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個人是比較喜歡金馬獎的畫面呈現啦~
大家覺得呢🤔(諭子燒)
追星快訊不漏接🌟快下載星光雲APP啦:https://goo.gl/DxAfcG
金馬影展 TGHFF #金雞獎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噓!星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光之饗宴直擊 日本神戶舉辦多年的光雕裝置藝術展團隊,首度來台跨刀設計#2019台北光之饗宴,小編帶大家搶先看試燈,展期從大年初一起連展15天,千萬別錯過喔 !!...
徐崢金馬獎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來沒有「晚上好」的金馬獎真的這麼好(轉刊)
管仁健
(李怡按:昨天拙文談金馬獎,接青年導演林子穎來訊說:「沒有中國電影,金馬藝術水平更高,把更多焦點放在小眾題材上,向世人介紹更多好作品。」其後在網上讀到台灣作家管仁健這篇文章。原來在金馬獎頒獎禮上頻頻出現中國用語「晚上好」,已經被台灣認為把金馬獎污染了。香港人也許可以從中悟到:為什麼我們要努力維持說香港味的粵語呢?)
「台灣的演員、導演都非常棒,不要流失他們,把他們留在台灣拍戲,我願意從學生製片拍起,我半價(接戲)。」
真的,鄉民是公平的。這段話是「國民阿嬤」陳淑芳從影61年,影齡比金馬獎都還大6歲的雙料影后,卻能在首次入圍就得雙大獎,致詞時說的一段話。
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11月21日圓滿落幕,獲得外界、網友們一致好評。台灣的各種頒獎典禮,這幾年官員已經不再致詞,主持人廢話也少了些,無奈很多得獎人不自知也不自愛,以為上台領獎致詞是去KTV搶麥,廢話好似周星馳電影《鹿鼎記》裡,多隆對韋小寶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最典型的悲劇就是今年9月26日第55屆電視金鐘獎,以往典禮都在11點左右結束,最晚也只拖到11點半,但今年卻嚴重超時近1小時,導致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戲劇節目導演獎、最佳戲劇節目獎等壓軸大獎,拖到過了12點才公布。不少守在螢光幕前的觀眾,在12點半典禮結束前就已忍不住睡著,沒能看到最後,引起鄉民痛罵。
其中廢話最多,最被鄉民砲轟的「罪魁禍首」,就是以《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榮獲生活風格節目獎的製作人劉志雄,3次上台朗誦手機裡寫好的小學生作文,一個人就耗掉將近9分鐘。
再說一次,鄉民真的是公平的。陳淑芳的得獎感言,時間加起來遠遠超過劉志雄,但大家聽得卻依然有笑有淚,網路零負評。因為致詞時間的長短還不是重點,內容與效果才是王道。陳淑芳在台上說的,不只是她自己想說的,也是全台灣人大多數人的心聲(無須理會那些放棄治療的統支廢渣),所以陳淑芳就算說得再多,鄉民們依然捧場。
金馬獎好看要感謝中國政府?
但今年的金馬獎之所以好看,真的要論功行賞,超萌的國民阿嬤陳淑芳,都還只能排名第二。
能讓金馬獎脫胎換骨,這兩年來越來越有特色,也越來越能凝聚台灣人心,大家在電視機轉播或網路直播,再也不用聽到罹患無骨症的台灣藝人,學王炳忠(台灣統派新黨發言人)那樣捲起舌頭,噁心十足的問候大家「晚上好」;更不用擔心被那些甘心成為當權者鷹犬,上台致詞的中國電影奴隸人,言語性騷擾的霸凌「很高興來到中國台灣」,這完全要感謝中國政府。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最佳紀錄片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得。這齣耗時6年拍攝的紀錄長片,是以2014年太陽花學運為背景,報導學運領袖陳為廷與中國在台交換生等人,展現這些人在社會運動中所遭受的衝擊和影響。但傅榆在得獎感言時說:
「很多人以為這部影片在講政治,其實它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是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這種錯誤不僅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傅榆發言後,來自中國的去年影帝涂們,立刻在頒發最佳女主角獎時說:「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典禮結束後,來台參賽的中國電影工具人,又集體抵制出席惜別酒會。
另外傅榆的得獎感言,在中國也立即引來了回應。「微博共青團中央」轉發了一幅包含台灣、南海在內的中國地圖,並配文稱「我深深的愛著這個國家」,並配上「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標語。
那些比婊子更無情,比戲子更無義,參加過本屆金馬獎的中國電影工具人,翻臉如翻書隨即轉貼。例如當屆金馬影帝徐崢、入圍影后的周迅及孫儷、以及胡歌及鄧超……等。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但是可以缺一大塊」。國民黨時代的秋海棠地圖,被俄羅斯蠶食鯨吞,早就瘦成了老公雞。但即使唐努烏梁海被占了,外蒙獨立了,見樹不見林,見台灣不見俄國佬的中國電影工具人,仍在那裡無恥的叫囂「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多年來金馬獎找這些中國電影工具人來撐場面,對台灣人或對電影人來說,都是自取其辱。
「錯把宋粉當台獨」了嗎?
