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罹癌」者,還有哪些事情要特別注意?
回到前日討論的議題,近親得到大腸癌,而他最近有點便祕,需不需要照大腸鏡?關心類似問題的人不少,先講結論,沒有立即性的需求一定要馬上照大腸鏡,但就算沒有家族病史,飲食也一定要高纖、少油、少紅肉,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大腸癌成因
我們每天不知不覺吃下許多致癌物質,不會改變我們的身體外觀,但它實際上會傷害第一線的大腸黏膜細胞,當致癌物質太多、來不及修復,基因突變就留在大腸黏膜細胞裡面。
當這些身體無法修復的基因突變日積月累,數量越來越多,就好像一個人一階一階地爬樓梯,直到某天跨過了身體能負荷的門檻,大腸黏膜細胞就成了不斷增長的癌細胞。
因此想要預防大腸癌,
一定要記得健康飲食的口訣:高纖維、少壞油、少紅肉。
#近親罹癌者的檢查建議
根據台灣的流行病學,50歲以上是大腸癌風險比較高的族群,所以一般建議50歲以上要做一次大腸鏡。並根據檢查結果,看是否需近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假如一等親(父母親)就有大腸瘜肉、甚至有大腸癌患者,就必須提早做大腸鏡,建議從父母親罹患癌症或瘜肉的年齡,再往前推10年,就是該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
#後續追蹤頻率建議
「完全沒有瘜肉」:根據美國預防醫學會建議,約5-10年以後再做第二次大腸鏡追蹤就可以了。
「發現瘜肉」:且屬於大腸腺瘤,基本上3年內要做第二次大腸鏡。
「發現增生型瘜肉:這種瘜肉比腺瘤更良性、比較不會癌變,通常也是建議5-10年以後再做第二次大腸鏡就可以了。
▶︎連結中有完整的大腸癌資訊整理
https://icarestomach.com/archives/588
後續追蹤頻率建議 在 大腸直腸癌治療後要多久追蹤一次? - 台灣癌症基金會 的相關結果
術後追蹤通常進行五年,因為這段時間為癌細胞復發風險最高,術後追蹤可包括定期身體檢查和其他檢查,因為每位病人的復發風險不盡相同,所以建議與醫師討論所需的檢查及頻率 ... ... <看更多>
後續追蹤頻率建議 在 高回診頻率單位1 密切接觸者或風險對象檢驗結果後續處理建議 的相關結果
表4、高回診頻率單位1 密切接觸者或風險對象檢驗結果後續處理建議. 感染管制措施2. 院內密切接觸者或風險對象確定 ... 後續原則上無需再進行追蹤採檢,惟仍得由衛生主. ... <看更多>
後續追蹤頻率建議 在 乳房醫學中心- 追蹤轉移 - 臺北榮民總醫院 的相關結果
依據2018年NCCN(美國腫瘤臨床實踐指南)指引建議,罹癌治療完成後首5年,每年1~4次回診追蹤;之後每年一次。 另一全世界通用準則,ASCO(美國臨床腫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