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張卡,桃捷深度旅遊,勝過出國走馬看花
一場延燒快一年的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的許多事。
戴口罩,變成了出門的標準配備。
出國旅遊,卻從代辦清單中暫時刪除。
我們的肉體要戴著防護,我們的心靈也無法出國解放,這日子過得,豈止是一個「悶」字了得?
但看看國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情反覆,全球已感染超過五千萬人的病例,又突然覺得,待在海島國家,大海反而變成了我們的天然防護罩。
既然出不去,那就把家鄉玩透透,豈不更好?
桃園,是我的家鄉,我生在桃園,長在桃園。
十八歲時,大一第一次要離開家鄉去台中讀書,心裡還有點不習慣,然後,隔年轉到台北唸書,一待三年,畢業後又回到桃園。
工作存了繼續升學的錢,跑到高雄西子灣畔當起研究生,兩年的就學時光,有一半在故鄉桃園寫論文,
拿到碩士學位,我依然回到故鄉桃園工作。
結婚後第一個家也在桃園,原以為就會這樣一生一世的住在桃花源裏,只是計畫需要變化,才可以符合生命裡不同的階段需求。
要搬到竹北時回望桃園,才發現這個我住了三十幾年的城市,好像熟悉,卻有更多的陌生!
桃園有什麼?以前的我只知道笑別人褲子拉鍊忘了拉上會被説:「石門水庫忘了關?」
每次水蜜桃的季節一到,往復興鄉拉拉山,一定塞車。
慈湖安厝著兩蔣的陵寢。
再來呢,桃園有台灣最大的國際機場,父親在榮工處工作時也曾經一起參與機場的興建工程。
這幾年,桃園發展的腳步真的是六都之中最快最好的,特別是機場捷運通車的這四年,桃園從以前別人口中不知道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變成桃園怎麼這麼好玩?
桃園不只好玩,現在也很好吃!
一本書、一張卡,桃捷深度旅遊,勝過出國走馬看花。
魚夫是知名的美食作家,這次用他生花的妙筆紀錄,用他挑剔的味蕾品嚐,為桃園機場捷運的A1到A21站,幫讀者勾勒出美食地圖。
書中不但介紹美食,也解說美食由來的歷史典故,其中餃子的故事感動著我的心,雞排的由來,也讓我嘖嘖稱奇,國人對雞排的喜愛,一天居然可以吃掉十座台北ㄧ〇ㄧ的高度。
搭捷運旅行,你不用擔心塞車,更不用煩惱找不到停車位,只要帶上一張機捷一日票,每一站讓你要去幾次都沒有關係。
肚子餓了,又怕花錢吃到雷嗎?那就跟著魚夫的《玩味機捷線》邊吃邊玩,保證讓你不但五臟廟享受,心靈更是得到富足的滋養。
我的故鄉桃園,終於有機會輕鬆愉快的探索與發現,你還在懷疑什麼呢?只要帶上一本書、一張卡,讓我們在歷史中緬懷先人奮鬥的痕跡;讓我們在美食中把好滋味留在舌尖傳唱,來場深度的桃園機捷旅遊,更勝出國的走馬看花。
#玩味機捷線
#桃捷一日票
復興鄉人口 在 Dr. KuanKuan 眼科官官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只要是在桃園接受 PGY (一般醫學訓練) 的年輕醫師應該都會去高揚威診所,再次感謝桃園榮總設計的 PGY 訓練套餐,高揚威診所真是潮到出水。
開業術不稀奇,但有沒有聽過山地開業術。
全國第一間以山地醫療模式成功獲利的診所。不只這樣,開張至今已第二十五年業績仍持續成長,連健保局都覺得奇怪。Google「高揚威」,媒體盡是報導高醫師得到醫療奉獻獎的部分,但我認為山地開業術才是最精華最值得學習的地方。畢盡高醫師自己說有了成功模式才能找到學弟妹進來一起服務,醫療奉獻獎是用來讓更多人知道他在幹嘛才接受的。
