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了一個很特別的做夢!
我夢到我在一個半廢墟的學校裡面,外面有很多鬼怪妖魔,看到人就會吃人吸血啃肉。
我遇到一個阿姨來到我的秘密基地求救,她哭著說她的孩子都被鬼怪吃掉了,我開了基地的門,收留了她。
但她每次安靜下來就會哭,一直喊著孩子名字。
但這高頻的哭聲則會引起鬼怪的注意,我的藏身基地也被找到,就在我安撫阿姨情緒時,基地整個屋頂被鬼怪掀開摧毀。
我抓著她拔腿就逃,往城市巷弄裡逃竄。
但說也奇怪,妖魔鬼怪似乎看不到我,也聞不到我,更感覺不到我。
但那個阿姨就很慘,鬼怪始終追著她跑,彷彿我是透明人一樣,但為了保護那個阿姨,我一直拉著她狂奔,儘管鬼怪看不見我。
最後我們逃到一個廢墟醫院裏的最底層地下室,我跟她說:「不要慌,一切都會沒事的,保持妳的呼吸,慢慢的調整呼吸...」
就在我安撫她的當下,我突然驚覺我不被妖魔看見的原因,就是我每天念的經裡面有摩利支天經!!!
「我弟子謝立聖,知彼摩利支天名,故無人能見我,無人能捉我,不為人欺誑我,不為人縛我,不被人債其財務,不為怨家能得我便。」
接著聽到鬼怪慢慢靠近醫院地下室的聲響,我安撫阿姨跟她說起十二緣起的咒與白話意思,告訴她摩利支天經的優勢,能讓她也不被鬼怪跟看見,我靠著記憶把經文一句一句的帶她念...
但她太驚恐了,念沒兩句就一直尖叫
我請他放輕鬆,告訴她我們還有時間,還能嘗試祈請護法保護,但她就是歇斯底里的狂奔,一邊喊著孩子名字,她最後倒在電梯門口,我追過去,擋在她面前。
鬼怪也從對面的走廊盡頭出現,慢慢逼近,我開始跟她解讀萬法唯心造的原理,跟她說那些鬼怪也可能是我們心念所造,而我們的輪迴也是心念與業力所推動,而我們慣性的專注投入這遊戲罷了。
她的吼叫慢慢變小聲,最後問我:「所以...都是我想的?」
我說:「是的,你可以借鏡他脫北者(解脫者)的智慧力量和慈悲,來看待一切,包括吃了你兒女的這個鬼怪!你們之間沒有二元對立的差別,其實一切都在你的意識裡,包括我!」
這時鬼怪像是被挑動什麼敏感神經一樣,開始換鬼怪歇斯底里的咆哮嘶吼,跟魔物獵人裡面的金獅子一樣發動狂暴模式。
我繼續念摩利支天咒,一句一句帶著她念,她終於肯跟著念,突然漆黑的地下室,被一道金光閃瞎,我懷疑有獵人偷放閃光彈連發!
但閃光過後,鬼怪定格了,全身僵硬,龐大的身軀慢慢變成灰白色,最後阿姨跟我慢慢靠近白化的鬼怪,突然一陣微風吹來,白化的鬼怪變成粉塵化開,散落在風裡飄走。
但阿姨的兩個孩子完好無缺的躺在地上,被粉塵覆蓋,阿姨飛奔過去,抱住孩子痛哭,而孩子也慢慢甦醒,兩個都安然無恙。
突然間,眼前又被閃了閃光彈,我眼前只剩下一片空白,完全看不到東西。
「欸,誰啦?沒怪了還一直閃?」我大喊。
「我是每天你祈請的那位,無人能見無人能捉。」
「咦?摩利支天嗎?」瞬間跪下去,哎呀,剛剛好沒禮貌。
「這次測試算是過關,你在緊急時刻沒忘記,也帶著慈悲心救一個陌生人,引導她面對恐懼與祈請,記住以後時時刻刻都要如此,讓一切成為反射動作,尤其中陰身時(死亡後八小時)的考驗會比剛剛更混亂更驚恐複雜!」
「啊!?所以剛剛是VR虛擬實境考試嗎?那剛剛的阿姨和鬼怪...」
突然間我知道了,這夢也是我內心的反射與害怕,所以造了一個練習的夢境,一切都在我內心裡,一切都是我的顯卡與記憶體和cpu在運轉。
我就自然醒了,時間剛好停在9:24。(我的生日)
我就跑去換供茶,上香,看看手機...結果看到今天是韋馱菩薩聖誕,馬上來念祈請文做早課。
呼,這夢真的好寫實,也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練習吧?我猜...
