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台灣小孩,1976年出生,都是龍子龍女。台灣人民虔誠,新生兒數每到龍年總會突然飆升,龍寶寶背負著期望和不切實際的投射,誕生在這世上。而那年出生的六個龍子龍女,在他們16歲的夏日,一齊來到佛羅里達,這是《#佛羅里達變形記》。
作家陳思宏「夏日三部曲」的第二部,繼《鬼地方》後,從彰化永靖到佛羅里達,跨越時間、地域的書寫同樣引人入勝。《鬼地方》和《佛羅里達變形記》像是一場辯證,一次對照,「正常」的缺席依然是作品特徵。
巧妙設計的故事軸線,歸鄉與出走的連結來回拉扯,只是這次更具精神性而非地理性——從自己的家鄉來到異地,反而是從自我的異地回到家鄉。有趣的是,台灣北緯23度,佛羅里達最南端北緯24度,放置在地圖的大尺度來看,兩者幾乎位於同樣緯度線上。橫跨一片太平洋,遠離家鄉,遠離畸形的成長環境,這群孩子將變成什麼樣子?
以一封2020年充滿謎團的遺書開始,作者帶我們回到16歲的夏天,在佛羅里達南邊沙灘上,青春葳蕤、情慾探頭,陽光燥熱得使人變樣,也催人壞掉。
這群龍子龍女是父母精心創造的產物,集體在佛舍里成長,在蓮花的庇蔭下茁壯。但佛舍另有目的,蓮花則早已過期,表面皎潔體面,實則身處失序邊緣。而這時,難得一次脫離父母爪牙的佛羅里達夏令營,就成為故事壞掉的起點。自由的號角響起,眾人脫下面具,拋開傀儡繩索,做回自己......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111
鏡文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
「從者夏令營神性」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攻略] 泳裝五期:從者夏令營~迦勒底‧驚悚之夜~ - fate_go 的評價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從者夏令營! ~迦勒底驚悚之夜~」活動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FGO七周年綠卡超絕強化?!|選牌規則大幅改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攻略] 泳裝五期:從者夏令營~迦勒底‧驚悚之夜~- 看板FATE_GO 的評價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公告] F/GO 2020 泳裝活動劇情集中討論區- typemoon 的評價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Re: [情報] FGO繁中版泳裝活動從者夏令營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國立清華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新課上架 #2022夏令營 爸爸媽媽 ... 的評價
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影音檔:
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 Lin Erika 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曾參加教堂舉辦的暑期美術夏令營,因此與藝術結下了甚深的淵源。當時他在教友中結識恩師藝術家楊仁明,便開始在楊老師的畫室中習畫;學習繪畫的期間對呂迦諾來說;是一段相當快樂的時光。
在呂迦諾成長的過程中,信仰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基督徒們無時無刻都在祈禱,而在祈禱的過程當中,同時也是在和最真實的自己對話,或是說時常在反省自己的狀態,與最真實的自己對話。
「我一直都想要知道,藝術是甚麼?」呂迦諾的創作就是每個時候的禱告,這些禱告並不是要去祈求什麼目的,或是悔改什麼人生大事,而只是每天生活的小小總結,透過作品的方式記錄下來,對他而言,每個小祈禱都像是每個有生命的個體,彼此獨立存在著,每天的自己,都是新的存在,它們在創作裡充滿各種不同的變化。
▲創作經驗世界的再現,呈現藝術家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此次展出作品中,不斷出現重複性的符號,呂迦諾使用螢光色料、金屬等媒材,以半自動技法貫穿畫面,呈現出試圖控制卻又失控的衝突感,並透過符號性傳達著各種內心不同的情緒,它並非經驗世界的再現,更不是世界的模仿者,而是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如《萬花筒世界》系列,呂迦諾試圖在表述「情緒」與「繪畫」之間的關係。「情緒」,它是內在的精神,不受時間、空間、質量等限制,是一種精神性無限的存在,而「繪畫」是有質量、有空間、需要時間完成的媒材,是物質世界的產物。以繪畫表述內在情緒,相當於「有限」表述「無限」的創作過程。
呂迦諾表示:萬花筒是個連結「有限」與「無限」的橋梁,透過它的成像原理可再深談論其哲學意涵,一是由實像反射無限虛像的原理,二是觀看萬花筒時的行為模式,前者探討內在意義,後者探討外在意義。
