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溫莎堡天氣晴☀️
不論是一日球迷,或是熱衷足球的狂熱粉絲,都一定被前幾天冰島的守門員,將阿根廷隊大梅西的12碼球擋住這一幕給震驚了。
從這場比賽開始,開始出現一系列的「冰島能,為何台灣不能」的討論。
其實能比較的方面當然很多,因為兩個國家差異性過大,所以很多東西自然是冰島能而台灣做不到。
像是台灣的體育建設和教育,看待人生意義的偏差價值,以及性別平權的落實等等都是兩國之間所存在的許多不同。
每當有世界賽事時,才又開始重視台灣體育的問題 ; 看見冰島球員多樣化的球員人生,才開始思考我們對人生意義的看待落差 ;
又或是有感情社會案件和校園性別罷凌事件發生,我們才又去積極審視這這些一直被忽視甚至是被攻擊的性別法案。
這就是台灣,速食文化的台灣。
不論是體育、文化或者是平權,我們過去的討論一點都不會少,但總是要等到什麼大事件發生,才會又吸引住台灣社會的眼球,然而這樣的熱度始終撐不到一個徹底的改變,永遠治標不治本,關注度退燒了,問題依然繼續存在。
冰島的幾件事情:
1. 1928年廢除死刑。
2. 1996年立法禁止性取向相關歧視及仇恨言論與罪行。
3. 2009-2013年的冰島總理Jóhanna Sigurðardóttir是世界各國中第一位和同性伴侶結婚的國家領導者。
4. 2010年通過性別中立婚姻法。(同性婚姻合法化)
我們來看看2018年的台灣:
1. 年底要進行反婚姻平權的公投。
2. 要女性政治人物具有陽剛的特質,又質疑沒有走入家庭的母性缺乏。
3. 安樂死、死刑、通姦除罪化的討論踟躕不前,伴隨著新聞事件半調子的點到為止。
4. 情殺案件中選擇檢討「女性的被性侵害資格」(年輕、貌美、裸露)。
在這樣的落差下,怎麼期待台灣做到冰島的「能」呢?
一個國家的人民要幸福,不需要中國的人多勢眾,也不用美國的船堅砲利,而是人民的和諧相處和團結一致,族群間互相尊重,齊心為了更好的目標努力而不是為了基本的人權成天衝突和鬥爭,才能夠真正把國家帶到對的方向去。
如果台灣有一天,性別和性取向不再成為評斷人的標準,教育的學科和術科也不再比重失衡,而且對各行各業都抱持著尊重專業的態度。
等到那個時候,整個社會沒有歧視也沒有仇恨,人民個個安居樂業,這樣齊心協力的國家,怎麼可能不偉大呢?
屆時,就是其他國家要問:「台灣能,為什麼我們不能?」
#從世足討論台灣的速食文化
#黃靖芸律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