--
以上是我起床後馬上打字寫給包子的對話內容,記錄了這個特別有趣的夢。
也想起月稱菩薩曾說過:「愚者作惡下地獄,愚者行善上天堂,智者超越善惡得解脫。」
就像玩線上遊戲一樣,玩家技術不好或違反規則則會被懲罰掉裝或扣錢,玩家守法又按照規則走則會得到獎賞或解開任務享受報酬,但不論是懲罰還是獎賞,只要你還執著在遊戲裡,那就會在遊戲裡不斷輪迴鬼打牆。
但聰明的人設有停損點,只要發現這遊戲不是我一生該追求的唯一目標,那我就會當作消遣偶爾玩玩打發時間,不過度沉迷,甚至知道自己有可能會沉迷,那一開始就不玩不載不碰不儲值。
曾經有個朋友的朋友入迷線上遊戲,花了自己的全部壓歲錢就算了,開始偷刷爸媽的信用卡,用家裡電話去儲值付款,最後總共在遊戲裡面花了快80多萬,家人氣到把他送去親戚家住,他卻開始偷親戚的錢,還帶著親戚小孩一起玩一起刷...
最後親戚把他送回來說沒辦法帶,太誇張了。
也許這就是巨輪迴中的微輪迴吧?
最後要介紹這張圖,去年原本要畫韋馱菩薩,畫成鋼彈的形式,後來作罷改成帥哥版。
但今年就覺得,如果韋馱菩薩有一台超帥的巨型鋼彈機器人能駕駛,超帥的啊!
如果實體化擺在寺廟門口,我看佛學夏令營根本不用招生就自己會爆滿每個梯次。
所以就花了一點時間設計,畫好這尊室建陀號Skanda-01,靠這支巨型帶電降魔杵應該可以更高效的斬斷大家的煩惱與恐懼。
今年就送這尊巨神兵器給為韋馱菩薩,萬法唯心造,那這尊巨神兵器我就用最虔敬的心恭送給室建陀菩薩,希望您最後成為賢劫千佛最後一尊佛時,這巨型神兵也能一直進化,一直守護著佛法僧到您成佛為止,等您成佛,到時候我應該就要畫巨型如來航母給您祝賀!
最後想看摩利支天經全文的人,我放在留言連結裡。
最後還是祝福韋馱菩薩,室建陀菩薩生日大開心,大願能全部完成,我能幫上微薄之力我一定全力幫忙。
謝謝您,謝謝。
從今天起城市獵人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連假第二天,
我們一樣待在家看夢想看希望如何?
今天要帶大家到🇯🇵東京走走,
我曾經去過東京一次,
搭紅眼班機的廉價航空,
到東京大約早上四五點左右,
我和隊友在羽田機場的椅子上躺到六點地鐵開車拖著行李箱就衝去築地市場,
當時什麼功課都沒做看到排隊人少的餐廳就去吃,果然味道普通吃身體健康的。
第一次去東京很興奮,
因為從小到大日劇比較早厲害,
所以小時候很哈日,
現在的日劇明星是誰我實在看不懂
我心中的明星是老派的木村拓哉和安室奈美惠;第一部喜歡的日劇是惡作劇之吻和神啊請給我多一點時間。
隊友是在找城市獵人新宿車站東口的XYZ。
相較起晴空塔,
我們好像對東京鐵塔比較有感情。
去東京迪士尼時,彷彿完成了兒時的夢想,玩的比小孩還瘋。
我們在現在的東京找過去對這座城市的想像和片段,每天排滿的行程是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今天我分享給大家在東京散步的影片;有東京的天空、有台場的直播、有河口湖富士山的直播....