去年中國挑釁地把金雞獎移師廈門,並與金馬獎同一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乾脆借疫情之便,不讓任何人來台參展,連合資拍片都不敢報名。但這對台灣來說,就像禁止觀光客來台,讓台灣免於武漢肺炎肆虐一樣,真的是天佑台灣,讓金馬獎回歸電影,政治掛帥轉回金雞百花。
1982年出生的傅榆,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到台灣求學定居;母親則是印尼華僑,9歲到台灣居住。雖然畢業於政大廣電系與台南藝大音像記錄研究所的傅榆,受訪時也自認自己是「台灣人」,但也說「自己雖然長於外省家庭,崇拜宋楚瑜,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台灣人一般所謂的「外省家庭」,嚴格說來是指戒嚴時代的眷村,或是軍公教警這些吃兩蔣皇糧的家庭。當然,如果放寬一點來說,也還是父母或祖父母,在1945年戰後到1950年國共內戰期間來台的。
但傅榆的父母親,都是戒嚴時代才由東南亞來台定居的華裔,台灣人會稱這樣的家庭為「新住民」。當然,無論是外省第二代或新住民第二代,絕對都是台灣人。不過,支持甚至崇拜宋楚瑜的人,在台灣是不太可能被歸類為「台獨」,甚至是「鐵桿台獨」。比較熟悉台灣事務的國台辦官員,也不可能犯此低級錯誤,錯把宋粉當台獨。
但中國電影工具人,卻比國台辦官員還政治掛帥。傅榆這種家庭背景與這種言論,都被認為是台獨,請問台灣還剩幾個非台獨?
「晚上好」成了政治通關密語嗎?
金馬獎在戒嚴時代,只是新聞局年年行禮如儀的一個官方獎項,主辦者與獲獎者都沒當成一件正事。解嚴後交由電影人負責,隨著評審過程越來越嚴謹,政治力已完全無法介入。
在金馬獎頒獎舞台上,能上台領獎的人是誰?上台後會說什麼內容?主辦單位不可能事先知情,一旦知情,這個獎也就沒任何公信力了。何況對中國電影工具人來說,「內地」也有一堆像戒嚴時代金馬獎那樣的電影獎,為什麼還要飄洋過海地來參加金馬獎?
台灣擁有華人世界裡難得的言論自由,頒獎典禮上傅榆說了什麼,或是涂們說了什麼,都跟其他入圍者與得獎者無關,更與主辦單位無關。但是來自中國的電影人,卻必須在國家暴力下,用集體不出席酒會來抗議一個得獎人的講話,這樣的作法很幼稚,也很無恥。
今天若是評審對參賽者霸凌,或是頒獎者對得獎者霸凌,尤其是主辦單位對參賽團體霸凌,參賽團體在抗議無效下,進行這樣的集體反制,多少還有些正當性。
參賽的電影人,一定是有地域、性別、階級、政治、宗教……甚至對電影主題與技法派別,看法肯定南轅北轍。不同是正常,全部一樣才是異常,也只有國家暴力才會妄想讓大家的聲音一樣。抓幾隻狗來關在一起,叫聲都不可能一樣吧?
