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美國政府捐贈250萬劑Moderna疫苗給台灣
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疫苗的好消息出現!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爭吵眼前的事物上,在疫情的期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充實自己,或許把精力定睛專注在吸收可以幫助自己成長的知識上面,將會更好。
過多的猜忌或者論斷,是否真的是為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有所幫助呢?真正有執行力的人應該是多做事、少說點情緒話語。人生多少會經歷一些苦難,無常、反常的人生其實都很平常,有些人因此被擊倒了,有些人則因此獲得更多生命的成長。如果島上的大家都帶著負面情緒、彼此對立著,那就被病毒不攻自破了。如果沒有內心謙卑堅固的人們出來處理問題,現況是很難好轉的。
更何況,台灣的疫情在一個月的時間就很快地被控制下來了,站在外國人的立場來說,台灣真的已經夠厲害了、夠幸福了!至少台灣比其他國家是晚了一年才爆發這場疫情,換作是2020年的5月發生這場災難的話,那時候沒有疫苗這東西、全世界也還對新冠病毒的特性與治療方式並不是這麼了解,感染跟死亡的人數絕對不是只有這樣而已,甚至我們有可能要進入封城的恐懼當中。
台灣也因為這次的疫情而有著更完善的醫療技術,醫界也是在這次的經驗當中學習,可以更加精準拿捏各種藥物的用藥時機,並不是奎寧、瑞德西韋、類固醇都可以用來治療不同階段的患者,全世界的人類都是要在這樣的患難當中學習克服與成長的。
至少在一年後的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家的疫苗問世,甚至我們在藥局就可以買到快篩試劑。相較於去年的這個時候,很多國家都還在忙著大規模普篩的慘劇。台灣守了一年,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我覺得病毒遲早會攻進來的,除非您要機長與所有機組員執行每趟任務完之後都完整被關14天,但這樣的調度看起來是有相當難度的,因此我們接下來也得引以為鑑,絕對要小心傳染力更強的印度變種病毒進入社區(否則,即使已接種AZ疫苗可能也擋不太住)。
您可以體會海外很多國家被關一整年都無法安排旅遊行程那種心情嗎?如果台灣的飲食與觀光產業跟國外這樣至少被影響半年以上,那又會有多少店家撐不下去呢?肯定是會哀鴻遍野。又或者您可以想像東京很常就是單日五百人以上確診的日子,如果要您每天在擁擠的電車上面通勤,那長期下來的心理壓力會有多大呢?可能一整年都活在這樣的恐懼當中,您的心情絕對不是現在單純在家中喊著再努力撐一下這樣而已。
至少台灣的疫情沒有走到單日破五千、甚至破萬的那種慘劇,這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已經發生過,那種情況可能才會讓人民感到極度恐慌。
人生都不會永遠是一帆風順的,上一個世代曾經面臨過戰爭的恐懼,我們這個世代面對的是場瘟疫的苦難,甚至有些人快速地喪命於"快樂缺氧"。至少我們現在還能健康活著,還可以陪伴著家人,或者透過視訊與他們通個電話。如果多用些「愛」來關懷這個世界,順境跟逆境都學會感恩,相信我們是可以用著更加平靜的心來度過這永生難忘等級的苦難。
那些只會製造陰謀論的媒體,有誰提早預測到日本會突然說隔天就要送124萬劑或者美國突然說要追加到250萬劑嗎?既然沒有,很多人整天在吵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反而是幫助這些整天在政論節目上面"只出一張嘴"的人有更多賺錢的舞台而已,我們的情緒又何必為這些說話都不用負責任的人而上下起伏呢?