有你和我想念的東京片段。
我很喜歡看有吉君的正直散步,
希望很快有那麼一天
我們可以在東京用回憶繼續散步。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線上旅遊
#防疫之旅
#在家旅行
#跟著HelloAmigo一起去旅行
#東京自由行
#東京散策
#台日友好
#ありがとう日本
#tokyo
#travelblogger
#yacoupletraveling
從今天起城市獵人線上看 在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投資應該要停損停利嗎?」
學投資的時候,你是否曾經覺得有些觀念好像很重要,但又說不上它為什麼重要、該不該使用?對此感到很困惑?
今天市場先生跟你分享兩個小故事。
故事1.
在一個海島的漁村中,村裡有兩個資深的漁夫,
他們每月固定會出海捕魚,收獲也都十分不錯。
其中一位老漁夫在出海時,有一套自己獨門的路線在近海的幾座小島上移動,收穫時好時壞,不過長期而言相當穩定,過程即使遇到暴風雨或大浪也可以很快的停靠附近小島、出海的風險很低。
另一位壯年漁夫在出海時,則是喜歡前往海洋的深處,他靠著自己的經驗和追蹤技術尋找鄰近的漁獲豐富漁場,收獲也總是很不錯。但他也擅長觀察海上的天候與風浪變化,有時覺得不對勁,小有收穫他就會立刻返航,甚至沒有任何收穫也會提早返航。儘管這樣有時會造成虧損,但這個技術也幫他避開了很多海上的危險。
數年之後兩位漁夫開始準備退休,
於是把自己的事業和航海知識傳承給村裡的年輕人們,
壯年漁夫在追蹤尋找漁場,以及判斷天候與風浪的技術也被傳承下去,儘管學習較困難,但村中有些較有天分的年輕人也把這些技術學了起來,以便遇到危險時可以即時返航避開,避開危險或者見好就收。
老漁夫的航行路線也被傳承下去,他要求許多後輩年輕人照著路線捕魚,只要不輕易改變航路,除了收穫很不錯,過程也會相對安全。由於他的方法不用考慮風浪和天氣,也因此從來沒有教過後輩們這些知識,過程也不需要返航。
而這些後輩在數年之後,又把這些知識交給下一輩年輕人,代代傳承下去。
航海捕魚知識就這樣在村中被長久的留存下來,甚至演變出許多不同的判斷方法,也開發很多新的捕魚航路。
又過了數十年,
這十海島的漁村裡已經增加了了許多年輕漁夫在海上捕魚了。
但這天,
許多在海上出航的年輕漁夫們爭執了起來:
「看現在的天氣和風浪,接下來很可能即將有暴風雨了,我們應該要立刻回航才對啊?」
「可是我師父告訴我即使遇到暴風雨,只要繼續照著路線走就好不用回航,況且現在回航會有很多虧損阿?」
這是一艘在從前老漁夫路線上捕魚的漁船,但年輕船員們對於即將來臨的暴風雨是否需要返航,有著完全相反的意見。
而另一條航路中的漁船,船上的年輕人們也遇到了類似的爭執:
「根據師父教的追蹤技術,現在東邊10海里可能有很大的魚群,我們應該先去那裏。」
「可是我師父說航路不能亂變動,應該照著現有航路走,才不會遇到危險啊?」
不久以後,開始有一些漁船因為暴風雨或風浪過大遭到船難,也有許多船則是頻繁的返航導致漁獲不足、虧損頻頻,人們開始對老一輩人留下的方法產生質疑。
對於捕魚的技巧,最後村子裡的人們也都一知半解,再也沒有人能說的清楚了。
故事到這裡告一段落,接下來看看第二個小故事。
故事2.
在城市裡,有個年輕人存下了一筆錢,準備開始學投資。
他非常的認真,翻閱了數本書籍後,就開始行動了。
在看了許多書以後,他發現似乎有一半的書籍都說要"長期投資"。
他看了覺得非常合理,也因此將他所有的存款開始投入股市,希望透過長期的累積創造複利效果,讓資本變大。
而運氣不好的是,他才剛投入市場,股市就立刻發生大跌,一連跌了2周、下跌了20%。
這讓年輕人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該加碼還是該賣出?是否自己做錯了?