還在學生時代,我原以為醫療奉獻獎是一種「封聖」,是一種悲憫的代償獎勵機制,到今天我才了解醫療奉獻獎得主的真正意義是替家鄉醫療找到獲利引擎,藉由引擎來驅動飛輪(flywheel),讓更多資源引入偏鄉,讓更多利益回到原住民身上,甚至長期取得公部門計畫的試辦桿位,成為計畫領頭羊,營造與政府互利共生的關係。
最終目標是提高原住民同胞的平均壽命。
成效驚人。
*
這篇文我想試著拆解高醫師的飛輪,同時還原今天跟隨巡迴醫療的過程。不過高醫師語速極快,又不斷拋出大量數據,理解錯誤盡請見諒。
高揚威醫師,自稱兇悍的泰雅族人,家醫科醫師,綽號山大王,老爸是日治時期理蕃政策下的醫療政治菁英,但在高醫師小時候便過世了。高醫師以高醫公費生身份畢業之後回到復興鄉衛生所服務,復興區位於桃園的東南角山區,地廣人稀,山高水長。即便在衛生所時期已經過得不錯,薪水高,事情少,還以對當時來說先進的聯合與分潤模式,串連各山地衛生所取得不錯的成就,但是他還想做更多。所以在健保開辦時自己出來開業,開業地點就在衛生所旁邊一條街。
講到這邊,高醫師介紹開業術第一堂課,人口與地理學。現在桃園市兩百多萬人,復興區只有一萬出頭,這樣開業可以賺錢嗎?一般來說只要服務地點的人口基數有三千人便能支撐一間診所營運,但佔了桃園市三分之一土地面積,人口密度僅為市區六百分之一的復興區有可能嗎?高醫師接著指著牆上的地圖,分析各村人口現況與他後來引薦學弟們的開業地點,復興區現在的診所只有一間泰千診所與他沒有關係,而泰千位於人口更稀少的羅浮村,但位於要道上所以可以吸納台七線與其支線上其他村的人口。
復興鄉不僅不是蛋黃區,連蛋白區都算不上。但是高醫師說即使是蛋殼區,只要量做得夠大,服務夠多元,蛋殼還是能夠獲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長尾效應的案例呀。
而且蛋殼上一點點的醫療資源,就是居民的全部,沒有就真的一無所有。
事後證明,比起衛生所,私人診所的彈性與自由度更高。
*
本來大家都勸他不要出來開業,放棄幾十萬收入與半退休式生活,高醫師仍然出來開業。原本很擔心會不會沒病人,結果開業第一天八十幾個病人,第二個月每日破百,一路到今天,一個月四千五百多單,成為山地無合理門診量限制的醫院。
診所病人跟診所前面種了二十八年如今炸到四樓屋頂的九重葛一起成長,一樣旺盛。
這根本不是一間正常的診所會做到的規模,即使是平地也是很誇張,或者應該說只有山地才能夠這樣做,而高揚威診所又是第一間如此成功的山地診所,所以別具意義。
當然這些是靠努力換來的,二十四小時急診、對山地來說最重要的夜診服務、巡迴醫療,這都是衛生所一開始沒有的東西。另外有些設計事後看來是歪打正著,如免收掛號費讓原住民願意看診,高揚威診所是第一間做山地篩檢服務的診所。經由篩檢抓出需要治療的人(比想像中的還要多得多),然後自動化病歷,藉由定時提醒病人回來拿藥。提高營業額同時提高原住民慢性照護品質。
能來看診的人最少也是是亞健康,那來不了的呢?高醫師是全國第一間接山地醫療巡迴計畫的私人診所,他戲稱整個復興鄉前山後山都是他的醫療牧場,每週巡迴醫療車走的三條路線彷彿拖網漁船,將生病的人一網打盡。各種疾病需求,各種健康狀態被各種粗細的服務網包圍。部落中心是社交據點,都來到家門口了,就醫門檻當然降低許多。他又戲稱自己像郎中,因為許多原住民工作為粗重活,常常腰痠背痛需要貼布。
再來高揚威診所又成為第一間視訊醫療站的連線診所,服務更偏遠的患者。早期因爲連線頻寬不夠,常常聲音跟影像對不起來,所以發展出三線平行連線的方式,影像讓病人看得到能安心、聲音讓問診能即時、傳真讓處方可以傳遞,三者不同步但有效。視訊站不僅成為醫療牧場的牧童,也是送出部落醫療需求的即時狼煙。