人生應該還有更高更遠的目標才對,我們可以試著把自己的眼光抬高,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這場疫情,而不是在短暫地在爭論著眼前的事物。您以為自己的人生還很漫長嗎?疫情是讓我更加體會到生命的短暫、知道人類的有限,是要更加珍惜所有的一切。
也並不是打了這一兩劑的疫苗就能讓自己完全不受到病毒的威脅,現在全世界的疫苗都不是100%的防護力,對不斷變異的變種病毒也不一定有著相當的保護效用。很多國家甚至都已經在爭相預備明年後年的的疫苗了,更令人擔心的全球已經有80幾個國家出現了印度變種病毒(Delta)案例。
一年之後,人類可能研發了更好的疫苗,但病毒也同時間變異得更加可怕,人類共同的敵人應該是病毒才對,還不知道到底誰可以戰勝誰,甚至我們也要嚴防這些會造成疫苗效力低下的變種病毒進入到社區感染。
我們不知道下半年或明年的疫情又會演變得如何,但病毒讓我們體悟到生命的可貴,要更加珍惜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因為我們實際已經看到好幾個在一兩天內就突然死亡的案例了,讓台灣人民真正感受到新冠病毒的無情。
人生就是如此的無常,那些追求大半輩子的名與利卻總是帶不走的。那我們又何不珍惜這短暫的生命時光,把更好的價值觀留給我們的下一代,或者做些對生命更有意義的事情呢?把時間耗費在網路上跟不認識的人吵架跟製造對立,這樣對寶貴的生命來說,實在是有點可惜了。我並沒有針對哪個政黨的支持者,只是覺得每次在看疫情指揮中心的直播前,就看到有一堆人就不分青紅皂白地亂罵亂批評,覺得網路的便利反倒讓人類的心情長期處於混亂的狀態,人與人之間少了份彼此鼓勵的關懷,也逐漸成為了社會的亂象。真心希望大家可以盡量讓自己內心平靜下來、用心感受疫情對您生命的意義,減少在網路上的相互攻訐。
除了感謝美國與日本的幫助之外,也謝謝所有在第一線奮鬥的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真的很感謝有您們的守護,人民才可以更加安心地盡量待在家中,幫助抗疫。這背後可能是無數的汗水與壓力,鞠躬盡瘁地台灣疫情的貢獻,才換得近期每日確診數逐漸減少的好消息出現。如果我們國人還在背後這樣不團結地彼此責怪著、什麼事情都要懷疑,那真的很對不起這些極度辛苦的醫療人員吧!
想要回到過去那種長時間"加零"的日子,似乎還是要好一段時間努力,甚至很有可能我們會有好一大段時間是必須與病毒共存。很多國家即使疫情好轉許多,但每天還是都有一些案例出現。代表著之後的生活都還是要謹慎面對,一個不小心可能就跟日本之前那樣反彈上來了。但也不要過於恐懼,既然防不勝防,在這段還可以緩衝的時間點,我們可能有更多的人可以接種疫苗,增強內在的抵抗力,做好對抗下一波疫情的準備。
如果您很幸運地被保護得很好,這段時間其實是充實自我內在心靈與知識的好機會,外面的世界如此混亂紛擾,要吵也是吵不完的,不如做些對自己或給下一代更有意義的事情,這個世界會不一樣,惜福吧!
--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言19:11》
--
圖片拍攝於2019年、美國加州
所以我之後要努力推廣日本跟美國了嗎?
想念加州的陽光了,呵呵
--
✅ 日本IRIS史上最強除蟎機『大拍5.0』IC-FAC4開團中
https://bit.ly/3wsqTAC
👉團購連結 https://bit.ly/3cGWerA
顏色:銀色/粉色
本團免運 (恕暫不寄送外島)
指定信用卡可零利率分三期
HEPA13銀離子限定版,再贈送濾網2入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運費回饋活動到6/20
https://bit.ly/3nbQv0R
得伏寧藥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凱莉哥寫了一張卡片給小濤妹
小濤妹慢慢的讀了凱莉阿姨寫給她的卡片
她後來跟我說:「其實⋯⋯那時候很怕。不哭是因為我哭了你們會難過會哭⋯⋯我不想要看到媽媽哭哭。」
小濤妹不喜歡我哭
還記得她那時候在病床上用小小的手幫我擦掉我不小心在她面前掉落下來的眼淚
孩子用了一萬倍的勇氣讓在病床邊的我們不難過不擔心
有那麼勇敢的孩子,那麼愛我們的孩子
我們也一樣深愛著他們
不論歡笑痛苦都互相扶持互相陪伴
這就是家人
人生的時鐘會一直轉,
不管是痛苦的活著還是開心的活著,時間也是一點一滴的流逝
我們選擇正面的面對人生
因為痛苦與悲傷不會讓時間停止
讀了凱莉哥的書,
我懂,
裡頭的每一個字是從心坎裡刻印出來的
不哭不表示我們很勇敢
而是眼淚不能用來保護孩子
遇到這些事情的我們,拿起一千倍的勇氣也要面對
有人問為什麼小孩會生病,是不是當父母的哪裡做不好
當初也有人公開指責我跟濤爸
說小濤妹生病都是我們父母造成的
很多人看到了生氣。也問我們難道不氣憤嗎?