這時他突然想起在好幾本書上看到"停損"是很重要的事。
他立刻回去翻了這些書,有些書建議虧損10%停損,有些則是建議20%停損,有些則是說跌破某一條平均線要賣掉。
於是他立刻將手中的股票全都停損賣掉,心裡則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好險有停損。」
過了不久市場開始回穩,這時年輕人感覺似乎可以進場長期投資了,於是又將現有資金投入買進,
不過這次他學會了一個新方法,就是"定期定額"分批買進,他覺得如果分散進場時間點,再次遇到大跌時就不會這麼擔心,甚至可以買在低點了。
而這次很幸運,股市不斷的上漲,一年以後他的總資產上漲了20%,他也聽到身邊許多人都在說:
「現在很高了,等跌下來再買。」
聽完他很猶豫,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定期定額投入呢?
這時他又想起來,他在幾本書上看到,定期定額可以"停利"或是"停利不停扣",把收入落袋為安。
於是他就把手上的股票又全都賣掉、獲利了結,覺得非常開心。
就這樣過了幾年之後,有天他跟朋友聊起了自己的投資,
朋友問:「你都用甚麼方法投資啊?」
年輕人說:「我都長期投資在股票上呀。」
朋友問:「那你長期投資都持有多久啊?」
年輕人說:「有時幾個月,有時一兩年吧,我會搭配停損停利。」
朋友聽了很疑惑的問:「為什麼長期投資卻都持有這麼短呀?另外不是要長期投資,那為什麼要停損停利呢?」
年輕人似乎也感覺到了不對勁:
「我也不知道耶,可是書上都說停損停利很重要阿...?」
...故事完。
-\-\-
看完這兩個故事,
你是否看出這兩個故事中的關聯了呢?
在學習投資過程中,我們總會學到很多重要的觀念,
但這些重要觀念如果把它加在一起,往往就會變成一套「似是而非」的方法。
到底該不該停損停利?何時該使用停損停利?
這個問題也是當年市場先生剛開始學投資時碰到的疑惑,
就像故事中的年輕漁夫們,或是看書學投資的年輕人們一樣,
我們在接收某些疑似「正確」的觀念時,卻往往不清楚它「背後使用的原因和情境」。
如果把這些觀念照單全收,最後就會變成一套四不像的方法。
在投資中,也不是單只有停損停利觀念有這個誤解,
該定期定額嗎?
只能買價格便宜的公司還是其實昂貴的也能買?
買小型股報酬會比較好嗎?
債券報酬率這麼低那應該買債券嗎?
...
標準答案往往都只存在某些情境下。而許多觀念如果只是從單一角度來看,其實都不存在絕對標準答案。
就像漁夫的故事中,完全不用考慮天氣和風浪、不需要返航,只存在航線很安全可靠岸避難的情境下。而需要一有風吹草動就返航,認賠或見好就收,則是只存在航線本身危險性非常不確定的情況之下。
投資也是一樣的,以停損為例,
當你對標的長期成長有充分理解,知道出現何種條件需要出場、投資標的沒有違反你進場的假設,且這些條件假設已經能有效幫你控制風險時,其實完全不用考慮停損。這就如同有固定安全航線的老漁夫一樣,由於各種危險都不會超出原本的預期範圍,因此即使有暴風雨也不用返航。
但當你的方法本身沒辦法精準設定出場的規則,或者等到出場規則反應過來再出場時損失有可能已經超過控制範圍時,就需要另外再設有停損機制。這就如同沒有固定航線、會前往海洋身處的壯年魚夫一樣,一遇到不可控的風險就要果斷返航,否則代價可能超出自己能承受的範圍。
停損或不停損都正確,前提是必須在正確的條件下才適用。
最後,也許有些人有想到一點,
投資的風險常常來自於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何而做。
但更困難的一點在於:
許多時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難以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就像年輕漁夫覺得師父教說有暴風雨的風險就該返航,或年輕的投資人覺得書上說投資虧損過大就要有停損,於是都把這些觀念當成理所當然的常識一樣,從來沒懷疑過這件事的正確性,更不用說去思考背後的條件。
的確這不容易,
但是只要有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不夠理解,
甚至意識到很有可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那麼恭喜你,
其實你已經在尋找正確解答的路上跨出一大步了。
希望這兩個小故事能夠對你有些幫助。
市場先生 2020.01
#好久沒寫故事了
#我喜歡寫漁夫和獵人的故事
#我不知道好重要
#喜歡看更多故事的話請再幫我留言喔
圖:南投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