「晚上好」與「兩岸一家親」一樣,中國人喜歡這麼說,台灣人無須反對。但台灣的電影人,無論你的政治立場是統是獨,只要作品夠水準,侯孝賢統嗎?蔡明亮統嗎?本魯(本魯蛇loser)都還是會買票進場支持。
可是在台灣的各種頒獎典禮上,把「晚上好」掛嘴上,就像「兩岸一家親」一樣,成為中國政治通關密語,作為自己能放棄靈魂,甘願只當工具人的政治小丑,從此不再出現於金馬獎。真的,讓老人再囉嗦一次,天佑台灣,原來沒有「晚上好」的金馬獎真的這麼好。
徐崢金馬獎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33屆金雞獎公布入圍名單。提名階段的最大贏家是曾國祥執導的《少年的你》,共獲得最佳故事片、導演、女主角等11項提名。第三次問鼎影后的周冬雨屆時如果獲獎,將達成華語三金大滿貫殊榮。
.
本屆頒獎典禮不再如去年與金馬獎相撞,將於11月25日在廈門舉辦。台灣影人唯余靜萍以《少年的你》入圍最佳攝影獎。
●
●
完整入圍名單如下
●
●
【最佳故事片】
《少年的你》
《白雲之下》
《奪冠》
《我和我的祖國》
《春潮》
《誤殺》
●
●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少女佳禾》
《我的喜馬拉雅》
《波依拉》
《殘香無痕》
《通往春天的列車》
●
●
【最佳兒童片】
《會飛的葡萄》
《忠愛無言2》
《點點星光》
●
●
【最佳戲曲片】
《東坡》
《刑場上的婚禮》
《貞觀盛世》
《安娥》
《李慧娘》
●
●
【最佳紀錄/科教片】
《大洋深處魷釣人》
《外來生物防治》
《歲月在這兒》
《這一年》
《青春中國》
《掬水月在手》
●
●
【最佳美術片】
《大鸞——周恩來童年讀書的故事》
《羅小黑戰記》
《哪吒之魔童降世》
《秋實》
《熊出沒.狂野大陸》
●
●
【最佳編劇】
楊薇薇&翟培&李鵬&范凱華&秦語謙&雷聲《誤殺》(改編)
張冀《奪冠》(原創)
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少年的你》(改編)
周申&劉露《半個喜劇》(原創)
●
●
【最佳導演】
王瑞《白雲之下》
楊荔鈉《春潮》
陳可辛《奪冠》
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我和我的祖國》
周申&劉露《半個喜劇》
曾國祥《少年的你》
●
●
【導演處女作獎】
申奧《受益人》
李驥《通往春天的列車》
周筍《少女佳禾》
董潤年《被光抓走的人》
●
●
【最佳男主角】
大鵬《受益人》
肖央《誤殺》
吳昱翰《半個喜劇》
易烊千璽《少年的你》
黃曉明《烈火英雄》
●
●
【最佳女主角】
任素汐《半個喜劇》
周冬雨《少年的你》
柳岩《受益人》
祝希娟《空.巢》
譚卓《誤殺》
●
●
【最佳男配角】
印小天《烈火英雄》
吳剛《奪冠》
張譯《攀登者》
歐豪《中國機長》
黃覺《少年的你》
●
●
【最佳女配角】
張熙然《誤殺》
周也《少年的你》
趙海燕《半個喜劇》
袁泉《中國機長》
●
●
【最佳攝影】
李偉《白雲之下》
余靜萍《少年的你》
張穎《誤殺》
張譯水《我的喜馬拉雅》
趙曉時《奪冠》
●
●
【最佳錄音】
李濤《誤殺》
吳江《只有蕓知道》
陳輝《中國機長》
黃錚《少年的你》
黃錚《奪冠》
●
●
【最佳美術】
劉世運《烈火英雄》
孫立《奪冠》
杜光宇《受益人》
李仁港&黃家能&朱汶龍《攀登者》
宋軍&東智良&郭鐘山《解放.終局營救》
●
●
【最佳音樂】
馬飛《半個喜劇》
貝爾(Varqa Buehrer)《少年的你》
劉思軍《幸福的滋味》
撈仔《忠愛無言2》
●
●
【最佳剪輯】
王雨夜《半個喜劇》
湯宏甲&祖昕宇《誤殺》
張一博《少年的你》
張一博《奪冠》
周肖林《受益人》
周新霞《白雲之下》
.
.
(圖為《奪冠》劇照。)
徐崢金馬獎 在 噓!星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北光之饗宴直擊
日本神戶舉辦多年的光雕裝置藝術展團隊,首度來台跨刀設計#2019台北光之饗宴,小編帶大家搶先看試燈,展期從大年初一起連展15天,千萬別錯過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