▲萬花筒般的特殊畫面 隱含藝術家所傳達的特殊寓意
而在萬花筒的成像原理中,是由一種真實物像反射出多重的虛像,它同時呈現了真實與虛幻的存在,呂迦諾透過此現象來表達內心的世界,將內心世界以萬花筒的形式來表述。萬花筒本身是個被動的機械,能夠驅使它產生變化需要一個動力,就是「情緒」。隨著不同經歷產生出不同的情緒,這些不同的情緒促使內在的萬花筒產生種種不同的變化,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存在。
當我們觀看萬花筒時,必須將視線全部投入萬花筒當中,這樣的行為模式使我們的視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心理層面來看,這是一個我們選擇不去看原來的世界,而選擇使視覺進入另一個視覺空間的概念。在這樣的想法下,萬花筒是個桃花源、烏托邦的概念,而看完萬花筒內的景象後,再度抬起頭看世界時,是否還是同一個世界?當中呂迦諾還在尋找真實,也在探討虛幻,兩者是一體的兩面。
呂迦諾認為:人的心靈世界就像是萬花筒般的存在,它是華麗、閃亮、鮮豔般的存在,是個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在媒材上,加入許多螢光色系顏料,並使用金屬以及亮粉等複合媒材,試圖使用更廣的色域,尋找更多的表現可能,並結合自動技法呈現內心狀態的萬花筒。
內在萬花筒產生變化的核心在於情緒的變化,當中主要有「感性」與「理性」兩種成分,而呂迦諾分別將其對應至熱抽象繪畫技法與冷抽象繪畫技法,在過程當中,他以熱抽象與冷抽象技法相互交疊表述作品,每件作品透過線條以及色彩以不斷重複與纏繞的方式,組成不同的形式產生各種關係,並透過以線、色的關係和組合去表述內在情緒的感受,成為一種繪畫的方式,它是個人的神經系統投射在畫布上的結果,成為表現自我的符號。
▲透過創作 呈現藝術家的精神性信仰
呂迦諾也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試圖在控制自動技法,以理性手法去控制感性技法,將滴流、潑灑、風力等物理現象作為創作的技法,按照個人意志控制其方向以及動態,呈現可控制卻又不受控的感受,過程中我讓潛意識自由的流動,時而衝動、時而平靜,他以理性設定了一個構圖,到了最後卻是感性使我被構圖,在表現潛意識在受控當中去失控的效果,整個萬花筒系列就是他與潛意識之間對話所留下的痕跡。
本次作品不同以往以冷抽象為主的創作,而是以熱抽象為主要元素,再將冷抽象鑲嵌進入作品,同時呈現抽象作品的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藉此表達內心世界是個萬花筒,記錄每個不同情緒所產生的狀態。
▲如同藝術家呂迦諾的創作般—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心所嚮往的信仰。
(文:金車文藝中心)
呂迦諾簡歷
學歷: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畢
個展:
2015 剖心─呂迦諾個展,水谷藝術,台北,台灣
2013 之間─呂迦諾個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草山職能工作坊,台北,台灣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抽象繪畫展 #呂迦諾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呂迦諾外,還邀請到金車文藝中心 #藝術企劃林肯華來介紹。
▲藝術即信仰,信仰即人生。
▲我們在呂迦諾的創作人生中,看到一條不凡的藝術之路。
▲從小接觸信仰 因此發掘終生志向
從小即密切接觸教會的藝術家呂迦諾,曾參加教堂舉辦的暑期美術夏令營,因此與藝術結下了甚深的淵源。當時他在教友中結識恩師藝術家楊仁明,便開始在楊老師的畫室中習畫;學習繪畫的期間對呂迦諾來說;是一段相當快樂的時光。
在呂迦諾成長的過程中,信仰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基督徒們無時無刻都在祈禱,而在祈禱的過程當中,同時也是在和最真實的自己對話,或是說時常在反省自己的狀態,與最真實的自己對話。
「我一直都想要知道,藝術是甚麼?」呂迦諾的創作就是每個時候的禱告,這些禱告並不是要去祈求什麼目的,或是悔改什麼人生大事,而只是每天生活的小小總結,透過作品的方式記錄下來,對他而言,每個小祈禱都像是每個有生命的個體,彼此獨立存在著,每天的自己,都是新的存在,它們在創作裡充滿各種不同的變化。
▲創作經驗世界的再現,呈現藝術家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此次展出作品中,不斷出現重複性的符號,呂迦諾使用螢光色料、金屬等媒材,以半自動技法貫穿畫面,呈現出試圖控制卻又失控的衝突感,並透過符號性傳達著各種內心不同的情緒,它並非經驗世界的再現,更不是世界的模仿者,而是真實生命的一部份。
如《萬花筒世界》系列,呂迦諾試圖在表述「情緒」與「繪畫」之間的關係。「情緒」,它是內在的精神,不受時間、空間、質量等限制,是一種精神性無限的存在,而「繪畫」是有質量、有空間、需要時間完成的媒材,是物質世界的產物。以繪畫表述內在情緒,相當於「有限」表述「無限」的創作過程。