我不生氣,
因為重要的不是那些指責我們的人的話語
不想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不重要的言語上
哪一個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生病痛苦?
對愛孩子這件事,沒有人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
與其停下來生氣自責,反覆問自己一百萬個為什麼孩子會生病,我寧可陪伴孩子對抗病魔!
「不完美的日子,更要完美的過」
凱莉哥與小露這本充滿愛與勇氣的書 #不完美的11歲
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了完美的妳們
#經過了2020才發現原來平凡的日常有多麼不簡單
以前上網買一張機票說出國就出國,
以前口罩掛滿藥局都沒什麼人買,
孩子正常每天上課變的是世界裡許多家長的奢望,
脫下口罩正常的交談變的很奢侈,
甚至還有點懷念日本電車人擠人擠到爆的光景
#越簡單其實也就越不簡單
我們所擁有的平凡其實就是最幸福與幸運
不完美其實完美就在其中
2020教會我們的事,
#再煩再無聊的事也可以是很重要的
#生命很短 #意外可以很突然
#現在擁有的平凡其實不平凡
#好好珍惜身旁的人
#人生沒有時間浪費在猜忌以及怨恨
#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
#要隨時準備不時之需
從擁有很多中失去了很多
然後在失去中了解了擁有的可貴
說2020年是一個不完美的一年
其實我們很幸運,
我們有好好的活著
人生的滋味
可甜可苦
只看你如何看待
村子裡的凱莉哥 謝謝妳給小濤妹的鼓勵
小露跟妳都好棒!人生有起起伏伏才叫做人生。從不完美中妳們找到了完美這才是最珍貴的~
#新年快樂
#珍惜人生 #珍惜彼此 #珍惜平凡
——
歡迎加入我的社團:
👉 https://m.facebook.com/groups/taobaby/?view=group
得伏寧藥局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4b帶你看防疫記者會
之前四天三顆鴨蛋的喜悅被敦睦艦隊3例一夕改變了。不過還是先來看看前兩天的記者會吧。
金句:十個找不到感染源的本土個案,請問他們當初是怎麼感染的?
部長對於成為葉教授模仿的對象有什麼看法?
部長對於台北市長民調支持度打趴安安和農農的看法?
1.昨日零確診,目前395人確診(境外移入340人,本土案例55人),166人(+11)解除隔離,6人死亡。
目前為止10個來源不明本土感染者指標案例,前9例沒查出來源,已過潛伏期,結案。目前只剩案379酒店公關。
2.口罩實名制:藥局口罩周日暫停配發,藥局可以停售口罩。請盡量利用網路購買。
(我覺得這很重要,如果社區感染嚴重後不能再讓老人家去排隊群聚,很危險)
3.巴西患者11位患者使用高劑量氯奎寧不幸身亡的案例,美國CDC也從藥物指示撤除,請問國內對於該藥物的評估與用藥狀況?群體免疫的感染比例?
張P答:奎寧類藥物本來就知道心律不整的副作用,過去不同國家嘗試的劑量有所不同,有高劑量或合併其他藥物。我國一開始就有跟風濕免疫科和藥物動力學的專家討論過,在劑量方面有個建議安全量,國內目前使用上沒有出現副作用。群體免疫大概是要六七成以上都得過感染,才會有防護的效用。
4.這兩天的確診數是代表疫情趨緩嗎?
答:當然可以說是有趨緩,現在比較平穩,希望能夠繼續守住。社區就是維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境外除了歐美比較嚴格的檢疫外,考慮歐美之外,也將東南亞納入嚴格檢疫範圍。因為近來東南亞有點蠢蠢欲動的樣子,有些地方似乎疫情也不透明。應該很快就會公布。
5.現在有亞洲株,歐洲株和美國株,可能造成疫苗研發困難嗎?病毒變異會造成以後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樣需要放很多株,或是每年要打一次疫苗嗎?
