因為本人一直在窮忙所以始終還沒看完…)
這樣不知不覺就十本了,另外有本也蠻喜歡的下次書評再介紹~希望能夠讓大家找到幾顆過去一年遺漏的珍珠~
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作者Orna Donath透過質性研究針對23位以色列母親進行訪談 的推薦與評價
不用表達快樂的母親節快樂! 書評:Orna Donath,《後悔當媽媽》Regretting Motherhood... ... <看更多>
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心得] 後悔當媽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通常會說「小孩」是爸爸媽媽「甜蜜的負荷」但你知道嗎?實際上,可能有很多人並不認同這個想法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有很多媽媽,其實並不想當媽媽! ... <看更多>
後悔當媽媽書評 在 [心得] 後悔當媽媽-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好讀推薦:後悔當媽媽 Regretting Motherhood
推薦指數:★★★★(滿分指數:5顆星)
網誌好讀版:https://kaiwenhuang.blogspot.tw/2018/02/reading-regretting-motherhood.html
這本書的標題看起來有點沈重
這本書的來源很有趣
是一個之前在思考需不需要小孩的朋友借我的
這本書跟著其他的備孕書本一起過來XDDDD
我看著那一堆書,忽然覺得有趣
是啊,為什麼這個世界永遠只想過『想要事情發生』
卻從來沒有人問過『請問擁有的人後悔嗎?』
彷彿這件事情從來就不是一個疑問,也不是一種選項
一個女性可以「後悔」當媽媽嗎?
我們果斷地威脅女性:如果沒有生育子女,未來一定會後悔。
但如果生了子女,可以感到後悔嗎?
這本書一開始先提出一個大哉問
為什麼有關於這種議題從來就沒有出現
或者是,出現了,但是卻從來非見於主流社會
最痛苦的,或許不是後悔成為母親。
而是即便後悔了,
也說不出口,不敢說出口,無法說出口。
只是她們不敢言說,深知不可言說,於是從來不說。
這社會將『有孩子後就有內建母愛』以及『母愛』這件事神聖化了
彷彿母愛是一切母親內建的根本
除來毫無保留愛孩子,其他選項皆不存在
但這又或許是整個社會氛圍導致的一個最大謬誤
本書作者透過大量的訪談資料,去闡釋與分析這種欲說還休的情緒
生活、社會、文化、經濟上的壓力,
可能讓讓媽媽們對自己選擇生兒育女這條路感到後悔。
又或者「為孩子放棄先前的人生」的母親們認為自己並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種種的氛圍導致連『有這種想法』都是邪惡的
而各式種種的後悔來源非常多元
除了沒有自己的時間,龐大的經濟壓力,失去自我價值,
失去自我實現,或與伴侶因為養育而起爭執
所有東西因為照顧小孩兒支離破碎
更多的,是因為有了小孩,在心理或是生理上
都對小孩產生不可分割的隱形連結,或是我們稱巨大的責任感
不管是小時候的親餵哺乳,或是長大後孩子的人生
身為母親,會不自覺得將責任放在自己身上
書裡面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小孩的臍帶就像是隱形的線,緊緊勒著媽媽的脖子,至死方休』
吳爾芙更把生小孩這件事視為一種自我的死亡與母親角色的重生
而身為母親,就在這種情自我與孩子中,交纏愛恨
作者也花了一些時間,去探討為什麼這種議題討論的如此之少
很多的原因是,很多的母親不願意讓孩子知道自己後悔生下他
「怎麼能後悔生下自己的孩子!?」
「壞媽媽才會後悔生下孩子!」
這實在是非常的糾結,
在我們投入或是一段感情之前,我們總要知道對象是誰
唯有父母與小孩,雙方只有在對方來到自己的生命裡
才能知道雙方互動會產生什麼火花
父母無法後悔將小孩生下來
而小孩無法決定自己要不要被生出來
正因為這個關係是不可逆的,
不像我們可以絕交,分手,離婚。
我們能做的,就只是在成為父母之前
好好的思考,確認自己將『後悔』這個可能降到最低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點是,『後悔當母親』這件事跟『愛孩子』這件事其實是可以並行存在的
一個很類似的情況是『我愛他,但是我後悔認識他』的狀況很像
或者是我聽過另外一個新手媽媽朋友很認真地抓著我,跟我說
『我很愛我兒子。但是我也真的需要自己的時間。』
這本書並沒有在教導要如何解決『後悔當母親』這件事情
但是光是作者可以以女性自身價值與主體性提出這個問題
本身就是一種躍進
而唯有先正視這個議題
透過深度理解中,了解自己的需求與內心真正的聲音
也許當父母從來都沒有ready 的那一天
但是唯有透過反思自己真正的想法
然後才能夠義無反顧去接受自己選擇的人生。
這本書推薦給準備懷孕,或是已經當新手媽媽的朋友
但是懷孕中還是不要好了,我怕會情緒波動太大 QQ
--
= 我是黃KK =
https://www.facebook.com/kaiwenhuangKK/
工作,玩耍,時尚,碎碎念分享。
在外商科技業討生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7.6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18235323.A.F0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