呂迦諾表示:萬花筒是個連結「有限」與「無限」的橋梁,透過它的成像原理可再深談論其哲學意涵,一是由實像反射無限虛像的原理,二是觀看萬花筒時的行為模式,前者探討內在意義,後者探討外在意義。
▲萬花筒般的特殊畫面 隱含藝術家所傳達的特殊寓意
而在萬花筒的成像原理中,是由一種真實物像反射出多重的虛像,它同時呈現了真實與虛幻的存在,呂迦諾透過此現象來表達內心的世界,將內心世界以萬花筒的形式來表述。萬花筒本身是個被動的機械,能夠驅使它產生變化需要一個動力,就是「情緒」。隨著不同經歷產生出不同的情緒,這些不同的情緒促使內在的萬花筒產生種種不同的變化,它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存在。
當我們觀看萬花筒時,必須將視線全部投入萬花筒當中,這樣的行為模式使我們的視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從心理層面來看,這是一個我們選擇不去看原來的世界,而選擇使視覺進入另一個視覺空間的概念。在這樣的想法下,萬花筒是個桃花源、烏托邦的概念,而看完萬花筒內的景象後,再度抬起頭看世界時,是否還是同一個世界?當中呂迦諾還在尋找真實,也在探討虛幻,兩者是一體的兩面。
呂迦諾認為:人的心靈世界就像是萬花筒般的存在,它是華麗、閃亮、鮮豔般的存在,是個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在媒材上,加入許多螢光色系顏料,並使用金屬以及亮粉等複合媒材,試圖使用更廣的色域,尋找更多的表現可能,並結合自動技法呈現內心狀態的萬花筒。
內在萬花筒產生變化的核心在於情緒的變化,當中主要有「感性」與「理性」兩種成分,而呂迦諾分別將其對應至熱抽象繪畫技法與冷抽象繪畫技法,在過程當中,他以熱抽象與冷抽象技法相互交疊表述作品,每件作品透過線條以及色彩以不斷重複與纏繞的方式,組成不同的形式產生各種關係,並透過以線、色的關係和組合去表述內在情緒的感受,成為一種繪畫的方式,它是個人的神經系統投射在畫布上的結果,成為表現自我的符號。
▲透過創作 呈現藝術家的精神性信仰
呂迦諾也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試圖在控制自動技法,以理性手法去控制感性技法,將滴流、潑灑、風力等物理現象作為創作的技法,按照個人意志控制其方向以及動態,呈現可控制卻又不受控的感受,過程中我讓潛意識自由的流動,時而衝動、時而平靜,他以理性設定了一個構圖,到了最後卻是感性使我被構圖,在表現潛意識在受控當中去失控的效果,整個萬花筒系列就是他與潛意識之間對話所留下的痕跡。
本次作品不同以往以冷抽象為主的創作,而是以熱抽象為主要元素,再將冷抽象鑲嵌進入作品,同時呈現抽象作品的感性層面與理性層面。藉此表達內心世界是個萬花筒,記錄每個不同情緒所產生的狀態。
▲如同藝術家呂迦諾的創作般—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心所嚮往的信仰。(文:金車文藝中心)
呂迦諾簡歷
學歷:2014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畢
個展:
2015 剖心─呂迦諾個展,水谷藝術,台北,台灣
2013 之間─呂迦諾個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草山職能工作坊,台北,台灣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6/09/03-2017/01/08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j85xOhzB0s/hqdefault.jpg)
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從者夏令營! ~迦勒底驚悚之夜~」活動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任務 獎勵 解鎖條件
No.1 通過『ちょっと湖畔へ』 8/17 17:00後
No.33 擊倒20名持有『猛獸』特性的敵人 達成:No.1
No.34 擊倒30名持有『猛獸』特性的敵人 5 達成:No.33 ... <看更多>
相關內容
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FGO七周年綠卡超絕強化?!|選牌規則大幅改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綠卡這次的大變更真的能讓 從者 們翻身嗎?Mighty Chain的效果有如鬼神一般?#FGO綠卡#FGO #七周年#DA遊戲#愛爾奎特#限定 從者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 ... <看更多>
從者夏令營神性 在 [攻略] 泳裝五期:從者夏令營~迦勒底‧驚悚之夜~ - fate_go 的推薦與評價
通關主線第十一節剩餘任務: No.32: 旅館(夜) 術職、神性→超市(夜) 劍職→湖畔貳、主線關卡 オープニング 騎16056 騎16056 騎28479 /* 銅素材*3 */ 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