張P答:我們境外個案大家都很清楚,開始是中國亞洲地區,後來歐洲歐美,還有後來東南亞個案。患者身上的就是當地流行病毒株,目前還沒有看到國內針對病毒株的詳細比較分析。疫苗研發問題,如果病毒變異較大的話,是有可能不同病毒株疫苗保護力會有所不同。新冠病毒預估可能不會像流感會產生這麼大的變異,但這還需要驗證,目前是沒有答案的。
6.有些個案喝咖啡30分鐘就感染,但也有酒店公關這樣未擴散的案例,請問關鍵原因?NEJM認為超級傳播者可能產生顆粒較小的顆粒透過氣流擴散的看法?
張P答:接觸時間只是判斷之一,不是絕對值。可能性高低由檢疫醫師做專業判斷。一般病人感染後的飛沫顆粒大小大概都是固定的,如果有做特別醫療處置,那當然飛沫顆粒有可能變得更小,一般大概就是一公尺內沉降,顆粒較小像氣溶膠aerosol就漂浮較久。加上風的傳播比方說空調,確實有可能飄散更遠,讓危險範圍更大。所以我們先前也有討論盡量開窗,空氣流通,減少室內傳播的機會,作用在稀釋空氣中的懸浮飛沫。密閉空間用風扇是不適當的。空調風也有可能讓微粒更為擴散。
7.請問每天篩檢量能是多少?零確診會不會擔心周末假日的出遊潮?有呼籲和新規定嗎?
答:每天正常上班情況大概4100。我們規定都在,流量管制政策不變,沒有特殊更動。目前大環境社區傳染風險相對較低,但一放鬆形成破口的話,危機也會比較大。請大家多忍忍。清明連假危機要到本周日才算真正過去。政策會因應情況隨時調整對應,基本架構就是政策透明、尊重專業,感謝CDC團隊和人民的素質配合。未來依然秉持這樣的要素,根據情況因應調整。
8.十個找不到感染源的本土個案,九個已經結案,請問有沒有推測他們當初是怎麼感染的?會開放輕微不舒服或無症狀的篩檢嗎?
答:一直在查,但所有的軌跡去重疊去湊還是找不到。會持續串聯新舊案軌跡,看看會不會有一天會串出來源。資訊的方法串連,疫調時注意地緣性和職業的相關。未來對症狀要求會越來越寬,有點小小症狀就會採。
(啊不就都說了不知感染源….你就是想問是不是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所以要普篩對吧)
9.泰國傳出法醫因接觸遺體傳染,請問法醫的防護措施?
張P答:剛過世患者遺體依然可能帶有病毒,身上週遭都有可能有病毒,沒有適當防範就有可能因接觸傳染。處理確診患者遺體已有標準流程,接觸者須和醫院隔離病室中一樣全副防護裝備。
以下是16日記者會:
10.WHO說2月和4月15日有和台灣方面交換意見,請問是和我方哪位專家聯繫?對話內容?
張P答:WHO昨天有和我們電話會議,對方有個專家和某個可能是法律顧問的人和我們討論,包括目前全球疫情狀況簡報,分享我方過往防疫措施和現況簡報,WHO很好奇我們的狀況,想了解我們目前做得這麼好是怎麼做的,包括個案有沒有特殊狀況,有沒有社區傳播等情況。我們有表示希望更多參與WHO相關活動,WHO提到我們已經有電話參與兩個專家小組,但我們希望參與疫苗研發專家小組,這需求會被帶回研議。我們也表示願意分享疫情控制資訊和各國分享。
單次大約一小時的對話只是促成彼此更多認識了解,WHO的報告多數在網站上都有,我們追加尋問一些網上看不到的東西,然後WHO也多認識我方這邊的細節資訊。當然希望更多持續參與,我們的防疫成果和經驗應該不是對單一專家分享,期待WHO讓台灣專家在正式的場合和各國報告分享。並沒有提到這種形式的對話頻率。
11.部長對於成為葉教授模仿的對象還有台北市長支持度打趴安安和農農的看法?
答:讓大家笑一笑也不錯。我並沒有要選舉的打算,甚麼時候都沒有。
12.連續一周零確診是振興措施啟動的判斷標準之一嗎?商家特賣似乎忘了社交距離,要請地方開罰嗎?
答:目前連續四天零本土,但國際狀況仍然嚴峻鬆懈不得,基本上就是不能鬆懈,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口罩,社交距離。其他習慣請維持。疫情緩和的話社交距離就可以短一點。接下來要看疫苗/快篩/治療藥物/國外盛行情況和台灣本土案例綜合判斷,何時可以放鬆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