後來又針對病情更重的原住民朋友做居家醫療。因為時間一久想要收束外勤服務,但是禁不起公部門遊說。一做下去發現不得了,必須要做,因為在深山裡,躺在家裡的患者實在太令人難過,一個下蘇樂部落四十戶有八戶躺著臥床病人。另一方面資金面算一算發現可行,一個月一百八十個案,一個給付八百,加上林林總總項目結論是做得起來。高醫師一邊打趣道,居家醫療替下降的診所業務補上業績。後續也有討論居家醫療飽和以後的政策調整,但細節太多,我只知道高醫師明確了解自己站在偏鄉的風口浪尖,出來發言可以獲得什麼影響力。
*
診所幾乎把所有類型的患者都包進來了。之前也接了糖尿病照護網,還有長照賦能的據點,本來想要連護理之家都做,但門口的巷子實在太小無法容納雲梯車進來不符合條件。如今又接下長照A據點,天吶是A據點,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沒聽過哪間診所接下A據點,A據點負責個案管理與發派,是層級最高的長照據點。高醫師說他現在有兩把刀,一把醫療,一把長照。接下來會好好使用二刀流照顧山上的年邁同胞。
提到與政府合作的計畫,他以長照交通接送為例。復興區三輛車購置費用加上每個月三位司機約十九萬元,有多間民間企業來標,衛生局找高醫師去替欲標的企業上課指出復興區的需求,講著講著,衛生局乾脆委託高醫師幫忙整個長照交通的計畫。當然除了一般長照業務,以復興區稀少的醫療資源而言,長照醫療的部分當然是送他這邊,穩定業務量多少有幫助。與公部門打交道,長期而言人和絕對是重要的,高醫師也講了許多,但是運作過程橫跨年度實在太長,人員太複雜,我實在記不起來就省略不提,結論是平時就要親切待人,譬如當初菜鳥高醫師買微波爐給吃冷便當的護理師,照顧了胃也照顧了心。
其實在這邊可以看出政府與高揚威診所之間互利共生的關係,兩邊彼此需要,政府需要偏鄉成績,而全桃園只有一位高醫師;而診所需要財源來開拓更多業務。高醫師說寫公部門計畫,不外乎就是四點:必要性、實質解決方案、自我能力與可被監控性。幾十年下來接的計畫量實在很可觀。
最後是現在全台灣有三十幾間山地診所,有十八間高醫師有參與輔導,將模式 ditto 複製出去,包括剛剛提到的人口地理學、經營策略與計畫等。高醫師表示有為者應如是,實在太帥。
*
雖然整個話題都是數字,但很明顯上面這些計畫根本就不是光靠獲利就可以做起來的,就算有錢也做不來,需要強烈的動機與靈活的身手,還有最重要的是關鍵的部落理解者。有了名與利才能做更多事,但絕對不是終點,高醫師就是最好的案例,甚至連後事都投入其中。
在巡迴的過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的設計,比如桌機一體的看診電腦,宏碁筆電黏在小邊桌上,下面連接網卡與電源,螢幕後蓋黏著健保卡讀卡機,裡頭的醫囑系統是很早期與展望亞洲科技共同設計,高醫師說好可惜沒有申請專利都被拿去用了。醫囑系統設計了大量的套餐,讓即使是司機大哥(兼護佐)也可以準確無誤的從巡迴車拿藥。
巡迴車的部分,是靠三年前在 Flying V 的募資計畫《讓距離不再是距離》獲得 821 人贊助共三百多萬與台積電基金會馳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當初的募資頁面,寫的真的是很可愛很真摯。
對我來說,高醫師是一個善於調度資源臻至化境的人。
政府資源、民間資源、慈善資源。
*
回到飛輪,什麼才是山地私人診所的飛輪呢?總結以上,首先飛輪的目的地不是最高獲利,而是原住民健康品質,因此需要多樣化全方位(但不那麼賺錢的)健康服務,這群服務,即便有現有的公共健康資源,仍必須細心分別對接到各個項目,因此需要具有規模化的機構執行才能降低單一服務的建置成本。譬如單單是一個糖尿病共照網在山地肯定是難以單獨執行。
越大的診所規模,各項目計劃可以共享固定成本,多餘的經費便可以多聘人,或是更好的分潤,讓更多人願意來一起幫忙,提升照護品質,讓診所規模更大,於是循環。這是我今天學到最大的收穫。
今天的課程彷彿公路電影,一路聽高醫師滔滔不絕,在北部橫貫公路的部落與部落之間移動,停下來便看診,動起來便分享,一路到晚上。晚上烏漆媽黑的,司機大哥還眼尖發現騎腳踏車掉到山溝裡的小孩,還好沒事,真是嚇死我也。
在沒有路燈的山溝旁,看著高醫師替驚嚇的小朋友做初步的骨骼肌肉理學檢查,即使是路邊還是聖光滿滿,亮亮的。
社區醫學真是有意思!
復興鄉人口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97年的觀光地圖筆】#別說你沒看過 #不放地圖你想要放什麼
你看過這樣的原子筆嗎?
筆身可抽出台灣觀光地圖
當年還在隔週週休二日
政府積極推動國內觀光
對照今日旅遊業大受衝擊
讓我們重溫當年推薦路線
來一趟台灣經典風景之旅吧
日期:1997-03-20
圖說:復興鄉分贈民眾原子筆內藏觀光地圖,相當吸引人。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大鵬
#上山下海知性感性都有 #台灣之旅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97-03-20/民生報/17版/戶外焦點】
國家公園聯手促銷資源
六座國家公園將主動出擊包裝 要讓民眾更加認識它們 提高使用率
【記者張嘉倫】在營建署的主導下,國內六座國家公園將主動出擊,一起為國家公園包裝,讓民眾認識國家公園的資源,提高使用率。台灣經營國家公園已有十三年,從早期的動植物資源調查、硬體建設、人才培訓,現在,各國家公園管理處已逐漸從單純保育角度,跨入生態遊憩範疇,將可提升民眾休閒品質。
台灣本島有墾丁、太魯閣、玉山、陽明山、雪霸等五座國家公園,及以保存戰役史蹟為主的金門國家公園。在本島的五座國家公園均是珍貴山林、海岸地質的保留地,面積佔台灣島面積的百分之八,是數十展與人口成長壓力下,僅剩珍貴的原始區域,園區內也珍藏了豐富的動植物景觀。
陽明山國家公示,國外國家公園已經充分結合觀光功能,民眾到國外旅遊去俯拾皆是國家公園的套裝遊程,從數日遊到半日遊等,都已相當多樣化的選擇。在營建署推動的「與國家公園有約」計畫中,陽管處也將擬定結合國際觀光的做法,讓陽明山國家公園能夠國際化、旅遊化。
蔡佰祿指出,陽明山位於台北市區,也擁有國際級的火山地質景觀,解說員、多媒體展示等硬體設施更是國家公園能提供遊客最好的資源解說。陽管處可設計一至半天的遊程,從小油坑地質景觀、魚路古道行腳、擎天崗觀星、馬槽洗溫泉等,這些都可讓遊客洗去都市塵埃。在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國家公園無不是民間旅遊業者開發的重點,不論是觀光巴士公司、旅行社、航空公司、租車公司等,都設計出不同主題的遊程,例如叢林健行、賞鳥、觀星等,也相當受歡迎。
【1998-07-29/經濟日報/48版/休閒旅遊專刊】
暢遊北橫公路 山嵐綠水洗塵囂
【方瑞】石門水庫和北橫公路是北台灣最熱門的風景線,而此線的精緻景點及度假休閒區均位於桃園縣境內,交通連成一線,風光明媚,吸引各地聞風而來的民眾,成為隔週週休二日最精采豐富的旅遊路線。
由於自然地理景觀與森林茂密的四時變化,加上大漢溪迂迴曲折的切割作用,造就了各種河階、梯田、峭壁、峽谷、溪澗等多樣的景觀面貌,形成美景天成的北橫公路,全線景緻清新自然,原住民的風俗民情及鼎鼎有名的水蜜桃也令人難忘。
桃園縣唯一的山地鄉──復興鄉正是北橫公路的主線遊憩點,由西向東以風華猶存的大溪古鎮為起點,舉凡傳統工藝、古老木器及響遍南北的大溪陀螺、豆干王國,不僅造就其觀光事業發達,更為其居民帶來經濟的繁榮,人文、自然景觀兼備,成為知性之旅的最佳考量。
復興鄉人口 在 打破刻板印象! 桃園復興區人口遷入全台第三|每日熱點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打破台灣在城鄉發展的刻板印象!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桃園市唯一的原鄉 復興 區,近五年來 人口 遷移增加率全台第三,非原民遷移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 ... <看更多>
復興鄉人口 在 針對15歲以上設籍桃園市的族人所開辦的原住民族微型保險 的推薦與評價
位在復興區的泰雅原鄉有將近1萬名原住民,都市原住民人口也有5萬人,原住民族每一個族群在桃園都有一定的數量。所以,桃園可以說是原住民的櫥窗,今天我們特別藉著原住 ... ... <看更多>
復興鄉人口 在 Re: [新聞] 人口遷徙地圖新竹竹北成長冠全台- 看板Geography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復興區,已經好幾年成長率排名前五,請問是為什麼?
有查到可能是因為桃園原住民政策最好?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10006411-260405
請問復興區成長是哪個地區成長?三民,角板,還是羅浮?為什麼?
有桃園,社會學專家可以解答一下嗎?謝謝~
※ 引述《soufon (Google)》之銘言
:
: 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7年到111年第3季,人口社會增加率最高的鄉鎮市區是連江縣北竿
: 鄉,平均每季遷入率達15.32‰。(中央社製圖)
: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邱柏綱台北10日電)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7年到111年第3季,全
: 台人口社會增加最多的鄉鎮市區是新竹縣竹北市,移入1萬9085人;其次是新北市林口區
: 、淡水區,因新市鎮開發,吸引民眾移居。若以社會增加率來看,每季平均人口移入率最
: 高的是連江縣北竿鄉,其次是新北市林口區、桃園市復興區。
: 一個地區因為人口移入和移出所造成的人數增減,稱為社會增加,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原
: 因包括工作、教育、結婚等因素;如果該地區能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以及良好的生活機
: 能、教育環境等,對人口社會增加將有所助益。
: 據內政部統計,107年到111年第3季,社會增加人數最多的20個鄉鎮市區,依序為:
: 新竹縣竹北市1萬9085人
: 新北市林口區1萬7160人
: 新北市淡水區1萬5901人
: 台中市北屯區1萬4565人
: 桃園市桃園區1萬2234人
: 桃園市中壢區1萬0449人
----
Sent from BePTT on my Realme RMX32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31.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73441012.A.F9B.html
... <看更多>